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集成电路
icon
搜索文档
经济运行呈现多方面积极特点(锐财经)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5 22:38
工业生产 - 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 [4][5] - 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增长17.7% 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增长13.1% 集成电路制造增长23.5% [6]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4.4% 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个百分点 [7] 服务业表现 - 8月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6% 增势好于工业 [4][5]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12.1%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7.4% [6] - 暑期出行增多带动住宿餐饮业生产指数增速加快 [5] 消费市场 - 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4% [5]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家具类 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保持两位数增长 [7] - 服务消费潜力释放 旅游休闲 演出赛事 信息通讯等服务较为活跃 [5] 对外贸易 - 8月货物进出口总额38744亿元 同比增长3.5% [4][6] - 出口和进口连续3个月实现双增长 [6] - 1-8月机电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9.2% [6] 投资状况 - 1-8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5% [5] - 制造业投资增长5.1% 明显快于全部投资 [5] - 大规模设备更新对投资带动作用持续显现 [7] 就业与物价 - 8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5.3% 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 [6][9] - 核心CPI同比上涨0.9% 涨幅连续4个月扩大 [6] - PPI环比结束连续8个月下行态势 同比降幅收窄 [9] 外汇储备 - 8月末外汇储备余额比上月增加299亿美元 呈现稳中有升态势 [6] 政策效果 - 以旧换新政策促进居民消费需求释放 [7] - 人工智能+行动推进有利于数字经济发展 [8] -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纵深推进 [7][9]
“十四五”时期北京GDP预计超5万亿!经济增量等于“新增一个海淀区”
证券时报· 2025-09-15 13:56
经济总量与质效 - 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超过5万亿元 五年的经济增量约1.4万亿元 相当于新增一个海淀区的经济总量 [1] - 2024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2万美元 全员劳动生产率44.4万元/人 居各省区市首位 [1] -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碳排放等多项指标为全国最优水平 [1] - 2021至2024年北京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2% [3] 产业结构与支柱行业 - 信息服务业增加值突破万亿 成为全市第一大支柱产业 规模稳居全国首位 [3] - 金融业资产规模超220万亿元 约占全国的一半 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不断强化 [3] - 制造业向新优化 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165个重大产业项目落地显效 [3] - 2024年集成电路产量较2020年增长51.2% 汽车市场增量部分的新能源渗透率超过50% [3] - 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占GDP的比重由2020年的32.7%提升至2024年的38.8% [6] 科技创新与人工智能 - 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保持在6%左右 位居全球创新城市前列 [6] - 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的成果数量占全国半数以上 [6] - 累计备案上线大模型158款 全国占比约三成 [6] - 近200种机器人创新产品在130多种场景实现应用落地 机器人产业规模占全国15% [6] - 每天有300多家科技企业诞生 密度超越硅谷 [6] - 截至2024年底拥有独角兽企业115家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35家 均居全国城市首位 [6] 消费与投资 - 预计2025年市场总消费超过3万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能够突破万亿元 [3] - 2024年全市举办大型活动近2000场 平均每天5场活动 [3] - 前4年服务消费额年均增长超过7.5% 成为拉动消费主引擎 [3] - 