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池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直击业绩会丨同兴科技董事长郑光明:计划建年产6000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2 13:05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7.24亿元,同比下降6.56% [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903.53万元,同比增长52.82% [1] - 2024年底资产负债率为27.10%,同比下降7.74个百分点 [1] - 全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7亿元,同比增长30.77% [1] - 烟气治理工程与设备业务实现营收4.39亿元,催化剂实现营收2.81亿元,两项业务合计占公司营收的99.39% [5] 钠离子电池业务进展 - 钠电材料工厂初步规划已完成,计划一期项目建设年产6000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2][7] -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已开发迭代至第三代,百吨级中试线已实现量产 [6] - 第二代NFPP和S-NFPP钠电正极材料已向近20家单位送样检测 [6] - 第三代NFPP钠电材料整体性能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8] - 力争2025年实现钠电正极材料订单零的突破 [8] - 公司从西南大学获得2项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相关专利 [5] - 与西南大学钠离子电池领域研发团队共同成立合肥皓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开展聚阴离子钠电正极材料研发 [5] 公司战略与发展规划 - 围绕"一体两翼"战略发展方向,开展投资并购,跟踪"小而美"的企业及低价的优质资产 [8] - 投资并购对象首选技术国际领先、市场规模千亿元以上、核心管理团队价值观及能力匹配未来发展需要的企业 [8] - 以减污降碳为核心推进业务转型 [8] - 传统烟气治理聚焦火电、石化、船舶、造纸等高盈利行业,拓展海外并强化降本增效 [8] - 重点培育CCUS新增长极,依托吸收剂和工程总包开拓国内外市场 [8] - 钠电材料坚持"安全性最高、性能最优、价格最低"研发目标,通过投资并购延伸产业链 [8] 公司历史业绩 - 2022年到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9.38亿元、7.75亿元和7.24亿元 [8] - 2022年到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亿元、0.26亿元和0.39亿元 [8]
华安证券:给予湖南裕能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5-12 10:11
核心观点 - 华安证券张志邦发布湖南裕能研究报告 给予买入评级 认为Q4业绩筑底 涨价落地将驱动盈利拐点显现[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226亿元 同比下滑45.4% 归母净利润5.94亿元 同比下降62.45%[1] - 2024年经营性净现金流-10.4亿元 主要因存货备货增加[1] - Q4营收67.2亿元 环比增长32% 归母净利1.03亿元[1] - 2025年Q1营收67.62亿元 同比增长49.6%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40.56%至0.94亿元[1] - Q1营业成本增长52.82%至63.89亿元 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叠加销售规模扩大导致成本压力加剧[1] 业务运营 - 2024年磷酸铁锂销量71.1万吨 同比增长40.2% 市占率多年稳居行业第一[2] - CN-5/YN-9/YN-13系列销量15.9万吨 占比22% CN-5循环性能优势明显[2] - Q1新产品销量达8.2万吨 占总销量37% YN-13系列通过客户认证并批量供货[2][3] - Q1磷酸盐正极材料销量增长63.68%至22.26万吨[1] 研发与技术 -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中试样品在固态电池体系评估进展顺利[2][3] - 磷酸锰铁锂研发持续推进[3] 产能布局 - 贵州基地推进磷矿-前驱体-正极材料一体化[3] - 西班牙5万吨项目启动 东南亚 北美市场考察同步推进 加速全球化产能部署[3] 盈利预测 - 华安证券调整25/26/27年归母净利预测至16.90/22.67/25.89亿元[4] - 对应PE为13.42x/10.01x/8.76x[4] - 多家机构给出2025年净利润预测 东吴证券15.44亿 中原证券20.38亿 中泰证券22.38亿 长江证券21.21亿 中邮证券18.49亿 长城证券19.55亿 中信证券25.35亿 民生证券19.16亿 甬兴证券20.67亿[6] -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2家机构给出评级 买入评级9家 增持评级3家 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40.91元[6]
超50亿磷酸铁锂大单落地!
