Workflow
电子元器件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惠伦晶体立案调查风暴:信披违规、连亏三年与实控人控制权转让悬疑
新浪证券· 2025-04-25 02:36
公司治理与实控人动向 - 公司及实控人赵积清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事件发生在连续第三年亏损年报发布前[1] - 实控人半年内先后辞去总经理、董事长职务,仅保留其他职位,与公司连续三年累计亏损超4亿元形成叠加效应[2] - 实控人近年频繁尝试减持股份及转让控制权未果,2023年两次筹划转让均因未来发展安排或市场环境变化终止,2024年协议转让5%股份至私募基金但截至2025年4月仍未完成过户[2] - 实控人当前持股约5416.55万股,若转让完成持股比例将进一步稀释,市场解读为对公司前景的谨慎态度[2] 经营与财务状况 - 公司主营石英晶体元器件,下游覆盖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领域,2024年营收预计增至5.5亿-6.2亿元(2023年不足4亿元),但归母净利润亏损扩大至1.5亿-2.5亿元[3] - 亏损主因行业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低迷及下游需求恢复不及预期[3] - 公司资产负债率达51%,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分别为1.19和0.61,短期偿债能力承压[3] - 立案公告次日股价开盘跌停,市值缩水至24.23亿元,主力资金连续三日净流出[3] 潜在影响与市场关注点 - 立案调查可能触发监管处罚及投资者索赔,法律团队已启动股民索赔预登记[4] - 市场关注调查结果是否涉及财务造假或重大遗漏,以及年报披露后是否会因连续亏损触发退市风险警示[4] - 其他焦点包括实控人股权转让能否落地,以及公司能否通过业务转型改善盈利[4]
振华科技:2024年净利润同比减少63.83%
快讯· 2025-04-23 14:16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52.19亿元 同比减少32.9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7亿元 同比大幅减少63.83% [1] 利润分配方案 - 以5.54亿股为基数实施利润分配 [1] - 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8元(含税) [1] - 不实施送红股和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 [1]
洁美科技(002859):全年营收超18亿元 关注离型膜进展
新浪财经· 2025-04-22 06:3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18.17亿元,同比增长15.57% [1] - 归母净利润2.02亿元,同比下降20.91%,扣非净利润1.99亿元,同比下降21.94%,主要因研发投入增加 [1] - 销售量达938.98万卷,同比增长19.39%,电子级薄膜材料销售量同比增长45.9%,库存量同比下降50.2% [1] 业务发展 - 电子级薄膜材料营收1.76亿元,同比增长35.38%,MLCC离型膜已向国巨、华新科等客户批量供货,并进入韩日系客户导入阶段 [2] - 广东肇庆基地离型膜一期项目两条线投产,天津生产基地进入主体施工阶段 [2] - BOPET膜二期项目设备完成安装,预计2025年二季度试生产,投产后年产能将翻倍 [2] 产品与市场 - 电子封装材料营收15.71亿元,同比增长13.09%,纸质载带保持较高市占率 [2] - 菲律宾生产基地投产并向客户批量供货,马来西亚生产基地扩建项目启动 [2] - 收购柔震科技56.83%股权,切入复合集流体领域,产品包括PET铝箔、PET铜箔等,已与头部电池企业合作 [3] 战略布局 - 中端离型膜已实现BOPET膜自制,支持复合铜箔生产 [3] - 新能源、智能制造、5G商用及AI终端应用推动订单量回升 [1]
