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学光电子
icon
搜索文档
舜宇光学科技(02382):手机产品结构改善、车载业务增长驱动25H1利润高增
华创证券· 2025-08-22 08:05
投资评级 - 强推(维持)评级,目标价103.3港元,当前价79.25港元 [1][3] 核心观点 - 手机产品结构改善和车载业务增长驱动2025年上半年利润高增长,营收196.52亿元(同比增长4.2%),归属股东净利润16.46亿元(同比增长52.56%),毛利率19.8%(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 [1] - 手机业务中玻塑混合镜头收入同比增长超100%,大像面及潜望模组收入同比增长超20%,高端产品占比提升带动平均单价和毛利率改善 [7] - 车载业务受益于ADAS渗透加速,激光雷达定点项目金额超15亿元,车载镜头市占率全球第一 [7] - 泛AIoT业务中智能眼镜成像模组市占率全球第一,机器人视觉模块和整机业务规模持续扩大 [7]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6亿元、41.99亿元、49.12亿元,同比增长28.2%、21.4%、17.0% [3][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96.52亿元(同比增长4.2%),归母净利润16.46亿元(同比增长52.56%) [1] - 预测2025年营收436.38亿元(同比增长14.0%),2026年482.50亿元(同比增长10.6%),2027年539.57亿元(同比增长11.8%) [3] - 毛利率从2024年的18.3%提升至2025年的20.1%,2026年21.2%,2027年21.5% [7] - 每股盈利2025年3.16元,2026年3.83元,2027年4.49元 [3] - 市盈率从2024年的29.3倍下降至2025年的22.9倍,2026年18.9倍,2027年16.1倍 [3] 业务亮点 - 手机镜头和摄像模组蝉联市占率全球第一,多折潜望模组及大底潜望内对焦模组在核心大客户旗舰机型中大规模量产 [7] - 车载业务与地平线、高通、Mobileye及英伟达等智能驾驶平台厂商战略合作,加速开拓海外市场 [7] - 智能眼镜市场2025年总量预计突破1000万台,公司凭借小型化、低功耗、高成像优势保持成像模组市占率全球第一 [7] - 机器人视觉模块在割草机器人、仓储物流机器人领域赢得海内外客户认可,业务规模扩大 [7]
舜宇光学科技(02382):盈利能力持续优化,龙头地位不断巩固
民生证券· 2025-08-22 05:51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3][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96.52亿元,同比增长3.56% [1]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6.46亿元,同比增长52.56% [1] - 毛利率19.8%,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净利率8.8%,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 [1]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437.24/486.99/532.79亿元,同比增长14.2%/11.4%/9.4% [3][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12/45.28/51.37亿元,同比增长37.5%/22.0%/13.4% [3][4] - 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22/18/16倍 [3][4] 手机光学业务 - 手机摄像头镜头和模组市占率蝉联全球第一 [1] - 在主流终端客户旗舰机型中参与度持续提升,实现多群组系统方案潜望产品量产 [1] - 实现多折潜望模组及大底潜望内对焦模组在核心大客户旗舰机型的大规模量产 [1] - 独创大光圈低负载潜望模组配合头部客户深度研发与应用 [1] 车载光学业务 - 车载镜头市占率稳居全球第一 [1] - 完成新一代除雾技术研发并应用于多个车厂项目 [1] - 推进高像素玻塑混合车载镜头研发创新 [1] - 800万像素车载模组市占率全球第一,新获欧洲头部车厂800万像素产品定点 [1] - 深化与地平线、高通、Mobileye及英伟达等智能驾驶平台厂商战略合作 [1] XR及新兴业务 - 依托小型化技术与玻塑混合产品实现智能眼镜主流客户成像镜头全覆盖 [2] - 智能眼镜成像模组保持行业领先市场地位 [2] - AR领域利用垂直整合优势及模塑封装技术实现效果优化与轻量化封装 [2] - 手持摄影设备镜头及模组需求持续攀升,配合名主角客户量产 [2] - 在割草机器人、仓储物流机器人领域持续发力,业务规模扩大 [2] - 高分辨率显微仪器国产化替代率提升,光学仪器业务成长空间打开 [2]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年EPS为3.39元,2027年提升至4.69元 [4] - 预计2025年ROE为13.30%,2027年维持14.27% [9] - 预计2025年资产负债率51.46%,2027年降至46.29% [9] - 当前股价79.25港元(约72.91元人民币) [4][5]