起点锂电· 2025-05-12 09:53
龙蟠科技与楚能新能源合作 - 龙蟠科技控股子公司与楚能新能源三家子公司签订协议,预计2025至2029年销售1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预估总销售金额超50亿元[1] - 销售模式包括卖方自供碳酸锂及买方客供碳酸锂,单价逐月确定,双方承诺约定供应/采购总量,违约需补足差额并支付违约金[2] - 协议有效期至2030年4月30日,远超常规订单周期,体现长期合作信心,巩固公司在磷酸铁锂领域的市场地位[3] 龙蟠科技客户与订单动态 - 合作优化客户结构,此前五大客户占比64.5%,楚能新能源降低头部依赖风险[5] - 客供碳酸锂模式规避锂价波动,锁定加工费利润,2025年1月与Blue Oval签订5年供应协议(2026-2030年),同月与宁德时代达成70亿元框架协议[6][7] - 2024年12月与LGES补充协议,磷酸铁锂供应量由16万吨上调至26万吨(2024-2028年)[7] 龙蟠科技产能布局 - 2024年出货量行业首位,拥有六处生产基地(国内五处+印尼),总建成产能27万吨[8] - 2025年筹建印尼二期9万吨项目,扩大海外产能以辐射欧美市场,绑定LG及印尼主权基金[8] 楚能新能源业务进展 - 成立三年内形成超110GWh储能/动力电池产能,武汉江夏、孝感、宜昌三大基地支撑产能释放[8] - 2024年动力电池装机量连续6个月国内前15,储能电池出货量全球第八[9] - 海外订单超30GWh,包括与英国Immersa签署2.5GWh战略合作[9] - 国内一季度中标中国电建、中核汇能等项目,发布472Ah储能电池并签约六家合作伙伴[10] 磷酸铁锂行业趋势 - 2024年下半年起行业长单频现,如福特与宁德时代5年协议、雷诺与LG/宁德时代39GWh订单(2025-2030年)[12] - 材料端宁德时代锁定富临精工14万吨/年供应(2025-2027年),丰元股份与比亚迪签订框架协议[13][14] - 2025年一季度全球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装机份额超50%,头部企业扩产带动上游排产向好[14] - 万润新能2025年Q1营收22.78亿元(同比+97.3%),磷酸铁锂出货量同比+138%[15] 海外市场拓展 - 2024年Q1中国磷酸铁锂出口3184.87吨(同比+744.29%),海外需求激增[16] - 国内企业加速出海建厂,如湖南裕能、德方纳米、龙蟠科技等,2025年海外产能逐步落地[16][17]
湖南裕能:Q4业绩筑底,涨价落地驱动盈利拐点显现-20250512
华安证券· 2025-05-12 0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及一季报,碳酸锂价格下跌致业绩承压,2024年营收226亿元同比-45.4%,归母净利润5.94亿元同比-62.45%,2025年Q1营收67.62亿元同比+49.6%,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40.56%至0.94亿元 [4] - 2024年磷酸铁锂销量71.1万吨同比+40.2%,市占率多年居行业第一,Q1新产品销量达8.2万吨占总销量37%,富锂锰基正极材料中试样品评估进展顺利 [5] - 贵州基地推进一体化,西班牙项目启动,考察东南亚、北美市场,加速全球化产能部署,YN - 13系列批量供货,研发进展顺利 [6] - 调整公司25/26/27年归母净利至16.90/22.67/25.89亿元,对应PE为13.42x/10.01x/8.76x,维持“买入”评级 [7] 相关目录总结 重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2599|31900|39650|45220| |收入同比(%)|-45.4%|41.2%|24.3%|14.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594|1690|2267|2589| |净利润同比(%)|-62.4%|184.7%|34.2%|14.2%| |毛利率(%)|7.8%|10.6%|10.7%|10.6%| |ROE(%)|5.1%|12.9%|15.1%|15.1%| |每股收益(元)|0.78|2.23|2.99|3.42| |P/E|58.10|13.42|10.01|8.76| |P/B|2.96|1.73|1.51|1.32| |EV/EBITDA|15.99|8.81|6.73|5.27|[8]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财务比率 - 资产负债表显示2024 - 2027年资产、负债等项目变化,如流动资产从15455百万元增至28263百万元等 [10] - 利润表呈现各年度营业收入、成本、利润等情况,如2025E营业收入31900百万元等 [10] - 现金流量表展示经营、投资、筹资活动现金流,如2025E经营活动现金流3537百万元 [10] - 财务比率涵盖成长、获利、偿债、营运能力等指标,如2025E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1.2%等 [10]
