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加工

搜索文档
控制权或生变 精艺股份控股股东所持全部股份将被司法拍卖
财经网· 2025-09-05 12:52
核心事件 - 精艺股份控股股东三建控股持有的29.9996%公司股份(7518.47万股)将于2025年10月9日至10日通过京东司法拍卖平台公开拍卖 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 [1] - 拍卖股份占公司总股本29.9996% 为三建控股全部持股且已全部处于质押/司法冻结状态 [1] - 起拍价标准为拍卖日前20个交易日收盘价平均价格的90% [1] 拍卖背景 - 拍卖源于2019年5月三建控股将7518.47万股股份全额质押融资 2021年10月解除质押后立即重新质押给海润集团 [2] - 质押资金用于海润集团为三建控股子公司三建股份提供13亿元金融机构信贷担保额度 三建控股以精艺股份股票作为反担保 [2] 股权结构 - 申请执行人海润集团已持有三建控股13.2211%股权 作为质押权人是否参与竞拍受市场关注 [1] - 三建控股于2018年11月通过股权受让入主精艺股份 黄裕辉等8人成为实控人 [2] 公司治理 - 精艺股份存在内控问题 曾隐瞒董事长黄裕辉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事实 后被监管责令更换董事长 [2] - 公司表示三建控股不存在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违规担保情形 日常经营未受重大影响 [1] 公司业务 - 精艺股份成立于1999年 2009年在深交所上市 [2] - 主营业务为铜加工产业和数字能碳服务 主要产品包括铜管深加工产品、委托加工产品和贸易产品 [2]
铜冠铜箔: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决议公告
证券日报· 2025-09-03 13:42
公司治理 - 铜冠铜箔于2025年9月3日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 [2] - 股东会审议通过《关于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预案的议案》 [2]
研报掘金丨华龙证券:海亮股份上半年业绩改善显著,维持“买入”评级
格隆汇APP· 2025-09-02 08:22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7.11亿元 同比增长15.03% [1] - 铜加工板块整体营业收入340.7亿元 同比增长13.59% [1] - 铜加工产品销量52.62万吨 同比增长3.79% [1] 业务细分 - 铜箔销量2.44万吨 同比增长72.33% [1] - 铜排销量2.35万吨 同比增长33.44% [1] - 境外业务与铜箔业务被认定为增长空间较大领域 [1] 产能建设 - 现有3万吨铜箔产能在产 [1] - 在建6万吨产能投资额11.5亿元 已完成投资10.9亿元 [1] - 北美产能预计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逐步放量 [1] 行业地位与估值 - 公司为全球最大铜管、棒加工企业 具备规模效应和抗铜价波动能力 [1] - 铜管业务在北美关税政策变化下有望直接受益 [1] - 当前估值被认定为存在低估 维持买入评级 [1]
海亮股份(002203.SZ):2025年中报净利润为7.11亿元、较去年同期上涨15.03%
新浪财经· 2025-09-01 10:3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445.34亿元 同比增长1.14% 较去年同期增加5.01亿元 实现连续5年上涨 [1] - 归母净利润7.11亿元 同比增长15.03% 较去年同期增加9293.63万元 [1] - 摊薄每股收益0.36元 同比增长16.13% 较去年同期增加0.05元 [2] 盈利能力 - 最新毛利率3.73% 较上季度提升0.03个百分点 实现连续3个季度上涨 [2] - ROE为4.99% 较去年同期提升0.65个百分点 [2] 营运效率 - 总资产周转率0.97次 在已披露同业公司中排名第12 [2] - 存货周转率4.59次 在已披露同业公司中排名第17 [2]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11.73亿元 较去年同期改善30.36亿元 [1] 资本结构 - 资产负债率64.59% [3] 股权结构 - 股东户数1.67万户 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56.84% 持股总量11.38亿股 [2] - 海亮集团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 持股比例30.5% [2] - Z&P ENTERPRISES LLC为第二大股东 持股比例10.6% [2]
金田股份: 金田股份第九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9-01 10:20
董事会决议 - 第九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于2025年8月29日以通讯表决方式召开 由董事长楼城主持 应出席董事9人 实际出席9人 召开程序合法有效 [1] 募集资金变更 - 公司拟变更"金铜转债"原募投项目"年产7万吨精密铜合金棒材项目" 变更为"年产1万吨双零级超细铜导体项目"和"450铜合金带材生产线改造升级项目" [1] - 本次变更涉及募集资金26,685.93万元 占"金铜转债"总募集资金净额的比例为18.47% [1] - 变更原因系结合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和公司战略规划布局 [1] 项目实施安排 - "年产1万吨双零级超细铜导体项目"由全资子公司宁波金田高导新材料有限公司实施 [2] - "450铜合金带材生产线改造升级项目"由公司直接实施 [2] - 公司拟向金田高导提供无息借款实施募投项目 金额不超过13,485.93万元 [2] - 借款可根据建设进展和资金需求一次性或分期提供 [2] 表决结果 - 关于变更募投项目的议案获得董事会全票通过 同意9票 反对0票 弃权0票 [2] - 议案已通过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审议 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2] 股东大会安排 - 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的议案 [2] - 股东大会通知详情参见公司同日披露的公告 [2]
