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发电
icon
搜索文档
浙江新能: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92亿元,同比下降34.65%
新浪财经· 2025-08-26 08:3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4.55亿元 同比下降5.40% [1] - 净利润2.92亿元 同比下降34.65% [1] 股东回报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37元(含税) [1] - 合计派发现金红利8897.3万元(含税) [1]
银星能源:2025上半年净利润增长26.56%,新能源发电业务稳健增长
证券时报· 2025-08-26 08:1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52亿元 同比增长4.51%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5亿元 同比增长26.56%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1.62亿元 同比增长39.08%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93亿元 同比微降1.75% [2] - 期末货币资金5039.21万元 较年初下降23.54% [2] 业务结构分析 - 新能源发电业务收入6.38亿元 占总收入97.82% 同比增长5.14% [1] - 装备制造业务实现收入798.84万元 [1] - 风电装机容量161万千瓦 占宁夏区内总装机容量10.57% [1] - 光伏装机容量39万千瓦 其中分布式光伏8万千瓦 [1] 投资项目进展 - 太阳山风电场9.5万千瓦技术改造项目进入试运行阶段 [1] - 长山头4.95万千瓦项目已获批覆 预计年内并网发电 [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2.07亿元 主要用于太阳山技改及分布式光伏项目 [2] 战略发展方向 - 深度融入中铝集团主业 布局分布式光伏与绿电直连项目 [2] - 推动贺兰山风电场技术改造 加快太阳山三四期项目前期手续 [2] - 强化数字智能化更替升级 打造综合竞争力新能源上市公司 [3] 公司治理举措 - 调整部分高管及监事职务 取消监事会职能 [2] -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承接原监事会职能 [2] - 制定市值管理制度 提升企业价值和投资者回报 [2]
银星能源:2025上半年净利润增长26.56%,新能源发电业务稳健增长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05:1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52亿元,同比增长4.51%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5亿元,同比增长26.56%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1.62亿元,同比增长39.08%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93亿元,同比微降1.75% [2] - 货币资金5039.21万元,较年初下降23.54% [2] 业务构成 - 新能源发电业务收入6.38亿元,占总收入97.82%,同比增长5.14% [1] - 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务实现收入798.84万元 [1] - 风电装机容量161万千瓦,占宁夏区内总装机容量10.57% [1] - 光伏装机容量39万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8万千瓦 [1] 产能与项目进展 - 具备年产6万吨塔筒生产能力,覆盖西北地区500-800公里范围 [1] - 太阳山风电场9.5万千瓦"以大代小"项目进入试运行阶段 [1] - 长山头4.95万千瓦项目已获批复,预计年内并网发电 [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2.07亿元,主要用于太阳山技术改造及分布式光伏项目 [2] 战略规划 - 深度融入中铝集团主业,布局分布式光伏与绿电直连项目 [2] - 下半年推动贺兰山风电场"以大代小"改造项目 [2] - 加快太阳山三四期项目以大代小改造前期手续办理 [2] - 强化数字智能化更替升级,打造具有综合竞争力的新能源上市公司 [3] 公司治理 - 调整部分高管及监事职务 [2] - 取消监事会,职能转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 [2] - 制定《市值管理制度》,提升企业价值和投资者回报 [2] 社会责任 - 坚持绿色低碳发展路径,提供绿电与绿证支持 [2] -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做好植树造林、资助捐助等工作 [2] -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社会公信力 [2][3]
国家能源局:近十年来中国助力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分别下降60%和80%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03:36
国际能源合作 - 国家能源局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加强氢能 储能 核电 智慧能源等领域国际科技合作 [1] - 持续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合作 推动中国新能源发电 特高压输电 智能电网等技术装备和标准走出去 [1] - 近十年中国助力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分别下降60%和80% [1]