湖南裕能(301358):Q4业绩筑底,涨价落地驱动盈利拐点显现
华安证券· 2025-05-12 07:3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及一季报,碳酸锂价格下跌致业绩承压,2024年营收226亿元同比-45.4%,归母净利润5.94亿元同比-62.45%,2025年Q1营收67.62亿元同比+49.6%,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40.56%至0.94亿元 [4] - 2024年磷酸铁锂销量71.1万吨同比+40.2%,市占率多年居行业第一,Q1新产品销量达8.2万吨占总销量37%,富锂锰基正极材料中试样品评估进展顺利 [5] - 贵州基地推进一体化,西班牙5万吨项目启动,加速全球化产能部署,YN - 13系列批量供货,研发进展顺利 [6] - 调整公司25/26/27年归母净利至16.90/22.67/25.89亿元,对应PE为13.42x/10.01x/8.76x,维持“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收盘价29.96元,近12个月最高/最低为54.78/23.60元,总股本757百万股,流通股本383百万股,流通股比例50.63%,总市值227亿元,流通市值115亿元 [1] 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2599|-45.4%|31900|41.2%|39650|24.3%|45220|14.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594|-62.4%|1690|184.7%|2267|34.2%|2589|14.2%| |毛利率(%)|7.8%|10.6%|10.7%|10.6%| |ROE(%)|5.1%|12.9%|15.1%|15.1%| |每股收益(元)|0.78|2.23|2.99|3.42| |P/E|58.10|13.42|10.01|8.76| |P/B|2.96|1.73|1.51|1.32| |EV/EBITDA|15.99|8.81|6.73|5.27| [8] 资产负债表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百万元)|15455|17050|22386|28263| |现金(百万元)|1491|4299|7218|12127| |应收账款(百万元)|5359|4431|4956|5024| |存货(百万元)|2798|2377|2950|2808| |非流动资产(百万元)|14888|15870|15410|14869| |资产总计(百万元)|30342|32920|37795|43132| |流动负债(百万元)|14687|14625|16429|18455| |非流动负债(百万元)|3994|5145|6305|7465| |负债合计(百万元)|18682|19770|22734|25920|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百万元)|11606|13099|15012|17163| [10] 利润表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2599|31900|39650|45220| |营业成本(百万元)|20825|28520|35395|40435| |营业利润(百万元)|716|2009|2699|3084| |利润总额(百万元)|706|2008|2698|3083| |净利润(百万元)|590|1687|2266|2589|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594|1690|2267|2589| [10] 现金流量表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042|3537|2678|4777|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331|-1952|-651|-656|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2253|1221|892|788|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121|2807|2919|4909| [10] 主要财务比率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成长能力 - 营业收入同比(%)|-45.4%|41.2%|24.3%|14.0%| |成长能力 - 