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

搜索文档
为啥全国猛建高铁,偏偏新疆押注民航?
虎嗅· 2025-07-19 08:43
新疆机场建设现状 - 新疆民用运输机场数量增至28座,继续稳坐"中国机场最多的省级地区"宝座 [2] - 新疆已建成全国覆盖面积最广、支线机场数量最多的机场网络 [8] - 按规划到"十四五"末新疆民用运输机场数量将达33个 [26] 新疆地理特征与交通选择 - 新疆面积16649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六分之一 [3] - 新疆喀什市到哈密市距离1800多公里相当于北京到福州的距离 [4] - 从乌鲁木齐到喀什驾车需18小时飞机却能15小时直达 [7] - 乌鲁木齐至霍尔果斯高铁线路规划全长687公里预计投资金额828亿元平均每公里造价约12亿元 [13] - 若羌楼兰机场总投资589亿元可满足12万人次的旅客吞吐量 [14] 民航发展数据 - 2024年新疆民航旅客吞吐量为48544万人次 [18] - 2025年暑运期间新疆26座机场航班起降量均实现增长部分支线机场增幅超40% [21] - 今年一季度新疆所有机场货邮吞吐量达75万吨同比增长4851%国际货运量飙涨10倍 [23] - 今年上半年新疆累计开通国际货运航线达34条覆盖19个国家 [24] 未来发展计划 - 乌鲁木齐机场北航站区投运后年吞吐能力达6300万人次将成中亚-欧洲中转枢纽 [27] - 2026年预计共有50架C909飞机进疆运营 [28] - 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正逐步成长为连接中亚、欧洲等地区的重要航空物流枢纽 [25]
中国重工: 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换股吸收合并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暨关联交易报告书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7-18 12:11
交易方案概述 - 中国船舶通过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中国重工,交易完成后中国重工将终止上市并注销法人资格[10][11] - 换股比例为1:0.1339,即每1股中国重工股票可换得0.1339股中国船舶股票[13] - 中国船舶换股价格为37.59元/股,中国重工换股价格为5.032元/股[13] - 交易完成后存续公司总股本将增至752,562.13万股[20] 交易目的与背景 - 贯彻落实国家深化国企改革政策要求,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41] - 消除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之间的同业竞争问题[16][46] - 抓住全球船舶工业复苏机遇,2024年我国造船三大指标占全球总量超50%[42] - 整合双方优势资源提升国际竞争力,打造世界一流船舶制造企业[44][46] 交易影响分析 - 存续公司总资产将从1819.77亿元增至4036.39亿元,营业收入从785.84亿元增至1333.51亿元[21] - 控股股东仍为中船工业集团,实际控制人仍为中国船舶集团[20] - 存续公司将承继中国重工全部资产、负债及业务,消除同业竞争[17] - 交易可能导致每股收益摊薄,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从0.81元降至0.65元[21] 行业现状与前景 - 全球造船业持续复苏,新造船价格指数较2020年低点上涨超50%[42] - 船队老龄化加速更新需求,散货船等主力船型平均船龄超12年[42] - 国家政策推动船舶制造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43] - 高附加值船型占比提升,气体船、油船、客船订单保持增长[42]
商务部副部长答21:“十四五”中老铁路等重点基建项目建成运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8 07:03
贸易投资成果 - 中国与共建国家货物贸易从2021年2.7万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3.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4.7%,占整体贸易比重由45.3%提升至50.7%,2024年上半年进一步增至51.8% [2] - 2021—2025年上半年中国与共建国家双向投资规模超2400亿美元,其中中国对共建国家投资超1600亿美元,共建国家对华投资超800亿美元 [2] 项目建设进展 - 2021—2025年上半年中国在共建国家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累计近6000亿美元 [2] - 中老铁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建成运营,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建设加速区域互联互通 [2] - 农业、教育、卫生等领域民生项目落地,如菌草、杂交水稻技术推广及本地技术人才培养 [2] 新兴领域合作 - 中国与50多个共建国家签署数字、绿色、蓝色等领域投资合作备忘录 [3] - "丝路电商"伙伴国增至36个,形成丝路电商日、丝路云品等合作品牌,120余家国家馆助力伙伴国产品入华 [3] - 绿色基建、清洁能源及绿色矿产国际合作积极推进 [3] 机制平台建设 - 通过双边经贸联委会、贸易畅通工作组等机制及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展会加强经贸对接 [5] - 与厄瓜多尔、塞尔维亚签署自贸协定,与安哥拉、塔吉克斯坦签署投资协定,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 [5]
火车之轮风驰电掣 中国制造动能强劲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17 22:57