【招商电子】顺络电子:25Q1收入及业绩创历史同期新高,新兴业务增长显著
招商电子· 2025-04-22 03:36
公司2025年一季度业绩表现 - 2025Q1实现销售收入14.61亿元,同比增长16.03%,环比下降14.16% [1] - 归母净利润2.33亿元,同比增长37.02%,环比增长12.09%,经营业绩逐季连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分业务收入:信号处理5.37亿元(同比-4.95%)、电源管理4.10亿元(同比+23.87%)、汽车电子或储能专用1.90亿元(同比+65.46%)、陶瓷、PCB及其他1.22亿元(同比+5.02%) [1] 业务结构及市场表现 - 通讯及消费电子业务略显平淡,主要因一季度为传统淡季且去年同期手机业务线基数较高 [1] - 汽车电子、数据中心等新兴市场领域增速显著,新兴战略市场拓展顺利,获得多位全球顶级客户认可 [1] - 销售业务结构进一步改善,新兴业务持续强劲增长 [1] 盈利能力及费用控制 - 2025Q1毛利率36.56%,同比-0.39pcts,环比+2.07pcts,环比改善明显 [1] - 扣非净利润2.20亿元,同比增长39.76%,环比增长18.95% [1] - 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总额2.36亿元,费用率16.15%,同比优化(24Q1费用率17.95%) [1] 未来业务发展潜力 - AI端侧创新趋势下,超薄、高功率密度、低功耗磁性器件与高频率、小型化射频器件有望成为增量点,电感业务值得关注 [1] - 汽车电子业务新产品导入加速,变压器、功率电感及共模产品快速放量,国内头部客户份额提升 [1] - 储能、数据中心、精细陶瓷等新兴业务具备多元发展潜力 [1] 行业地位与长期展望 - 公司为国产电感龙头,传统业务受益AI终端创新及需求复苏 [1] - 汽车电子、数据中心等新兴赛道进入加速放量期 [1] - 前瞻布局氢燃料电池、人形机器人等前沿领域,长期成长路径清晰 [1]
【招商电子】顺络电子:25Q1收入及业绩创历史同期新高,新兴业务增长显著
招商电子· 2025-04-22 03:36
点击招商研究小程序查看PDF报告原文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报,2025Q1实现销售收入14.61亿元,同比+16.03%/环比-14.16%; 2025Q1归母净利润2.33亿元,同比+37.02%/环比+12.09%,经营业绩逐季连创历史同期新高。我们 点评如下: 25Q1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创历史同期新高,通讯及消费电子业务略显平淡,汽车电子、数据中心等新 兴市场领域增速显著。 公司2025Q1实现销售收入14.61亿元,同比+16.03%/环比-14.16%;分业务 来 看 , 信 号 处 理 / 电 源 管 理 / 汽 车 电 子 或 储 能 专 用 / 陶 瓷 、 PCB 及 其 他 板 块 的 收 入 分 别 为 5.37/4.10/1.90/1.22亿元,同比-4.95%/+23.87%/+65.46%/+5.02%。报告期内,通讯及消费电子业务 略显平淡,我们认为主要因为一季度为传统淡季而去年同期手机业务线的业绩基数比较高,汽车电 子、数据中心等新兴市场领域增速显著,新兴战略市场不断拓展客户,取得了多位全球顶级客户的 一致认可,实现了持续强劲的高速增长,整体销售业务结构进一步改善。 25Q ...
