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装备制造

搜索文档
江苏天元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6-16 20:40
权益分派方案 - 每股现金红利0.035元(含税)[2] - 以总股本214,313,400股为基数,共计派发现金红利7,500,969元(含税)[4] - 分配方案经2024年年度股东会审议通过[2] 分派对象 - 股权登记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全体股东[3] - 股东吴逸中、殷艳、何清华、常州颉翔实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常州元臻实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现金红利由公司自行发放[6] 实施安排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红利通过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资金清算系统派发[5] - 已办理指定交易的投资者可在红利发放日领取现金红利[5] - 未办理指定交易的股东红利暂由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保管[5] 税务处理 - 个人股东及证券投资基金暂不扣缴个人所得税,实际派发0.035元/股[8] - 有限售条件流通股个人股东及证券投资基金按10%税率代扣代缴,实际派发0.0315元/股[9] - QFII股东按10%税率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实际派发0.0315元/股[9] - 香港市场投资者按10%税率代扣代缴所得税,实际派发0.0315元/股[10] - 其他机构投资者和法人股东自行缴纳企业所得税,实际派发0.035元/股[10]
拟不超过5000万元收购亏损公司 泰禾智能要跨界做储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6 14:46
交易概况 - 泰禾智能拟以现金方式收购阳光新能源持有的阳光优储100%股权,交易价格不超过5000万元[1] - 阳光优储主要从事工商业用户侧储能项目的投资、开发和运营[1] - 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因阳光新能源是泰禾智能的控股股东[1] 阳光优储财务状况 - 阳光优储2024年营业收入1977.61万元,占泰禾智能营业收入的3.51%[3] - 2024年净利润-613.21万元,2025年1-3月净利润-2265.66万元[3] - 2025年1-3月营业收入1570.29万元,占泰禾智能营业收入的15%[3] - 公司明确表示阳光优储尚未产生利润,对当前业绩无正向影响[3] 公司背景与跨界风险 - 泰禾智能是基于AI视觉识别的智能化装备提供商,主要产品为智能分选装备[4] - 公司从未从事工商业用户侧储能业务,缺乏相关技术人员储备[1][3] - 公告明确提示存在较大跨界经营风险[3] 控股股东变更情况 - 阳光新能源2024年成为泰禾智能新控股股东[4] - 2024年10月18日签署股权转让协议,11月25日完成过户,12月18日完成董事会改组[4] - 阳光电源直接持有阳光新能源79.4036%股份[4] 双方合作意向 - 阳光电源管理层表示收购控制权是为利用泰禾智能在光谱检测、智能算法等技术优势[5] - 泰禾智能管理层表示目前与阳光新能源或阳光电源暂无合作项目[6] - 公司计划重点发展海外业务及拓展再生资源、食品检测等领域[6] 市场反应与关联交易 - 投资人关注阳光新能源产业注入时间,公司未正面回应[7] - 2024年2月公司曾公告拟将部分厂房租赁给阳光新能源,年租金201.6万元[7]
天永智能: 关于公司向金融机构申请综合授信额度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6 11:28
授信申请 - 公司拟向金融机构申请总额不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综合授信额度 [1] - 授信用途包括流动资金贷款、银行承兑汇票额度、信用证额度和信托等融资业务 [1] - 具体融资金额将根据公司运营资金实际需求确定 以金融机构实际审批金额为准 [1] 授权安排 - 董事会授权董事长或其授权人在授信范围内代表公司办理相关业务并签署法律文件 [2] - 授权有效期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内有效 [2] - 该授信事项无需提交公司股东会审议 [1][2] 审议情况 - 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已审议通过该授信议案 [1] - 授信额度和期限最终以各家金融机构实际审批为准 [1]
博众精工: 关于自愿披露收购资产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5 10:17
交易概况 - 公司拟以现金42,000万元收购上海沃典70%股权,交易完成后上海沃典将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1] - 交易设有业绩承诺,2025-2027年累计扣非净利润不低于1.85亿元 [3][5] - 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无需提交董事会及股东大会审议 [3][5] 标的公司业务 - 标的公司是工业智能自动化系统集成商,专注汽车制造领域的智能输送系统、自动化检测、智能物流及装配系统 [2][7] - 业务覆盖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电力及自动化仓储物流行业,客户包括宝马、奔驰、大众、沃尔沃及多家新能源车企 [21][22] - 2023年起拓展海外高毛利业务,当前在手订单中欧美项目占比较高,欧洲市场订单占优势 [21][26] 财务与估值 - 标的公司2024年末经审计净资产13,264万元,评估增值55,606.44万元至68,100万元,最终交易估值60,000万元 [10][11] - 2023年营收24,875万元,2024年营收23,654万元,2025年Q1营收8,274万元(未经审计) [11] - 关联方借款已全部归还,截至2024年末余额分别为109.94万元和150万元 [2] 交易协议核心条款 - 付款分四期:60%在工商变更后支付,20%/10%/10%分别在2025-2027年业绩达标后支付 [17][18][19] - 业绩补偿机制:若累计净利润未达承诺,按差额比例调减估值并现金补偿 [12][14] - 超额奖励:超额利润的40%奖励管理团队(上限为交易总价20%) [17] 战略协同效应 - 补足公司在汽车焊装、涂装、总装及电池工厂自动化领域短板,形成"3C+新能源+汽车"多业务驱动 [21][22] - 技术协同:标的公司汽车智能工厂经验可迁移至3C领域,联合采购降低原材料成本 [23] - 品牌赋能:整合后提升跨行业招标竞争力,强化在汽车及新能源领域的专业形象 [24] 交易影响 - 合并报表范围扩大,预计将增加公司营收及净利润 [24] - 交易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不涉及关联交易及同业竞争 [19] - 标的公司2024年末在手订单5.40亿元,2025年新增订单2.35亿元 [16]
景业智能: 景业智能关于注销部分募集资金专户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1 11:23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于2022年3月4日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复,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2060万股,每股发行价格33 89元,募集资金总额69813 40万元[1] - 扣除发行费用7784 65万元后,募集资金净额为62028 75万元,资金已全部到位[1] -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于2022年4月25日出具验资报告确认资金到位情况[1] 募集资金账户管理 - 公司设立专项账户存储募集资金,并制定《募集资金管理制度》规范资金使用[2] - 募集资金专户分别开设于招商银行杭州钱塘支行、中信银行杭州平海支行和宁波银行杭州分行[2] - 公司与保荐机构、开户银行签署三方监管协议[2] 募集资金专户注销 - 因"高端智能装备及机器人制造基地项目"结项,宁波银行杭州分行专户余额为0元[2] - 公司决定注销该募集资金专户,相应终止三方监管协议[3]
爱科科技: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杭州爱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延期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6-11 09:20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注册申请于2021年1月19日经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 [2] - 公司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1,478.9598万股,每股面值1元,发行价格为每股16.50元 [2] - 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23,462.15万元 [2] - 募集资金到账后已全部存放于募集资金专项账户内,并与保荐机构、银行签署了监管协议 [2]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情况 - 公司根据实际募集资金情况对募投项目投资金额进行调整,调整后募集资金使用计划中智能装备产业化基地(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资总额从52,000万元调整为47,000万元,实际募集资金投入23,462.15万元 [3] - 截至2025年5月31日,智能装备产业化基地(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进度未披露具体数值 [3] - 2022年11月19日公司公告将该项目建设总投资从20,800万元缩减到6,550万元,但募集资金投入金额保持5,500万元不变 [3] - 其他募投项目包括新建智能切割设备生产线项目、营销服务网络升级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均已结项 [4] 募投项目延期具体情况 - 智能装备产业化基地(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从原计划延期至2026年12月 [5] - 延期原因包括公司为加强产品竞争力而优化研发布局,设定更严格的技术标准导致决策更谨慎 [5] - 公司强调延期不改变项目实施主体、投资用途及规模,旨在保障建设质量和资源高效利用 [5] 延期影响及保障措施 - 延期仅涉及进度变化,不影响募集资金用途,不会对公司经营和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6] - 公司将优化资源配置并加强监督管理以确保项目按期完成 [6] 审议程序及保荐机构意见 - 2025年6月11日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延期议案,无需提交股东大会 [6] - 保荐机构认为延期事项履行了必要决策程序,符合监管规定且无损害股东利益情形 [7]
安达智能: 关于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第二类限制性股票第一个归属期归属结果暨股份上市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0 17:29
