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航运

搜索文档
博弈145天后,李嘉诚态度转变,长和突发公告,与贝莱德谈判终止
搜狐财经· 2025-07-31 14:48
交易背景与进展 - 长江和记实业结束与贝莱德财团145天独家谈判期 拟邀请中国内地重要战略投资者共同接手其全球港口资产 包括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1] - 该战略调整被视为对监管压力的直接回应[1] 监管态度与中方立场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警告交易各方不得规避反垄断审查 未获批准前不得实施集中[3] - 外交部两度表态 7月28日强调"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7月18日已表明"反对经济胁迫和霸凌行为"[3] - 中方警告已产生效果 央企中远集团正寻求加入财团并要求获得平等股东身份[3] 中远集团战略诉求 - 要求在对中国船只调度、费率和安全审查的决策中拥有"一票否决权"[3] - 主张数据访问权和超额利润分配权[3] - 核心诉求直指航运命脉安全 可反制"咽喉锁喉"风险 巴拿马运河是中国连接美洲东海岸的必经之路[5] 地缘政治风险考量 - 巴拿马运河承担全球6%海运贸易量 美国多次以"国家安全"为由施压巴拿马政府甚至威胁武力接管[5] - 若交易完全由美资主导 长和可能面临中美双重制裁风险[5] - 引入中资可向中美双方展示"中立性"以换取操作空间[5] 商业利益与资产保全 - 长和在内地资产规模达300亿港元 占全球资产25%[5] - 若执意推进原交易 其在华能源、地产项目可能遭遇系统性限制[5] - 美资财团默许中资加入是为避免交易彻底流产 交易需通过全球12个司法管辖区反垄断审查[7] 战略价值与行业影响 - 中资在关键节点享否决权可削弱美方"供应链脱钩"执行力 为自身长远发展留出缓冲带[7] - 贝莱德仍可通过港口智能管理系统和物流网络获取长期收益 核心目标仍是全球基础设施布局[7] - 该交易将商业交易转化为战略安全支点 涉及全球航运关键节点控制权[7]
“东莞港-非洲阿尔及利亚”新航线开通
中国新闻网· 2025-07-31 09:08
贸易物流合作 - 东莞港启航15000吨中纤板直航非洲阿尔及利亚 [1] - 粤港澳大湾区至北非物流通道获得拓展 [1] - 新航线属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直航航线 目前累计开通32条 [1] 行业需求动态 - 阿尔及利亚建筑行业快速发展推动中国建材需求增长 [1] - 中非经贸合作深化带动中纤板等建材出口持续增长 [1] 海关通关效率 - 沙田海关实施"嵌入式"监管 结合远程监控和轨迹核查提升通关效率 [1] - 运用"提前申报"和"直提直装"便利措施 中纤板仅用2小时完成通关手续 [1] - 2023年1-6月东莞港进出口货物总量达264万吨 [1]
云图控股成立新公司 含港口经营业务
新浪财经· 2025-07-31 01:39
公司业务拓展 - 云图控股间接全资持股成立广西亚通港航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 [1] - 新公司经营范围涵盖船舶港口服务 港口货物装卸搬运 省际普通货船运输 省内船舶运输及港口经营等业务 [1] 行业布局深化 - 通过股权穿透显示云图控股实现对港口航运领域的垂直整合 [1] - 业务范围覆盖港口服务 货物装卸 船舶运输等完整物流链条 [1]
李嘉诚还是要卖港口
36氪· 2025-07-31 01:37
交易概况 - 长江和记拟出售旗下和记港口集团80%资产及巴拿马港口公司90%股权,交易估值190亿美元[5] - 交易资产涵盖全球23国43个港口199个泊位,包括巴拿马运河枢纽港、鹿特丹港等战略节点[5] -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作为策略投资者加入交易,其全球运力及码头吞吐量均为世界第一[3][4] 交易结构演变 - 初始买方为贝莱德领衔财团,含意大利码头投资公司,原计划2024年4月签署协议[5][6] - 新交易结构中,中远海运或获关键否决权,最终细节预计2024年9月敲定[7][8] - 2015年类似交易尝试失败,当时40%股权要价1500亿港元,与当前估值相近[8] 资产价值分析 - 出售资产净值142亿美元,占长江和记净资产的17%,但收入贡献仅9%[18][19] - 