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

搜索文档
意媒:意大利有轨电车迎来“新春天”
环球时报· 2025-09-17 22:30
意大利《新闻快报》 9 月 11 日文章,原题:名为渴望的有轨电车 从阿尔卑斯山到西西里岛,意大利正在 振兴有轨电车。意大利多个城市规划了超200公里的新线路,比现有轨道网络增加六成,这是一个名副 其实的繁荣时期。总成本则高达54亿欧元,部分资金来自国家复苏与韧性计划——意大利通过该计划获 得欧盟疫情后的复兴基金。 轨道交通并非新鲜事物,它正在迎来新的春天。"一个世纪前,它是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最初是马 车,后来逐步电气化,"意大利交通运输领域的专家罗贝托·斯卡奇回忆道,"但在二战前,现代化的方 向转向了公路,政府与汽车企业开展合作,采购了大量公交车。有轨电车在上世纪60年代几乎在意大利 所有地方都消失了。如今,欧盟积极推动减排和环保,有轨电车被重新提上日程。"意环保协会称,新 有轨电车线路每年将减少超1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有轨电车的建设成本也相当低廉,每公里平均仅需 2000万欧元,仅是地铁成本的1/4。"有轨电车以较低的投资,保证了高标准的服务,并为重新开发城市 空间提供了宝贵的机会。"斯卡奇补充道。 在博洛尼亚,有轨电车将在停运半世纪后重生。在建的两条线路里程达到22.4公里,与1963年轨道拆除 之前 ...
城市24小时 | 这座超一线城市 加速“融湾”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16:11
香港北部都会区发展加速 -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宣布成立由其领导的"北都发展委员会",下设三个工作组分别负责发展及营运模式设计、大学城筹划建设、规划及发展工作,旨在简化行政流程并加速推进北部都会区建设[1] - 北部都会区占香港总面积约1/3,涵盖元朗区和北区,包括天水围、元朗及粉岭/上水等已发展成熟的新市镇及相邻乡郊地区,并有6个处于不同规划阶段的新发展区[1] - 该区域被定位为香港未来20年城市建设和人口增长最活跃的地区,预计未来人口达250万人(约占香港总人口750.06万的三分之一)[2][5] 深港协同与产业布局 -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以"一河两岸"理念构建,总面积3.89平方公里,香港园区第一期三座大楼已落成,生命健康科技、微电子、新能源及人工智能等产业租户正陆续进驻,另五座大楼将于2027年起完工[2] - "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在《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中排名全球第一,体现三地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协同格局[3] - 北部都会区建设将强化香港与广深在科技和产业上的衔接,解决香港空间不足及与大湾区核心城市物理距离较远的制约[2] 开发模式与政策支持 - 香港特区政府将推行快速审批制度降低工程成本并缩短工期,并以试点形式采用"分阶段开发"模式,参考内地"1.5级开发"概念先行建设低密度先导设施[5] - 北部都会区被视为香港战略发展区域,具有巨大经济价值和发展潜力,政府强调需加速推进以释放其潜力[1] 其他区域发展动态 - 上海张江人工智能创新小镇启幕,计划到2027年新集聚人工智能企业500家以上并完成大模型备案100个,到2030年实现千亿元产业规模[6] - 河北出台养老机构支持措施,对新建和改建养老机构分别按每张床位8000元及35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7] - 成都地铁总里程突破700公里,车站达444座,换乘站65座,800米覆盖通勤比重34%位居全国第二[8] 消费与创新政策 - 商务部将选择约50城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重点支持首发经济服务体系、服务消费场景创新及消费资源与IP跨界联名[9] - "十四五"期间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从不到70万亿元增长至超90万亿元,利润总额从1.9万亿元增至2.6万亿元,年均增速分别达7.3%和8.3%[10] 长三角数字人才布局 - 上海以82.65分居长三角27城数字人才引力指数首位,杭州(67.23分)、南京(64.35分)、苏州(55.10分)、合肥(52.11分)处于强劲区[11][12] - 无锡以43.18分位列活力区首城,产业基础、创新生态、发展机会及生活服务分项指标显示各城市差异化竞争优势[13]