金田股份: 金田股份第九届监事会第四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9-01 10:20
募集资金项目变更 - 公司拟将原募投项目年产7万吨精密铜合金棒材项目变更为年产1万吨双零级超细铜导体项目和450铜合金带材生产线改造升级项目 [1] - 本次变更涉及募集资金26,685.93万元 占金铜转债总募集资金净额的比例为18.47% [1] - 变更原因基于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和公司战略规划布局 [1] 项目实施安排 - 年产1万吨双零级超细铜导体项目由全资子公司宁波金田高导新材料有限公司实施 [2] - 450铜合金带材生产线改造升级项目由公司直接实施 [2] - 公司拟向金田高导提供无息借款金额不超过13,485.93万元用于项目实施 [2] 资金使用方式 - 无息借款将根据项目建设进展和实际资金需求分期或一次性提供 [2] - 资金使用计划符合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和上交所自律监管指引 [2] - 变更旨在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并符合公司经营发展规划 [2] 审议程序 - 第九届监事会第四次会议全票通过变更议案(同意3票 反对0票 弃权0票) [1][3] - 变更事项已履行必要审议和决策程序 [2] - 本议案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3]
金田股份: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部分募投项目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9-01 10:11
核心观点 - 公司拟将原募投项目"年产7万吨精密铜合金棒材项目"变更为"年产1万吨双零级超细铜导体项目"和"450铜合金带材生产线改造升级项目" 涉及募集资金266.8593百万元 占总募集资金净额比例18.47% [5][7] - 变更原因系房地产下行导致铜棒需求萎缩 新项目聚焦新能源、5G、AI等高增长领域高端铜材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 [7][8][9][15][16] - 新项目预计财务内部收益率达16.69% 达产后年营业收入合计88.69百万元 年利润总额10百万元 [12][13]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2023年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总额1.45十亿元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1.44795十亿元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累计使用募集资金790.2344百万元 [2][3] - 本次变更涉及募集资金266.8593百万元 占净额18.47% [5][7] 原项目投资情况 - 原"年产7万吨精密铜合金棒材项目"计划总投资475.2百万元 其中募集资金投入300百万元 [6] - 项目仅完成厂房基础施工 累计投入募集资金33.1407百万元 进度约11% [7] - 延期至2026年3月达预期使用状态 [6][7] 变更具体原因 - 房地产深度调整导致需求萎缩:2024年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9.7385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0.58% 2025年1-7月期房销售面积3.328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1.1% [7] - 铜棒主要应用领域卫浴行业采购需求显著减少 [7] - 原项目继续推进将面临产能过剩风险 [8] 新项目基本情况 年产1万吨双零级超细铜导体项目 - 实施主体为宁波金田高导新材料有限公司 总投资200百万元 募集资金投入134.8593百万元 [5][12] - 产品直径0.05mm-0.08mm 公差±0.001mm 应用于新能源车、5G、AI等领域 [9][10] - 预计2027年7月投产 达产后年营业收入825.58百万元 利润总额56.51百万元 [11][12] - 财务内部收益率16.69% 税后投资回收期8.5年 [12] 450铜合金带材生产线改造升级项目 - 实施主体为金田股份 总投资150百万元 募集资金投入132百万元 [5][13] - 产品升级为高端锡磷青铜带、铜镍硅等 应用于电子连接器、引线框架 [10][13] - 预计2027年2月投产 达产后年营业收入61.32百万元 净利润32.62百万元 [13] 行业背景与政策支持 - 新能源车2024年渗透率达47.6% 5G基站超425万个同比增长25.9% [9] - 高端铜线主要依赖进口 国内自给率低 [10] - 符合《中国制造2025》《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 [15][16] - 产品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中"先进有色金属材料" [15][17] 技术及实施保障 - 公司拥有39年铜加工经验 主持制定国家行业标准82项 授权发明专利272项 [17] - 具备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CNAS实验室等研发平台 [17] - 子公司金田高导具备高端铜线生产技术能力 [17] - 拥有400多名内部讲师培养技术管理人才 [17]
海亮股份今日大宗交易平价成交62.58万股,成交额757.8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1 08:57