民爆光电:8月21日融资净买入103.23万元,连续3日累计净买入327.42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22 02:36
融资交易活动 - 8月21日融资买入853.67万元,融资偿还750.44万元,实现融资净买入103.23万元 [1] - 融资余额达6330.39万元,占流通市值比例为4.70% [1][2] - 近3个交易日连续净买入累计327.42万元,近20个交易日中有11个交易日出现融资净买入 [1] 融资余额变动趋势 - 8月21日融资余额较前日增长1.66%,达到6330.39万元 [3][4] - 8月18日至8月21日期间融资余额持续增长,累计增幅达9.12%(从5801.14万元增至6330.39万元) [2][4] - 8月18日单日融资净买入201.83万元,创近期最高单日增幅3.48% [2][4] 融券交易情况 - 8月21日当日无融券交易活动 [2] - 融资融券余额完全由融资余额构成,总额为6330.39万元 [2][3] 市场制度背景 - 融资融券个人投资者门槛要求证券交易经验至少6个月且前20个交易日日均资产50万元 [5] - 深交所将注册制股票以外的标的股票数量由800只扩大到1200只 [5] - 上交所主板标的股票数量由800只扩大到1000只 [5]
融资融券每日观察(2025年8月21日)
两融市场概况 - 沪深两市两融余额21468.0亿 环比下跌0.04% [3] - 融资买入额2611.5亿 环比下跌1.22% [3] - 沪市两融余额约21500亿 深市约21000亿 整体呈高位震荡态势 [4] 行业两融分布 - 证券行业两融余额最高达1298.8亿 半导体行业以1260.0亿紧随其后 [7] - 软件开发行业两融余额706.9亿 银行行业677.1亿 通信设备行业633.1亿 [7] - IT服务行业577.0亿 汽车零部件行业552.7亿 军工装备行业525.8亿 [7] - 汽车整车行业525.6亿 电池行业520.1亿 化学制药行业487.9亿 [7] - 电力行业465.8亿 消费电子行业447.8亿 通用设备行业409.5亿 [7] - 光伏设备行业385.6亿 计算机设备行业380.8亿 光学光电子行业360.9亿 [7] - 建筑装饰行业357.0亿 化学制品行业345.5亿 元件行业343.4亿 [7] 个股融资动态 - 中兴通讯(000063)单日融资买入30.5亿 融资买入占比13.86% 股价上涨6.56% [9] - 东方财富(300059)融资买入24.0亿 融资买入占比17.53% 股价下跌1.03% [9] - 浪潮信息(000977)融资买入22.7亿 融资买入占比14.66% 股价下跌0.74% [9] - 北方稀土(600111)融资买入19.4亿 融资买入占比13.24% 股价下跌1.83% [9] - 寒武纪(688256)融资买入16.5亿 融资买入占比13.87% 股价上涨2.27% [9]
波长光电(301421):深耕精密光学赛道,半导体、泛半导体协同发展
国盛证券· 2025-08-22 02:0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5] 核心观点 - 公司深耕精密光学赛道,通过"光学+"战略实现半导体、泛半导体及消费级光学多元领域协同发展 [1][2] - 25H1营收同比增长17.8%至2.2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50.6%至0.14亿元,主要因产品结构调整及毛利率下滑 [1] - 半导体及泛半导体业务快速增长,25H1相关营收达0.35亿元,同比增长99% [1] - 消费级光学业务中AR/VR产品收入803万元,同比增长470%,二期项目投产后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影响力 [1] - 公司通过技术攻关和产能扩张把握国产化机遇,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34.3% [2][4] 财务表现 - 25H1毛利率30%,同比下降5.8个百分点;Q2毛利率29.8%,同比下降6.2个百分点 [1] - 预计2025年营收5.62亿元(yoy+35.1%),归母净利润0.5亿元(yoy+34.0%) [2][4] - 2027年预计营收9.7亿元,归母净利润0.9亿元,每股收益0.78元 [4] - 净资产收益率预计从2025年4.0%提升至2027年6.6% [4] 业务板块分析 - 激光光学领域25H1营收1.37亿元,PCB及半导体制造、量检测产品收入增长 [1] - 红外成像光学25H1营收0.65亿元(yoy+104%),受益于硫系玻璃材料优势 [1] - 消费级光学业务25H1营收0.12亿元,江苏波长二期项目建筑面积达30000平方米 [1] 战略与产能 - 成立战略客户中心(SCC)提升服务水平,重点布局半导体及泛半导体市场 [1] - 建设精密光学实验室,与浙江大学合作攻坚半导体光学关键技术 [2] - 引入离子束、磁流变抛光设备提升半导体加工工艺,PCB镜头实现进口替代 [2]
苏大维格: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约3066万元,同比下降10.46%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22:5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9.82亿元 同比增加5.27%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066万元 同比减少10.46% [2] - 基本每股收益0.12元 同比减少7.69% [2]
