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

搜索文档
易海创腾B2B品牌出海营销峰会圆满落幕,“广州开发区品牌周”正式启动
搜狐财经· 2025-09-15 03:39
9月12日,由广州市商务局指导,广州开发区商务局支持,易海创腾主办,领英、Google Ads、南方美谷、 中国民生银行广州三元里支行协办的广州"跨境电商+产业带"系列活动【"聚势·B2B品牌出海"营销峰会 暨"广州开发区品牌周"】启动仪式在广州成功举行。本次活动汇聚近300家B2B外贸工厂、工贸一体化企业 及跨境电商企业代表,围绕"品牌如何成为外贸新增长引擎"展开深入探讨,共同探索中国制造业品牌出海 的新路径。 【广州开发区品牌周】项目由广州开发区商务局主导、易海创腾联合执行,旨在通过企业走访、精品沙 龙、海外媒体平台游学等系列活动,系统赋能区内企业,帮助其提升国际品牌竞争力与全球影响力,为广 州开发区制造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广州开发区坐落于黄埔区,目前黄埔区是湾区先进制造业核心区, 已形成汽车制造、新型显示、绿色能源、新材料、美妆大健康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和生物科技、高端装 备、集成电路三大百亿级产业集群,已形成"上游原材料—中游制造—下游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广州开 发区品牌周】的启动,正是要把这条"黄金产业带"整体推向海外,实现从规模红利到品牌红利的跨越。 广州市商务局对外贸易发展处副处长凌泉发表致辞 ...
防城港市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中国新闻网· 2025-09-15 00:16
现代化临港工业体系建设 - 防城港市已形成以钢铁、有色金属、能源、食品医药、新材料为主体的现代化临港工业体系[1] - 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752亿元提高到2024年的1168亿元[1] - 推动打造具有全国竞争力的千亿级产业集群[1] 钢铁产业转型升级 - 钢铁产业构建起从铁矿石进口到废钢回收利用的全产业链[2] - 实现从建筑钢向汽车板材、海工钢等高端领域转型[2] - 高端板材占比从2020年的28%提升至2024年的70%[2] 清洁能源发展 - 清洁能源装机占比由2020年的40%提升至2024年的60%[2] - 发电量中清洁能源占比从2020年的50%提升至2024年的60%[2] - 红沙核电二期商运投产、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2] 智能制造与AI应用 - 在广西率先实现“智改数转”诊断100%全覆盖[3] - 2024年全市智能制造产值占比接近75%[3] - 建成智能工厂26家,累计获国家级智造荣誉7项[3] AI技术具体应用场景 - 应用场景包括氧化铝AI大模型、AI炼钢、“5G云上钢厂”[1][3] - 海上风电项目引进“AI算法+智能巡检机器人”,高危作业替代率和运维效率大幅提高[3] - 推动“人工智能+制造”行动,打造“人工智能+港口物流”、“人工智能+核电”等应用场景[3] 新兴产业发展 - 前沿新材料产业集群逐步形成,包括化工新材料、金属新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2] - 创新药物研发、实验动物模型等领域取得新进展[2] - 加快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谋划防城港商业航天产业园建设[3] 招商引资进展 - 截至今年6月,新签约智能医疗、无人出行等重点领域项目14个[3] - 新签约项目投资额逾200亿元[3] - 电算一体化、中科卫星、班度3D+AI、飞吧出行等项目正有序推进[3]
上海金山推出产融对接平台:按产业赛道对接融资需求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14 04:06
产融合作平台建设 - 上海市金山区推出产融赋能高质量发展要素对接平台 按产业赛道对接企业融资需求 首期聚焦新材料产业领域[1] - 平台建立产业项目 创新平台和金融机构的对接机制 结合金山产业转型发展需求和金融机构优势[1] - 未来每月举办一次主题式产融对接活动 围绕低空经济 智能装备 绿色能源等重点产业开展[2] 企业融资与技术展示 - 五家企业及华东理工大学创新团队进行路演 涉及高端电子胶 碳纤维复合材料 低碳铝合金等项目与技术[1] - 企业路演涵盖公司概况 核心业务 技术优势 发展规划及融资需求等多个维度 不少技术处于科技应用前沿[1] - 投资机构代表现场提问技术细节与市场前景 部分机构当场表达投资意向并深入对接洽谈[1] 资源整合与政策支持 - 上海金山持续汇聚产业基金 银行机构 科创平台优势资源 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对接[2] - 充分发挥基金投资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带动作用 精准服务企业融资需求[2] - 通过多方协作平台促进资源互通 打造产融结合新生态[1][2]
晶盛机电突然火了!超100家机构现身!什么情况?
