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旅游景区
icon
搜索文档
N种玩法解锁各地“清凉”新场景 暑期“小美好”汇成消费“大留量”
央视网· 2025-07-17 09:23
安徽黄山西溪南村旅游 - 西溪南村通过"自然生态+创意体验"创新模式打造夏季旅游新名片 推出清凉旅游项目 [4] - 6月以来日均接待游客量超7000人次 同比增长15% [4] - 枫杨林湿地与丰乐河构成核心景观 游客可划桨穿行林荫 儿童可体验浅滩水仗与森林小火车 [3] 山西古城夜间经济 - 朔州老城打造"露营+美食+夜游"多元化消费场景 带动夜间消费热度与内需增长 [7] - 大同古城利用凉爽气候与灯光秀吸引夜间打卡 设置彩色气球等亲子互动设施 [7] 上海野生动物园夜游项目 - 上海野生动物园推出暑期限定夜游 闭园时间延长至21:30 [14] - 夜游包含猛兽观光车游览(猎豹 非洲狮等)与水域探秘乘船体验(金丝猴 河马等) [12] - 配套昆虫主题灯光秀及优化后的夜间灯光与服务系统 [12][14]
景区旅游股半年报分化!云南旅游亏损扩大显无奈,“西字辈”逆势飘红藏惊喜
华夏时报· 2025-07-17 03:48
行业业绩分化 - 2025年上半年A股旅游景区个股业绩呈现明显分化,多数公司净利润亏损,部分公司实现扭亏为盈或盈利增长[2] - 头部景区通过资源垄断和成本优化保持韧性,新兴景区因投入期及市场竞争面临短期压力[2] - 业绩分化受天气扰动、成本压力及业务结构差异等因素影响[2] 传统景区持续亏损 - 云南旅游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9000万元至14000万元,同比增加亏损95.79%至204.57%[4] - 西安旅游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亏损4900万元至6900万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4] - 云南旅游亏损主要由于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及传统旅游业务收入下滑[4] - 西安旅游亏损主要受消费降级、市场分化影响,酒店业务收入下滑[5] 东北地区由盈转亏 - 长白山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158万元至258万元,上年同期为盈利,营业收入约2.35亿元,同比减少7.48%[6] - 大连圣亚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亏损1271.90万元至1907.84万元,上年同期为盈利[6] - 长白山亏损主要因极端天气导致景区关闭天数增加及人工成本上升[6] - 大连圣亚亏损主要因景区客流下降及投资损失[6] 西部和南方地区表现稳健 - 西藏旅游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约20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7] - 西域旅游预计上半年盈利900万元至1100万元,同比下降62.55%至69.36%[8] - 桂林旅游预计上半年净利润约800万元,去年同期亏损1909.33万元[9] - 祥源文旅预计上半年净利润9000万元至9700万元,同比增加51.44%至63.22%[10] 暑期旺季展望 - 2025年暑运期间民航旅客运输量预计达1.5亿人次,日均超240万人次,同比增长5.4%[12] - 暑期旅游市场具备旺季流量、政策红利与AI赋能三重催化[12] - 自然风光、主题乐园和文化古迹为居民暑期出游首要选择[12] - 建议关注IP+景区的概念延伸及"苏超"主题机遇[13]
各地妙招频出激发消费潜力 特色“清凉游”带活“避暑经济”
央视网· 2025-07-16 06:38
