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房地产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贝壳(BEKEUS):1Q新房收入大超预期,经纪人提效显著
华泰证券· 2025-05-16 07: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27.02美元 [1][4][6][2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贝壳1Q业绩营收同比增长42%至233亿元,高于一致预期4%,各业务营收均有增长,虽毛利率下降但经调整净利润上涨,展望2Q家装业务或首次实现利润打平,存量房和新房GTV有同比增速,随着GTV增长和AI工具应用,公司净利润率有望逐季度提升 [1] 各部分总结 房产大盘 - 1Q25房地产市场整体企稳回暖,全国新房销售额同比持平,二手房成交额同比增长约16%,成交单量同比提升约28%,贝壳平台二手房挂牌量回升,房源结构优化,2Q二手房市场交易降温但韧性仍在,贝壳表现优于行业大盘,平台GTV同比增长34%,收入同比增长42% [11] 各业务情况 - **存量房业务**:1Q收入高于预期1%,同比增长20%,GTV同比增长28%,货币化率同比略有下滑,主系第三方贝联交易占比提升 [2] - **新房业务**:1Q营收高于预期8%,同比增长64%,新房GTV同比增长53%,国央企开发商佣金收入占比提升4pct至54% [2] - **家装业务**:1Q营收同比增长22%,主系硬装单量显著增长,4月实现盈亏平衡,得益于链家客源引流和材料集采比例提升,2Q有望实现盈亏平衡,人效改善显著,项目经理职业化体系覆盖20城,1Q月人均接单量同比提升156%至2.97单,设计师月均接单量从24年均值的0.79单提升至1.05单 [2][12] - **贝好家业务**:通过C to M模式深度嵌入新房开发环节,已在9个项目中达成合作,7个投资项目累计投入约23亿元,截至1Q已有2个项目实现近5亿元资金回笼,最新累计投入超18亿元,有望受益于客户需求洞察与精细化运营能力、板块价值评估与动态定价能力 [15][16] AI能力 - AI正成为贝壳提升平台运营效率的关键引擎,已构建覆盖C端找房与B端经纪服务的智能化全链路能力体系,C端“布丁”优化用户体验与转化效率,B端“来客”产品矩阵助力商机转委托率与成交率分别提升超30%与10%,在家装业务中AI渗透从工具层向运营层延伸,“设牛”“贝刻云视”“孙小圣”等提升设计、交付、组织效率 [13][14] 盈利预测 - 展望25 - 27年,调整贝壳收入预测4.5/4/0.6%,上调25 - 27年经调整净利润1.3/3.5/1.5%至82/99/119亿,主因25年效率改善、26年经纪收入有望加速增长以及经营杠杆和AI提效 [4][18] 公司估值 - 给予贝壳目标价27.02美元(前值25.12美元),对应25年27倍PE,高于全球可比公司的24.7倍均值,因公司增速优于房地产市场大盘,存量房市占率有望提升 [4][22]
Q1利润增长近乎翻倍!贝壳股价为何不涨反跌?
金融界· 2025-05-16 06:55
财务表现 - 一季度总交易额8437亿元,同比增长34% [1] - 一季度总收入233亿元,同比增长42.4% [1] - 一季度净利润8.55亿元,同比增长97.9% [3] - 经调整净利润13.93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3] - 毛利率由上年同期的25.2%降至20.7% [3] 业务细分 - 存量房业务交易额5803亿元,同比增长28.1%,净收入69亿元,同比增长20.0% [2] - 新房业务交易额2322亿元,同比增长53.0%,净收入81亿元,同比增长64.2% [2] - 非房产交易服务净收入同比增长46.2%,占总净收入35.9% [3] - 房屋租赁服务净收入51亿元,同比增长93.8% [3] - 家装家居净收入29亿元,同比增长22.3% [3] - 新兴业务及其他收入3.5亿元,同比下滑50% [3] 市场反应与展望 - 美股收跌5.29%,H股小幅下滑1.79% [4] - 二季度营收指引260亿元,低于瑞银预期的290亿元 [5] - 预计二季度调整后经营利润率6.5%,对应17亿元调整后经营利润 [5] - 预计二季度二手房交易额同比保守持平,新房交易额同比增长10% [5] - 预计二季度家装/租赁收入分别同比增长百分之十几/70% [5] 管理层观点 - 业绩增长得益于稳定的市场表现和公司增长策略 [3] - 对"一体三翼"战略下的长期发展充满信心 [3] - 将坚定在AI应用上持续投入 [3]
美股前瞻 | 三大股指期货齐跌 美国4月PPI及零售数据今晚来袭
智通财经网· 2025-05-15 12:07
盘前市场动向 1. 5月15日(周四)美股盘前,美股三大股指期货齐跌。截至发稿,道指期货跌0.38%,标普500指数期货跌0.49%,纳指期货跌 0.61%。 | = US 30 | 41,889.50 | 42,022.50 | 41,760.50 | -161.60 | -0.38% | | --- | --- | --- | --- | --- | --- | | = US 500 | 5,863.90 | 5,884.40 | 5,847.50 | -28.70 | -0.49% | | 트 US Tech 100 | 21,189.80 | 21,330.00 | 21,111.40 | -129.40 | -0.61% | 2. 截至发稿,德国DAX指数涨0.04%,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23%,法国CAC40指数跌0.20%,欧洲斯托克50指数跌0.36%。 | 德国DAX30 | 23,512.05 | 23,547.26 | 23,339.00 | +8.85 | +0.04% | | --- | --- | --- | --- | --- | --- | | 瑞 英国富时100 | 8, ...
