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疗科技
icon
搜索文档
DeepRare 重磅发布:全球首个可循证智能体诊断系统,直击医学Last Exam难题
机器之心· 2025-07-24 06:50
罕见病诊断现状 - 全球超过3.5亿人受罕见病影响,病种超7000种,80%为遗传性疾病 [1] - 患者确诊前平均经历5年以上延迟、7次以上就诊、3次以上误诊,误诊率高达40%-50% [1] - 罕见病症状异质性高、诊断路径长,传统AI模型难以胜任,临床专家经验难规模化复制 [2] DeepRare系统创新 - 由上海交大联合新华医院等机构发布全球首个罕见病推理型智能体诊断系统 [4] - 结合大语言模型和多智能体架构,模拟临床医生诊断思维路径,实现可解释的主动诊断 [6] - 系统支持多模态输入(自由文本、表型数据、基因组数据等),具备自适应能力 [8] 系统架构与工作流程 - 中央控制单元统筹全局,调用多个功能智能体分工协作 [7] - 诊断流程分两阶段:信息收集阶段(调用40余类医学工具)和自我反思验证阶段 [13] - 五大智能体:基因分析、搜索与知识匹配、病例匹配、疾病抽取、表型分析 [11] 临床案例验证 - 成功诊断一例Prader-Willi综合征患儿,该病发病率仅1/10,000至1/30,000 [18][19] - 在8个临床数据集评估中覆盖6401例患者、2919种疾病,Recall@1达57.18%,较最优方法提升23.79个百分点 [22][23] - 新华医院真实病例测试Recall@1达70.6%,优于Exomiser(53.2%) [24] 性能优势 - 在2919种疾病中34.7%(1013种)实现100%召回率 [24] - 专科表现:肾脏与泌尿系统准确率66%、内分泌系统60%、消化系统49% [30] - 多模态输入场景下Recall@1从46.8%提升至70.6% [33] 可溯源性与落地应用 - 诊断证据链条专家验证准确率达95.4%,引用Nature等权威知识库 [35][36] - 已上线在线推理平台(http://raredx.cn),支持中英文切换 [38] 行业意义 - 重塑罕见病诊断范式,推动精准医学落地 [40] - 未来可扩展至科研场景,加速意义未明变异解读 [41]
国科恒泰: 第三届董事会第四十二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24 06:23
董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 国科恒泰董事会第四十二次会议于2025年7月17日通过电子邮件方式通知全体董事,9名董事出席(其中2名现场参会,其余以通讯方式参会),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列席[1] - 会议召开符合《公司法》《公司章程》等法律法规规定,程序合法有效[1] 董事会审议事项 - 会议审议通过独立董事张金鑫辞职议案,其因个人工作安排辞去独立董事及审计委员会主任委员、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委员职务,原任期至2025年12月11日[1] - 张金鑫辞职将导致独立董事人数低于董事会三分之一,且缺少会计专业人士,辞职报告需待补选新任独立董事后生效,过渡期其继续履行职责[2] - 董事会提名程小可为新任独立董事及审计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务,程小可为会计专业人士且已取得独董资格,需经深交所备案审核后提交股东大会审议[2] 后续安排 - 公司拟于2025年8月11日召开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采用现场与网络投票结合方式审议独立董事补选事项[3] - 相关公告已通过巨潮资讯网披露,董事会及提名委员会均全票通过议案[3]
国科恒泰: 关于召开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
证券之星· 2025-07-24 06:23
股东大会召开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11日14:30召开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现场会议与网络投票同步进行[1] - 网络投票通道包括深交所交易系统(9:15-15:00)和互联网投票系统(9:15-15:00)[1] - 股权登记日设定为2025年8月6日,登记在册股东可通过现场或网络方式行使表决权[2] 会议审议事项 - 主要审议《关于补选独立董事及调整专门委员会委员的议案》,该议案已通过第三届董事会第四十二次会议[2] - 议案详情可查阅2025年7月24日巨潮资讯网披露的公告[2] - 中小投资者表决结果将单独计票并披露,定义标准为持股低于5%的非董监高股东[2] 