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工

搜索文档
杭州湾上虞经开区:重点产业聚势腾飞 本土企业逐浪世界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10 01:58
区域经济发展 - 杭州湾上虞经开区已集聚1846家企业,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351家 [1] - 2024年经开区实现总产值2576.2亿元,同比增长6.9% [1] - 商务部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与经开区发展路径契合 [1] 先进材料产业 - 经开区以精细化工为基石,向高附加值新材料领域延伸,形成169家先进材料企业 [2] - 2024年先进材料产业产值达1096.8亿元,成为区域经济重要引擎 [2] - 创新招商模式,通过产业链鱼骨图指引精准招商,强链补链延链 [2] 企业协同创新 - 浙江佑谦与阿克希龙舜华联合研发金属材料专用热转印UV涂料,获发明专利 [3] - 建成国内首条量产全水性光固化涂装线,获国家环保基金补贴 [3] - 经开区推动企业间共享资源、联合攻关,实现从物理聚集到化学融合 [3] 产业生态优化 - 设立一站式企业综合服务分中心,推进增值化服务改革 [4] - 推出产业金融协同发展改革试点,依托50亿元中金曜盛产业母基金设立细分领域子基金 [4] - 浙江海创锂电推进年产3.7万吨三元前驱体扩建项目,已完成厂房主体建设 [5] 国际化战略 - 阳光照明在美、比、德、法布局海外智慧物流平台,解决尾程配送痛点 [6] - 蓝能氢能与三一氢能合作,向澳大利亚出口50/90兆帕储氢瓶组 [7] - 格派钴业突破国际大宗商品顶级认证,国邦药业产品覆盖115个国家 [8] 外贸拓展 - 经开区组织200余家外贸企业参加国际展会,融入全球经贸网络 [8] - 晶盛机电自主研发全自动单晶炉突破国际技术封锁 [8] - 探索跨境电商等新业态,为外贸增长注入新动能 [8]
【宝鸡】科技创新中的宝鸡突围
陕西日报· 2025-07-09 23:56
农业科技创新 - 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培育的"宝椒29号"辣椒品种具有开花早、株型集中特点 亩产达600公斤干椒 且色泽红润 香气独特 [1] - 该院研发的"宝豆1519"和"宝豆10号"大豆品种颗粒饱满 蛋白质含量高 农户种植160亩实现21.7万元利润 [1] - 采用近红外线品质分析仪等技术 将良种选育周期从10年缩短至3-5年 目前承担30余项国家及省市科研项目 [2] 化工新材料发展 - 瑞科材料是国内精细化工领域贵金属催化剂主要生产商 拥有数百种催化剂产品 覆盖医药 农药 液晶材料等应用场景 [2] - 公司通过自主设计精密设备实现催化剂性能评价 打破欧美垄断 已获36项发明专利 参与制定40余项行业标准 [4] - 重点布局贵金属催化剂绿色循环再生技术 完善产业链并推动下游产业低碳发展 [4] 区域产业升级战略 - 宝鸡市将种业创新作为农业新质生产力核心 加强新品种培育推广 夯实现代农业基础 [4] - 通过企业培育 产业集聚 创新驱动等全方位措施 推动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4]
“边陲矿区”湖南新晃化工产业跨越之路:开放协同重塑产业格局
中国新闻网· 2025-07-09 17:49
新晃化工产业转型路径 - 从传统矿区向省级特色化工园区跃升,探索资源型县域创新发展新路径 [1] - 2016年确立"科技强链"战略,与中南大学合作攻克重晶石提纯等技术难题 [2] - 2023年获评湖南省级化工园区,开启钡化工高端化、新能源材料、龙脑精深开发"二次创业" [2] 资源禀赋与区位优势 - 重晶石储量4.5亿吨占全国60%,钾长石储量9亿吨,拥有全国独有右旋龙脑樟资源 [1] - 地处湘黔交界,湘黔铁路、沪昆高速贯穿,怀化国际陆港(新晃港)打通国际物流通道 [1] - 工业基因可追溯至1644年酒店塘汞矿,曾为中国三大汞都之一 [1] 产业发展现状 - 2024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15.6%,亩均税收增速184%,实际使用外资增速2400% [3] - 2024年引进项目15个总投资57.43亿元,多个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投产" [3] - 形成精细化工产业集群,构建"开采-加工-研发-销售"完整产业链 [2] 跨省协同发展 - 与贵州大龙共建"材料生产-应用-回收"产业闭环,大龙锂电正极材料年产值超300亿元 [3] - 实现"规划同图、产业同频、设施同网",建立常态化会商协作机制 [3] - 公交跨省直达、公铁联运体系高效运转,G6512高速互通工程加速推进 [3] 技术突破与产业链延伸 - 攻克低品位重晶石提纯、钡盐联产技术,实现从矿石粗加工到精细化工转型 [2] - 钡系无机盐向精细化专用化发展,新能源材料板块异军突起 [2] - 龙脑资源精深开发推动中医药与高端日化原料产业发展 [2]