证券时报· 2025-09-14 00:40
机构调研整体情况 - 截至9月12日18时 本周共有381家上市公司披露机构调研纪要 [2] - 本周约七成机构调研股实现正收益 沃尔德涨幅最高达46.5% 开普云和天域生物涨超30% 其中天域生物实现5日3板 锡装股份 剑桥科技 德才股份 骏鼎达等公司涨超20% [2] - 晶盛机电接受115家机构调研 联创光电接受66家机构调研 武商集团 沃特股份 南都电源 开普云 欢瑞世纪等5家公司接受超40家机构调研 [2] 晶盛机电调研详情 - 115家机构在杭州参与晶盛机电调研 碳化硅与半导体业务成关注焦点 [3] - 碳化硅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核心 导电型适用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等高压大功率场景 半绝缘型用于5G/6G基站射频前端及AR眼镜等领域 [3] - 碳化硅衬底材料业务实现6-8英寸规模化量产与销售 核心参数指标达行业一流水平 并突破12英寸导电型碳化硅单晶生长技术 [4] - 受益于半导体行业持续发展及国产化进程加快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完成集成电路及化合物半导体装备合同超37亿元(含税) [5] - 在半导体衬底材料领域拥有碳化硅衬底材料 蓝宝石衬底材料及培育金刚石的规模化产能 蓝宝石材料实现技术和规模双领先 8英寸碳化硅衬底技术和规模处于国内前列 [5] 联创光电商业航天布局 - 联创光电联合四川省资阳市在商业航天领域进行重大布局 拟共同投资设立资阳商业航天产业运营公司 [6] - 资阳商业航天将推动电磁弹射颠覆传统发射模式新技术的商业化 目标于2028年实现全球首次电磁弹射火箭发射 [6] - 政策支持和市场拓展是两大主要推动因素 四川省资阳市将商业航天作为重点发展产业 2022年引入星河动力建设固体飞行器研发生产基地 截至9月5日该基地制造的运载火箭已有三枚成功发射 [6] - 合资公司未来将按照总体解决方案+高端装备制造发展方向 以商业航天电磁发射技术为核心 采用超导磁悬浮与电磁推进+运载火箭技术路线 致力于实现发射能力成倍提升和发射成本大幅下降 [6] 武商集团零售业务表现 - 武商集团举办2025年中期业绩交流会电话会议 49家机构线上参与 [7]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1.81亿元同比下降12.66% 实现归母净利润1.65亿元同比增长7.53% [7] - 重点工作包括布局新兴产业打造消费新引擎 做强主责主业厚植市场新优势 创新运营场景激活消费新动能 [7] - WS江豚会员店自2025年7月29日开业以来整体运营符合预期客流表现不俗 第二家门店将于年内在武汉市江夏区开业 [7] - 对下半年武汉零售市场景气度保持乐观 将结合密集节日特点推出丰富促销活动与优质服务抢占市场份额 [7] 沃特股份业务进展 - 沃特股份周内接待48家机构 调研重点聚焦收购与业务进展 [8] - 拟以2571万元折价收购日本华尔卡上海公司 拿下千级/万级洁净车间补全特种材料产业链 [8] - 收购将为公司构建完整的半导体部件解决方案涵盖清洗设备和储罐 氟材料和密封件所在高端应用领域均有聚醚醚酮(PEEK)材料使用场景 推动现有PEEK材料全链条布局的价值实现 [8] - 针对机器人旋转电机小型化和轻量化要求 开发高流动性电机定子包胶材料 降低定子包胶厚度至0.1毫米 降低绝缘层重量30%-50% 提升定子绕线满槽率30%-40% 相关产品已得到中美机器人产业链客户认可并开始小批量交付 [8]
【西安】多举措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
陕西日报· 2025-09-14 00:11
9月11日,西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主题系列新闻 发布会,介绍了《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实施意见》印发以来的阶段性成果。 西安市科技局副局长楼文晓介绍,今年以来,西安市通过强化高质量科技供给、推进科技产业深度 融合、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以及坚持区域协同创新等举措,在多个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强化高质量科技供给上,西安市加快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助推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建成 国际首个10皮秒级千公里实地光纤时间传递工程系统;组织重点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和 重大场景应用示范,成功研制国内首台、全球加工范围最大的镜像铣装备,国内首台三相一体百万机组 220千伏电力变压器等"大国重器"。 在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西安市编制教育、科技、人才、产业等创新资源"一张 图",出台大飞机配套、半导体及光子、新材料等产业链提升实施方案;支持科技企业提质增效,全市 瞪羚企业达893家,专精特新企业达1254家,规上高新技术企业达2661家;成立全国首家技术经理人学 院,全市技术经理人达4645名。 在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上,西安市出台科技金融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方案,有组织 ...
