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机器人舞狮的关键秘密 粤企藏着国产黑科技|活力中国调研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30 09:03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公司涉及轮胎模具、轮胎硫化机、工业机器人、精密机床等四大高端业态,现深耕于机器人核心零部件RV减速器的研发与制造 [1] - RV减速器技术打破国外垄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品种发展到30多个,今年已出货15000台 [1] - 公司正在研发适用于人形机器人的微型高精密减速器,已开发出三四个型号并进行场景测试,以补充谐波减速器在耐力和强度上的不足 [2] - 公司将发挥关键部件、机器人本体、成套装备、自动化集成线等技术和产品的一体化发展优势,重点发展RV减速器等核心部件 [3] 行业应用与市场 - RV减速器在工业机器人、航空航天、数控机床、汽车产业等领域是关键基础件,也是人形机器人赛道的关键零部件解决方案 [2] - 高盛预测到2035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1.8万亿美元 [2] - 广东省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智能机器人产业聚集区,产业规模和企业数量均居全国首位,形成全链路布局 [2] 技术突破与创新 - 公司RV减速器技术性能和使用性能对标行业巨头产品,填补了中国机器人RV减速器完成耐久性测试的空白 [1] - 公司推动智能装备关键零部件产品认证与世界先进国家互认接轨 [1] - 机器人舞狮表演展示了RV减速器在关节处的灵活运转能力,五轴机器人包含5个RV减速器 [1]
加码机器人,又有新动作!玉禾田与具身机器人独角兽战略合作
全景网· 2025-06-30 01:11
公司战略转型 - 玉禾田董事长周平强调公司必须拥抱数字科技和人工智能以实现向人工智能型企业转型 [1] - 2025年是玉禾田智慧化转型元年,也是进军机器人领域的关键节点,智慧升级和AI+机器人布局是转型核心 [2] - 公司目标为成为世界一流的智慧城市综合管理运营服务商,智能化和机器人化是实现目标的核心手段 [2] 行业智能化趋势 - 城市服务环卫行业正普遍投入智能化转型,玉禾田作为拥有10万员工的行业龙头引领这一趋势 [1] - 行业正加速具身智能技术在智慧城市和城市服务场景的应用落地 [2] 战略合作 - 玉禾田与具身机器人独角兽企业智元机器人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形成强强互补 [1][2] - 智元机器人旗下远征A2人形机器人是全球首个同时拥有中、美、欧三区域认证的产品,也是国内首个获得CR和CE-MD认证的人形机器人 [1] - 合作将加速具身智能技术在城市服务场景的落地,玉禾田丰富的规模化城市服务数据为技术提供最佳实验场 [2] 智能产业布局 - 玉禾田已构建由坎德拉智能、玉龙无人机、禾创智能等子公司组成的智能产业集群 [2] - 2025年初成立全资子公司玉树智能机器人,整合智能化产业集群作为AI+机器人平台 [2] - 与智元机器人的合作标志着公司按下"智能科技"战略加速键 [2] 合作伙伴背景 - 智元机器人董事长邓泰华为华为原副总裁,在科技企业圈具有较高知名度 [1] - 智元机器人在制造业和医疗康复领域已实现商业化落地 [1]
陈茂波:稳定币有望为资本市场带来变革,把稳定币应用推广至不同场景;马斯克公布脑机接口重大进展—《投资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30 00:44
重要市场新闻 - 深交所正谋划创业板改革,初步考虑支持优质创新企业发行上市、提升股债融资灵活度便利度、更大力度支持并购重组、促进创业板投融资平衡 [1] - 上交所披露"并购六条"实施以来,沪市资产重组方案676单(同比+15%),重大资产重组80单(同比+200%),将推进科创板"1+6"改革举措落地 [1] 金融科技与稳定币 - 香港财政司司长指出金融科技在跨境贸易中潜力巨大,目标解决支付速度慢、成本高痛点,《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 0》强调稳定币作为传统金融替代方案的变革潜力,相关法例将于8月1日生效 [2] - 央行行长表示区块链技术将推动央行数字货币和稳定币发展,稳定币填补传统金融与加密资产间空白,具备高效跨境流通能力,概念股包括新国都、天阳科技、拉卡拉 [3] 脑机接口技术 - Neuralink公布7名受试者(4名脊髓损伤+3名ALS患者)高频使用设备数据,平均每周50小时,峰值超100小时,未来计划连接特斯拉Optimus机械手实现复杂操作 [4] - 脑机接口技术短期聚焦医疗康复,中期拓展至教育/娱乐/工业,长期转向功能增强,非侵入式产品商业化领先,概念股包括诚益通、汉威科技、创新医疗 [4] 人形机器人产业 - 国内首场机器人足球3V3 AI赛由清华火神队夺冠,赛事验证AI策略与机器人技术能力,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5] - 2025年或成人形机器人爆发起点,具身智能市场规模预计2026年破万亿,概念股包括东土科技、汉宇集团、汉威科技 [5][6] 股东减持动态 - 磁谷科技股东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214 96万股) [7] - 新乳业控股股东计划减持不超过3%股份(2582万股) [7] - 秦港股份股东拟减持不超过2%股份(1 12亿股) [7] - 迈瑞医疗股东拟减持0 41%股份(500万股) [7] - 亿华通股东拟减持0 03%股份(7万股) [8]
科技与产业互促双强
科技日报· 2025-06-29 19:11
企业创新案例 - 巨轮股份有限公司将中国传统文化南狮融入机器人制造,展示智能六自由度机器人舞狮表演[1] - 视源股份电视板卡全球出货量累计超7.7亿片,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30%,2024年研发投入达15亿元[2] - 视源股份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建立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全球每3台电视机有1台搭载"视源芯",每两块教育互动屏中有一块是"视源造"[2] - 潮州三环集团从竹棚作坊发展为光通信用陶瓷插芯、片式电阻用氧化铝陶瓷基板产销量全球前列的企业[2] 政府支持与产业环境 - 广东省2024年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中企业牵头占比50%以上,参与占比90%以上,全省约90%科研资源来源于企业[3] - 广东省已形成9个万亿级产业集群,8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入选"国家队",正高标准建设战略性产业集群[6] 产业升级与智能制造 - 胜宏科技打造国内同行业首家新一代工业互联网智慧工厂,实现节水50%、节电30%,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43.12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339.22%[4] - 惠州2025年1-5月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完成产值2446.5亿元,同比增长13.9%[4] - 中山着力构建"4+6"现代产业集群发展格局,培育壮大新能源、生物医药与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6] - 江门市六大传统产业拥有规上企业1800多家,约占全市规上企业数量的50%,正推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6]
福建银行“各显神通” 差异化服务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
证券时报· 2025-06-29 17:57
福建省科技型企业贷款发展情况 - 截至2024年末福建省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达6293.37亿元同比增长11.43%高于全省各项贷款增速6.74个百分点 [1] - 银行服务已覆盖科技型企业从初创到成熟的全生命周期企业是否获得"专精特新小巨人"等称号成为银行服务分水岭 [1] 初创期科技型企业融资 - 建设银行通过"信用快贷"向恒鸿达提供79万元首笔贷款后续升级为200万元"善科贷"和500万元"善新贷"均为信用贷款 [2][3] - 建行首创"技术流""投资流""价值流"评价方法推出"科技创新表"截至5月底已为福建省90%科技型企业全景"画像" [3] - 恒鸿达拥有95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41项因轻资产属性在2021年底面临资金缺口 [2] 成长期科技型企业服务 - 福信富通开发"北斗+5G"海洋通信应用使海上直播流量资费从每GB数百元降至几块钱设备已覆盖数万渔民 [4][5] - 恒丰银行对专精特新企业实施特别授权政策审批流程缩短福信富通获30BP定价优惠截至5月末该政策惠及29户企业贷款余额6.22亿元 [5][6] 成熟期科技型企业综合方案 - 伊瓦特母公司因立夫在纳斯达克上市工行协助完成4笔"37号文"登记提供上市辅导及跨境金融服务 [7][8] - 工行为伊瓦特设计技改贷和创新基金贷方案设置1-3年宽限期以应对年均30%订单增速的产能扩张需求 [9] 银行差异化竞争策略 - 国有大行在初创期通过风控技术和资金优势实现"贷早贷小"如建行运用知识产权评估试点 [2][3] - 成长期银行比拼敏捷服务恒丰银行通过授权分行为专精特新企业加速审批 [5][6] - 成熟期银行提供个性化综合方案工行结合财政贴息政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8][9]
日本为何在AI人形机器人竞赛中落伍︱鞠川阳子话养老
第一财经· 2025-06-29 12:47
日本护理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 - 日本人口老龄化加速导致护理需求激增,护工短缺问题持续数十年,推动机器人替代方案发展[1] - 人形医疗护理机器人市场预计2030年达50亿美元规模,年均增长率15%[1] - 日本政府2013年启动"机器人新战略",重点投资护理机器人领域,拨款23.9亿日元补贴24家企业开发[2] - 2020年后政府加大资助力度,通过NEDO等机构支持研发,制定护理机器人标准与认证机制[2] 主要企业及产品发展 - 丰田2005年启动合伙机器人计划,2012年推出HSR护理机器人,具备轮式移动、机械臂和语音交互功能[2][3] - 本田ASIMO机器人因250万美元高造价缺乏商业回报于2022年退役[4] - RIKEN与住友理工开发的Robear护理机器人因2000-3000万日元高成本终止项目[4] - 三菱重工Wakamaru机器人因高价格和功能限制2008年停产,2014年被淘汰[5] - 软银Pepper机器人因工作表现不佳无法带来商业回报,2020年出售相关公司[5][6] 行业挑战与问题 - 日本自主研发人形机器人存在造价极高问题,无法达到比人力更便宜的预期[7] - 实用性不足导致商业应用受限,多数产品停留在科研阶段[7] - AI领域落后影响机器人升级换代,缺乏与OpenAI等相当的AI公司[7][8] - 日本IT时代五大问题延续到AI时代:缺乏战略投入、企业保守、政府转型慢、人才不足、缺少全球平台[8] 未来发展趋势 - 医疗人形机器人在情感陪伴、康复训练和日常护理方面展现巨大潜力[9] - AI技术进步使机器人能更好理解人类需求,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9] - 预计2030年随着技术成熟和成本降低,类人机器人将在老年护理领域广泛应用[9] - 需加强政企合作推动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实现"人机协作"理想模式[1][9]
广西深入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
搜狐财经· 2025-06-29 02:35
工业生产总体表现 - 1-5月广西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6% [1] - 工业税收收入同比增长5.9%,增速高于全区税收收入5.5个百分点,占全区税收总额42.3%(比重同比提升2.2个百分点) [1] 新动能领域增长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9.8%,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6.7%,均显著高于规上工业平均增速 [1] - 显示器产量同比增长7.5倍,光电子器件产量增长130.7%,电子元件产量增长53.2% [1] - 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增长69%,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47%,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产量增长33.7% [2] 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进展 - 已发布127个人工智能产品、80个垂直领域模型及191个"人工智能+制造"应用场景 [2] - 服务机器人产量增长31.5%,智能网联汽车产量增长29.6% [2] 行业景气度指标 - 5月广西工业经济运行指数101.4,环比回升0.2 [2] - 监测的120家企业用工环比指数101.6,较4月增长1.6% [2]