双杰电气上半年营收净利两位数增长 新能源首次跃居最大营收来源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03:2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76亿元 同比增长41.95% [1] - 归母净利润达1.04亿元 同比增长20.11% [1] - 业绩增长主要源于新能源业务快速扩张和输配电业务稳定增长 [1] - 精细化管理有效降低成本并提高交付效率 [1] 业务板块收入结构 - 智能电气业务收入9.43亿元 同比增长10.7% [2] - 新能源智能装备及建设开发业务收入14.02亿元 同比增长77.2% [2] - 新能源收入占比首次超越输配电业务 成为公司主要发展驱动力 [2] 重大订单获取情况 - 南方电网2025年配网设备框架招标中标金额超2.7亿元 份额居行业前列 [2] - 国网一二次融合成套环网箱采购中标份额和项目数量均居行业前列 [2] - "宁电入湘"直流配套光伏项目中标金额达16.4亿元 [2] 新能源业务拓展 - 重点发展重卡充电业务 通过自持运营、合作共建、BOT等多种模式推进 [2] - 业务覆盖山东、陕西、山西、内蒙、湖北、河北等多地 [2] - 战略布局"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 新增55.2万吨高碳铬铁合金负荷 [3] - 拟建设40万千瓦风电装机 配套6万千瓦/24万千瓦时储能规模 [3] 海外市场扩张 - 公司及香港子公司投资吉尔吉斯斯坦100MW光伏发电项目 [3] - 项目位于电力负荷中心 获当地电网并网承诺支持 [3] - 投资有利于扩大新能源业务规模及区域范围 提升国际竞争力 [3]
上峰水泥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4.53% “双轮驱动”成效显著
证券日报网· 2025-08-26 03:13
财务业绩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2.72亿元 同比下降5.0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7亿元 同比增长44.53%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82亿元 同比增长33.47%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76亿元 同比增长23.99% [1] - 综合毛利率31.8% 同比上升6.38个百分点 [1] 主营业务表现 - 主产品单位成本下降14.97元/吨 其中可控成本下降6.11元/吨 [2] - 西部新疆基地及宁夏基地贡献收益比例上升 [2] - 骨料销售519.06万吨 同比增长37.46% [2] - 危固废收运7.85万吨 处置量8.88万吨 实现营业收入5101.92万元 [2] 新能源业务 - 光伏发电1416.37万度 同比增长92.1% [2] - 储能放电量同比增长182% [2] - 新投运3座重卡超充站 [2] - 累计发电超4400万度 相当于节煤1.79万吨 减排二氧化碳4.4万吨 [2] 股权投资布局 - 新增投资广州新锐光掩模科技 合肥方晶科技 安徽壹能汽车科技等项目 [2] - 掩模版为半导体制造光刻环节关键材料 [2] - 合肥晶合集成已上市 [3] - 北京昂瑞微电子 上海超硅半导体科创板上市申请获受理 [3] - 江苏中润光能港股上市申请获受理 [3] - 盛合晶微 长鑫科技 粤芯半导体 芯耀辉科技等进入上市辅导阶段 [3] 企业治理与荣誉 - 成为首家响应独董机制改革的非公企业上市公司 [3] - 获评中国水泥企业ESG排行榜A级 位列前十 [3] - 子公司获得地方企业30强 地方纳税30强 绿色工厂 省级绿色矿山等荣誉 [3]
“两山”理念20年,山东交出怎样的成绩单
中国新闻网· 2025-08-26 03:05
□ 范玉波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下简称"两山"理念)提出20年。历经20年实践检验,这一理念不 断深入人心,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原创性、标识性概念,指引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 巨大成就。 山东作为东部沿海大省,在服务全国发展大局中地位举足轻重,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 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始终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持续深化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实践,为全 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山东力量。 在加强生态保护修复上深入实践,筑牢黄淮海流域生态屏障。健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 系,为东部沿海地区生态保护与修复提供了实践样本。立足半岛丘陵、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等独特生 态地貌,构建起"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三级保护架构,形成覆盖森林、海洋、湿地等多元 生态系统的保护网络。推动黄河口陆海统筹型国家公园和长岛海洋型国家公园建设,在优化治理架构、 创新管理体制,在陆海统筹、系统治理、科技赋能、法治协同、共建共享等领域为全国自然保护地体系 完善贡献山东智慧。 "两山"理念的丰富内涵 "两山"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揭示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 ...
