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装备制造业
icon
搜索文档
今年上半年全国企业销售收入平稳增长
快讯· 2025-08-03 14:05
企业销售收入 - 全国企业销售收入保持平稳增长 [1] - 制造业销售收入增速较全国企业总体增速快1.5个百分点 [1] 制造业发展 - 制造业发展稳中提质 [1] - 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9% [1] - 高技术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9% [1] 创新产业 - 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3% [1] - 创新产业持续壮大 [1] 数字经济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幅达到10%左右 [1] - 全国企业采购数字技术金额同比增幅达到10%左右 [1] - 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进程持续加快 [1]
上半年我国中小企业质效稳步提升
央视网· 2025-08-03 12:20
中小企业经济运行情况 - 上半年中小企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增长 [1] - 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 0% [4] -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 6% [4] 行业表现 - 31个制造业大类行业中 19个行业中小企业利润总额保持增长 [3] - 计算机及通信电子设备 电气机械等装备制造业增速较快 [3] 出口情况 - 6月份中小企业出口指数为52 1% 连续15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3] 创新能力 - 规模以上工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为5 3% [6] - 研发费用占比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3 1个百分点 [6] 资本市场表现 - A股新上市企业中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占比超八成 [4] 政策支持 - 将健全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探索建立优质企业主动发现机制 [6] - 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 推动更多优质服务资源下沉 [6]
中经评论:减税降费精准发力,要提质更要持续
搜狐财经· 2025-08-03 00:07
减税降费政策成效 - 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9.9万亿元,预计2024年底达10.5万亿元,年均新增超2万亿元 [1] -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促进科技创新,2024年企业享受金额3.32万亿元、享受户数61.5万户,较2021年分别增长25.5%和16.7% [1] - 减税降费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促进资金投入扩大再生产和产业结构升级,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 制造业支持政策 - 制造业增值税税率下调和留抵退税力度加大,2021-2024年制造业销售收入占比稳定在29% [2]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销售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6%和10.4%,2024年上半年同比分别增长8.9%和11.9% [2] - 政策红利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重要支撑 [2] 政策优化方向 - 依托税收大数据精准实施"政策找人",完善税费服务诉求解决机制 [3] - 持续优化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税费制度,完善基础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政策 [3] - 针对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机器人等领域设计超常规激励政策 [3] - 通过税收优惠引导社会资金流向现代产业研发与生产领域 [3] 政策综合效应 - 减税降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畅通流动,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2] - 政策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 [2] - 税费"减法"换取企业效益"加法"和市场活力"乘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3]
31省份半年报:粤苏鲁总量领跑 新兴产业成增长“新势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2 04:37
地方经济半年报核心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全国31省份GDP总量前三名:广东68725.4亿元、江苏66967.8亿元、山东50046亿元 [3][4] - 经济增速前三省份:西藏、甘肃、湖北(湖北GDP增速6.2%,超全国均值0.9个百分点) [1][6] - 东部省份经济总量保持领先,中部省份增速亮眼,27个省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跑赢GDP增速 [1][7] 头部省份经济表现 - **广东**:GDP总量68725.4亿元领跑全国,高技术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14.7%、工业机器人+34.0%、民用无人机+58.2%) [3][9][10] - **江苏/山东**:GDP分别为66967.8亿元(增速5.7%)、50046亿元(增速5.6%),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2%(福建)、13.0%(山东) [4][8] - **福建**:GDP增速从5.5%提升至5.7%,社零总额12560.88亿元(+6.0%),规上工业增加值+8.7%(装备制造业+15.2%) [4][8] 新兴产业驱动增长 - **装备制造业**:全国规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比35.5%(同比+0.9pct),拉动工业增长3.4个百分点,福建(+15.2%)、湖南(+12.2%)、山东(+13.0%)表现突出 [7][8] - **汽车产业**:河南汽车制造业增加值+24.5%(新能源汽车带动),陕西汽车产量+25.2%(新能源汽车+30.3%) [9] - **高技术制造业**:湖北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14.4%(贡献率27.5%),锂离子电池(+62.1%)、电子元件(+53.0%)等产量高增长 [6][10] 区域产业升级动态 - **广东**:工业机器人、无人机等新兴产业形成集群效应,需推动传统产业(占规上制造业70%+)转型 [10] - **湖北**:出口总额+38.5%(对"一带一路"国家占比54.9%),高技术制造业成为核心增长极 [6][10] - **北京**:固定资产投资+14.1%(设备购置投资+99.0%),规上工业增加值+7.0% [5]
31省份半年报全部出炉,广东、江苏、山东GDP位列前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2 04:24