领益智造发布“三位一体”机器人战略 向具身智能制造转型提速
证券日报· 2025-06-27 06:09
公司战略转型 - 领益智造正式宣布进军具身智能硬件制造领域,从消费电子制造商向机器人全链条硬件服务商转型 [2] - 公司构建"核心零部件+硬件服务+应用落地"三位一体的战略架构,目标成为全球前三的具身智能硬件制造企业 [2] - 董事长曾芳勤表示人形机器人将是继智能手机与新能源汽车之后的下一个颠覆性硬件平台 [2] 业务布局 - 机器人业务被定位为公司未来核心增长曲线,采取"硬件+数据"双轮驱动策略 [3] - 公司已搭建丝杠、减速器、仿生手臂、关节模组等核心零部件产线 [3] - 展示多款自研机器人产品包括双足人形机器人"行者"、工业重载机器人"磐石"、高精度电子装配机器人"领珑" [3] - 与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开展"天工"机器人在工业场景的测试和数据集构建 [3] 制造能力 - 公司拥有覆盖模切、冲压、CNC、MIM等多工艺一体的全球制造能力 [3] - 已在全球布局58个制造基地,具备从材料研发到整机装配的完整能力链条 [5] - "机器人瘦身中心"实现整机综合成本大幅下降 [3] 行业前景 - 人形机器人产业处于"智能手机发展初期"阶段,预计未来十年将形成十万亿级市场 [5] - 业内预计至2027年前后具身智能将成为公司营收"第三曲线" [5] - 公司聚焦硬件标准建设,推动行业协同提速 [5] 生态合作 - 公司采取"硬件百货市场"模式,为机器人本体公司提供定制模组和场景服务 [5] - 已有超千个细分应用场景可供合作企业测试使用 [5] - 与16家上下游企业代表建立合作关系 [2]
领益智造机器人战略曝光 未来将与消费电子、汽车“三足鼎立”
证券时报网· 2025-06-26 21:00
战略定位与业务布局 - 公司拟ALL IN具身智能硬件,联合上下游打造具身智能生态链,未来消费电子、汽车、机器人三大业务将"三足鼎立" [2] - 公司定位机器人业务为"三位一体"的具身智能,包括核心零部件研发设计、全方位硬件服务、工业应用场景落地开发 [3] - 公司计划每年至少投入2亿元用于机器人前端研发,预计三年后机器人业务将盈利 [4] 技术优势与制造能力 - 公司拥有全球化、全工艺的零部件加工、组装超级工厂,可提供丝杠、减速器、关节、整机硬件ODM等一站式服务,综合降本可达50%以上 [3] - 公司具备从材料开发到多种工艺制程复合的能力,涵盖铝合金、钛合金、镁合金等多种材料及模切、冲压、CNC等工艺加工服务 [4] - 公司已有多条滚柱丝杆、空心杯电机、减速器、灵巧手结构件产线及核心零部件组装产线,灵巧手组装线已实现量产 [9] 产品矩阵与应用场景 - 公司展示了覆盖工业、商业、服务等多元场景的机器人产品,包括通用人形机器人"行者"、工业重载机器人"磐石"、精密制造机器人"领珑"等 [6] - 公司计划2025年完成五大真实训练场景搭建、数种应用落地开发数据采集,未来完成100+工艺真实训练场 [8] - 公司已开放全球58个制造基地的上千个细分场景,包括搬运、装配、质检、巡检等工业场景及前台服务、接待讲解等商业场景 [10] 产业合作与商业化进展 - 公司与国创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提供硬件服务并开放应用场景,已发出"百台"意向订单 [7] - 公司与智元新创、国创中心等多家头部具身智能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围绕数据模型构建、应用场景开发等环节深度协同 [9] - 公司认为人形机器人产业相当于智能手机发展初期,未来市场空间可达十万亿规模,计划未来搭建数百条自动化组装线 [11]
宁波华翔:子公司获上海智元委托生产全尺寸双足机器人
快讯· 2025-06-26 10:32
公司动态 - 宁波华翔下属子公司华翔启源与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签订《委托生产合同》,将在未来三年内为后者生产部分全尺寸双足机器人产品 [1] - 该合同不会对公司2025年度经营业绩产生较大影响,但对未来新兴业务拓展有积极影响 [1] 业务合作 - 合作方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为机器人领域企业,此次合作涉及全尺寸双足机器人产品的委托生产 [1] - 华翔启源将通过此次合作进入机器人制造领域,满足上海智元的产能需求 [1] 时间规划 - 合同签订时间为2025年6月26日,生产计划覆盖未来三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