营业利润同比(%)|-61.9%|180.7%|34.3%|14.2%| |成长能力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同比(%)|-62.4%|184.7%|34.2%|14.2%| |获利能力 - 毛利率(%)|7.8%|10.6%|10.7%|10.6%| |获利能力 - 净利率(%)|2.6%|5.3%|5.7%|5.7%| |获利能力 - ROE(%)|5.1%|12.9%|15.1%|15.1%| |获利能力 - ROIC(%)|4.0%|8.1%|9.2%|9.1%| |偿债能力 - 资产负债率(%)|61.6%|60.1%|60.1%|60.1%| |偿债能力 - 净负债比率(%)|160.2%|150.3%|150.9%|150.6%| |偿债能力 - 流动比率|1.05|1.17|1.36|1.53| |偿债能力 - 速动比率|0.75|0.86|1.02|1.21| |营运能力 - 总资产周转率|0.79|1.01|1.12|1.12| |营运能力 - 应收账款周转率|4.55|6.52|8.45|9.06| |营运能力 - 应付账款周转率|3.75|5.01|6.19|6.40| |每股指标 - 每股收益(元)|0.78|2.23|2.99|3.42| |每股指标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1.38|4.67|3.54|6.31| |每股指标 - 每股净资产(元)|15.33|17.30|19.82|22.66| |估值比率 - P/E|58.10|13.42|10.01|8.76| |估值比率 - P/B|2.96|1.73|1.51|1.32| |估值比率 - EV/EBITDA|15.99|8.81|6.73|5.27| [10]
0511调研日报
2025-05-12 01:48
纪要涉及的公司 - 昆仑万维(300418.SZ)[1][6] - 中核科技(000777.SZ)[5][6] - 中钢天源 [10] 核心观点和论据 昆仑万维 - **AI商业化取得重要进展**:AI社交单月最高收入突破100万美元,成为海外收入增长速度最快的中国AI应用之一;截止2025年3月底,AI音乐年化流水收入ARR约1200万美元,短剧平台DramaWave年化流水收入ARR约1.2亿美元 [1] - **AI芯片研发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攻克多项核心技术难关,向量产更近一步;截至一季度末,艾捷科芯员工数量接近200名,涵盖多领域专业人才 [2] - **预计5月中旬发布Agent平台产品**:预计2025年5月中旬发布全球首款生产力场景通用Agent平台Skywork.ai,以高频使用场景为核心,构建由五大专家级AIAgent组成的智能体系,并配备深度研究模块作为底层支撑 [3] - **AI短剧平台稳居中国短剧出海**:截至一季度末,DramaWave月流水收入约1000万美元;截至3月底,累计下载量突破3000万次,月活跃用户超1000万,用户规模跻身行业前五,稳居中国短剧出海行业第一梯队 [4] 中核科技 - **C14国产化后公司利润空间有望打开**:秦山核电站实现利用核电商用堆生产C14同位素,破解我国长期依赖进口C14的困局;中核海得威利用C14放射性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若成本因C14国产化降低,在产品销售价格不变或合理调整的情况下,利润空间可能拓展 [5][7] - **目前核电在手订单近30亿**:在手订单近30亿,分布在三澳、三门、徐大堡、陆丰等机组项目;新签订单分布在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一期工程等项目;核电产业迎来发展黄金期,公司受政策利好影响,订单充足 [8] - **产能扩充后可同时满足10台机组阀门的产出**:核电产能扩建分三期,一期、二期已完成,增加部分设备;三期预计2025年底完成,改造清洁厂房并投入相关设备;目前产能可满足8台机组阀门出产,三期完成后预计可满足10台 [9] 中钢天源 - **公司四氧化三锰市占率50%**:电池级四氧化三锰自主研发,2013年开始研发,2020年被市场接受,产能从两三千吨提升至三万五千吨,目前市场占有率约50%;电子级四氧化三锰多年来市场占有率保持约50% [10] - **特种石墨材料承担国家级科技攻关项目**:目前承担国家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2024年又承担两项国家级科技攻关项目,未来将根据研发创新情况制定产业化发展策略 [11] - **钕铁硼受益于汽车和机器人等下游需求增长**:拥有两千吨规模的钕铁硼毛坯生产能力,全工艺链覆盖;专注细分领域盈利产品,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建立相对优势;应用于家电、汽车、机器人等领域,机器人行业发展促进产品需求量增加 [12]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资讯内容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将其作为投资决策唯一参考因素 [13] - 纪要内容分别来自昆仑万维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活动记录表(2025年5月9日)、中核科技2025年5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钢天源2025年5月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14]