贝壳-W(02423)发布第一季度业绩,总交易额同比增长34.0% 净收入同比增长42.4%
智通财经网· 2025-05-15 10:15
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总交易额达人民币8437亿元(1163亿美元),同比增长34% [1] - 存量房交易额5803亿元(800亿美元),同比增长28.1% [1] - 新房交易额2322亿元(320亿美元),同比增长53% [1] - 净收入233亿元(32亿美元),同比增长42.4% [1][3] - 净利润8.55亿元(1.18亿美元),同比增长97.9% [1][3] - 经调整净利润13.93亿元(1.92亿美元),同比基本持平 [1][3] 业务结构 - 存量房业务净收入69亿元,同比增长20% [3] - 新房业务净收入81亿元,同比增长64.2% [3] - 非房产交易服务业务净收入占比达35.9%,同比增长46.2% [3] - 房屋租赁服务净收入51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93.8% [3] 运营数据 - 门店数量5.68万家,同比增长28.6% [1] - 活跃门店5.52万家,同比增长29.6% [1][2] - 经纪人数量55.03万名,同比增长24.3% [1] - 活跃经纪人49.09万名,同比增长23% [1][2] - 移动月活跃用户4450万,低于2024年同期的4770万 [1] 战略与投入 - 持续推进"一体三翼"战略,重点发展AI应用 [2][3] - 第一季度斥资1.39亿美元回购股份,占2024年末总股本的0.6% [3] - 家装家居业务利润率创新高,客户体验改善 [2] - 房屋租赁服务在管房源超50万套,经营能力提升 [2]
贝壳美股盘前跌近5%,公司此前公布了一季度财报。
快讯· 2025-05-15 10:14
贝壳美股盘前跌近5%,公司此前公布了一季度财报。 ...
贝壳:2025第一季度净收入为233亿元,同比增加42.4%
快讯· 2025-05-15 10:06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净收入为233亿元,同比增长42.4% [1] - 公司一季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经调整净利润为13.93亿元,与上年同期的13.92亿元基本持平 [1]
贝壳一季度经调整净利润为13.93亿元 与上年持平
快讯· 2025-05-15 10:06
智通财经5月15日电,贝壳称2025第一季度净收入为233亿元,同比增加42.4%。贝壳一季度归属于普通 股股东的经调整净利润为13.93亿元,上年同期为13.92亿元。 贝壳一季度经调整净利润为13.93亿元 与上年持平 ...
现房销售制度会如何演进?
华泰证券· 2025-05-15 04: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房地产开发评级为增持(维持)[6] - 房地产服务评级为增持(维持)[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3 年以来现房销售制度层层推进,作为房地产新模式一环,或在未来进一步推出,但离完善并长期运行还需很长时间,当前更需关注增量稳市场政策助推“止跌回稳”[2] - 此次现房销售讨论与 2016 年不同,2016 年是平抑土地市场过热的阶段性措施,此次更聚焦长远,是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制度改革的拼图[3] - 现房销售制度预计循序渐进推进,不必过度担忧对行业的冲击,会以试点形式从低能级城市开始,新老划断,有配套政策,且房企适应度有所强化[4] - 现房销售制度推进难点在于落实,需关注配套政策,继续推荐“三好”地产股以及分红与业绩稳健的物管公司[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现房销售制度演进情况 - 5 月 14 日新华网报道现房销售实践深入,个别城市拟出台新出让土地现房销售政策;5 月 6 日信阳市严控预售许可,新老划断,新出让土地全部现房销售[2] 现房销售制度讨论对比 - 2016 年苏州、南京、深圳在土地层面尝试现房销售,将土地溢价率和现房销售绑定,后随土地市场热度褪去试点淡化;此次从 2022 年房地产企业保交楼阶段开始,2023 年 1 月住建部提出相关要求,此后多次强调,2024 年 12 月提出大力推进商品住房销售制度改革[3] 现房销售制度推进方式 - 以试点形式推进,从低能级城市开始,高能级城市循序渐进;新老划断,对存量项目影响有限;有配套政策,可能包括融资等支持政策;房企对现房销售适应度有所强化[4] 推荐公司情况 A 股开发 - 城投控股:2025Q1 营业总收入 23.4 亿元,同比+455.6%,归母净利润 0.24 亿元,同比扭亏为盈,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 6.34 元[11][12] - 城建发展:25Q1 营收 66.1 亿元,同比+436%,归母净利润 0.4 亿元,同比扭亏,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 7.32 元[11][12] - 滨江集团:25Q1 营收 225.1 亿元,同比+64%,归母净利润 9.8 亿元,同比+48%,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 12.08 元[11][12] - 新城控股:2025Q1 营收 97.4 亿元,同比-32.2%,归母净利润 3.04 亿,同比+34.0%,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 17.50 元[11][13] - 招商蛇口:2025Q1 营收 204.5 亿元,同比-13.9%,归母净利润 4.5 亿元,同比+34.0%,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 12.52 