浙江蓝特光学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1 20:40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保证2025年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1] - 公司第五届监事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25年8月21日召开,3名监事全部出席,会议审议通过《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专项报告 [4][5][6] - 公司不存在利润分配预案、公司治理特殊安排、控股股东变更或债券存续等重要事项 [2][3]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2020年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为55,513.60万元,其中发行4,090万股,发行价15.41元/股,实际募集资金63,026.90万元 [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0元,因项目合同尾款未支付导致实际结余,预计尾款支付后节余金额为0 [9][10][17] - 公司设立3个募集资金专户,并签订三方监管协议,严格遵循《募集资金管理办法》 [10]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2025年上半年微棱镜产业基地扩产项目实际投入3,596.94万元,累计投入23,242.96万元,期末投入进度98.74% [11][16][17] - 公司使用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及自有外汇支付募投项目资金并以募集资金等额置换,2025年1-6月置换金额25,925,372.00元 [14] - 高精度玻璃晶圆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因VR/AR下游市场推进不及预期未达计划进度,后续将使用自有资金投资 [17] 募投项目变更情况 - 2023年公司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将高精度玻璃晶圆项目未使用资金21,284.30万元及理财收益2,254.56万元合计23,538.86万元转入微棱镜扩产项目 [15][16][18] - 微棱镜产业基地扩产项目已于2024年7月建设完毕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实际投入进度100% [16][18]
舜宇光学科技(02382.HK):手机&车载持续向上 看好AI+AR和运动/全景相机成长机遇
格隆汇· 2025-08-21 19:5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196.5亿元,同比增长4.2%,归母净利润16.46亿元,同比增长52.6%,毛利率19.8%,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 [1] - 分业务看,光学零件收入60.7亿元(同比增长10.7%),光电产品收入133.8亿元(同比增长1.5%),光学仪器收入2.0亿元(同比增长7.1%) [1] - 光学零件毛利率31.0%(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光电产品毛利率10.6%(同比上升2.4个百分点),光学仪器毛利率45.7%(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 [1] 手机业务 - 手机业务收入132.5亿元,同比增长1.7%,镜头和模组出货量均位居全球第一 [1] - 手机镜头出货量同比下降6.4%,但ASP同比增长20%,受益于高端镜头占比提升,毛利率改善,预计下半年伴随稼动率提升和苹果镜头占比增加,毛利率有望环比提升 [1] - 手机模组出货量同比下降21.0%,但ASP同比增长20%且毛利率提升,下半年模具设备升级有望提高产出率并优化盈利,中长期重点关注北美客户模组成长机遇 [1] 车载业务 - 车载业务收入34.0亿元,同比增长18.0%,车载镜头出货量全球第一 [2] - 公司在玻塑混合车载镜头实现高精度仿真和稳定性两项关键技术突破,提升产品性价比并夯实ADAS镜头技术领先地位 [2] - 车载模组收入同比增长35%,8MP车载模组份额全球第一,新获欧洲头部车厂8MP产品定点,加速开拓海外市场,持续与Mobileye/地平线/高通/英伟达等平台深化生态合作 [2] 新兴业务 - ARVR业务收入12.0亿元,同比增长21.1%,玻塑混合镜头在AI眼镜主流客户实现全覆盖,并在AR领域覆盖衍射光波导/光机/整机等环节,积极布局SiC刻蚀等前沿技术 [2] - 运动/全景相机方面,公司已配合核心客户量产镜头和模组,有望受益终端需求攀升和份额提升 [2]
合力泰股价回调3.12% 盘中振幅近8%
