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测量仪器

搜索文档
普源精电,拟港股IPO
中国证券报· 2025-08-09 13:57
公司动态 - 公司拟在境外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以提高综合竞争力、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并多元化融资渠道 [2] - 公司将充分考虑现有股东利益和境内外资本市场情况,在股东大会决议有效期内(24个月或延长)选择适当时机完成H股发行及上市 [5] - 公司已聘请德勤作为H股发行及上市的审计机构,并负责上市后首个会计年度的境外审计 [5] - 目前正与相关中介机构商讨H股上市具体工作,除已审议议案外其他细节尚未最终确定 [5] 财务数据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7.76亿元(同比增长15.7%),归母净利润9230.31万元(同比下降14.5%) [6]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68亿元(同比增长11.14%),归母净利润378.27万元(同比下降40.03%) [7] 市场表现 - 8月8日公司股价收报35.94元/股,总市值69.8亿元 [8] - 当日成交额1.09亿元,换手率4.49%,市盈率77.7倍,市净率2.25倍 [9] 业务概况 - 公司为全球性电子测量仪器企业,专注于通用电子测量前沿技术开发 [5]
普源精电筹划H股上市 加快国际资本市场布局
证券时报网· 2025-08-08 11:17
公司战略与资本运作 - 公司拟在境外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以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并多元化融资渠道 目前正与中介机构商讨具体细节 [1] - 公司2022年4月登陆科创板 2025年Q1营收达1 68亿元 同比增长11 14% [1] - 公司完成对耐数电子100%股份收购 加速从产品导向转向客户解决方案导向的战略转型 [2] 研发与技术创新 - 2024年以来在西安 上海及马来西亚槟城新建研发中心 加大技术投入 2025年Q1研发费用率达31 54% [1] - 自研核心技术平台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9 21% 占总营收46 69% 数字示波器产品线中自研平台占比达87 55% 同比提升14 79个百分点 [1] - 通过收购耐数电子推出SUA8000系列模块化仪器及SPQ阵列测试解决方案 实现从台式仪器向模块化仪器+行业解决方案的跨越 [2] 全球化布局 - 在美国波特兰 德国慕尼黑 日本东京等6地设立海外子公司 并在印度 巴西 越南等地建立国际营销代表处 [2] - 马来西亚槟城研发中心建设是全球化技术网络的重要节点 [1][2] 产品与市场表现 - 模块化仪器技术加速产品开发 对解决方案战略形成关键支撑 [2] - 自研平台产品成为营收增长核心驱动力 数字示波器产品线技术自主化率显著提升 [1]
同惠电子(833509):2022中报点评:消费电子与新能源需求结构性增长,Q2归母净利润环比高增+95%
东吴证券· 2025-08-08 06:02
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核心观点 - 消费电子与新能源领域需求结构性增长,20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劲增55%[2] - 2025H1营收1.01亿元,同比+16.81%;归母净利润0.29亿元,同比+55.40%;扣非归母净利润0.28亿元,同比+58.09%[2] - 2025Q2营收0.61亿元,同环比+12.74%/+57.31%,归母净利润0.19亿元,同环比+34.08%/+95.31%[2] - 销售毛利率同比+2.11pct至57.69%,销售净利率同比+7.31pct至29.11%[2] 业务表现 - 元件参数测试仪:2025H1营收同比+9.14%至0.45亿元,占比45%,毛利率同比+0.47pct至65.04%[3] - 安规线材测试仪器:2025H1营收同比+10.74%至0.23亿元,占比22.54%,毛利率同比+0.57pct至43.93%[3] - 微弱信号检测仪器:2025H1营收同比+37.59%至0.20亿元,占比19.84%,毛利率同比+8.36pct至57.25%[3] - 系统集成测试设备营收同比+154.88%,主要系TH300系列产品销售收入增长[3] 产品与产能 - 2024年推出7款新品,包括电池包电芯内阻测试系统、小电感脉冲式线圈测试仪等[4] - 新竹路新厂区满产可达年产65000台套智能化电子测量仪器[4] - 