贵州平塘县民俗旅游 - 平塘县推出水龙巡游民俗活动 布依族苗族传统习俗寓意吉祥祝福 游客可参与泼水互动[1][3] - 中国天眼景区配套天文体验馆 提供模型展示和科普拍照服务 形成"民俗+科技"旅游组合[4] 浙江嵊州避暑旅游 - 金庭镇东坑村开发海拔400米水上森林公园 包含溪流嬉戏 遮阳伞休憩等避暑场景[7] - 配套林间音乐会和书画创作等差异化体验 满足动静两类游客需求[9] 湖北文旅整合 - 整合神农架 武当山等9家5A景区 打造"神武峡"国际生态线路 覆盖山地峡谷湖泊等多元景观[11] - 武当山推出"武当一梦"沉浸式夜游 融合戏剧舞蹈武术及无人机表演[13] - 安陆市水上乐园延长营业至午夜 策划主题电音派对等夜间活动[15] 黑龙江漠河避暑经济 - 北极村景区日均气温适宜 游客需穿长袖外套 形成"反季节"避暑特色[16][19] - 大兴安岭原始森林探秘成为亲子游热门项目[21]
2025年“发现海南大不同”全媒体采风活动启动
海南日报· 2025-07-16 01:48
旅游活动启动 - 2025年"发现海南大不同"全媒体采风活动于7月15日正式启动 由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主办 聚焦"穿山越海 精彩双环"主题 [3] - 活动首期主题为"探秘雨林妙趣横生" 20多位媒体记者和自媒体达人参与 重点挖掘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沿线新产品、新业态、新玩法 [3] - 活动共设置4期采风 后续将体验民宿游、温泉游、度假游等特色旅游产品 [5] 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 - 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于2024年底通车 起点位于琼中段"零桩号"标记处 已成为热门打卡地 [3][4] - 公路带动沿线景区客流增长 百花岭景区暑期客流量同比增长20% [5] - 公路串联起海南中部旅游资源 推动旅游由"点"到"线"再到"面"的高质量发展 [5] 百花岭景区发展 - 百花岭景区是海南中部首个按5A级标准打造的雨林文化旅游区 成为环热带雨林公路必游景点 [4] - 景区推出"上山纳凉 缤纷雨林"主题活动 包括瀑布观光、溪水下午茶等夏日限定体验 [5] - 景区利用雨林自然资源优势 打造"比空调还凉快"的避暑体验 吸引福建等外地游客 [4]
长白山: 长白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证券之星· 2025-07-14 16:10
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58万元至-158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出现亏损 [1]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75万元至-175万元 [1] - 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约为2.3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约7.48% [1] 上年同期业绩 - 上年同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103.30万元 [2] - 上年同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709.14万元 [2] - 上年同期每股收益为0.08元 [2] 业绩变动原因 - 受极端天气影响,景区关闭、景点关闭天数较去年同期增加,景区接待人数较上年有所下降,营业收入减少 [2] - 社保基数提高导致险金增加,业务拓展外包和临时用工增加导致人工成本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 [2]
打造长城文化新IP
人民日报· 2025-07-13 23:01