磷酸铁锂海外需求大爆发
鑫椤锂电· 2025-05-10 01:12
磷酸铁锂行业海外扩张动态 - 锂源科技印尼生产基地一期3万吨年产能已建成,总规划产能达12万吨,二期9万吨产线建设蓄势待发 [1] - 锂源科技与LGES修订协议,2028年前磷酸铁锂销售数量从16万吨增至26万吨,并与福特Blue Oval签署2026-2030年供应协议 [1] - ICL美国圣路易斯试产基地投入运营,为首个美国LFP电池材料设施,投资2000万美元,具备1吨中试能力 [2] - ICL与德方纳米合作在西班牙布局磷酸铁锂工厂,预计投资2.85亿欧元 [2] 中国企业海外扩产布局 - 湖南裕能西班牙项目规划年产5万吨正极材料,同步考察东南亚、北美市场 [3] - 湖北万润美国项目总规划5万吨磷酸铁锂,一期建设0.9万吨/年产能 [3] - 中伟股份摩洛哥项目计划年产6万吨磷酸铁锂,配套12万吨三元前驱体及3万吨黑粉回收 [3] - 华友钴业摩洛哥合资公司目标年产5万吨磷酸铁锂,量产时间推迟至2027年 [3] - 天赐材料摩洛哥项目投资2.8亿美元,涵盖5万吨磷酸铁锂及配套锂电材料 [3] - 国轩高科摩洛哥项目获CDG集团3亿欧元支持,涵盖正负极材料及电池生产 [3] - 比亚迪巴西项目包括磷酸铁锂电池材料加工工厂,配套新能源整车生产 [3] 行业驱动因素 - 美国对国内储能厂商加征125%关税,累计关税达173.4%,推动海外铁锂材料需求激增 [4] - 海外新能源车铁锂化加速及储能本土化要求,促使中国铁锂企业密集出海建厂 [2][3]
电池材料龙头,再签50亿元大单
DT新材料· 2025-05-09 14:42
龙蟠科技磷酸铁锂业务进展 - 公司与楚能新能源签署战略协议,预计2025-2029年销售1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总金额超50亿元[1] - 2025年1月与Blue Oval签订5年供应协议(2026-2030年),同月与宁德时代达成框架协议,2025年销售上限70亿元[1] - 2024年2月与LG新能源签署协议供应16万吨磷酸铁锂,12月修订后增至26万吨,按市价测算总价值近100亿元,为2024年全球最大单笔交易[1] 龙蟠科技业务布局与产能 - 公司业务覆盖润滑油、氢能源、锂电材料等,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国内市占率前三,2023年全球份额6.5%[2] - 拥有五大生产基地,印尼工厂规划12万吨年产能,一期3万吨于2025年1月投产,二期9万吨2025年2月开工[2] - 2024年磷酸铁锂产量18.47万吨,销量17.83万吨,营收56.19亿元,总营收76.73亿元(同比降12.1%),净亏损6.36亿元[2] 楚能新能源概况 - 专注于储能电池及动力电池研发,规划武汉、孝感、宜昌三大基地,总投资1375亿元,目标产能超400GWh[3] - 2025年武汉江夏基地扩建50GWh储能项目,投资100亿元,2024年储能出货量超20GWh,全球出货量前七[3] 固态电池技术动态 - 东风汽车展示半固态电池技术,全固态电池2025年8月装车试验,续航突破1000公里[5] - 广汽埃安推进固态电池项目79szn9,聚焦全固态电池及锂金属电池研发[6] - 中科固能研发全球首款可连续成卷硫化物电解质膜,厚度15-25微米,离子电导率3.82 mS/cm,机械强度提升40%[7] - 万向一二三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350Wh/kg,通过全针刺测试,拥有超50项专利[8] - 金羽新能"扶摇"系列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340Wh/kg,"无际"系列无负极电池已批量交付[9] - 江苏固芯量产400Wh/kg电池,循环寿命1000次,产品通过枪击测试[10] 硅基负极材料进展 - 四川华宜清独创"一步法"硅碳负极技术,成本显著低于同类产品,完成A轮融资[11] 行业会议信息 - 第四届固态电池大会将于2025年7月3-5日在宁波举办,聚焦固态电池产业化及硅基负极创新[4][18] - 议题包括固态电解质开发、硅基负极工艺、AI赋能制造等,参与企业包括东风、广汽埃安、万向一二三等[4][6][18]
【私募调研记录】高毅资产调研弘亚数控、华大智造等3只个股(附名单)
证券之星· 2025-05-08 00:09