达利凯普2024年财报:营收利润双降,行业地位稳固但挑战犹存
金融界· 2025-04-17 14:54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3.23亿元,同比下降6.47%,归属净利润1.14亿元,同比下降8.86%,扣非净利润1.12亿元,同比下降0.58% [1][4] - 2022年营收和利润达峰值后连续两年下滑,2022年营业总收入4.77亿元(同比增长34.57%),归属净利润1.77亿元(同比增长54.80%)[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9639.88万元,同比下降57.20%,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61亿元,同比减少5.46亿元 [7] 市场需求与竞争 - 营收利润双降主因是行业增速放缓和下游客户需求疲软 [4] - 民品市场与移动通讯基站设备商(如客户A)、医疗设备商(如通用医疗、西门子医疗)合作,但5G通信和医疗设备市场逐步饱和 [5] - 军品市场获《装备承制单位资格证书》,受益于军备国产化趋势,但需持续投入研发以保持技术优势 [6] 主营业务与技术 - 主营射频微波瓷介电容器,产品应用于民用工业及军工射频微波电路,技术领先且客户关系稳固 [5][6] - 2024年研发投入2224.37万元,同比增长22.66%,但现金流压力制约技术投入持续性 [7] 经营模式与供应链 - 采用自营生产、以销定采与库存采购结合模式,直销为主,注重产能利用效率和供货及时性 [7] - 建立供应商管理制度保障原辅材料质量和交付速度 [7]
三星电机据悉将向比亚迪供应多层陶瓷电容器
快讯· 2025-04-15 23:25
文章核心观点 三星电机获批向比亚迪供应多层陶瓷电容器,且也在向特斯拉供应该产品 [1] 分组1 - 三星电机最终获批向比亚迪供应多层陶瓷电容器 [1] - 三星电机也在向特斯拉供应多层陶瓷电容器 [1]
800亿女首富要赴港IPO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3-31 04:56
公司动态 - 蓝思科技拟赴港二次上市 计划2025年7-8月完成 预计发行不超过总股本7%的H股 募资规模10-15亿美元(约72-108亿元人民币)[1][3] - 港股IPO消息引发A股市场负面反应 公告当日股价单日跌幅达8 16% 尽管2024年财报显示营收与净利润双增 3月28日股价仍下滑1 43%[3] - 此次募资引发市场质疑 因2021年150亿元定增资金尚未完全使用完毕 公司解释将用于全球化战略及潜在UTG生产线扩展[23][25] 创始人背景 - 创始人周群飞从湖南山村打工妹逆袭为"玻璃女王" 2015年以500亿元身家成为中国女首富 2025年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其夫妇财富达800亿元[2][15] - 创业历程经历三大转折:深圳工厂打工期间自学技能并接管丝网印刷部[8][9] 1993年以2万港币创立家庭作坊转型手表玻璃生产[12] 2001年通过TCL订单切入手机玻璃领域[14] - 2007年成为苹果核心供应商推动公司爆发式增长 2015年创业板上市时市值突破千亿 但同期遭遇不实谣言困扰[15][16] 财务与业务结构 - 2024年总营收698 97亿元(同比+28 27%) 智能手机与电脑业务占比82 63%(577 54亿元)[17] - 第一大客户(推测为苹果)贡献营收占比49 45% 较2022年峰值70%有所改善但仍存依赖风险[18][20] - 新兴业务占比有限:智能汽车与座舱类营收59亿元(占比8 49% 同比+18 73%)但毛利率仅10 17%(同比-5 29%)[22] 苹果供应链影响 - 深度绑定苹果带来显著波动:2016年iPhone销量下滑导致公司营收骤降30 8% 2018年单季亏损超4亿元[21] - 2024年苹果创新乏力致股价两月内暴跌25% 市值蒸发250亿元 同期固定资产达366亿元(较2016年109亿元增长3倍)[21] - 当前电子元器件制造业毛利率15 89%(同比-0 7%) 重资产模式持续施压盈利能力[21][22] 战略转型 - 拓展新能源汽车(特斯拉/比亚迪)及人形机器人(智元机器人)业务 但智能穿戴等新业务合计营收占比不足15%[22] - 潜在技术突破点:传闻苹果折叠屏手机将采用公司UTG玻璃 或推动2025年生产线扩展[25] - 港股IPO被视为打破"果链"依赖的关键举措 公司强调资金将用于全球化布局[25]
IPO雷达|海伟电子还有多少秘密?