九门口长城文旅发展概况 - 九门口长城是万里长城中唯一水上长城段 全长1980米 明代军事防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被誉为"京东首关"和东北首个世界文化遗产地 [1] - 辽宁省葫芦岛市境内长城文化带包含265.2公里长城遗迹 321座敌台 151座烽火台 23座城堡 近年通过打造长城文化IP转化600余年文化积淀为文旅资源 [1] 建筑特色与历史价值 - 采用8个梭形桥墩横跨百米宽九江河 使用1.2万块巨型条石铺设7000平方米过水条石 铁水浇注银锭扣形成"一片石"奇观 设有9座泄水城门 [2] - 军事防御体系包含南北走向城墙 20座敌楼 兼具城桥关功能 明代徐达主持修建 旱季为陆上要塞 汛期变水上堡垒 [2] 景区运营与游客数据 - 景区年游客量达数十万人次 旅游收入连续实现超15%年增长 2024年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绥中段)建成后 博物馆成为热门打卡地 [3] - 夜游项目与水幕电影提升体验 上半年推出"五维课程矩阵"研学模式 包含军事探索 非遗工坊 生态课堂等沉浸式教育内容 [4] - 年接待约5万名外国游客 文化IP获国际认可 留学生自发制作纪录片进行海外传播 [5] 文旅产业带动效应 - 周边村民通过手工编织桲椤叶帽年增收超百万元 景区带动新堡子村等村庄发展近百家农家院 年销售山野菜20吨 [6] - 近十年吸引800余名外出人员返乡创业 典型案例包括吕楠家庭农场带动百余农户种植水果 电商品牌覆盖全国20多省 村果业收入达5000万元 [7] - 娄家沟村民宿集群年接待游客超万人 计划盘活传统村落闲置房屋扩大民宿规模 目标让半数村民参与旅游产业 [7] 未来发展规划 - 全面启动国家5A级景区创建工作 确立"讲好长城故事 建设精品景区"发展目标 [3] - 推进"长城+"模式 包括非遗展演常态化 文化数字化 文创产品开发等多元化文旅开发策略 [5]
北国清凉阿尔山(边城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13 22:20
旅游产业发展 - 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去年夏季接待游客突破100万人次 全年接待游客5766万人次 实现旅游收入7366亿元 [4] - 边境旅游人次突破25万 跨境游人次首次超过1万 成为旅游产业新增长点 [8][9] - 温泉疗养院旺季单日接待游客超200人 温泉资源推动康养旅游发展 [7] 农牧民收入提升 - 兴安盟超3万名农牧民通过文旅产业增收致富 [5] - 牧家乐经营者巴图家夏季单月收入超5万元 [10] - 景区周边居民李桂英通过售卖特产实现季节性增收 [5] 基础设施与业态升级 - 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道路从泥泞土路升级为直达景区的柏油路 自驾游客显著增加 [4] - 牧家乐、农家乐等业态蓬勃发展 周强夫妇经营的林区炖菜成为游客热门选择 [5][6] - 口岸特产店店主吴秀兰经营10年 见证跨境旅游商品销售持续增长 [8]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实施禁牧休牧政策后 七仙湖草原生态明显恢复 [11] - 牧民已形成"保护草原-产业升级-持续增收"的良性发展共识 [11] 文化资源开发 - 蒙古族传统文化体验(蒙古包住宿、马奶酒、手把肉、篝火晚会)成为山地草原旅游特色产品 [10] - 桦树皮盒装野生蓝莓干等本土特色商品受到游客青睐 [5]
唐某,被洪崖洞景区列入“黑名单”
券商中国· 2025-07-13 15:03
洪崖洞景区违规揽客事件处理 - 唐某因违规揽客且态度恶劣被区公安分局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处以行政罚款 重庆市摄影行业协会对其采取从业限制措施 洪崖洞景区将其列入"黑名单"禁止从事经营活动 [1] - 唐某已向当事游客朱某波等公开道歉 渝中区文旅委派工作组上门慰问致歉并听取优化文旅服务的建议 [1] 渝中区文旅市场整改措施 - 当地将开展文化旅游市场乱象拉网排查 出台"十严禁"整治举措 重点打击"收费带路""拉客揽客""饭托"等违法违规行为 [2] - 以"零容忍"态度维护旅游秩序 目标打造安全文明的消费环境 [2] 注:原文中未涉及公司财务数据、行业趋势或具体投资机会相关内容 故未提取相应分析维度