股权激励计划执行情况 - 公司完成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第二类限制性股票第一个归属期股份登记工作,上市流通数量为378,256股,占已获授限制性股票总量的33.2270% [1][5] - 本次归属涉及52名激励对象,包含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等,其中37.8256万股可归属 [5] - 股票来源为定向发行的A股普通股,上市流通日期为2025年6月16日 [1][5] 股本变动与股东结构 - 归属后公司总股本由81,535,780股增加至81,914,036股,增幅0.46% [5] - 本次归属未导致持股5%以上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权益比例触及5%或1%的整数倍变动 [5] 财务与验资情况 - 激励对象缴纳资金总额9,244,576.64元,其中378,256元计入实收股本,8,866,320.64元计入资本公积 [6]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177,341.42元,基本每股收益摊薄至-0.25元/股 [6][7] 决策程序与信息披露 - 董事会及监事会审议通过激励计划草案、考核管理办法等议案,并对激励对象名单进行公示核查 [2][3][4] - 相关公告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披露,包括股东大会决议、自查报告等文件 [3][4][5]
佰奥智能(300836) - 300836佰奥智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10
2025-06-10 09:30
市场需求 - 新型火工品已开始应用并逐渐成熟,未来在军事领域应用范围和数量将扩大 [2] - 企业生产向智能制造升级转型,设备升级改造或更新需求增加,促进公司产品业务增长 [3] 研发投入与成果 - 2024 年研发投入 3700 多万元,围绕智能装备制造领域开展项目 [3] - 获得多项技术成果和产品,有助于提升核心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 [3] 业务与市场前景 - 火工品业务相关产品可用于国防兵器、航天、能源、化工等行业,有较大竞争优势 [2][3] - 防爆机器人通过检测获证书、申请专利,进入市场化推广阶段 [3] 产能情况 - 目前订单充足,未来评估及中标项目转化后产能将逐步释放 [4] 股价影响因素 - 股价走势受业绩、市场整体趋势、行业政策变化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 [4] 竞争优势 - 在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火工品等领域有深厚技术积累和项目经验 [5] - 能提供高度定制化解决方案,产品高精度、高效率、高稳定性 [5] - 注重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性能,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5]
粤宏远A(000573) - 000573粤宏远A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10
2025-06-10 08:38
重组计划与终止原因 - 原计划收购博创智能约60%股权以切入智能装备制造领域 [2] - 终止原因是交易方案及价格磋商未达成一致 [2][4] - 支付1.3亿元诚意金并完成30%股权质押等实质性推进工作 [4] 未来战略与应对措施 - 继续坚持原有业务内生优化并探索转型,寻找国家支持行业的合理估值标的 [2] - 通过主业优化与稳健并购双轨并行提升发展质量 [3] - 若重启重组将强化尽职调查与估值合理性,减少谈判僵局 [4] 市场沟通与股价稳定 - 否认"忽悠式重组"指控,强调转型战略的必然性 [4] - 长期稳定股价需依赖经营实质性发展 [3] - 通过透明沟通修复投资者信心 [3] 风险提示与信息披露 - 郑重提醒投资者以指定媒体公告为准 [5] - 强调并购重组涉及利益博弈,无法完全避免失败风险 [4]
今年上交会有哪些科技“绝活” 全球唯一声镊单细胞分选系统将首秀 锂电池生产关键设备搬到了会场
解放日报· 2025-06-09 01:53
声镊技术及单细胞分选系统 - 欧必诺生物科技是国内首家以声镊技术为核心的生命科学仪器开发商,将展示自主研发的单细胞分选系统Soundpen CB [2] - 声镊技术利用超声波产生的声辐射力操控微小物体,实现细胞移动、分离、旋转等操作,是全球唯一通过该技术进行单细胞分选的方案 [2] - Soundpen CB系统采用AI算法和声镊芯片两大核心技术,单细胞率及活率均达90%,较传统方法提高5-6倍 [2] - 公司已申请20多项发明专利,涵盖声镊操控、液滴喷射、细胞富集等核心技术 [3] - 与剑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杜克大学、复旦大学等顶尖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产品耗材价格仅为竞品1/3 [3] 锂电池生产设备 - 米开罗那公司拥有170余项专利技术,在真空自动化和智能装备领域占据龙头地位,产品应用于锂电池、核工业等领域 [4] - 将展示锂极片成型机和桌面型锂金属半自动叠片机两款关键设备,分别用于锂负极制片工序和电芯叠片工艺 [4] - 攻克了锂带切断粘刀、转移困难等技术难点,实现锂片转移精度提升、叠片无压痕等工艺突破 [4] - 已完成固态电池各工序实验设备研发,客户包括LG、宁德时代、比亚迪、大众等龙头企业 [5] - 2023年开启锂电池产业出海,在澳大利亚、俄罗斯完成千万级实验线交货,正在推进亿元级固态电池产线签约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