股东参会登记要求 - 法人股东需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及法定代表人证明文件,委托代理人需额外提交授权委托书[3] - 自然人股东现场参会须携带身份证原件,委托代理人需准备股东身份证复印件及授权书[4] - 异地股东可通过传真或信函登记,需在2025年8月8日17:00前提交《股东参会登记表》[4] 网络投票操作细则 - 投票系统支持对总议案和分议案表决,重复投票时以第一次有效投票为准[5] - 交易系统投票时段为9:15-11:30和13:00-15:00,需使用数字证书或服务密码认证[5] - 互联网投票需提前办理身份认证,具体流程可参考深交所投票系统指引[5] 会议联系方式 - 登记及咨询联系地址为公司董事会秘书办公室,邮编100176[4] - 指定联系人王小蓓,联系电话010-67867668,电子邮箱stock@gkht.com[4] - 会议备查文件包括网络投票操作流程、授权委托书模板及参会登记表[6]
国科恒泰: 独立董事提名人声明与承诺
证券之星· 2025-07-24 06:23
董事会独立董事候选人提名 - 国科恒泰提名程小可为第三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候选人 被提名人已书面同意 [1] - 提名基于对被提名人职业背景 学历 工作经历 兼职情况及信用记录的全面审查 确认其符合法律法规及交易所要求 [1] - 被提名人已通过公司董事会提名委员会资格审查 提名人与被提名人无利害关系 [1] 独立董事任职资格合规性 - 被提名人不存在《公司法》第一百七十八条规定的董事任职禁止情形 [2] - 被提名人符合《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及深交所业务规则的任职资格 [3] - 被提名人具备五年以上法律 经济 管理 会计或财务相关工作经验 [3] 独立性及关联关系声明 - 被提名人及其直系亲属未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 非前十名自然人股东 [4] - 被提名人及其直系亲属未在持股5%以上股东或前五名股东单位任职 [5] - 被提名人未在公司控股股东 实际控制人的附属企业任职 [5] 历史行为合规审查 - 被提名人最近36个月未因证券期货犯罪受刑事或行政处罚 [6] - 被提名人未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或司法机关立案侦查 [6] - 最近36个月未受交易所公开谴责或三次以上通报批评 [6] 兼职限制与任期情况 - 被提名人担任境内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数量未超过三家 [7] - 被提名人在公司连续担任独立董事未超过六年 [7]
中马电子行业对接会探讨合作新机遇,半导体、汽车等关联领域超40家中企参会
快讯· 2025-07-23 14:18
行业合作与对接会 - 中国-马来西亚电子行业对接会暨宣介会在马来西亚槟城举办,两国政府官员、企业及商协会代表近200人出席 [1] - 活动聚焦探讨两国电子产业合作与发展机遇 [1] - 槟城招商局首席执行官表示活动吸引半导体、医疗科技、精密加工及汽车等关联领域的40余家中资企业参会 [1] 潜在合作领域 - 半导体、医疗科技、精密加工及汽车等关联领域成为中马电子产业合作重点方向 [1] - 活动旨在建立具有发展潜力的合作伙伴关系 [1] - 合作有望为马来西亚本地工业生态系统升级发展带来机遇 [1]
讯飞医疗出席2025年长三角医师联盟高质量发展论坛,共探AI赋能区域医疗协同新路径
江南时报· 2025-07-23 11:09
行业活动与政策背景 - 长三角医师联盟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南京召开 主题为共筑医师同心圆和引领健康长三角 旨在深化学术交流和促进区域合作[1] - 三省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及医师协会高层领导出席 包括江苏省卫健委副主任张金宏及沪苏浙皖医师协会会长等代表[1] - 约300名医师代表参与会议 由江苏省医师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彦群主持[1] 人工智能技术进展 - 人工智能进入以大模型为代表的第四次浪潮 其意义堪比互联网和个人电脑的诞生[2] - 大模型掌握人类语言和知识 开启通用人工智能曙光 医疗领域应用需回归医疗本质解决临床问题[2] - 基于全国产算力底座及数据飞轮效应 星火医疗大模型自2023年发布后持续突破技术边界[2] 医疗人工智能应用能力 - 星火医疗大模型在六大核心医学能力保持领先:医疗海量知识问答、复杂语言理解、专业文书生成、诊断治疗推荐、多轮交互及多模态交互[2] - 应用场景从基层医疗服务拓展至医院服务、患者服务和区域管理平台解决方案[2] - 产品矩阵覆盖超7万家基层医疗机构 与超500家等级医院深度合作[2] 消费者端产品表现 - 星火医疗大模型赋能的AI健康助手讯飞晓医下载量突破2400万 累计完成超1.4亿次AI咨询量[2] - 用户满意度达98% 通过构建个人数字健康空间提供个性化专业数字健康服务[2] - 服务覆盖看病前、用药时和检查后全流程健康管理场景[2] 公司战略规划 - 公司将发挥人工智能产业链龙头优势 以底层技术突破和场景化创新为双轮驱动[3] - 持续拓宽医疗人工智能应用边界 与行业伙伴协同发力[3] - 共同推动长三角医疗一体化发展 助力健康中国建设迈向更高水平[3]