公司背景与历史 - 公司从蒸汽机车起家,现已成为我国铁路大提速主型牵引机车生产者,并在大功率机车领域首次实现永磁直驱技术应用[1] - 公司成立于1954年,已生产超过1.2万台各种型号大马力干线机车,为中国铁路发展提供动力[1] - 公司凭借核心专利持续突破,展现出新的发展动能[1] 技术创新与研发 - 公司研制的永磁直驱货运机车首次满载试验成功,该技术拥有6件核心专利,取消齿轮箱后电机输出转矩较异步电机增大5.2倍[2] - 公司通过13年攻坚,破解永磁电机小型化与大扭矩矛盾,开发空心轴啮合传动专利和散热风道拓扑优化专利[2] - 公司实施"一体两翼一支柱"产业布局,构建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2] - 公司近10年累计拥有授权专利353件,主持和参与起草技术标准70余项,实施科研项目30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22项[3] 专利应用与成果转化 - 永磁直驱技术使机车效率提升5%,单台货运机车年节电超30万度,相当于200个家庭全年用电量[4] - 高原型电传动矿用自卸车搭载可拆卸式减震橡胶垫专利技术,在极寒缺氧环境中维护成本降低40%[4] - 全三维设计机车数据演进专利让研发周期缩短30%,设计误差率趋近于零[4] - 电力机车轮对驱动智能装配生产线专利使生产效率提升30%,质量故障率下降45%[8] 产业拓展与新领域 - 矿山装备专利群覆盖12项关键技术,攻克高原动力衰减世界难题[5] - 电气化公路专利支撑国内首条商用线落地,牵引公路货运减碳30%[5] 研发机制与人才培养 - 公司建立需求导向科研机制,通过"问题树"看板收集一线工人改进建议[6] - 专利价值评估采用"三把尺"标准:技术先进性、产业适配度、经济收益预期,85分以上项目进入"绿色通道"[6] - 公司构建"科学家-专家-工匠"三级人才梯队,拥有8位全国技术能手和114名中车级专家[7] - 青年创新基金每年投入千万支持"金点子"转化[7]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将持续强化创新与专利布局,助力中国铁路事业高质量发展[8]
“两重”建设按下“加速键” 基础设施投资支撑有力
央视网· 2025-07-17 08:16
"两重"建设推进情况 - 今年以来"两重"建设加速推进,瞄准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 [1] - 一批标志性工程项目正加力推进,基础设施投资支撑有力 [2] -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修复工作力度加大,包括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业园区水污染治理等项目 [4] 重点项目进展 - 云南昆明多个污染综合治理项目全面展开施工,重点领域污染治理水平持续提升 [4] - 西部陆海新通道标志性工程黄百铁路广西段新建33座隧道中29座已进洞施工 [7] - 配套推出通关便利化、物流降本增效、陆路启运港退税等"软建设"举措 [7] 资金安排与项目清单 - 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超3000亿元支持2025年第三批"两重"建设项目 [8] - 今年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已全部下达完毕,支持1459个项目 [8][11] - 项目涉及长江沿线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西部陆海新通道、高标准农田、重大水利工程等重点领域 [11] 投资与改革举措 - 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6%,增速比全部投资高1.8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个百分点 [15] - "软建设"方面加快推出改革创新举措,如优化长江沿线铁路投融资模式、探索"风电光伏+治沙"新模式 [13]
晨曦航空(300581)7月17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62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17 07:15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17日收盘,晨曦航空报收于20.58元,上涨10.76% [1] - 换手率17.34%,成交量95.36万手,成交金额19.0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62亿元,占比成交额8.52% [1] - 超大单净流入1.26亿元、占成交额6.6%,大单净流入3667.37万元、占成交额1.92% [1] - 中单净流出5533.89万元、占成交额2.9%,小单净流出10702.44万元、占成交额5.62% [1] 财务数据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329.51万元,同比增长149.25% [1] - 归属净利润1520.88万元,同比减少1.01% [1] - 扣非净利润1554.16万元,同比减少1.67% [1] - 流动比率4.645、速动比率2.899、资产负债率17.24% [1] 公司概况 - 西安晨曦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位于西安市 [1] - 公司从事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1] - 企业注册资本55010.9546万人民币,实缴资本55010.95万人民币 [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吴星宇 [1] 商业活动 - 公司共对外投资了3家企业 [2] - 参与招投标项目33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4条,专利信息3条 [2] - 拥有行政许可16个 [2]
时代新材: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外提供财务资助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7-16 16:27
财务资助事项概述 - 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向控股子公司青岛博锐提供财务资助人民币4,500万元,借款期限为2年,年利率2.30%[1] - 资助目的是支持子公司业务发展,满足其资金周转及日常生产经营需求,促进母子公司协同发展[1] 被资助对象基本情况 - 青岛博锐注册资本10,000万人民币,成立于2020年5月9日,主营减振降噪设备制造及轨道交通相关业务[2] - 2024年1-6月未审计数据显示:资产总额81,844万元,负债总额57,258万元,资产负债率69.96%,营业收入29,830万元,净利润2,109万元[3] - 资信状况良好,未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且历史借款本息已全部清偿[3] 股权结构与关联关系 - 公司通过株洲中车新锐减振装备有限公司间接持股青岛博锐52.07%[2] - 少数股东四方所与公司同受中国中车集团控制,但因国有控股审批程序复杂未同比例提供资助[3] 财务资助协议条款 - 协议约定借款金额4,500万元需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还款方式为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3] - 公司保留利率调整权,若青岛博锐违约可提前收回借款并收取违约金[3] 审议程序与保荐意见 - 该事项已通过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第五次临时会议审议,未达股东大会审议标准[4] - 保荐机构国金证券认为决策程序合规,符合公司章程及监管规定[4]