城市24小时 | 这座超一线城市,加速“融湾”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16:02
每经记者|杨欢 每经编辑|刘艳美 新华社消息,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17日在特区立法会发表其任期内第四份施政报告。李家超宣布,决定提升北部都会区(以下简称"北都")发 展的决策层次,将成立由他领导的"北都发展委员会",简化行政流程,拆墙松绑,加速推进北都建设。 由特区行政长官担任主席的"北都发展委员会",下设三个工作组:由财政司司长任组长的发展及营运模式设计组,按北都各指定发展区的性质和规 模,设计发展及营运模式;由政务司司长任组长的大学城筹划及建设组,成立调研专班,研究北都大学城发展模式;由财政司副司长任组长的规划 及发展工作组,负责由规划到执行的全流程管理,就统筹整合规划、工程、土地、交通、环保等作全面部署,促进产业进驻,创造职位和提升生产 力。 解读:如李家超在发表施政报告时说,北都是香港的战略发展区域,具有巨大经济价值和发展潜力,"虽然政府过去三年已加快建设,但北都幅员 广阔,所需资源投资庞大,我一直为此心急如焚。北都建设务必加速推进"。 占香港总面积约1/3的北部都会区,包括元朗区和北区两个地方行政区,天水围、元朗及粉岭/上水等已发展成熟的新市镇及其相邻乡郊地区,并有 6个处于不同规划及建设阶段的新 ...
两条地铁线路同日开通,成都轨道交通突破700公里
第一财经· 2025-09-17 13:01
成都将在今年底和广州成为两个"700+"城市。 2024年,成都轨道交通第五期建设规划获批。四川省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网于2024年12月25日和12月30 日,分别发布了成都轨道交通10号线四期、12号线一期和18号线四期、27号线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及勘 察设计总承包项目的招标公告。并在今年1月发布了上述项目的评标结果。 成都轨道交通网络运营里程再度跨越新的整数大关,跻身轨道交通"700+"公里城市俱乐部。 其中一些线路已经启动前期工作。成都轨道交通集团7月在"问政四川"中回复称,成都轨道交通12号线 一期工程自郫都区普安站引出,经高新西区、金牛区、锦江区、成华区,止于舜和家园站,线路长 33.83公路,共设置车站27座。目前该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9月17日,成都轨道交通17号线二期、10号线三期(武侯祠站-太平园站)同日正式开通。官方宣布,成 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正式突破700公里,稳居全国轨道交通"第一方阵"。 近年来,成都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持续快速增长。2020年,成都轨道交通开通7条线路运营总里程劲增200 多公里,一举突破500公里;2023年,成都再突破600公里;2025年迎来多条线路的通车, ...
赋能新质生产力 中关村产业研究院发布两业融合“北京模式”10大典型案例
中国发展网· 2025-09-17 07:29
两业融合北京模式总体情况 - 中关村产业研究院在2025服贸会专题论坛首次发布两业融合"北京模式"10大典型案例 展现跨界融合与创新活力实践成果 [1] - 北京明确两业融合八大重点领域 落地国家级试点企业5家 认定市级试点企业67家 [4] - 该模式将形成示范引领效应 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在更全要素 更宽领域 更高水平深度融合 [4] 企业融合模式案例 - 小米集团采用"软件服务+硬件制造+生态链协同"模式 通过供应链信息集成平台和工业品集采平台共享设计理念与厂商资源 形成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嵌套的联动生态 [1] - 中国通号研究设计院集团采用"智能制造+测试验证+工程服务"模式 增强高铁列控系统自主化服务能力 提供从研发到运维的全链条服务 培育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智能化服务新业态 [1] - 北汽福田采用"整车制造+后市场服务"模式 依托车联网平台和"福田e家"服务平台发展智能车联与运营金融业务 推动业务向高附加值后市场延伸 重构数智化后市场服务新业态 [2] - 