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战略性新兴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紧扣“新质提质”主线 浙江谋划下半年国资国企创新改革“路线图”
上海证券报· 2025-08-07 18:28
浙江省属企业上半年投资与增长 - 2024年1至6月省属企业完成投资9986亿元同比增长307% [1][7] - 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达3041亿元同比激增898% [2][7] - 研发经费投入553亿元同比增长206%增速位居全国第6 [4][5][8] 创新驱动与科技突破 - 构建"1+5+17"科技创新工作体系连续两年出台支持科技创新"一号文件" [8] - 巨化集团突破直接液冷核心技术白马湖实验室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两次刷新世界纪录 [8] - 新增省级以上科技项目4项重点实验室10家科创平台27家 [8] 数字化转型与人工智能应用 - 实施"人工智能+"行动首批发布20个典型应用场景案例26个可推广场景清单 [8] - 与阿里云华为等科技企业合作加速AI技术与产业转型融合 [8] - 计划构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体系打造示范应用场景推出标杆案例 [9] 下半年重点规划与目标 - 紧扣"新质提质"主线推进重大创新项目建设投资全周期管控 [6] - 浙江交投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目标下半年完成投资超69亿元全年突破148亿元 [6] - 支持龙头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深化国企融入区域创新体系 [9] 行业专家观点 - 厦门大学孙传旺教授认为浙江国资国企在关键技术生态构建方面已成核心力量 [9] - 未来将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技术等领域强化引领作用 [9]
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路径明确!优化资金供给结构 提供贷款、债券、股权等融资支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5 14:20
对新型工业化重点金融服务环节针对性加强政策支持 《意见》要求,到2027年,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金融体系基本成熟,产品更加丰 富,贷款、债券、股权、保险等各类金融工具在有效防范交叉性金融风险前提下联动衔接更加紧密,服 务适配性有效增强。制造业企业有效信贷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制造业企业发行债券的户数和规模持续增 长,股权融资水平显著提升。 业内专家指出,《意见》对新型工业化重点金融服务环节,有针对性加强政策支持。 《意见》提出引入长期资金和发展耐心资本,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其中提到,支持金融机构与科技中介 服务机构合作,探索开展多样化的融资服务模式,盘活科技研发资源和成果。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 化"专项,开展"一月一链"投融资路演和"千帆百舸"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培育,优化硬科技属性评价 体系,加强上市预期引导和政策激励,推动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近日,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其中提 出,强化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协同,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坚 持分类施策、有扶有控,推动产业加快迈向中高端,防止 ...
产学研协同培养高素质人才
经济日报· 2025-08-03 22:00
产学研合作现状 - 企业发明专利中41%与高校或科研单位合作完成 [1] -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产学研合作比例突破60% [1] - 面临人才流动不畅 主体职责不清 培养定位模糊等难题 [1] 产学研合作案例 - 北京大学与华为2019年成立数学联合实验室开展基础研究联合创新 [1] - 复旦大学2020年联合广州市政府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推动成果应用转化 [1]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3年与中国商飞共建大飞机研究院打造人才培养基地 [1] 人才培养机制改革 - 打破地域 身份 年龄限制实现人才带岗带技双向流动 [2] - 鼓励高校教师赴企业兼职 支持企业专家到校任教 [2] - 深化人才管理改革赋予用人单位更大自主权 实行多岗互认 [2] 企业主导作用与学科建设 - 强化企业在产学研人才培养中的主导作用构建一体两翼育人模式 [2] - 超前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急需学科专业集群 [2] - 关注新兴交叉学科生长点动态追踪产业升级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 [2] 人才分类培养与国际合作 - 加强拔尖创新人才 重点领域紧缺人才 高技能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培养 [2] - 鼓励优秀人才到国际知名高校研究机构研修 [2] - 扩大中外青少年交流高质量推进国际产学研合作 [2]
“五年规划”的前世今生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8-01 05:02
五年规划演变特征 - GDP增速目标从"十五"硬约束明确值转向区间目标,"十五五"或延续此趋势[4] - 经济增长目标占比从"十五"33%降至"十四五"20%,创新驱动等社会目标占比升至80%[4][15] - 产业结构政策动态调整,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增幅从"十一五"2.8个百分点升至"十四五"2.4个百分点[19][23] - 重点产业布局以新质生产力为主线,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持续培育[23] 产业政策焦点 - 生产性服务业如信息技术、租赁商服成为制造业竞争力提升关键支撑[19] - 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加速,2030碳达峰目标驱动下转型进程全面提速[24] - "十四五"规划部署102项重大工程,固定资产类项目占比51%较"十三五"提升19个百分点[28] 重大工程项目 - 重大工程向民生、生态和基建领域集中,西部省份如四川、西藏占比提升[27]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站等战略工程虽启动较晚但带动效应显著[27] - 民生项目新增"一老一小"服务,生态项目侧重循环利用领域[28]
逐“新”向“高” 动能澎湃
陕西日报· 2025-08-01 00:57