高技术产业投资占比从2020年的9.5%提升至2024年的22.6% 创历史最高水平 [4] 京津冀协同发展 - 2024年京津冀三地经济总量达到11.5万亿元 [9] - 北京城乡建设用地累计减量150平方公里 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超3000家 [9] - 4000余家北京来源企业在雄安新区扎根创业 [9] - 北京输出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由2013年的70多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840多亿元 年均增长25% [9] - "十四五"以来北京输出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2308.7亿元 是"十三五"时期总额近2倍 [10] - 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达到7个 [10] 相关ETF表现 - 食品饮料ETF(515170)近五日涨跌-0.98% 市盈率21.23倍 最新份额80.2亿份 增加5850.0万份 [12] - 游戏ETF(159869)近五日涨跌4.07% 市盈率44.58倍 最新份额53.0亿份 减少300.0万份 [12]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近五日涨跌1.60% 最新份额5.0亿份 减少800.0万份 [12] - 云计算50ETF(516630)近五日涨跌5.42% 市盈率122.74倍 最新份额3.6亿份 减少600.0万份 [13]
新雷能:公司集成电路产品包括特种电源管理芯片等
证券日报网· 2025-09-15 13:45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集成电路产品主要包括特种电源管理芯片、电机驱动芯片和集成电路微模组 [1] - 公司2024年开展首款通用低轨卫星用有源钳位PWM控制器芯片研制工作 [1] - 该芯片可广泛应用于商业航天飞行器领域的电源 [1]
“十四五”时期北京GDP预计超5万亿!经济增量等于“新增一个海淀区”
证券时报· 2025-09-15 13:33
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京津冀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在9月15日举行的"十四五"时期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新闻 发布会上,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杨秀玲总结称,回顾"十四五"这五年,北京市"十四五"规划各项指标进展顺利,高价值发明专利等指标好于预期,经济 增长、全员劳动生产率、服务贸易等指标符合预期,部署的战略任务、谋划的重大工程全面落地,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首都经济"产业有支撑、需求有动力" 在各种风险挑战冲击下,在减量发展背景下,2021至2024年,北京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2%。"首都经济在持续承压中走出一条回升向好的曲线。关键在于产 业有支撑、需求有动力。"张鑫表示。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从北京国民经济前3大支柱行业看,"十四五"期间北京信息服务业增加值突破万亿、成为全市第一大支柱产业,规模稳居全国首位;北京金融 业资产规模超220万亿元、约占全国的一半,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不断强化;制造业向新优化、向高攀升,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165个重大产业项目落地显 效,2024年集成电路产量较2020年增长51.2%,汽车市场增量部分的新能源渗透率超过50%...... 积极 ...
方建华:合肥模式还是合肥现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12:28
核心观点 - 合肥通过政府主导的精准产业投资和产业集群孵化 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 形成独特的"合肥现象" [1][13] - 成功模式基于"有为政府决策+善用股权资本+精选行业龙头+孵化产业集群"的组合策略 [1] - 该模式难以被其他城市简单复制 因其需要独特的产业生态系统和精准的战略规划 [1][13][15] 创新基础建设 - 1960年代引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奠定城市创新发展基因 [2] - 合肥被确定为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 国家首批技术创新试点城市 全国首家"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 [3] - 形成"原始创新—成果转化—抢占产业制高点—爆发式增长"的独特发展路径 [3] 显示面板产业投资 - 2008年暂缓地铁建设 投入60亿元(占当时财政收入三分之一)引进京东方 [5][6] - 建设国内首条第6代TFT-LCD液晶面板线 打破新型显示器依赖进口局面 [6] - 后续吸引京东方8.5代及10.5代线投资 总投资超1000亿元 [6] - 投资回报:二级市场减持收益约200亿元 浮盈超100亿元 [7] - 形成180余家显示产业链企业集群 创造近4万个就业岗位 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7] 集成电路产业培育 - 2017年以80:20股比与兆易创新共建合肥长鑫 总投资超1000亿元 [8] - 三年内推出国产第一代10nm级8Gb DDR4芯片 跻身全球存储芯片企业前四强 [8] - 吸引通富微电子、寒武纪、力晶科技、安世半导体等企业入驻 [9] - 2024年集成电路产值增长30% 动态存储和显示驱动芯片全球市场占有率领先 [9] - 预计长鑫存储上市将带来超1000亿元浮盈 [9] 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 - 2020年通过产业基金等形式提供70亿元资金支持蔚来汽车 [11] - 2023年蔚来汽车在合肥产量突破40万辆 进入新能源汽车第一阵营 [11] - 投资回报获得超1000亿元 [11] - 聚集120余家产业链企业 涵盖整车制造、核心零部件生产等环节 [12] - 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35万辆 同比增长81% 出口量增长3.3倍 [12] - 形成超3000亿元营收规模的产业集群 [12] 产业生态体系 - 政府采用早期介入、长期扶持的产业培育模式 [10] - 善用股权资本进行产业招商 在2008年、2017年和2020年关键时间节点进行大手笔投资 [13] - 形成"芯屏汽合""集终生智"战新产业格局 [13] - 地理区位优势明显 地处中部交通枢纽 便于承接产业转移和区域经济合作 [14]
“十四五”时期北京GDP预计跨过5万亿!经济增量等于“新增一个海淀区”
证券时报网· 2025-09-15 12:27
(原标题:"十四五"时期北京GDP预计跨过5万亿!经济增量等于"新增一个海淀区") 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京津冀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在9月15日举行的"十四五"时期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成 就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杨秀玲总结称,回顾"十四五"这五年,北京市"十四五"规划各项指标进展顺利,高价值发明专利等指标 好于预期,经济增长、全员劳动生产率、服务贸易等指标符合预期,部署的战略任务、谋划的重大工程全面落地,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五年来,北京市经济实力实现大幅跃升,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将超过5万亿,五年的经济增量约1.4万亿、相当于新增一个海淀区的经济总量。从发 展质效看,2024年北京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2万美元,全员劳动生产率44.4万元/人、居各省区市首位,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碳排放等 多项指标为全国最优水平。 展望"十五五"期间,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鑫强调,北京经济发展活力胜过压力,机遇大于挑战。北京市发改委将扎实推进高 质量发展,推动首都经济迈上新的台阶。 首都经济"产业有支撑、需求有动力" 在各种风险挑战冲击下,在减量发展背景下,20 ...
普冉股份:筹划以现金方式收购珠海诺亚长天存储技术有限公司控股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5 12:22
收购交易 - 公司正筹划以现金方式收购参股公司珠海诺亚长天存储技术有限公司控股权 交易完成后预计将实现对标的公司的控股 从而间接控股SkyHigh Memory Limited [1] - 截至公告披露日 交易尚未完成前期尽调及审计评估工作 各方尚未签署正式交易协议 具体交易方案仍在论证协商中 最终交易价格将以正式协议为准 [1] 财务数据 - 公司2024年1至12月营业收入构成中 集成电路占比99.99% 其他业务占比0.01% [1] - 公司当前市值为130亿元 [2] 业务结构 - 公司主营业务高度集中于集成电路领域 收入占比接近100% [1]
十四五”时期北京GDP预计跨过5万亿!经济增量等于“新增一个海淀区
证券时报网· 2025-09-15 12:17
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京津冀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在9月15 日举行的"十四五"时期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杨秀玲总结称,回 顾"十四五"这五年,北京市"十四五"规划各项指标进展顺利,高价值发明专利等指标好于预期,经济增 长、全员劳动生产率、服务贸易等指标符合预期,部署的战略任务、谋划的重大工程全面落地,高质量 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五年来,北京市经济实力实现大幅跃升,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将超过5万亿,五年的经济增量约1.4万亿、 相当于新增一个海淀区的经济总量。从发展质效看,2024年北京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2万美元,全员 劳动生产率44.4万元/人、居各省区市首位,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碳排放等多项指标为全国 最优水平。 展望"十五五"期间,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鑫强调,北京经济发展活力胜过压力,机 遇大于挑战。北京市发改委将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首都经济迈上新的台阶。 首都经济"产业有支撑、需求有动力" 在各种风险挑战冲击下,在减量发展背景下,2021至2024年,北京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2%。"首都 经济在持续承压中走 ...