康龙化成采用"研发+定制化生产"模式 搭建一体化小分子药物研发服务平台 贯穿药物发现至临床开发全流程 形成生命科学研发服务新业态 [2] - 百普赛斯采用"检测+定制化生产"模式 依托蛋白设计和细胞株开发经验 为客户定制化生产重组蛋白等医药产品 培育精准医疗服务新业态 [2] - 雪迪龙采用"设备研发+生产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模式 聚焦环保监测与碳排放领域 提供"智能装备+智慧运维+数智应用"三智一体解决方案 培育碳监测与碳管理综合服务新业态 [2] - 杉数科技采用"人工智能+管理制造决策"模式 搭建智能决策技术体系 将决策科学应用于企业生产决策与成本控制全流程 培育工业智能制造决策新业态 [3] - 京东物流采用"智慧物流+智能工厂"模式 将物流配送与制造业企业采购生产环节融合 协同设计供应链管理方案 提升库存周转率并降低供应链成本 培育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新业态 [3] - 华大电子采用"芯片研发+制造+服务"模式 推动芯片全产业链企业融合发展 与中芯国际合作开发新型工艺平台 促进国产工艺技术提升 培育研发设计与技术服务融合新业态 [3] - 华江文化采用"设计+柔性化定制+销售"模式 引入智能绿色环保柔性化生产线 将文化理念注入研发至运营各环节 打造完整文创产业链 培育文创消费新业态 [3]
北京三条(段)地铁空载试运行!冲刺年底通车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17 03:20
轨道交通建设进展 - 6号线南延段进入空载试运行阶段 总投资12.4亿元 全长2.1公里 设站1座(东小营南站)[1][2] - 17号线中段空载试运行 全线贯通后运行时间缩短至66分钟(嘉会湖站至未来科学城北站)[2] - 18号线(原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进入空载试运行 服务回天地区与海淀北部通勤[2] - 市郊铁路城市副中心线整体提升工程完成60%以上主体工程 预计年内基本完工[2] 教育设施建设 - 北京第二实验学校(一期)正式开工 总投资5.3亿元 建设规模7.5万平方米 包含66个教学班(小学24班/初中12班/高中30班)[1][5] - 项目主要服务怀柔科学城东区及中关村密云园人才子女教育需求[5] 医疗基础设施升级 - 顺义区域医疗中心开工建设 总投资7.8亿元 建设规模8.2万平方米 提升区医院硬件设施[1][7][8] - 房山区中医医院新院区建设进度达80% 预计9月底全面完工[8] - 北京京东方医院(一期)提前结构封顶 总投资53亿元 建设规模22万平方米 包含急诊/门诊/住院及康复中心[11][13] - 该项目定位为京西南区域医疗服务中心 承接重大疾病转诊及急诊急救任务[13] 产业园区配套建设 - 中德产业园示范区配套绿化工程开工 建设规模66.7万平方米 提升园区承载力与吸引力[1][10] - 生命谷国际前沿科技转化中心主体封顶 建设规模7.1万平方米 包含研发中试生产楼与实验楼[13] - 项目聚焦生物医药产业 以研发中试环节为核心构建产业聚落[13]
九州一轨:关于自愿披露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基础设施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公告
证券日报· 2025-09-16 13:40
战略合作 - 公司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基础设施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2] - 合作聚焦轨道交通领域市场开发、项目履约及技术交流 [2] - 双方通过灵活合作模式构建可持续发展战略关系 [2] 业务发展 - 合作将促进公司在轨道交通板块业务的深度拓展 [2] - 双方充分发挥各自在轨道交通领域的技术和市场优势 [2]
时代新材(600458)2025半年报点评:新质新材料市场突破 风电叶片景气上行