全国31省份经济半年报 - 2025年上半年全国31省份GDP数据已全部公布,广东、江苏、山东三省GDP总量位居全国前三,分别为68725.4亿元、66967.8亿元和50046亿元 [2] - 东部省份经济总量保持领先优势,中部省份在经济增速上表现突出,西藏、甘肃和湖北GDP增速排名全国前三位 [2] - 2025年上半年全国GDP平均增速为5.3%,福建、北京等东部省份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达到5.7%和5.5% [5] 区域经济发展特点 - 广东GDP总量持续领跑全国,2025年上半年达68725.40亿元,江苏、山东紧随其后,同比增速分别为5.7%和5.6% [5] - 湖北GDP增速达6.2%,领跑中部省份,出口表现尤为亮眼,同比增长38.5%,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比达54.9% [7] - 福建消费及工业增长提供关键支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 [6] 工业与新兴产业发展 - 2025年上半年全国27个省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跑赢区域GDP增速,装备制造业及汽车、电子等行业表现突出 [3][9] - 装备制造业成为工业增长"压舱石",占全部规上工业的35.5%,较去年提高0.9个百分点,拉动工业增长3.4个百分点 [9] - 福建、湖南、山东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2%、12.2%和13.0%,显著高于工业整体增速 [10] 新兴产业表现 - 广东高技术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工业机器人等产品产量增幅达14.7%-58.2% [11] - 湖北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4%,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27.5%,锂离子电池、电子元件等产品产量增幅超20% [13] - 河南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4.5%,新能源汽车生产带动相关产业高速增长,陕西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9% [11] 产业结构调整 - 各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机器人、无人机等新兴产业,广东已成为国内最大智能机器人产业集聚区 [11][12] - 工业机器人行业进入重要发展周期,技术应用场景推广对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效率起关键作用 [12] - 各省寻求多元化发展路径,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势力",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和区域产业结构升级 [13]
经济新方位|稳经济促改革,不断完善政策工具箱
人民日报· 2025-08-02 03:35
上半年经济表现 - 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3%,好于年初市场普遍预期,比去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 [2] - 7月份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6%,制造业企业市场信心稳定乐观 [2] - 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2%,比一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69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58% [2] - 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8.8%,外贸进出口规模站上20万亿元台阶,出口增长7.2% [2]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1.1% [2] 新动能发展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比规模以上工业整体快3.1个百分点 [3] - 人工智能开源模型、创新药等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等新兴产业茁壮成长 [3]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1至4月全国省际贸易销售额占全部销售收入比重为40.4%,较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 [7] - 上半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分别较一季度和上年同期下降0.1个和0.2个百分点,节约全社会物流费用超过1300亿元 [7] - 上半年全国跨省区交易电量同比增长18.2%,占市场化交易电量比例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 [7] 扩大内需与投资 - 高质量推进"两重"建设,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研究稳妥接续"两新"政策 [5] - 报批加快设立投放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推动民营企业更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 [6] - 完善交通能源等领域价格形成机制,提高投资回报水平 [6] 深化改革举措 - 深挖潜力提振消费,完善促进消费政策体系,推动出台促进服务消费、首发经济、数字消费等举措 [9] - 扩大有效投资,健全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投资体制机制,放大投资乘数效应 [9] - 研究促进民间投资发展政策,总结核电领域引入民间资本经验,加大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向民间资本推介力度 [9] 行业规范与竞争治理 - 统一政府行为尺度,明确招商引资鼓励和禁止的具体行为,治理和防范有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行为 [10] - 加快推进价格法修订,选取"内卷式"竞争突出的行业领域开展成本调查,规范企业价格行为 [10] 新动能与市场准入 - 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加快制定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出台培育和开放新场景的政策举措 [11] - 推进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探索数据等新型要素确权和参与分配的实现路径 [11]
稳经济促改革,不断完善政策工具箱
人民日报· 2025-08-02 00:20
上半年经济表现 -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高于年初预期且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 [3] - 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8.8%,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2%,现代服务业中信息传输等行业增长11.1% [3] - 外贸进出口规模突破20万亿元,出口增长7.2% [3]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整体3.1个百分点 [4] 新动能发展 - 人工智能开源模型、创新药等成果涌现,智能无人飞行器及车载设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快速成长 [4] - 7月制造业PMI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6%,持续处于扩张区间 [3] 政策与改革方向 - 将推动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设立,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 [7] - 1-4月全国省际贸易占比提升0.6个百分点至40.4%,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创历史新低,上半年节约物流费用超1300亿元 [8] - 全国跨省区交易电量同比增长18.2%,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提高2.6个百分点 [8] 重点领域布局 - 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和种业振兴行动,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及大宗商品储运基地 [8] - 推动核电领域民间资本经验复制,加大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向民资开放力度 [10] - 加快制定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探索数据要素确权及分配路径 [12] 市场秩序优化 - 将规范政府招商引资行为,明确鼓励与禁止清单,整治企业无序竞争 [11] - 选取"内卷式"竞争突出行业开展成本调查,修订价格法以规范企业定价行为 [11]