弘亚数控 - 2025年第一季度国内销售收入占比约三分之二 同比略有下降 境外销售有一定幅度增长 [1] - 3月份展会外国参展商增多 新建立联系的海外客商下单需周期 [1] - 中大型家具企业追求智能化 自动化改造及中高端单机产品需求 [1] - 2024年新增海外经销商分布于'一带一路'和核心发达地区 有潜力快速发展的地区包括'一带一路'和南美国家 [1] - 中高端封边机技术领先 销售数量将随市场需求变化提升 [1] - 公司对今年市场保持谨慎乐观态度 认为行业持续成长带来发展空间 [1] 华大智造 - 2025年一季度收入下滑主要受季节波动和市场不确定性影响 预计二季度体现平台替换订单收益 [2] -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核心产品平均售价下滑 影响毛利率 公司通过物料国产替代 优化收入结构等措施提升毛利率 [2] - 2024年四季度收入提升但亏损 因促销降价 新业务占比提升 费用计提等原因 规模效应摊薄成本逻辑仍适用 [2] - 2025年公司持续推进降本增效 优化预算管理 组织架构及研发项目 预计费用率显著降低 [2] - 美国关税影响毛利率 海外采购占比低 部分零部件依赖进口 国产化替代正在进行 [2] - 提前备货应对短期影响 规划海外工厂供应试剂 反制措施影响有限 [2] - Illumina存量仪器3000台 公司提供高性能替代方案 已收到750台切换意向 [2] - 试剂耗材方面 借助AI技术优化酶 提升测序速度和质量 开发节能运输方法 [2] - 海外商业化策略因地制宜 重点推进欧美成熟市场 关注亚太和新兴市场 [2] - 国内推进NIPT升级 传感染检测 肿瘤早筛 罕见病检测及科研领域创新 [2] 同兴科技 - 钠电正极材料采用聚阴离子路线 具有低成本 低温 高安全性等优势 主要应用于大型储能 启停电源 两轮车等 [3] - 第三代NFPP已完成中试放大实验 具有高比容量 长循环稳定性等优势 [3] - NFPP已用于大规模工商储能电站 整体认可度提高 [3] - 公司计划一期项目建设年产6000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考虑代加工模式 [3] - 催化剂销售增长因经营策略调整 技术先进性 品牌认可度提升和新产线建成 [3] - 公司对碳捕集业务保持乐观 已成立CCUS事业部 推进多个项目和技术合作 [3] 高毅资产 - 国内投研实力较强 管理规模较大 激励制度领先的平台型私募基金管理公司 [4] - 投研团队超过30人 投资经理包括千亿级基金公司投资总监 股票型基金8年业绩冠军等 [4] - 研究员绝大多数来自于嘉实 易方达 南方 博时 鹏华 招商等一线基金公司 [4] - 由邱国鹭先生担任董事长 邓晓峰先生担任首席投资官 卓利伟先生担任首席研究官 [4] - 团队分布在深圳 上海和北京 [4]
格林美许开华:镍价处于企业“生死线”,拟收购一两家“小而美”的上市公司
经济观察报· 2025-05-07 13:13
公司战略与资本运作 - 公司计划通过优势稀缺资源业务并购1-2家"小而美"上市公司,并推动钨业务进入资本市场[1] - 公司拟推动主体在香港上市[1] - 公司计划出售8家工厂,已出售5家,回收资金将用于投资稀贵、稀散金属回收业务[13] 财务表现与业绩展望 - 2024年公司营收332亿元同比增长8.75%,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增长9.19%,扣非净利润12.9亿元(2023年亏损2.4亿元)[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95亿元同比增长13.67%,净利润5.11亿元同比增长12.1%,扣非净利润4.45亿元同比增长17.7%[2] - 公司预计2025-2027年营收目标分别为400亿元、500亿元和600亿元,实现三年翻倍[2] 业务发展重点 - 预计2025-2027年增长最快的业务为电池材料、钨资源回收和稀贵稀散金属回收[2] - 钨资源回收业务计划从6000吨增长至超过2万吨,稀贵稀散金属回收业务将超过20吨[12] - 公司目标成为世界核心稀缺资源回收企业与动力电池回收企业,回收25种稀缺资源[13] 镍矿业务 - 2024年镍金属产出5.16万吨同比增长91%,已建成15万金吨/年镍资源产能[5] - 2024年镍业务营收58.5亿元占总营收17.61%[5] - 预计2027年镍金属产出超过21.6万吨[5] - 公司预测未来10年镍价均价17682美元/吨,中长期维持在18000美元/吨高位[9] 技术路线与市场前景 - 大圆柱电池和"双三元"电池有望实现技术突破,纯电续航里程有望突破1500公里[3] - 公司为人形机器人提供动力电池材料[3] - 预计2035年三元电池将与磷酸铁锂电池"两分天下"[9] 印尼业务布局 - 公司与韩国EcoPro、印尼淡水河谷等合作建设产业园区,计划年产动力电池约30GW[10] - 印尼镍矿储量约5500万吨占全球42%,产量180万吨占全球50%[9] - 预计2030年开始全球镍矿将趋于严重紧缺,2035年全球镍需求量达718万吨[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