油城青春之歌不辍:以创新铸就民企高质量发展引擎
齐鲁晚报· 2025-07-09 03:13
技术攻坚与创新突破 - 国瓷材料青年团队攻克碳化硅DPF技术难题 打破国外垄断 第一炉实验合格率提高至90%以上 [1][3] - 金雷重装青年团队开发"超大型海上18MW风机主轴铸造技术" 关键指标超越国内水平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5] - 利华益集团青年骨干主导国内首套ASA树脂一体化生产项目 投资22亿元 构建全产业链条 打破国外垄断 [13] 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工厂建设 - 康宝科技推进三氯蔗糖数智化综合提升项目 总投资6.08亿元 预计生产效率提升15% 年新增销售额10亿元 [6][8] - 华泰集团自主研发"5G造纸工业云平台" 建成山东省示范性产业大脑 年节约采购成本10% 物流成本降低11.4% [9][10] - 康宝科技数智化覆盖率达65% 引入22套系统软件 预计年收益增加3亿元 实现"行业首家智慧工厂"愿景 [8] 产业链整合与高端化转型 - 利华益集团采用国际领先工艺技术 实现"炼油-丙烯/乙苯-丙烯腈/苯乙烯/AMS-ASA特种工程树脂"全产业链整合 [13] - 利华益集团ASA项目团队30岁以下青年占比超80% 通过"传帮带"培养机制 让青年骨干承担关键任务 [14] 青年人才与研发实力 - 国瓷材料研发团队840人 35岁以下青年占比超70% 持续瞄准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发力 [3] - 金雷重装青年科技团队聚焦高端风电核心部件研发 推动我国海上风电产业迈向新高度 [5]
博苑股份(301617) - 2025年7月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09 00:38
分组1:行业信息 - 全球碘产业产能集中在智利、日本和美国,中国碘主要来源为海藻和磷矿 [2] - 碘及碘化物应用于医药、电子、化工领域及食用盐添加 [2][3] 分组2:公司信息 - 公司是循环经济发展型企业,坚持“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战略目标 [3] - 公司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降本增效,优化管理体系 [3] - 公司聚焦精细化工领域,紧抓发展机遇,力争成为细分领域领先企业 [3]
达威股份: 公司章程
证券之星· 2025-07-08 11:18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四川达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为Sichuan Dowel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c,注册地址为成都市新津区平塘西路10号 [1] - 公司成立于2008年3月31日,于2016年8月12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1494万股 [1] - 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480.1463万元,股份总数为10480.1463万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元 [1][5] - 公司为永久存续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为法定代表人 [2] 公司经营情况 - 公司经营宗旨为"为员工、为企业、为行业带来进步和福祉",致力于自主研发和生产环境友好的绿色产品,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2] - 经营范围包括精细化工产品、皮件、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化工原料、金属材料、建筑材料的销售,计算机软件开发,货物进出口等 [3] 公司股权结构 - 公司发起人为原四川达威科技有限公司全体股东,各发起人以经审计的净资产按每股1元价格认购股份 [5] - 主要发起人及持股比例为:严建林39.47%、栗工26.32%、成都展翔投资14.25%、四川盈创创业投资19.96% [5] 公司治理结构 - 股东会为公司最高权力机构,行使包括决定经营方针、选举董事、审议利润分配方案等职权 [10][16] - 董事会由5名董事组成,设董事长1名,职工代表董事1名,行使执行股东会决议、决定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等职权 [45][47] - 高级管理人员包括总经理1名、副总经理1-3名、财务总监和董事会秘书,由董事会聘任或解聘 [59] 重要管理制度 - 公司建立了关联交易管理制度,规定与关联自然人单次交易金额30万元以上,或与关联法人交易金额300万元以上且占净资产0.5%以上的需董事会审议 [46] - 公司建立了对外担保管理制度,规定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担保对象提供担保,或单笔担保额超过净资产10%的需股东会审议 [21] - 公司建立了独立董事制度,董事会设3名独立董事,负责对关联交易、重大事项等发表独立意见 [52][54]
广州富豪,索赔9个亿
商业洞察· 2025-07-08 09:11
核心观点 - 天赐材料对12家主体提起民事诉讼,指控前员工及竞争对手永太科技侵犯商业秘密,索赔8.87亿元 [3][4][7][22] - 永太科技反诉天赐材料侵害名誉权,要求赔偿5752万元 [8] - 案件核心争议围绕"液体六氟磷酸锂"工业化生产技术,天赐材料自称全国唯一实现该技术工业化生产的企业 [36] 公司概况 天赐材料 - 市值350亿元,九江子公司贡献108亿元收入(占总营收86%),研发投入超11亿元,专利申请数超300项 [4][12] - 电解液出货量超50万吨,客户包括宁德时代、LG化学、松下等 [30] - 液体六氟磷酸锂工艺技术使其生产成本低于行业平均水平40% [29][48] - 2023年净利润4.8亿元(同比下降74.4%),2024年一季度利润回升至1.5亿元 [51][52] 永太科技 - 年产13.4万吨液态锂盐产业化项目已完成90%,但声称仅生产固态六氟磷酸锂产品 [24][25] - 与天赐材料存在直接竞争关系,同样生产六氟磷酸锂产品 [33] 诉讼细节 - 前总工程师李胜被控泄露技术机密,已因侵犯商业秘密罪一审被判刑4年4个月 [11][14][17] - 天赐材料要求销毁侵权产线设备及技术资料,并索赔8.87亿元 [22] - 永太科技辩称技术为自主研发,指控天赐材料意图干扰投标 [38][39] 行业背景 - 六氟磷酸锂价格从2022年60万元/吨峰值跌至2025年7月的5万元/吨 [50] - 行业存在恶性竞争现象,包括低价抢单等行为 [53] - 天赐材料锂电池材料毛利率17.45%,高于行业均值 [47] 技术优势 - 天赐材料2011年实现六氟磷酸锂国产化,自称全国唯一掌握液体六氟磷酸锂工业化生产技术 [28][36] - 该技术使其单位产能投资成本和生产成本显著低于同行 [29][48]
康鹏科技:打造“双轨战略”,液晶材料小巨人发力多肽药物领域
梧桐树下V· 2025-07-08 08:22
战略布局 - 公司新增"上海万溯药业有限公司医用多肽制造能力提升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7500万元,利用现有GMP车间布局多肽原料药生产,标志着从传统精细化工向创新医药原料领域转型的关键一步 [2] - 上海万溯药业已通过欧美客户多次GMP现场审计,其医药中间体生产合规能力为多肽业务奠定基础 [2] - 公司联营企业康鹏昂博在多肽生产领域经验丰富,形成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化的协同优势 [2] 技术研发 - 2024年研发投入达8539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提升至12.65%,同比增长3.78%,体现技术驱动的战略定力 [3] - 公司累计获得专利115项(发明专利66项),核心技术围绕氟化技术与碳碳键偶联技术构建,为多肽业务工艺开发提供支撑 [2] - 新能源材料领域计划引入连续氟化技术降低成本,LiFSI产品通过降价策略扩大市场份额 [3] 业务协同 - 公司在CDMO板块与默沙东、礼来、拜耳等全球知名医药企业长期保持稳定合作关系 [3] - 衢州工厂液晶项目投产后将形成从中间体到单体精制的完整产业链 [3] - 