计划投资10万欧元在德国慕尼黑设立境外全资子公司,拓展欧洲市场[4] 财务预测 - 2025E营业总收入2.51亿元,同比+29.21%;归母净利润0.71亿元,同比+41.20%[1] - 2026E营业总收入3.02亿元,同比+20.55%;归母净利润0.87亿元,同比+22.72%[1] - 2027E营业总收入3.66亿元,同比+21.09%;归母净利润1.06亿元,同比+21.28%[1] - 2025E销售毛利率57.35%,归母净利率28.42%[10] 市场数据 - 收盘价26.40元,一年最低/最高价6.78/35.80元[7] - 市净率12.82倍,总市值42.32亿元[7] - 每股净资产2.06元,资产负债率11.07%[8]
一周A股IPO观察:305家企业排队 2新股首日暴涨 1过会1暂缓
搜狐财经· 2025-07-28 06:32
IPO排队企业情况 - 截至7月27日,IPO排队企业总数305家,其中沪主板30家、科创板36家、深主板26家、创业板30家、北交所183家 [2] - 各板块IPO进度:沪主板24家处于问询阶段,科创板31家问询+4家提交注册,深主板16家问询+5家通过+2家提交注册,创业板26家问询+3家通过+1家提交注册,北交所127家问询+19家受理+3家通过+26家中止+8家提交注册 [3] 新增上市企业情况 - 山东山大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301609)上市首日收盘价66.85元,涨幅356%,成交额22.22亿元,换手率82.61%,主营电网智能监测和新能源业务 [4] - 技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沪主板603262)上市首日收盘价40.75元,涨幅274.54%,成交额13.72亿元,换手率80.75%,专注膳食营养补充原料研发 [5][6] 新增辅导备案企业情况 - 6家新增辅导备案企业包括:广德天运(汽车天窗及内饰件)、北京英视睿达(生态环境数字化解决方案)、中电科思仪(电子测量仪器)、皇裕精密(精密电子零组件)、格林生物(合成香料)、东莞四维(定制工业材料) [7][8][9] - 辅导机构覆盖中银证券、中金公司、国泰君安、东吴证券、长江证券、东莞证券 [8] 证监会上会情况 - 青岛泰凯英(北交所)过会,主营矿山及建筑轮胎设计 [11][12] - 厦门恒坤新材料(科创板)暂缓,从事光刻材料和前驱体材料研发 [11] 证监会同意注册情况 - 宁波能之光(北交所):高分子助剂及功能材料研发,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4][16] - 上海巴兰仕(北交所):汽车维修检测设备生产商,产品包括拆胎机、平衡机等 [14][17] - 北京昊创瑞通(创业板):智能配电设备及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14][18] 交易所终止审核情况 - 当周无企业终止(撤回)IPO申请 [20]
科创板IPO终止逾两年,重启上市辅导!中国电科持股50.54%
搜狐财经· 2025-07-24 11:01
公司上市进展 - 中电科思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交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备案申请,备案时间为2025年7月23日,辅导机构为国泰海通 [1] - 国泰海通与思仪科技辅导协议签署时间为2025年7月22日,参与辅导的证券服务机构包括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及容诚会计师事务所 [2][3] - 2022年12月公司曾申报科创板IPO并获上交所受理,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但2023年6月21日因撤回申请终止审核 [3][4] 公司业务与财务数据 - 公司专业从事电子测量仪器研发、制造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整机、测试系统、整部件 [4] - 2020-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5,081.37万元、151,310.39万元、194,916.18万元,年复合增长率24.8% [5]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1,903.89万元、19,132.93万元、22,786.74万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6,754.02万元、15,226.88万元、19,804.43万元 [5] - 