详解中国经济年中答卷
第一财经· 2025-07-16 04:07
中国经济上半年"成绩单"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其中二季度增长5.2%,环比增长1.1% [2] - 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比上月加快1个百分点 [3] - 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比1-5月回落0.9个百分点 [3] 工业增速维持高位 -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其中制造业增长7.0%,装备制造业增长10.2%,高技术制造业增长9.5% [5] - 6月41个大类行业中有36个行业保持增长,汽车制造业增长11.4%,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1.4% [5] - 人形机器人、3D打印设备等新兴产业有望成为新的增长支柱 [7] 消费市场亮点频现 - 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8%,增速比上月回落1.6个百分点 [10]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服务零售额增长5.3% [11] - 服务消费加快,假日消费拉动作用增强,部分升级类消费增速加快 [12] 投资增速结构优化 -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增长6.6% [16] - 制造业投资增长7.5%,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25.2%,比去年同期提升1.1个百分点 [17] - 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8.6%,明显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17] 政策支持与未来展望 - 国家发改委安排超3000亿元支持2025年第三批"两重"建设项目,今年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已全部下达 [20] - 全国正在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11968个、总投资额10.21万亿 [20] - 下半年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将进一步发力,用于基建投资的专项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都有可能加发 [19]
(活力中国调研行)从“地铁摇篮”到“中国名片” 中国高铁仍在加速
中国新闻网· 2025-07-15 06:48
高铁技术进展 - CR450动车组试验速度达时速450公里 运营速度时速400公里 商业运营后将显著提升出行效率[1] - CR450整车运行阻力降低22% 减重10% 车内噪声降低2分贝 客室服务空间增加4% 智能系统全面升级[1] - 列车已完成线路试验 各项性能指标达预期目标 即将投入商业运营[1] 氢能源列车突破 - 全国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完成首次达速试跑 满载时速160公里 每公里能耗仅5千瓦时[2] - 氢能列车最高续航达1000公里 关键系统试验数据已完成分析[2] - 该技术将推动都市圈城轨与市域交通互联互通 引领绿色低碳发展方向[2] 公司历史与产品矩阵 - 公司前身为1954年建厂的长春客车厂 曾研制新中国首列地铁列车 被誉为"中国地铁摇篮"[5] - 新世纪推出铝合金地铁 无人驾驶地铁等创新产品 形成9大产品平台30个主型产品[5] - "和谐号""复兴号"成为铁路客运主力 产品覆盖动车组 磁浮列车等多领域[5] 国际化发展 - 匈塞高铁项目实现中国高铁技术与欧盟规范对接 公司提供技术培训支持本地化运营[5] - 国际业务覆盖20多国 从产品出口转向"技术+服务+资本+管理"综合输出模式[6]
6月工业生产展现较强韧性,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达9.7%
搜狐财经· 2025-07-15 04:50
工业增加值增长情况 - 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较1-5月加快1.0个百分点 [1] -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 [1] - 6月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制造业增长7.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8% [1] - 6月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股份制企业增长6.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4.3%,私营企业增长6.7% [1] 行业增长亮点 - 6月41个大类行业中有36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 [2]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9.2%,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7.8%,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4.6% [2] - 汽车制造业增长11.4%,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0.1%,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1.4% [2] 增长驱动力分析 - 先进制造业、高技术行业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对工业经济运行支撑力强劲 [1] - 人形机器人、3D打印设备等新兴产业有望迎来产业化曙光,可能成为新增长支柱 [1] 下半年工业展望 - 受出口下行影响,下半年工业生产动能或将减弱,全年工业增加值增速预计4.8% [4] - 出口交货值占工业产值近四成,出口增速下滑将导致工业生产增速持续放缓 [4] - "反内卷"政策可能导致粗钢、光伏等领域限产,叠加"抢出口"后出口增速下行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