多肽原料药业务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丰富医药领域产品管线 [3][7] 合规与激励 - 全资子公司兰州康鹏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二审判决落地,工程款本金较一审减少134万元,体现法律纠纷应对能力与信息披露透明度 [5][6] - 2024年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向160名核心人员授予298.8万股,2025年业绩考核目标为营业收入或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20% [6] 政策与市场机遇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制定创新药目录",政策红利将加速创新药审批与支付渠道拓宽,利好多肽等创新药物原料需求 [7] - 公司智能制造经验可快速适配政策要求,提升多肽原料药生产效率与合规性 [7]
中欣氟材: 关于公司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摊薄即期回报、填补措施及相关主体承诺事项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7 14:13
核心观点 - 公司拟通过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16,005,666股 募集资金用于扩产及补充流动资金 短期内可能摊薄即期回报 但中长期将提升资本实力和盈利能力 [1][2][5] - 募投项目聚焦现有氟精细化学品产业链延伸 包括年产2,000吨BPEF、500吨BPF及1,000吨9-芴酮产品建设 技术及客户储备充分 [5][6][7] - 2025年预测扣非净利润1,058万元(年化) 发行后基本每股收益可能从0.0383元降至0.0292-0.0438元 加权ROE从0.95%降至0.65%-1.13% [3] 财务影响分析 - 发行后总股本从32,546.84万股增至34,147.40万股 净资产规模扩大 测算显示2025年扣非净利润在846.4-1,269.6万元区间 [3] - 敏感性分析显示:若2025年净利润同比降20% 基本每股收益为0.0292元 若增20%则为0.0459元 稀释后指标同步变动 [3] - 2024年净利润为负 若2025年持续亏损则不会摊薄每股收益 盈利恢复后才存在摊薄风险 [4] 募投项目规划 - 扩产项目基于现有萤石-氟化氢-氟精细化学品全产业链布局 涉及医药、农药中间体及新能源材料等领域 [5][6] - 技术储备包括芳环多氟代反应、金属催化氢化还原等工艺 与浙江工业大学产学研合作 具备工业化生产经验 [7] - 已建立稳定客户关系 正开展新项目技术交流与商务对接 管理团队具备10年以上行业经验 [6][7] 公司应对措施 - 将加强募集资金专户管理 严格执行深交所监管指引 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8] - 优化研发生产销售全流程标准化管理 修订利润分配制度 制定2024-2026年股东回报规划 [8][9] - 控股股东及高管承诺不侵占公司利益 董事高管承诺薪酬与填补回报措施挂钩 [9][10][11]
建新股份高管等拟减持公司股份,合计减持915,200股
新浪财经· 2025-07-07 10:45
公司股价表现 - 7月7日建新股份收盘报7.83元,下跌3.69%,成交量18.37万手,成交额1.47亿元,换手率5.40%,公司总市值44.05亿元 [1] 高管减持计划 - 财务总监高辉持有公司470,843股(占总股本0.08%),计划减持117,700股(占总股本0.02%),减持时间为2025年7月28日至10月27日,减持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 [2] - 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黄吉琴持有797,500股(占总股本0.14%),计划清仓减持797,500股(占总股本0.14%),减持时间与高辉相同,减持原因同为个人资金需求 [3][4] - 两位股东合计拟减持915,200股(占总股本0.16%),按7月4日收盘价8.13元计算,对应市值744.06万元 [5] 公司基本情况 - 建新股份为高科技精细化工企业,位于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具有科技创新实力和规模化生产能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