新浪财经· 2025-09-16 12:2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营业收入92.56亿元 同比增长6.87% [1] - 利润总额4.05亿元 同比增长37.01% [1] - 归母净利润3.03亿元 同比增长36.66% [1] - 归母扣非净利润2.33亿元 同比增长16.11% [1] - 25Q2营业收入50.98亿元 同比增长14.41% [1] - 25Q2归母净利润1.52亿元 同比增长48.86% 环比增长0.1% [1] - 25Q2扣非归母净利润1.41亿元 同比增长56.87% 环比增长52.35% [1] 业务板块表现 - 风电叶片板块销售收入39.11亿元 同比增长39.38% 稳居国内前二 [3] - 汽车零部件板块销售收入33.93亿元 新材德国实现半年度持续盈利 [3] - 轨道交通板块销售收入9.59亿元 新签订单超12.60亿元创新高 [3] - 工业与工程板块销售收入7.43亿元 新签订单11.60亿元 同比增长11.54% [3] - 新材料板块销售收入2.50亿元 同比增长116.71% 新签订单6.40亿元 同比增长51.30% [2] 市场拓展与产能布局 - 风电叶片与金风科技进入规模化配套阶段 与Nordex合作深入 海外收入同比增长300% [3] - 风电叶片售后运维市场获新订单 越南子公司已注册成立 预计2026年上半年投产 [3] - 新材料板块深耕新能源电池PACK头部客户 高端聚氨酯汽车减振制品扩充外部客户 [2] - 新材料板块在低空领域与多家行业知名企业形成紧密合作 [2] - 风电叶片采用"1+1"产能布局模式 邢台和铁岭工厂实现快速产能爬坡 [3] 子公司表现与技术创新 - 子公司时代华先实现自2017年成立以来首次扭亏为盈 [2] - 公司聚焦能源交通领域 深耕减振降噪轻量化材料技术与应用 [4] - 新材料板块以高端国产替代为核心突破点 加快芳纶及电容隔膜市场开拓 [2]
时代新材(600458):2025 半年报点评:新质新材料市场突破,风电叶片景气上行
华创证券· 2025-09-16 11:26
投资评级 - 强推(上调)评级 目标价19.2元 [2] 核心观点 - 新质新材料市场突破 风电叶片景气上行 [2] - 公司主业风电、汽零、轨交工业工程均处于上升周期 新材料业务快速增长 [6] - 风电叶片集中交付在下半年 轨交工业工程搬迁影响减弱 下半年盈利有望大幅增长 [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营业收入92.56亿元 同比增长6.87% [2] - 利润总额4.05亿元 同比增长37.01% [2] - 归母净利润3.03亿元 同比增长36.66% [2] - 25Q2营业收入50.98亿元 同比增长14.41% [2] - 25Q2归母净利润1.52亿元 同比增长48.86% [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7.6/8.97/10.87亿元 [6] - 预计2025-2027年EPS为0.82/0.96/1.17元/股 [6] - 对应PE 18/15/13倍 [6] 业务板块表现 - 新材料及其他板块销售收入2.50亿元 同比增长116.71% [6] - 新材料新签订单6.40亿元 同比增长51.30% [6] - 新能源电池PACK封装相关制品深耕头部客户 [6] - 高端聚氨酯汽车减振制品实现产业链协同 [6] - 低空领域与国内多家行业知名企业形成合作 [6] - 子公司时代华先实现首次扭亏为盈 [6] - 风电叶片板块销售收入39.11亿元 同比增长39.38% [6] - 海外收入同比增长300% [6] - 汽车零部件板块销售收入33.93亿元 [6] - 轨道交通板块销售收入9.59亿元 新签订单超12.60亿元 [6] - 工业与工程板块销售收入7.43亿元 新签订单11.60亿元 [6] 产能与市场拓展 - 风电叶片采用"1+1"产能布局模式 [6] - 邢台和铁岭工厂实现产能快速爬坡 [6] - 越南子公司已注册成立 预计2026年上半年投产 [6] - 与金风科技合作进入规模化配套阶段 [6] - 与海外客户Nordex合作进一步深入 [6] - 屡获叶片维修、更换及备件供应业务新订单 [6] 估值与投资建议 - 采用PE估值法 参考可比公司估值 [6] - 给予公司26年20倍PE 对应目标价19.2元/股 [6] - 公司仍处于相对较低估值 [6]
九州一轨(688485.SH)与成都院基础设施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智通财经网· 2025-09-16 08:48
战略合作协议 - 公司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基础设施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1] - 双方将充分发挥在轨道交通领域的技术和市场优势 [1] - 合作范围涵盖市场开发、项目履约和技术交流等方面 [1] 合作模式与目标 - 采用灵活的合作模式在轨道交通领域开展长期战略合作 [1] - 促进轨道交通版块业务的深度合作 [1] -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合作关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