政府补助占利润总额比重逐年下降,2020-2022年分别为46.54%、22.59%、17.18% [5] - 前五名客户销售收入占比2020-2022年为64.35%、48.31%、54.35%,客户集中度较高 [5] 募投项目与股权结构 - 前次IPO拟募集12.06亿元,投向高端电子测量仪器生产线改造(4.68亿元)、移动通信测试研发(0.71亿元)、技术创新中心(3.17亿元)及补充流动资金(3.5亿元) [6]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直接持股50.54%,为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6] 行业可比公司 - 同行业上市公司包括普源精电(688337)、鼎阳科技(688112)、坤恒顺维(688283) [5]
【IPO一线】电子测量仪器厂商电科思仪重启IPO 已启动上市辅导备案
巨潮资讯· 2025-07-24 01:06
公司概况 - 电科思仪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核心企业,控股股东中国电科直接持股50 54% [1] - 公司专注于电子测量仪器的研发、制造和销售,是国内该领域综合实力最强、收入规模最大的企业 [1] - 产品覆盖整机、测试系统、整部件等,频谱范围广,门类齐全 [1] - 拥有国内规模最大的专业研发团队,并在太赫兹技术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1] 技术优势 - 电科思仪团队是全球最早从事太赫兹技术研究和仪器开发的科研力量之一 [1] - 凭借几十年积累的技术底蕴和顶尖的产业化能力,在高端电子测量仪器领域具备较强的国产替代能力 [1] 资本市场动向 - 2023年7月23日披露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备案报告,辅导机构为国泰君安证券 [1] - 2022年12月29日曾向上交所科创板提交IPO申请并获得受理,但在2023年主动撤回材料 [1] 行业背景 - 电子测量仪器是高端制造业、国防科技、通信、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关键基础设备 [2] - 随着国内5G、半导体、太赫兹等产业的快速发展,高端测量仪器的需求持续增长 [2] - 市场长期被是德科技(Keysight)、罗德与施瓦茨(R&S)等国际巨头主导,国产化率较低 [2] 发展前景 - 电科思仪的技术突破和产业化能力对推动国产替代具有重要意义 [2] - 若此次IPO成功,公司将有望获得更多资金支持,加速核心技术攻关和市场拓展 [2]
机械设备科学仪器行业深度:雄关漫道真如铁,自主可控势如潮
天风证券· 2025-07-11 02: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强于大市”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我国科学仪器行业国产品牌市场占有率远低于国外品牌,国产替代任重道远,但政策推动国产仪器设备发展,且贸易摩擦下国产厂商或迎来机遇 [2][6] - 各细分领域中,质谱、色谱仪器国产化率仍偏低,电子测量仪器向中高端市场发展 [3][4] 各章节总结 科学仪器行业:高端化海外品牌占主导,政策推动国产替代 - 科学仪器用于收集、处理数据等活动,应用广泛,分为分析、生命科学、物理实验和化学实验四大类 [2][9] - 2023年我国科学仪器市场规模突破2200亿元,增幅超12%,全球市场中北美、欧洲占比高,行业集中度低,国产品牌占有率低 [12][16] - 2016 - 2019年部分科学仪器国产化率低,如光学显微镜为0%,电子显微镜为4.42%,分析仪器进口率超80% [19][20] - 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推动国产仪器发展,如2024年增值税法规定相关进口仪器免税 [22][24] 分析仪器:市场广阔,质谱、色谱仪器国产化率仍偏低 - 2022年全球实验分析仪器市场规模约750亿美元,2016 - 2022年年化复合增长率约5.6%,中国市场容量排第三,亚洲市场潜力大 [31] - 质谱仪核心作用是物质定量、定性及结构分析,应用广泛,全球市场被海外巨头垄断,CR6占比96%,2019 - 2023年中国市场规模从111.23亿增至167.12亿元 [35][41] - 2024年政府采购质谱仪设备31.4亿元,占市场规模约17%,高校、医疗卫生机构、科研院所为采购主力 [45] - 质谱仪进口率从2018年的89%降至2023年的81%,国产品牌中标头部集中,三重四极杆和高分辨质谱仪是主流产品,国内厂商已在攻克 [49][50] - 2020年全球色谱仪市场规模约100亿美元,中国占比16%,2024年国内市场规模达160亿元,液相和气相色谱仪占比大 [63] - 