2025年上合组织峰会将实现100%绿电供应
科技日报· 2025-08-25 23:49
绿电交易与供应 - 2025年上合组织峰会场馆通过绿电交易实现100%绿色电力供应 交易电量达100万千瓦时 相当于减少标煤燃烧320吨 减排二氧化碳800吨 [1] - 天津市绿电绿证服务中心推动机场、高铁站等重要场所购买绿证2250张 折合绿电电量225万千瓦时 额外降低标煤消耗720吨 减排二氧化碳1794吨 [1] - 绿电供应来自天津本地渤化光伏电站和港南风电场 绿证由国网(天津)综合能源公司提供 [1] 新能源并网与绿电市场增长 - 国网天津电力已服务27家新能源企业的206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并入电网 支撑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 [1] - 天津绿电市场化交易电量达160.87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近两倍 [2] - 服务中心已服务全市214家企业实现全绿电供应 总电量达74.97亿千瓦时 [2] 电力保障与技术创新 - 会议期间部署超4200名保障人员、1800余台保障车辆 3个应急抢修中心及101个电力驻点24小时待命 [2] - 创新应用全景保供电指挥平台 实时监控供电全流程 线上调配资源 预计将整体巡检效率提升约65% [2] - 应用智能巡检系统、作业机器人、红外检测仪等科技手段全面保障城市供电 [2]
上合组织峰会首次实现全绿色用能
中国新闻网· 2025-08-25 15:24
绿电交易与供应 - 上合组织天津峰会达成绿电交易电量100万千瓦时 实现会议期间全部活动场馆100%绿色电力供应 系该峰会首次实现场馆全绿电供应 [1] - 绿电供应相当于减少标煤燃烧320吨 减排二氧化碳800吨 [1] - 重要服务场所购买绿证2250张 折合绿电电量225万千瓦时 额外降低标煤消耗720吨 减排二氧化碳1794吨 [1] 发电企业与保障措施 - 绿电供应来自天津本地渤化光伏电站及港南风电场 绿证来自国网(天津)综合能源公司 [1] - 会议期间部署超4200名保障人员 1800余台保障车辆 3个城市供电网应急抢修中心及101个网格化电力驻点24小时待命 [1] - 创新应用全景保供电指挥平台 覆盖100多座变电站和400多条线路 预计将整体巡检效率提升约65% [2] 电网建设与新能源发展 - 2025年以来已服务27家新能源企业的206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并入电网 [2] - 天津绿电市场化交易电量达160.87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近2倍 [2] - 服务全市214家企业实现全绿电供应 总电量达74.97亿千瓦时 [2]
冷湖:石油枯竭后人口骤降 如今大风刮来了新生机
第一财经· 2025-08-25 14:55
冷湖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 - 冷湖地区凭借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优势以及大片未利用国土空间 迎来新能源发展机遇 多家能源巨头在此布局风光项目[3] - 中广核于2016年注资13亿元成立中广核青海冷湖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开启冷湖新能源开发[3] - 国家能源集团 华电集团 华能集团 三峡集团 中国绿发投资集团 青海水利水电集团等企业纷纷在冷湖布局风光项目[3] 中广核新能源项目规模与进展 - 中广核在冷湖运营两个主要项目:距离镇中心25公里的28万千瓦风光电站和120公里外的50万千瓦风电项目[5] - 经过10年开发 中广核在冷湖的风电机组超过170台 人员从最初6人增至46人[3] - 2024年12月30日 中广核冷湖广竣风电场全容量并网发电 年发电量超15亿千瓦时[7] - 该项目年发电量15.4亿千瓦时 可满足50万户家庭一年用电需求 或10万辆电动汽车一年行驶用电量[7] - 项目每年等效减少标煤消耗46.3万吨 减排二氧化碳124.6万吨[7] 新能源项目建设挑战 - 冷湖年平均气温4摄氏度 最低气温零下34摄氏度 冬季长达8个月[5] - 土壤盐晶含量超80% 盐碱腐蚀严重 一年180多天风沙肆虐[5] - 风机叶片运输困难:单片长90米 重25吨 需穿越2000公里无人区[7] - 项目建设初期 3小时车程的土路需要十多个小时才能完成运输[7] - 缺乏水源 电力和信号等基础设施支持[5] 项目运营与人员情况 - 中广核广竣风电场位于无人区 有19名员工 生活用品从甘肃敦煌采购 往返需14小时[8] - 生活用水依靠车辆运输 每吨价格接近100元[8] - 员工主要来自甘肃 青海 陕西 河南等地 平均年龄约28岁[9][10] - 公司调整休假安排:原本每月上班20天休息10天 现扣除往返通勤时间[10] 新能源产业带动效应 - 新能源产业发展带动冷湖常住人口增长:2024年达321户573人[4] - 酒店 餐馆等服务业快速发展 酒店价格飙升至五六百元/间[11] - 公路条件改善 设备运输卡车往来频繁[10] - 独特地貌(如黑独山景区)吸引游客 成为网红打卡地 门票60元/人[11] - 绿色电能通过西电东输送至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