界面新闻· 2025-03-25 09:4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3年及2024年1-9月公司收入分别为3.27亿元、3.30亿元和2.82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1.02亿元、6982.6万元和5696.6万元 呈现增收不增利趋势 [3] - 2024年1-9月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694.9万元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约7000万元 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出5117.0万元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5亿元 同比减少35.6% [25] - 公司应收票据及贸易应收账款合计分别为2.52亿元、2.49亿元和2.77亿元 占各期收入比重分别为77.01%、75.68%和98.23% 其中贸易应收账款金额分别为1.28亿元、1.46亿元和1.49亿元 [24] 行业地位与市场格局 - 2023年公司以1.30万吨电容器基膜销量占据13.6%市场份额 位列行业第一 但行业整体市场规模仅29亿元 前五名参与者合计占据近60%市场份额 [3] - 公司产品涵盖电容器基膜和金属化膜 其中电容器基膜按厚度分为超薄型(2-3.9μm)、薄型(4-6.9μm)和中厚型(7-14.9μm) 薄型基膜2023年贡献收入1.77亿元占比53.6% [17] - 产品应用领域包括工业设备及家电(主要使用薄型和中厚基膜)、新能源汽车(使用超薄型和薄型基膜)以及太阳能风能发电系统(一般使用薄型基膜) [17] 股权结构与历史沿革 - 公司2006年9月由宋文兰家族创立 初始注册资本3600万元 宋俊青持股72% 宋文兰持股28% 经过多次股权重组后 2022年10月宋俊青将其全部直接股权转让予宋文兰 [4][5] - 截至2025年2月17日 宋文兰直接及间接控制公司合计约77.12%表决权 为公司控股股东 [11] - 公司原控股股东海伟集团(河北海伟交通设施集团有限公司)2020年负债规模达54亿元 其中94%以上为流动负债 2022年10月至2025年2月多次被列为被执行人 被执行总金额达3.46亿元 [8][9] 重要客户与供应商关系 - 2023年4月比亚迪投资5000万元入股公司 2023年及2024年1-9月比亚迪采购金额分别为4033.6万元和3349.8万元 占当期收入比重分别为12.2%和11.9% 位列第一大客户 [12] - 公司向浩伟电子采购金属化膜 2023年及2024年1-9月采购金额分别为1948.3万元和2057.0万元 占采购比分别为9.3%和8.4% 浩伟电子与公司子公司宁国海伟存在相同联系邮箱 [15][19][21] - 2022年公司通过关联方海伟石化向境外供应商采购电工级聚丙烯1.60亿元 占当期采购总额73.7% 原因为外汇可用量不足 [22][23] 生产与采购模式 - 公司2023年开始向子公司宁国海伟供应电容器基膜用于金属化膜生产 2023年及2024年1-9月供应量分别为868吨和633吨 [13] - 公司同时向浩伟电子采购金属化膜成品 2023年及2024年1-9月采购量分别为231吨和252吨 包括委托镀膜服务和直接采购 [13][14] - 公司解释采购浩伟电子超薄型基膜生产的金属化膜原因为自身超薄基膜制造金属化膜的产能有限 [18] 应收账款与信用政策 - 2022年及2023年公司贸易应收账款中已逾期金额分别为5829.2万元和7158.5万元 其中逾期90天以上金额分别为2833.1万元和4117.3万元 [24] - 公司给予客户30-180天信贷期 采用承兑汇票方式结算 对逾期账款因债务人过往合作记录及良好收款历史而不视为违约 [24]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约34%-38% 均采用承兑汇票结算并给予30-60天账期 [24] 上市募资计划 - 公司计划通过IPO募资扩大产能 包括购买安装两条产线设备 2027年在南方建厂并扩展两条年产8000吨电容器基膜生产线 同时建设办公大楼、厂房、宿舍楼及研发中心 [26] - 部分募资将用于营销活动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不足260万元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共有8名销售及营销人员 占员工总数3.4% [26]
东晶电子: 关于2024年度拟不进行利润分配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3-24 14:12
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 - 公司2024年度拟不进行利润分配 不派发现金股利 不送红股 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2] - 该预案已经第七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和第七届监事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 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1] 公司2024年度财务表现 - 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345.34万元 母公司净利润为-300.22万元[1] - 2024年末母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为-36507.92万元 合并报表累计未分配利润为-55152.23万元[1][2]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平均净利润为-6971.91万元 连续三年未进行现金分红[2] 不分配利润的依据和理由 - 公司未分配利润为负值 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制度规定的利润分配条件[2] - 该决策基于《公司章程》《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及《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3号》等规定[2] - 综合考虑公司长期战略规划 为保障正常生产经营和未来资金需求[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