元[11][13] - 建发股份:2025Q1 营收 1438 亿元,同比+9.5%,归母净利 5.8 亿元,同比-3.3%,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 14.33 元[11][13] 港股开发 - 华润置地:24 年收入 2788 亿元,同比+11%,核心净利润 254 亿元,同比-8.5%,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 32.72 港元[11][13] - 中国海外发展:24 年收入同比-9%至 1852 亿元,归母净利润 156 亿元,同比-39%,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 17.07 港元[11][13] - 绿城中国:24 年收入 1585 亿元,同比+21%,归母净利润 16 亿元,同比-49%,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 12.73 港元[11][13] - 建发国际集团:24 年收入 1430 亿元,同比+6%,核心归母净利润 43 亿元,同比-1.6%,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 19.29 港元[11][13] - 越秀地产:24 年营收 864 亿元,同比+8%,归母净利 10.4 亿元,同比-67%,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 6.85 港元[11][14] 物管公司 - 华润万象生活:24 年营收 170.4 亿元,同比+15%,归母净利润 36.3 亿元,同比+24%,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 39.81 港币[11][14] - 绿城服务:24 年营收 178.9 亿元,同比+6%,核心经营利润 15.9 亿元,同比+22%,归母净利润 7.9 亿元,同比+30%,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 5.91 港币[11][14] - 中海物业:24 年营收 140.2 亿元,同比+7%,归母净利润 15.1 亿元,同比+13%,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 7.74 港币[11][14] - 招商积余:25Q1 营收 44.6 亿元,同比+20%,归母净利润 2.2 亿元,同比+15%,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 14.96 元[11][14] - 保利物业:24 年营收 163.4 亿元,同比+8%,归母净利润 14.7 亿元,同比+7%,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 40.15 港币[11][14] - 滨江服务:24 年营收 36.0 亿元,同比+28%,归母净利润 5.5 亿元,同比+11%,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 31.06 港币[11][14]
贝壳上涨2.17%,报20.27美元/股,总市值244.71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5-13 15:46
股价表现 - 5月13日贝壳盘中上涨2 17% 收盘报20 27美元/股 成交额4438 12万美元 总市值244 71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2024年全年收入934 57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20 16% [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40 65亿人民币 同比减少30 91% [1] 公司业务 - 贝壳是中国领先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房产交易和服务平台 涵盖二手房 新房交易 房屋租赁 家装家居等服务 [2] - 公司拥有链家品牌 该品牌是中国服务品质领先的房产经纪品牌 为贝壳平台重要组成部分 [2] - 公司积累了23年行业运营经验 形成对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的独特洞察 [2] 重大事项 - 预计5月22日披露2025财年一季报 [2]
关税大降,又到AII IN美股了?
36氪· 2025-05-13 02:25
从4月2日的对等关税解放日到5月12日,经过一个多月的中美关税互相拉扯,5月12日,中美终于给出了一个令人松口气的谈判结果——美国对中国征收 30%的关税,另外24%暂缓90天执行;中国对美国征收10%的关税,另外24%暂缓90天执行。 按照中美最新贸易谈判公告,等于一通互撕之后,双方都回到了4月2日,也就是解放日当天的关税上,而2号之后互扔刀子的税率——50%、41%全都取 消了。 围绕4月2日美国一键拉出的对华34%的对等关税,10%保留,剩下24%暂缓90天执行;中国也是同样:保留10%的对美关税,其余24%暂缓90天执行。 4月2日之前,重新上任的特朗普,还以美国以芬太尼为由,对中国所有商品2、3月份连续两次加征关税,每次加征10%,两次累计20%。在4月2日对等关 税之前,中国的反制错失整体保持理性和克制:主要是对美国农产品等特定行业加了一些关税,另外还有一些非关税的反制措施,比如说把一些美国企业 加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对稀土、钨等原料进行对美的出口关注,对谷歌等进行反垄断调查,等等。 这个结果,无论是对中美双方如何,对于资本市场是一个显著的利好,但现在的问题是,是不是说美股风险就可以消除了,美股能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