地区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经济日报· 2025-08-01 21:58
经济增速与区域表现 - 22个省份上半年GDP增速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5.3%),其中西藏以7.2%领跑,甘肃(6.3%)、湖北(6.2%)、浙江(5.8%)分列区域前列 [1][2] - 西部省份表现突出,9个省份增速超全国线,东部7个、中部5个、东北1个 [2] - 广东GDP总量保持全国第一(68725.4亿元),江苏(66967.8亿元)、山东(50046亿元)紧随其后 [3] 外贸与工业表现 - 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山东五省市进出口值占全国64.1%,同比增长4.8%,贡献全国出口增量近六成 [3] - 31省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均实现正增长,福建、安徽、河南、湖南增速超8%,河南、湖南、湖北、江苏利润增速达两位数 [4] - 造船业方面,辽宁造船完工量、订单量均列全国第2位,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同比提高10.5个百分点 [6] 新质生产力发展 - 浙江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营收增速显著,算力服务、数据服务等细分领域保持两位数增长 [5] - 福建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8%,江苏航空航天器、锂离子电池制造等行业增速超10% [5] - 安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7%,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80.7%;湖南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7.8% [5] 政策驱动与产业升级 - 北京设备购置投资增长99%,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28.2%;浙江家电、智能设备零售额增速超60% [4] - 湖北家电类零售额增长30.8%,家具类增长63%,增速较一季度显著提升 [4] - 四川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2.4倍,光伏电池增长1.9倍,锂离子动力电池增长53.2% [5] 区域发展战略 - 广东计划发力人工智能、海洋牧场、低空经济等新赛道 [7] - 江苏强调构建招商引资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 [8] - 上海聚焦三大先导产业规模扩张,深化科技-产业-金融循环 [8]
31省份半年报:粤苏鲁总量领跑,新兴产业成增长“新势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13:16
区域经济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广东GDP总量68725.4亿元领跑全国 江苏66967.8亿元和山东50046亿元紧随其后 [1][3] - 东部省份经济总量保持领先 浙江45004亿元 福建27996.57亿元 北京25029.2亿元 河北22965.9亿元 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增速53% [3] - 中部省份增速亮眼 湖北GDP29642.61亿元同比增长62% 西藏 甘肃增速排名全国前三 [1][6] 工业增长动能 - 全国27个省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跑赢GDP增速 装备制造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达355% 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 [7] - 福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7% 装备制造业增长152% 湖南装备制造业增长122% 山东装备制造业增长130% [8] - 河南汽车制造业增长245% 电气机械增长212% 陕西汽车制造业增长279% 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03% [9] 新兴产业表现 - 广东高技术产品产量快速增长 新能源汽车增长147% 锂离子电池增长422% 工业机器人增长340% 无人机增长582% [9] - 湖北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44% 贡献规上工业增长275% 锂离子电池产量增长621% 电子元件增长530% [11] - 工业机器人行业进入重要发展周期 广东已成为国内最大智能机器人产业集聚区 [10] 重点省份驱动力 - 福建消费零售总额12560.88亿元增长60% 工业投资成为关键支撑 [4] - 北京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1% 设备购置投资增长990%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0% [5] - 湖北出口总额增长385% 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比549% 工业增加值增长79% [6]
7月份制造业PMI回落 经济总体产出保持扩张
经济日报· 2025-08-01 07:04
制造业PMI总体表现 - 7月制造业PMI降至49.3% 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 主要受传统生产淡季及极端天气影响 [1] - 生产指数为50.5% 虽下降0.5个百分点但仍连续3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1] - 新订单指数为49.4% 较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 反映市场需求释放受阻 [1] 分行业PMI表现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PMI分别为50.3%和50.6% 持续高于临界点 [1] - 消费品行业PMI为49.5% 较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 [1] - 高耗能行业PMI为48% 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 景气度有所改善 [1] 价格指数变化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升至51.5% 较上月上升3.1个百分点 为3月以来首次突破临界点 [2] - 出厂价格指数为48.3% 较上月上升2.1个百分点 [2] - 石油煤炭加工、黑色金属冶炼等行业价格指数明显回升 [2] 企业规模差异 - 大型企业PMI为50.3% 生产指数52.1%和新订单指数50.7%均连续3个月扩张 [2] - 中型企业PMI为49.5% 较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 [2] - 小型企业PMI为46.4% 较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 [2] 非制造业表现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 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 [4]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6% 较上月下降2.2个百分点 [4]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较上月略降0.1个百分点 [4] 行业景气分化 - 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高于60% [4] - 租赁及商务服务、生态保护等行业处于扩张区间 [4] - 房地产、居民服务等行业指数低于临界点 [4] 预期与展望 - 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6% 较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 [3] - 非制造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5.8% 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 [4] - 经济总体保持扩张态势 新动能持续增长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