交易对价相当于公司公告日总市值190亿美元,被市场认为溢价显著[7] - 香港及内地港口资产由和记港口信托单独管理,不在此次出售范围[5][14] 历史背景 - 李嘉诚1979年收购和记黄埔22.4%股权,获得香港国际货柜码头公司控制权[10][11] - 1991年起通过收购英国费利克斯托港开启全球化布局,2024年覆盖24国53个港口[16] - 港口业务采用"枢纽港"策略,注重稀缺区位和长期现金流[15][16] 公司现状 - 长江和记2024年总资产减负债831亿美元,四大业务为港口/零售/基建/电信[18] - 李嘉诚家族控股多家港股上市公司,长江和记市值258.6亿美元居首[17] - 港口业务因地缘风险和运营复杂度成为优化资产组合的调整对象[19]
李嘉诚“浪子回头”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7-31 00:07
交易概述 - 长江和记拟出售旗下和记港口集团80%资产及巴拿马港口公司90%股权,交易金额达190亿美元[7] - 交易最初由贝莱德牵头的财团主导,后引入中远海运作为策略投资者[4][7] - 交易资产涵盖全球23国43个港口199个泊位,包括巴拿马运河两端港口、荷兰鹿特丹港等关键节点[7][8] - 香港及内地港口资产不在此次出售范围内[8] 交易背景 - 长江和记港口业务占总资产17.1%但仅贡献9%收入,资产效率偏低[23] - 李嘉诚自2015年起多次尝试出售港口资产,此次定价与十年前市场传闻相近[10] - 地缘政治因素导致交易延迟,中远海运加入被视为破解监管障碍的关键[4][8] 买方分析 - 贝莱德作为全球最大资管公司具备收购实力,原计划控制巴拿马港口[7][9] - 中远海运全球运力排名第一,拥有58个码头投资经验,要求关键否决权[4][5] - 交易结构调整后形成多赢格局:长江和记获市值等值现金,中远海运获取战略资产[9] 港口业务发展史 - 李嘉诚1979年通过收购和记黄埔获得香港国际货柜码头,开启港口业务[14][15] - 1991年收购英国费利克斯托港启动全球化布局,1994年成立和记港口公司加速扩张[21] - 截至2024年长江和记在24国运营53个港口295个泊位,巴拿马港口经营权延至2047年[21] 商业策略分析 - 李嘉诚典型操盘模式:逆周期收购资产,等待价值回升后开发获利[13] - 港口业务具有资源稀缺性和现金流稳定性,但受经济周期影响显著[20] - 历史案例显示港口土地常被转作地产开发,如黄埔船坞改造为黄埔花园项目[19] 公司现状 - 长江和记四大业务板块为港口、零售、基建、电信,总净资产831.37亿美元[23] - 公司港股代码0001.HK保持至今,反映其香港市场历史地位[13][16] - 此次出售被视为李嘉诚商业生涯重要节点,距其98岁生日仅一天[3][24]
上港集团成立上港集团蕴通国际集装箱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证券之星· 2025-07-30 23:44
公司成立与股权结构 - 上港集团蕴通国际集装箱服务(上海)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注册资本为41000万元人民币 [1] - 公司由上港集团全资持股 股权穿透显示为单一控股股东结构 [1] - 法定代表人由戴骏担任 负责公司运营管理 [1] 业务范围与经营定位 - 经营范围覆盖集装箱物流全链条服务 包括国内/国际货物运输代理、船舶代理、仓储服务及集装箱租赁维修等 [1] - 新增技术服务与信息技术咨询板块 体现数字化物流服务扩展方向 [1] - 具备进出口代理资质 支持跨境物流业务开展 [1] 资本与资产配置 - 注册资本4.1亿元人民币 反映集团对集装箱物流板块的战略投入规模 [1] - 业务包含运输设备/机械设备/非居住房地产租赁 显示重资产运营特征 [1] - 通用设备与专用设备修理服务 配套物流设备维护保障体系 [1] 数据来源说明 - 公司信息数据源自天眼查APP 为公开工商登记信息 [2]
海峡股份:公司目前现有船舶运力及所经营的港口吞吐能力仍有较大富余空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0 21:41
公司运力与港口能力 - 公司现有船舶运力及港口吞吐能力有较大富余空间,能够应对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后的车客流增长 [1] 投资者关注点 - 投资者关注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对琼州海峡轮渡需求的影响,预计人流、物流、车流可能暴增数倍 [3] - 投资者询问公司是否对车客流迅猛增长有充分预判和准备 [3] 海南自贸港政策影响 - 海南自贸港政策包括进口商品零关税、所得税优惠、加工增值免关税、离岛免税购物等,预计将吸引大量旅客和企业 [3]