大宗交易概况 - 海亮股份于9月1日发生大宗交易 成交量为62.58万股 成交金额为757.84万元 占当日总成交额的1.21% [1] - 成交价格为12.11元 与市场收盘价持平 [1] 交易细节 - 买方为机构专用席位 卖方为中国中金财富证券有限公司福州五四路证券营业部 [2] - 证券代码为002203 证券简称为海亮股份 [2]
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9 21:38
公司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7.11亿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可供分配的利润为88.51亿元,其中母公司可供分配利润为20.10亿元 [54] - 公司拟以总股本扣除已回购股份后的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3][5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股份48,814,564股,占公司总股本2.44%,回购总金额为5.00亿元(不含交易费用),回购价格区间为8.74元/股至11.13元/股 [12] 产能扩张与项目进展 - 美国得州基地2025年月产量突破千吨,预计全年产量2万吨,产品类型包含水道管、工业管等,预计2025年底可用产能达9万吨 [8] - 摩洛哥基地5万吨无锻轧铜及铜合金材生产线厂房全面施工建设中,设备已完成采购,预计2025年4季度完成投产,同步推进年产4万吨精密黄铜棒、年产1.5亿只精密铜合金管件、年产2.5万吨锂电铜箔等生产线设计规划 [9][10] - 印尼年产10万吨高性能电解铜箔项目一期土建工程已基本完成,部分设备安装调试工作完成,已通过IATF 16949:2016认证及多项ISO管理体系认证,并与全球top10动力电池客户中5家及3C数码TOP3客户中2家签订《定点供货协议》 [11] 可转债赎回与资本结构 - 公司决定提前赎回"海亮转债",赎回价格为101.710元/张(含息、含税),赎回登记日为2025年9月26日,赎回日为2025年9月29日 [15][23][26][27] - "海亮转债"发行总额31.50亿元,期限六年,初始转股价格为9.83元/股,经过多次权益分派调整后,截至2025年7月4日转股价格调整为9.20元/股 [17][19][20][21][22] - 赎回条件触发因公司股票价格自2025年8月4日至2025年8月25日已有十五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格不低于当期转股价格的130%(即11.96元/股) [23] 管理团队与治理结构 - 2025年7月25日公司完成董事会换届选举,新一届董事会呈现"年轻化、国际化、技术派"特征,冯橹铭正式接任董事长,营销老将吴长明及技术团队王树光、何文天、苏浩、罗冲形成协同矩阵 [13] - 公司变更经营范围并修订《公司章程》,构建"菁英掌舵+老将护航+业务尖兵落地"的管理架构 [13]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公司拟使用不超过8,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使用期限为12个月,预计可节约财务费用240万元(按LPR一年期3.0%测算) [60][71][7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2019年度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专户存储余额为2,787.81万元(含汇率折算影响),实际用于暂时性补充流动资金金额为8,000万元 [78][80][83] - 公司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年产17万吨铜及铜合金棒材建设项目、年产7万吨空调制冷用铜及铜合金精密无缝管智能化制造项目、扩建年产5万吨高效节能环保精密铜管信息化生产线项目等 [61]
海亮股份上半年扣非净利同比增长30.56% AI散热订单翻倍
证券日报网· 2025-08-29 13:4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44.76亿元同比增长1.17% 其中铜加工业务收入340.70亿元同比增长13.5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11亿元同比增长15.03% 扣非净利润8.12亿元同比增长30.56% [1] - 经营性现金流大幅好转 总销售铜及铜合金等有色金属加工产品52.62万吨同比增长3.79% [1] 产品结构优化 - 高附加值产品销量显著增长 铜箔销量2.44万吨同比激增72.33% 铜排销量2.35万吨同比增长33.44% [1] - 铜加工业务收入占比达76.6% 业绩增长转向质量提升与结构优化 [1] 全球化战略成果 - 境外市场铜加工业务收入139.84亿元同比增长25.35% 美国市场收入24.69亿元同比增长50.77% 销量增长25% [2] - 越南泰国工厂获BIS认证进入印度市场 印尼10万吨高性能电解铜箔项目一期建成并通过头部客户审核 [2] - 摩洛哥新材料科技工业园稳步推进 全球化版图持续扩展 [2] 新兴业务布局 - 铜箔业务形成"兰州+印尼"双基地协同 甘肃子公司销量2.06万吨同比增长45.42% [3] - 印尼子公司获国际认证 与全球动力电池TOP10中5家及数码TOP3中2家签订定点供货协议 [3] - 针对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布局六大解决方案 推出超14项新产品 包括镀镍铜箔等多款产品具备量产能力 [3] 散热材料突破 - AI算力推动液冷服务器需求爆发 散热用铜基材料订单同比增幅超100% [3] - 高纯高导无氧铜材应用于全球顶级服务器厂商散热场景 产品矩阵包括热管素材管等核心铜基材 [3] - 消费电子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及人形机器人产业对散热需求快速提升 [2][3] 治理结构升级 - 2025年7月完成董事会换届 由总裁冯橹铭接任董事长 形成营销老将与技术博士协同矩阵 [4] - 公司进入更具国际视野和技术驱动的新发展阶段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