国内色谱仪市场由进口品牌主导,2024年国产中标金额占16.4%,部分国产厂商在细分领域有竞争力 [67][68] - 2022年我国光谱仪市场规模约84.1亿元,预计2025年突破100亿元,政府采购中进口品牌中标金额占68%,国产品牌在中低端有优势 [79][80] 电子测量仪器:向中高端市场发展 - 电子测量仪器分为通用和专用仪器,通用仪器应用广,包括示波器、射频类等 [89][90] - 2024年全球电子测量仪器市场规模预计达163.07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或超400亿元,占全球约35%,高端市场被国际厂商占据 [97] - 示波器及射频器在通用电测仪器中占比高,下游应用以IT和通信为主 [103] - 国内示波器市场规模稳中有升,预计2025年达6.5亿美元,进口以高端为主但占比渐降,高端设备被国际品牌主导,国内厂商向中高端发展 [109][110][118] 贸易摩擦下的变局:美国进口仍有替代空间;打铁还需自身硬 - 2018年贸易战涉及科学仪器加征关税,2024年海外厂商加速本土化进程,如丹纳赫、安捷伦等 [129] - 质谱仪2018年加征关税后美国进口金额减少,份额流向国产厂商,本轮关税下各仪器仍有替代空间 [135] - 2021 - 2025年部分科学研究等进口用品免税,2025年新政策调整,部分中低端设备进口不免税 [140] 建议关注:综合性科学仪器企业及在细分领域高端化实现突破的标的 - 聚光科技拥有领先技术平台,推进高分辨质谱研发与推广 [150] - 莱伯泰科质谱仪产品实现应用,LabMS 5000 ICP - MS/MS入选首台套目录 [153] - 海能技术布局色谱领域产品,投资多家初创企业进行先期布局 [156] - 禾信仪器掌握质谱核心技术,2022年发布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 [159] - 皖仪科技业务多元,新产品在各领域取得进展,如半导体检漏仪、超声刀等 [164] - 普源精电自研核心技术产品收入提升,高端产品拓展顺利 [165] - 鼎阳科技具备四大主力产品研发能力,推出多款高端产品 [173] - 优利德布局多类仪器,2024年产品升级迭代,实现芯片流片 [177]
普源精电(688337):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签署合作协议,高端化战略持续推进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25 14: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普源精电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签署联合实验室共建及人才联合培养协议,推动产学研融合,后续或构建创新闭环,破解高端电子测试测量仪器领域技术难题 [6] - 公司坚持高端产品研发,高端产品斩获战略客户订单,耐数电子并表增厚业绩,高端化进程加速,看好长期发展 [6] - 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将持续稳步发展,国内企业加速赶超,国产化进程在多因素推动下加速 [6] - 考虑公司研发投入、厂房折旧等因素,下调25 - 26年盈利预测并引入27年盈利预测,预计25 - 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0/1.98/2.62亿元,对应PE分别为49、34、26X,维持增持评级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2025年6月25日收盘价35.12元,一年内最高/最低为51.72/22.04元,市净率2.1,股息率为负,流通A股市值23.85亿元,上证指数/深证成指为3455.97/10393.72 [1] 基础数据 - 2025年3月31日每股净资产16.35元,资产负债率17.20%,总股本/流通A股为194/68百万股,流通B股/H股为负 [1]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项目|2024|2025Q1|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776|168|931|1127|1332| |同比增长率(%)|15.7|11.1|20.0|21.1|18.2|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92|4|140|198|262| |同比增长率(%)|-14.5|-40.0|51.4|41.9|32.4| |每股收益(元/股)|0.49|0.02|0.72|1.02|1.35| |毛利率(%)|59.1|56.1|62.4|62.6|62.7| |ROE(%)|2.9|0.1|4.2|5.7|7.0| |市盈率|74|/|49|34|26|[5] 