假日经济乘“热”而上 “凉资源”点燃消费增长新引擎
央视网· 2025-07-13 11:22
清凉经济与夏日文旅新业态 - 高温天气催热清凉经济 多地围绕避暑休闲娱乐拓展夏日消费新业态新模式 [1] - 湖北宜昌高岚河景区6.5公里漂流河道成为游客戏水热门选择 [3] - 杭州临安风之谷景区新增嬉水 深水探秘池 森林滑道等避暑项目 吸引大量游客 [5] 室内冰雪娱乐与水上活动 - 石家庄室内滑雪场暑期客流旺盛 增设冰雪乐园 冰壶 陀螺 攀岩等冰上游戏 [8] - 河南信阳南湾海岛水上乐园推出泼水抢凳 水中造浪 电音蹦迪等互动表演 [8] - 长江河漂流横跨豫皖两省 全长8公里 落差126米 漂流时长2小时 [10] 文旅融合与主题活动 - 信阳鸡公山推出古风舞蹈 民俗表演 音乐派对等30多场演出 结合茶乡游 亲水游等八大主题路线 [12] - 连云港连岛海滨景区开启降温模式 使用雾炮机 提供降暑饮品 延长夜间开放时间 [15] - 连云港渔湾景区游客量同比增长13% 水势平缓区域成为戏水热门打卡地 [17] 暑期特色旅游项目 - 徐州海洋极地世界结合足球元素 推出海洋剧场表演 互动挑战等活动 [19] - 当地利用"苏超"效应 推出票根经济半价福利 夜宿海洋馆等特色项目 [19]
4A级景区集体“死亡”
虎嗅APP· 2025-07-12 13:50
核心观点 - 4A级及以下景区面临集体性经营困境,包括破产、荒废、亏损及沦为"僵尸景区"等现象 [4][5][6] - 旅游市场呈现头部垄断趋势,300余家5A景区收入占3万多家景区总收入50% [7] - 新兴文旅现象(如"苏超")通过互动营销、平价策略及全民创作实现爆发式增长,反衬传统景区运营模式落后 [8][9][10][11] - 景区存活需解决"引进来"与"留得住"双重挑战,需差异化定位并建立深度IP [13][14][15][16][17] 行业现状分析 4A级景区经营危机 - 杭州兰里景区案例:占地6750亩的4A景区投入超200亿元后因客流不足被废弃,现进入拆迁阶段 [2][3] - 行业破产案例:5年内7家4A级、3家5A级景区破产,包括苏州静思园(耗资10年建设)、河南宝天曼(欠债1亿6折流拍)等 [5] - 上市旅企数据:桂林旅游旗下5家4A景区中4家亏损,黄山旅游2家4A景区均亏损 [6] 市场结构变化 - 收入集中度:354家5A景区收入占比达全行业50%,16187家4A及以下景区平均收入从2019年4085万元降至2024年2910万元 [7][14] - 资源错配现象:广东秋枫寨(投资10亿/占地万亩)、兰里景区等优质资源项目因运营问题荒废 [5][6] 失败原因剖析 传统景区运营短板 - 营销能力薄弱:如桂林丰鱼岩景区宣传素材质量低下,缺乏有效传播 [9] - 产品单向性:过度依赖自然资源禀赋,缺乏互动体验设计 [10] - 价格策略失误:普遍存在高价商品(20元泡面/10元矿泉水)导致游客流失 [11] 成功案例对比 - "苏超"现象:10元门票引发二手市场溢价至900元,带动江苏省景区预订量同比激增305% [2][11] - 龙潭大峡谷:1元冰棍/2.5元黄瓜等平价策略实现客流逆袭 [12] - 互动营销价值:"苏超"通过官方玩梗(如"恐龙大战美猴王")激发全民二次创作 [11] 转型路径建议 差异化定位策略 - 山岳型景区:开发剧本杀实景场地(如神农架"野人NPC"模式)或专项爱好者聚集地 [15] - 休闲娱乐型:与脱口秀团队合作夜间场次,实现设施复用与客流导入 [16] - 古镇类:突破同质化商业街模式,强化在地美食IP或微型沉浸式项目 [16] 长效运营机制 - IP建设:参考乌镇通过世界互联网大会、戏剧节等持续更新内容 [17] - 价格体系:建立透明平价机制,如龙潭大峡谷8年不涨价策略 [12] - 技术应用:利用短视频等新媒体进行精准传播,避免传统宣传失效 [9][10] 数据补充 - 土地规模:典型失败案例占地均在5000亩以上(兰里6750亩/秋枫寨10000亩) [2][5] - 投资规模:单个景区投入可达200亿元(兰里)或10亿元(秋枫寨) [2][5] - 客流波动:端午期间新兴文旅带动区域客流增长305%(江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