全球首款枕式梦境调控设备、AI眼镜等新品要来了丨横琴财报⑤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3 09:41
脑机接口与智能设备 - 广东省智能院与燧人医疗将发布全球首款枕式梦境调控设备,通过"感知-分析-调控"智能闭环实现对睡眠周期、神经活动及梦境内容的非侵入式干预 [1] - 广东省智能院拥有认知神经网络研究中心、类脑计算系统研究中心等三大研究中心,以及国家新一代类脑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等两大技术平台 [1] - 小舟科技即将推出AI眼镜,通过干电极采集用户脑电波,结合BCI与AI双向训练反馈提高用户意图识别精准度 [2] - 小舟科技母公司博维智慧科技集团是澳门首家登陆港交所主板的科技企业,核心业务包括IT解决方案及设备分销 [3] 人工智能与语音交互 - 普强联合澳门联通、珠海联通成立"粤港澳国际BPO联合运营中心",聚焦智能语音交互和客户服务数字化 [5] - 普强是人工智能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近200项自主知识产权,提供智慧金融、智慧客服等垂直行业解决方案 [6] - 粤港澳国际BPO联合运营中心首创"澳珠双核驱动"模式,澳门联通衔接国际标准,珠海联通深耕内地市场 [5][6]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 - 横琴面向澳门青年提供173个实习岗位,涵盖文旅体育产业和高新技术等四大支柱产业 [7][8] - 开心麻花首部粤语剧目《疯狂理发店》将在横琴首演,由全澳门团队改编创作 [10] - 截至2025年5月,横琴跨境人民币累计结算金额3432亿元,私募基金管理规模6724亿元 [11] - 横琴上市挂牌企业共6家,包括上交所1家、深交所2家和新三板3家 [12] 人才与税收政策 - 横琴人才补贴申报截止7月31日,最高可获27万元补贴,分3年发放 [12][13][14] - 横琴实施离岸贸易免征印花税政策,广东集星金属已享受1.2亿元合同免税优惠 [15]
中国内陆首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两江新区:驱动产业闯“新”路
中国新闻网· 2025-07-23 05:56
科技创新与产业聚集 - 重庆两江新区作为中国内陆首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锚定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承载区目标,2024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10家、科技型企业700家,总量分别达到1140家、6000家 [2] - 两江新区聚焦空天信息、低空经济、生命健康、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方向,迭代升级"行动方案+支持政策+应用场景"协同模式 [2] - 梧桐车联科技由长安汽车联合腾讯成立,前瞻布局AI座舱领域,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领域赢得先机 [2] - 思灵机器人在两江新区设立西南总部基地项目,以具有协同能力的智能机器人为核心产品 [3] 医疗技术创新 - 海扶科技研发的"海扶刀"设备通过超声波聚焦实现体外精准"杀灭"体内肿瘤,具有不开刀、不流血、保器官的治疗效果 [4] - 海扶刀技术已在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家医疗机构应用,累计治疗患者超32万例 [4] - 海扶科技主导或参与制定聚焦超声领域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4项 [4] 汽车产业技术突破 - 中国汽研建设华为+诺基亚双核心网整车级蜂窝网络仿真实验室,可模拟全球100余个国家、300余家运营商的网络信号 [5] - 中国汽研构建"典型海外路试场景数据库"和"海外路试最佳实践数据库",归纳超600个海外道路典型场景,收集超10000个海外路试问题事件 [5] 创新平台建设 - 两江协同创新区发布《明月湖协同创新行动计划》,目标到2027年创建国家级创新平台不低于3家,行业引领性成果不低于50项 [5] - 计划组建500人专业服务队伍,每年举办双创活动超100场,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20亿元 [5] - 明月湖科创基金丛林总规模达1000亿元,累计孵化引育企业1000家,其中科技型企业500家、高新技术企业100家 [5]