搜狐财经· 2025-08-21 17:51
股价表现 - 8月21日收盘价2.79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09元 跌幅3.12% [1] - 当日开盘价3.00元 最高价3.00元 最低价2.77元 全天振幅7.99% [1] - 成交量431.46万手 成交金额12.41亿元 [1]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出1.14亿元 占流通市值0.72% [1] - 近五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出1079.07万元 占流通市值0.07% [1] 公司概况 - 主营业务为光学光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应用于消费电子和智能穿戴等领域 [1] - 注册地位于福建省 属于央国企改革概念企业 [1]
国风新材: 中水致远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关于深圳证券交易所《关于安徽国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申请的审核问询函》中评估相关问题的回复(修订稿)
证券之星· 2025-08-21 17:00
核心观点 - 标的公司电子制程精密功能膜材料业务预测期内收入大幅增长主要基于国产替代需求旺盛、市场空间广阔、产品技术优势显著、客户拓展能力强劲及产能保障充足等因素 [4][17][21][27][45] - 预测期内毛利率增长源于产品结构优化、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下降及规模效应提升 [4][22][45] - 评估增值主要反映标的公司在高端显示材料领域的先发优势、技术壁垒及未来增长潜力 [1][3][4] 电子制程精密功能膜材料业务增长依据 - 预测期电子制程精密功能膜材料收入从2025年0.92亿元增长至2029年4.6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显著,其中偏光板离型膜、偏光板保护膜及OLED保护膜为核心增长驱动产品 [3][4] - 偏光板离型膜2025年预测收入5,008.39万元,占比54.51%,2029年增长至26,686.89万元,占比57.66% [4] - OLED保护膜2025年预测收入1,494.79万元,占比16.27%,2029年增长至12,207.61万元,占比26.37% [4] - 增长动力来自显示面板产能向中国大陆转移,2025年中国大陆LCD产能占全球近70%,偏光板产能占全球58.5%,预计2027年提升至72% [11][13] - 每块OLED显示面板需使用两层保护膜,以面板良率80%计算,2023-2028年OLED保护膜市场需求从4,925万平方米增长至7,675万平方米 [18][19] - 标的公司已实现无锡三星(偏光板离型膜)、维信诺(OLED保护膜)批量供货,2025年1-7月对无锡三星收入426.18万元(同比增长595.35%),对维信诺收入869.85万元(同比增长421.09%) [32][34] - 截至2025年7月底,偏光板离型膜在手订单及预计需求覆盖2025年预测收入的78.86%,OLED保护膜覆盖106.91% [40][43][45] 产品竞争优势 - 偏光板离型膜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优于进口产品,为无锡三星唯一国内供应商 [21][22] - OLED保护膜采用全流程自主生产技术,使用国产基膜原料,成本优势显著 [22] - 与进口产品相比具备快速响应、供应链安全及成本控制优势,与国产产品相比具备技术基础、装备检测及市场先发优势 [22][23][24] - 配备高精度缺陷检测系统及AOI检测,确保产品初始品质及稳定性 [24] 客户拓展与订单情况 - 偏光板离型膜客户包括无锡三星(批量)、恒美光电(小批量)、三利谱(小批量)及杉金光电(送样) [28][29][37][39] - OLED保护膜客户以维信诺体系为主,固安云谷已批量供货,合肥维信诺处于验证阶段 [10][32][34] - 行业头部客户集中度高,前十大偏光板厂商产能占比98%,验证通过后需求放量快 [27][31] - 2025年预测偏光板离型膜订单覆盖率达78.86%,OLED保护膜达106.91% [40][45] 产能与生产保障 - 报告期内产能利用率较低(偏光板离型膜3.12%,OLED保护膜1.62%),主要因处于国产替代起步阶段 [45] - 在建B厂区二期项目预计2025年底投产,新增偏光板离型膜产能19,000万平方米,支持2,620mm超宽幅产品生产 [46] - 产能充足为预测期收入增长提供保障,适配显示面板中大尺寸化趋势 [45][46] 市场空间与行业前景 - 全球偏光板市场规模2021年102亿美元,预计2031年达864.2亿元,2025-2031年复合增长率3.8% [12] - 中国大陆偏光板出货面积从2021年3.9亿平方米增长至2025年5.4亿平方米,对应离型膜及保护膜需求各6.35亿平方米 [17] - OLED面板出货量从2023年1,970万平方米增长至2028年3,070万平方米,年复合增长率显著 [15][19] - 国产替代空间巨大,偏光板离型膜90%以上依赖进口,OLED保护膜由日韩企业垄断 [17][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