云图控股成立新公司,含港口经营业务
企查查· 2025-07-30 10:03
公司业务拓展 - 云图控股间接全资持股成立新公司广西亚通港航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1000万元 [1] - 新公司经营范围涵盖船舶港口服务 港口货物装卸搬运活动 省际及省内船舶运输 港口经营等业务 [1] - 公司通过新实体进入港口物流领域 拓展产业链服务能力 [1]
逾70艘国际航船因台风“竹节草”受阻
中国新闻网· 2025-07-30 09:08
中新网上海7月30日电 (记者 陈静)台风"竹节草"携强风骤雨正在影响上海。记者30日获悉,逾70艘国际 航船因台风受阻。 洋山边检站方面介绍,该站已备足处突备勤警力,加强现场监测调度,密切与海事、引航、港区等有关 部门的联系,掌握船舶实时动态,重点做好台风前船舶快速离港避风、台风中口岸查验设施保护、台风 后船舶密集进港等勤务组织,全力保障台风过境前后口岸通关安全顺畅。 "目前仅收到零星船舶靠泊申请,预计最早7月30日22时可恢复船舶进港,具体时间还需根据台风路径、 风力变化及码头作业条件综合评估。"洋山边检站执勤一队民警陈红卫介绍。(完) 洋山边检站方面介绍,在17条受阻的国际航行船舶中,9条待入港船舶取消靠泊计划,8条在港船舶离港 避风。洋山港于29日6时起暂停集装箱码头的空箱进提箱作业。随着最后一条国际航行船舶利比里亚 籍"地中海奥尔比亚"轮驶离洋山深水港移泊避风,往日繁忙的港口进入"船离、车停、人撤"的防汛抗台 时刻。桥吊升起吊臂,集卡集中停放,空箱转移避风,机械防风锚定,往日喧嚣的码头只剩下了风雨 声。 为确保台风期间口岸安全,外高桥边检站立即启动恶劣天气应急预案,提前检查应急设备,确保沙袋、 水泵 ...
这家公司实控人被判刑!财务造假刑事追责力度明显提升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7-29 14:08
7月29日晚间,浙江海盐力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力源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于7月28日收 到公司实际控制人沈万中送达的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因犯违规披露重要信息罪,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沈万中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330万元。 最终,浙江证监局对公司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300万元罚款;对沈万中给予警告,并处以300万 元罚款;另外,其他5名责任人被判处50万元至100万元不等的罚款。 对于此次实际控制人被刑事处罚,力源科技表示,公司实际控制人沈万中先生已辞去公司董事长、董事 职务,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其他职务,上述判决不影响实际控制人的股东权利行使及公司管理层和治理 层的依法规范运作,不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财务造假被追究刑事责任案例增多 近期,上市公司以及相关责任人因财务造假被追究刑事责任案例增多。 7月4日晚间,锦州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锦州港")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辽宁省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通知,公司副总裁宁鸿鹏、副总裁曹成因有证据证明犯违规披露重要信息罪,已被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依法决定逮捕。公司因2020年至2023年连续4年财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