意念下棋 科幻成真(科技瞭望)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22 21:56
中国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临床试验 - 中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实现侵入式脑机接口临床试验的国家,仅次于美国 [3][7] - 该技术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及相关企业合作研发 [3][12] - 首例受试者为37岁四肢截肢男性,术后能用意念操作电脑,速度接近正常人 [3][5][9] - 柔性神经电极尺寸仅头发丝1/100,截面积为美国Neuralink电极的1/7到1/5 [7] - 电极柔性超过Neuralink百倍,极大减少脑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 [7] - 采用"嵌入式"手术方法,仅需在颅骨开硬币大小凹槽,创伤显著降低 [7] 核心技术突破 - 自主研发在线学习框架,实现毫秒级神经信号实时解码 [8] - 系统具备"跨天稳定"特性,能适应大脑活动模式的日常波动 [8] - 通过功能磁共振联合CT技术构建患者专属三维脑图,确保植入精度 [6][7] - 术后2-3周训练即可实现打字、游戏等基础功能 [9] - 下一步将拓展至机械臂控制、智能设备交互等物理操作 [10][19] 临床价值与行业意义 - 主要面向完全性脊髓损伤、双上肢截肢及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 [10] - 标志着中国具备从研发到临床转化的完整闭环能力 [10][19] - 未来获批后将显著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10] - 技术路线从2022年实验室概念验证起步,2024年完成注册检测 [4][5] - 验证了从动物试验到人体试验的安全性与有效性递进路径 [3][12]
AI发现特定心脏病准确率已超过人类专家?心电图迎来技术飞跃
第一财经· 2025-07-22 15:19
人工智能在结构性心脏病筛查中的应用 - 开发了一款名为EchoNext的人工智能筛查工具,通过分析常规心电图(ECG)数据,能够准确识别出有结构性心脏病的患者,为下一步超声心动图诊断进行有效筛选 [1] - 人工智能模型接受了23万名患者超过120万对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的对照训练,以检测多种形式的结构性心脏病 [2] - 对近85000名未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患者使用EchoNext,识别出超过7500名存在未确诊的结构性心脏病的高风险患者,其中超过一半人接受了超声心动图检查 [2] 人工智能与人类专家的诊断准确率比较 - EchoNext模型对结构性心脏病诊断的准确率高达77.3% [2] - 在未使用AI辅助的情况下,心脏病专家的准确率为64%;在使用AI辅助的情况下,心脏病专家的准确率提升至69.2%,但仍低于EchoNext模型 [3] - 研究团队认为未来可以通过设定阈值,将人工智能的专业心电图解读与临床医生的知识相结合,来确定患者是否应该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 [4] 结构性心脏病的现状与筛查挑战 - 结构性心脏病在全球有数千万患者,包括心脏瓣膜病、右心和左心衰竭、肺动脉高压以及左心室肥厚等 [4] - 早期发现结构性心脏病能够降低死亡率、减少治疗成本并提高生活质量,但缺乏常规且经济有效的筛查测试 [4] - 目前超声心动图是明确诊断结构性心脏病的方法,但成本高、需要专业知识以及合适的患者选择,限制了其全面应用 [2] 未来发展方向 - 心电图+AI可能开创一种全新的筛查模式,支持人工智能在大规模扩大心脏病筛查覆盖面方面的潜力 [4] - 未来的心脏病风险预测可能会受益于多模态模型,例如整合胸部X光片、实验室检验结果和心电图等数据 [4] - AI检测方法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如模型集成和采用的复杂性增加、泛化能力较差等,需要在临床使用过程中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