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 -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0 1%,较一季度加快16 3个百分点 [1] -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 5%,高于GDP增速2个百分点 [1] - 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10 8万项成果单列管理,4 2万项实现转化,科研人员成立企业2597家 [2] 硬核科技实力突破 - 刷新晶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攻克高功率激光核心技术 [2] - 完成2061公里单纤双波长时间传递系统设备安装与性能测试 [2] - 拥有110多所高校、1800多家研究机构及200多万专业技术人才 [2] 新质生产力发展 - 新能源产业同比增长16 8%,数字创意产业增长9 7% [3] - 新能源乘用车和重卡产业链产值达3169 44亿元,占全省34条产业链总产值的27 66% [3] - 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半导体产业实现从追赶到领跑的转变 [3] 民营经济活力增强 - 新增"五上"企业3952户,同比增长18 1% [5] - 民营经济增加值8374 8亿元,占GDP比重49 8%,同比提升0 3个百分点 [5] - 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3 8%,占全部投资比重43 5%,同比提高1 9个百分点 [5] 数字化转型成效 - 网上零售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 1个百分点,实物网上零售增速高1 2个百分点 [5] - 民营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业态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5]
发挥资本市场枢纽作用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证券日报· 2025-07-31 16:06
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 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支柱产业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 [1] - 全球科技创新步入密集爆发与加速迭代关键期 颠覆性技术持续涌现 重塑产业形态和全球竞争格局 [1] - 主动顺应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潮流 聚焦科技前沿和制高点 整合优化创新资源 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 [1] 新质生产力经济数据表现 - 2024年"三新"经济增加值达242908亿元 同比增长6.7% 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2.5个百分点 [2] - "三新"经济占GDP比重为18.01% 较上年提高0.43个百分点 [2] - 科技创新驱动形成"新供给创造新需求"良性循环 新技术突破催生新产品 提升企业投资回报率 激发投资意愿 [2] 产业结构性矛盾与政策导向 -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动能不足与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亟待培育的结构性矛盾交织存在 [3] - 科技创新被确认为当前产业政策核心主轴 发展路径聚焦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九大未来产业 [3] 资本市场枢纽功能 - 资本市场构建风险共担与利益共享激励机制 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生态 从风投孵化到上市并购匹配不同阶段需求 [1][4] - 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参与投资了90%的科创板和北交所上市公司 超过50%的创业板上市公司 [4] - 通过对关键要素和资产定价 激活创新内生动力 释放企业家与人才创新潜能 引导人才技术数据等要素融合集聚 [1][4] 企业资本运作案例 - 蓝思科技通过登陆资本市场实现转型 从单一玻璃面板制造商发展为覆盖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智能制造等多元领域的科技创新龙头 [5] - 2020年以99亿元收购可成科技旗下金属机壳业务 跻身全球金属结构件前三 为AI手机、智能汽车提供跨材料技术融合基础 [5] 资本市场改革举措 -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通过调整考核机制引入超3000亿元新增保险资金投向科技领域 [6] - 深化科创板改革 推出"1+6"措施 设立科创成长层并重启未盈利企业上市标准 [6] - 协同发力制度基础与创新工具 构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推出专项试点并修改规章 形成闭环推动资本与科技深度融合 [6]
策略快评报告: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万联证券· 2025-07-31 06:54
核心观点 - 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超过全年目标值[4] - 宏观政策强调持续发力、适时加力,重点是落实现有政策执行效果[4] - 有效释放内需潜力,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4] - 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4] - 推动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规范治理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4] -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强化融资支持和优化出口退税[5] - 增强国内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巩固回稳向好势头[5] 经济形势与政策 - 上半年国民经济呈现稳中向好态势,GDP同比增长5.3%[4] - 宏观政策强调持续性和灵活性,落实落细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4] - 与4月会议相比更重视现有政策执行效果,保持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又不过度刺激[4] 内需与投资 - 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扩大商品消费同时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4] - 高质量推进"两重"项目建设,8000亿元建设项目清单已全部下达完毕[4] - "两重"项目在"强基础、补短板、惠民生"领域精准发力,预计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稳中有升[4] 产业发展与创新 -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4] - 多措并举加快培育新兴支柱产业与孵化未来产业,提升产业创新含量和全球产业链核心地位[4] 市场治理 - 推动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4] - 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4] - "反内卷"治理将深入推进,预计出台减少地方补贴竞赛、规范企业行为等政策[5] 外资外贸 -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5] - 强化外贸企业融资支持,优化出口退税,建设高水平自贸试验区[5] - 中美谈判进程仍具不确定性,需关注关税税率变化及行业调查对外贸产业链冲击[5] 资本市场 - 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巩固回稳向好势头[5] - 资本市场涉及"两创板"改革密集落地,增强对科技创新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5] - 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5] 投资建议 - 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把握科技成长板块配置机遇[5] - 关注消费板块服务消费领域新亮点[5] - "两重"投资项目带来产业链上下游发展新机遇[5]
佛山出台投资促进办法 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与城市竞争力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7-30 07:55
全面优化政务服务 最大力度促进投资 投资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此次佛山出台《办法》,旨在吸引和促进投资,优化投资服务,平等 保护各类投资者合法权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近日,《佛山市投资促进办法》(下称《办法》)出台,将为广大企业和企业家投资佛山保驾护航,营 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提升佛山营商环境与城市竞争力,助力经济社会高 质量发展。 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形成工作合力,是《办法》的重要目标。例如,《办法》第三条明确了市、区政府 及各部门在投资促进工作中的职责分工,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这种分工明 确、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能确保佛山各项投资促进政策的顺利实施和投资环境的持续优化。 《办法》将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共四十条,主要内容包括总则、吸引投资、便利投资、保护投资等 内容,着力于多维供给便利投资的政务服务和创新投资者权益保护的措施,是佛山投资促进工作的务实 创新。 佛山市投资促进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是全国范围内较早、较为系统全面关于投资促进的地方性政府规 章。 "《办法》是佛山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自信,也 ...
面向社会!昆仑集团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人才及产业工人发布招聘公告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26 05:14
公司概况 - 昆仑集团是中国铁建旗下专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产业集团,成立于2016年,总部位于成都,具备投融资、设计、施工、运营等全产业链一体化服务能力 [1] - 公司拥有公路工程、市政工程和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投资建设高速公路41条,总里程3539公里(控股2138公里),投资合同额超6000亿元,已运营高速公路30条(2488公里),轨道交通在建及完成里程543公里(投资1840亿元) [1] - 作为中国铁建"专精特新"链长企业,重点布局生态环保、城市更新、智慧运维、路衍经济等领域,并成立产业研究院前瞻性投资资源循环利用、低空经济、海洋材料等战新产业 [1] - 公司获202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是中国铁建系统内第四家AAA信用评级单位,连续四年获交通运输部公路建设信用评价AA级 [1] 招聘计划 - 招聘分为产业研究院(科创分公司)专业人才和唐山海水提溴项目专业人才/产业工人两类,具体岗位详见附件1和附件2 [2] - 基本条件要求政治素质过硬、忠诚企业、具备组织协调能力及团队意识,身心健康 [3] 招聘流程 - 流程包括报名(截止2026年12月31日)、资格审查、能力测试(面试为主/笔试为辅)、研究录用四个环节 [4][5][7] - 能力测试重点考察外在形象、专业知识、工作经验等,笔试侧重理论技能与职业心理评估 [5] 应聘细节 - 薪酬待遇根据岗位及能力面议 [8] - 需提交《应聘登记表》《报名一览表》及证明材料至指定邮箱,文件命名格式为"姓名+内容",每人限报1岗 [9] - 面试需携带身份证、学历证书、职称证明等原件及复印件,并提供三甲医院体检报告 [11]
山东省已推动17家企业和机构在债券市场“科技板”发债227亿元
齐鲁晚报· 2025-07-25 10:18
科技创新债券发行情况 - 山东省已推动17家企业和机构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科技创新债券227亿元 [1][5] - 发行规模居全国前列 涵盖11家国有企业 4家民营企业 1家股权投资机构 1家金融机构 [5] - 行业覆盖电子信息 新能源 新材料 高端化工 生物医药等科技创新领域 [5] 科技创新债券特点 - 发行主体广泛 包括科技型企业 金融机构和股权投资机构三类 [4] - 资金用途聚焦 科技型企业募集资金可用于研发投入 项目建设 并购重组等 股权投资机构50%以上资金投向高技术制造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 [4] - 发行方式灵活 支持含权结构 发行缴款 还本付息等创新条款 [4] - 增信措施丰富 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 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 [4] 债券市场"科技板"成效 - 实现三类发行主体全覆盖 债券期限长达5年期 10年期 单笔最低发行利率1.63% 加权平均利率2% [5] - 落地全国首单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创设的5年期信用风险缓释凭证 全国首单农商行科技创新金融债券 全国首单上海清算所托管科创债柜台质押业务 [6] 未来工作方向 - 继续落实科技创新债券支持政策 加强宣传推介 挖掘市场主体债券融资潜能 [6] - 依托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 探索央地联合增信机制 争取更多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