GDP迈上5万亿台阶 解码北京经济的韧性和潜力
北京商报· 2025-09-15 12:10
经济总量与增长 - 北京市经济总量预计超过5万亿元 连续跨越4万亿元和5万亿元两个台阶 五年经济增量约1.4万亿元 [1][5] - 2021-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2% 2024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3.2万美元 全员劳动生产率44.4万元/人 居各省区市首位 [5] -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 水耗 碳排放等多项指标均为全国最优水平 [5] 信息服务业与数字经济 - 信息服务业增加值突破万亿 成为全市第一大支柱产业 规模稳居全国首位 [1][5] - 自启动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以来 信息服务业保持每年至少跨越一个千亿级台阶的速度 [5] - 信息服务业 科技服务业 先进制造业占GDP比重由2020年32.7%提升至2024年38.8% [8] 金融业发展 - 金融业资产规模超220万亿元 约占全国一半 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不断强化 [5] - 金融"五篇大文章"有力支撑实体经济发展 [5] - 北交所设立四周年 总市值突破9000亿元 新设8只政府投资基金 支持212个项目约190亿元 [6] 制造业升级与创新 - 制造业向新优化 向高攀升 集成电路 新能源汽车等165个重大产业项目落地显效 [5] - 2024年集成电路产量较2020年增长51.2% 汽车市场增量部分的新能源渗透率超过50% [5] - 机器人产业规模占全国15% 近200种机器人创新产品在130多种场景实现应用落地 [8] 科技创新与企业生态 - 每天诞生300多家科技企业 密度超越硅谷 截至2024年底拥有独角兽企业115家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35家 均居全国城市首位 [7] - 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2400家 占全国约一半 累计备案上线大模型158款 全国占比约三成 [7][8] - 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保持在6%左右 位居全球创新城市前列 全国重点实验室145家 占总量的近三成 [7] 消费市场与内需拉动 - 预计2025年市场总消费能够超过3万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能够突破万亿元 [10] - 前4年服务消费额年均增长超过7.5% 成为拉动消费主引擎 2024年全市举办大型活动近2000场 [1][10] - 高技术产业投资占比从2020年9.5%提升至2024年22.6% 创历史最高水平 [10] 未来产业与技术突破 - 商业航天产业拥有全国一半的核心研发单位 上市企业和独角兽企业 "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顺利完成一级动力系统试车 [8] - 实现6G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 "夸父"量子计算云平台等技术突破 [8] - 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等多项改革试点推向全国 [6] 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 - 2024年北京乡村游总收入超35亿元 示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普遍提高20%以上 [11] - 超过70%的北京市民每年至少有一次短途度假 其中半数以上倾向于在京郊地区 [10] - 深入实施"百千工程"计划 一批乡村服务新业态火爆出圈 [11]
中国经济8月报出炉 从关键词看“含金量”
环球网· 2025-09-15 12:08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 - 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促进经济稳中有进 [1] 消费增长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促进居民消费需求释放 带动相关商品销售较快增长 [2] - 8月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家具类 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保持两位数增长 [2]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前8个月同比增长14.4% 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个百分点 [2] 生产制造增长 - 8月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 充电桩 电动自行车产量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4] - 生产要素流通改善 经济增长动能增强 [6] - 8月规模以上集成电路制造 电子专用材料制造行业增加值增速均超20% [7] - 工业机器人 机器人减速器 民用无人机等新产品产量保持较快增长 [7] 房地产市场改善 - 房地产市场销售降幅收窄 1-8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降幅较去年同期收窄13.3个百分点 [7] - 1-8月商品房销售额降幅较去年同期收窄16.3个百分点 [7] - 8月70个大中城市中多数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降幅收窄 一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降幅分别收窄0.2 0.4和0.5个百分点 [9] - 8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较7月末减少317万平方米 连续6个月减少 [9] 消费市场扩大 - 8月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6% 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金银珠宝类商品销售增速明显快于全部商品 [9] - 1-8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1% 快于商品零售额增速 [9] - 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 交通出行服务类 文体休闲服务类 通讯信息服务类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11] - 8月全国电影票房和观影人次同比分别增长48.6%和66.9% [11] 新型消费发展 - 1-8月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9.6% 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13] - 数字消费 绿色消费 健康消费等新兴领域成为新的消费增长极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