财务摘要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671|776|931|1127|1332| |营业成本(百万元)|295|317|350|422|497| |税金及附加(百万元)|6|9|10|13|15| |主营业务利润(百万元)|370|450|571|692|820| |销售费用(百万元)|103|103|110|130|147| |管理费用(百万元)|64|103|110|118|137| |研发费用(百万元)|143|207|214|242|273| |财务费用(百万元)|-2|13|4|6|5| |经营性利润(百万元)|62|24|133|196|258| |营业利润(百万元)|115|93|147|208|276| |利润总额(百万元)|114|77|147|208|276| |净利润(百万元)|108|92|140|198|262|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百万元)|108|92|140|198|262|[8]
创远信科(831961)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19 14:15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3] - 活动时间是2025年6月18日,地点在上海浦东新区 [3] - 参会单位为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邀请的投资者,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王小磊女士 [3] 业务参会情况 - 公司参加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海(MWC上海),携带5G空地一体化测试系统等多款5G - Advanced(5G - A)关键技术解决方案,聚焦5G演进与未来通信测试需求 [4] 业务领域布局 - 公司专注研发射频通信测试仪器和提供整体测试解决方案,发展无线通信测试、车联网测试、卫星互联网和低空经济通信测试三个业务方向 [5] - 公司拥有特殊领域相关承制及保密资质,受益于国防领域发展 [6] - 公司全面开展5G/6G和毫米波通信测试技术研究与开发,联合承研的“面向新型网络的6G基础芯片原型测试与验证”项目已验收,“面向6G的大带宽高频信道模拟器研发”等项目稳步实施,今年加入IMT - 2030(6G)推进组 [7] 指数入选影响 - 公司入选北证专精特新指数样本股和北证50指数样本股,成为北京证券交易所“双指数”股票,未来将深耕业务方向,提高竞争力回报投资者 [8]
倾听中国科创“新”声
上海证券报· 2025-06-17 19:32
科创板公司发展成果 - 天岳先进成为全球率先实现2英寸至8英寸碳化硅衬底产业化的公司,并于2024年11月推出全球首枚12英寸碳化硅衬底 [1] - 百利天恒上市后第一年双抗ADC新药刷新国产创新药对外授权纪录,2024年市值首次突破千亿元,成为A股第三家千亿元市值创新药公司 [1] - 普源精电完成对耐数电子的并购,成为"科创板八条"实施后首单并购重组成功案例,提升关键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并推动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全球化 [2][18] 科创板政策支持 - "科创板八条"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上市,优化股债融资渠道,中国通号发行科创债从受理到注册仅35个工作日 [2][3] - "轻资产、高研发投入"认定标准助力迪哲医药完成17.96亿元再融资,芯原股份推进再融资项目加速Chiplet技术布局 [10][16] - 第五套上市标准帮助百利天恒和艾力斯在未盈利阶段上市,聚焦肿瘤治疗和创新药物研发 [1][11] 公司战略与行业影响 - 中国通号聚焦"轨道交通+低空经济"主赛道,发展智能轨交、智能低空等业务,打造智能控制领域"大国重器" [8] - 中微公司专注高端微观加工设备研发,"科创板八条"提升其市场认可度,期待并购非上市公司和股权激励政策优化 [7] - 凯赛生物利用并购重组获取战略资源,完善股权激励制度稳固核心团队,推动生物制造行业创新 [15] 未来期待与建议 - 中控技术期待科创板交易更活跃、制度更"懂"科创、生态更协同推动产学研合作 [3][14] - 天岳先进希望提升对"硬科技"企业再融资和并购重组的制度包容性,吸引更多耐心资本 [17] - 普源精电建议完善"硬科技"企业并购重组与融资支持机制,强化整合全球创新资源能力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