青海云鑫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9-13 11:13
公司基本信息 - 青海云鑫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于近日成立 [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许亮只 [1] - 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万元人民币 [1] 公司经营范围 - 许可经营项目为道路货物运输(不含危险货物) [1] - 一般项目涵盖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建筑材料销售、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水泥制品销售 [1] - 业务包括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石灰和石膏制造与销售、金属材料销售、超材料销售 [1] - 涉及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建筑废弃物再生技术研发、新型建筑材料制造等环保与研发领域 [1]
“2025新材料与具身智能硬科技创新论坛”落幕
搜狐财经· 2025-09-13 10:26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科研处处长、材料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主任喻学锋研究员分享了其团队在 智能材料创制领域的前沿成果,直观呈现了新材料为具身智能带来的革命性变革。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刘娥 9月12日,由深圳市新材料行业协会主办,深圳市机器人协会协办,在南山区工业和信息化局指导支持 下,"2025新材料与具身智能硬科技创新论坛"在深圳湾科技生态园成功举办。 本次论坛以"破界·聚势·共生"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华为云、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稀土 集团、南京聚隆科技等机构与企业代表近200人,共同探讨新材料与具身智能跨领域融合的创新路径与 未来机遇。市工信局相关部门领导出席了会议。 华为云深圳解决方案高级专家翁一啸在演讲中,系统阐述了大模型技术与具身智能的深度融合路径,为 与会者描绘了AGI时代下智能体与物理世界交互的技术蓝图。 本次论坛特别设置深汕特别合作区推广环节,重点介绍了该区在政策扶持、空间资源、产业配套等方面 的显著优势。作为深圳市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汕特别合作区正积极构建以新材料、智能装备、 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型产业生态圈,目前已吸引一批高端制造项目和科研平台落地。 交流环节中, ...
四川焕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3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9-13 10:11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四川焕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戴钜,注册资本300万人民 币,经营范围为一般项目:新材料技术研发;光电子器件销售;电子专用材料销售;稀有稀土金属冶 炼;有色金属合金销售;贵金属冶炼;高性能有色金属及合金材料销售;非金属矿及制品销售;合成材 料销售;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技术进出口;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专用化学产品 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电子专用设备制造;电子专用设备销售;电子专用材料制造;其他电子器件 制造;光电子器件制造;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专用设备制造(不含许可类专业设备制造);通用设备 制造(不含特种设备制造);货物进出口;特种陶瓷制品制造;特种陶瓷制品销售;金属基复合材料和 陶瓷基复合材料销售;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有色金属合金制造;有色金属压延加工。(除依法须经批准 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从实验到实践,促样品变产品——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观察
新华社· 2025-09-13 10:08
在东南大学展区,一辆四轴八桨电动飞行汽车引人注目。"这是我们今年初试飞的第一代样车,第二代 样车预计年底前发布。"来自该校殷国栋教授团队的邱春龙,硕士毕业后直接加入成果转化公司,负责 整车设计与技术产业化。他告诉记者,全车飞控、电机、控制器等核心软硬件均产自东南大学孵化的8 家企业,"出了学校西门就是我们几家企业,一个产业园内搞定全车部件。" "唯有与国家同频,才能找准创新坐标;唯有成果转化,才能释放科技最大价值。"中国工程院院士、东 南大学校长孙友宏说。 今年7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高新区和高等院校协同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9月, 江苏省科技厅、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教育厅进一步联合推出政策指南和改革指引"两张清 单",符合条件的产学研合作项目纳入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择优给予后补助、贴息等支持,打通以往 产学研合作的"堵点"。 为推动高新区和高等院校"双高协同"创新发展、赋能初创期科技企业成长,大会设置了高新区新质转型 行动暨"双高协同"创新发展专场、科技金融对接服务专场,现场发布一批惠企政策、创新成果与企业需 求。 "两个专场活动,我们都派代表参加了,现场还签约成立了10亿元规模的 ...
推动绿色转型 2025“对话德国”活动在江苏常州举行
中国新闻网· 2025-09-13 08:32
中德经贸合作现状 - 德国是常州在欧盟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外资来源地和投资目的地 目前269家德资企业在常州投资 包括7家世界500强德企[1] - 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已集聚超过70家德语区企业 常州金坛等地形成以德企为主的欧洲企业集群[1][2] - 活动现场集中签约9个合作项目 涵盖医疗器械、机械装备、汽车零部件等多个领域[2] 常州产业发展数据 - 常州形成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五个超千亿产业集群[2] - 2024年新能源产业规模突破8500亿元 产业集聚度居全国第三 投资热度居全国第一[2] - "十四五"以来工业规模增长76% 单位GDP能耗下降27%[1] 绿色转型合作前景 - 德国被视为全球绿色转型先行者和引领者 常州定位为绿色发展坚定践行者[1] - 低碳经济和绿色转型成为中德深化合作的重要纽带 德国企业通过融入本地供应链提升产品质量与竞争力[1][2] - 德国工商大会代表指出德企普遍看好中国市场巨大潜力 合作可为全球市场服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