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草

搜索文档
“不只是食物,更是希望”
经济日报· 2025-08-16 21:50
核心观点 - 菌草技术作为中国农业创新成果在非洲推广应用 显著改善当地营养餐计划的经济性和可持续性 并具备多领域应用潜力 [1][2] 技术特性 - 菌草为草本植物 由福建农林大学20世纪80年代研发 具备蘑菇培养基 牲畜饲料和生态治理材料等多用途特性 [1] - 技术涵盖菌草种植 基质制作 食材加工到营养搭配的全流程体系 [2] 应用成效 - 卢旺达学校通过菌草技术实现每周至少两次蘑菇营养餐供应 营养均衡且成本低廉 [2] - 技术帮助学校通过售卖多余产品增加收入 形成可持续运营模式 [2] - 当前应用覆盖食用菌栽培 牲畜饲料和生态修复三大领域 [2] 推广规模 - 第二届非洲菌草技术培训班吸引5个非洲国家57名农业官员 教师和发展工作者参与 [2] - 中国援卢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将开展定向培训 推动技术在教育机构转化落地 [2] 战略价值 - 菌草技术与卢旺达国家营养发展战略高度契合 [2] - 技术被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及非洲国家农业部门纳入合作框架 [2]
跨越山海的中国贡献——“两山”理念启迪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新华社· 2025-08-13 15:38
新华社北京8月13日电 国际纵横谈丨跨越山海的中国贡献——"两山"理念启迪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新华社记者张代蕾 葛晨 这是蕴含东方智慧与实践伟力的科学论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考察湖州市安吉县余村,首次 提出"两山"理念。 20年来,"两山"理念不断凝聚共识,推动中国以敢为人先的绿色创新实践,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 奇迹和发展奇迹。这一理念正跨越山海,走向世界,助力广大发展中国家走上绿色发展之路,携手书写 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科学理念指引发展之路 冈比亚资深媒体人拉萨纳·通卡拉多次到访中国,今年第一次来到安吉余村。此番实地探访"绿水青 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让他对眼前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中国农村面貌有了更深的理解和 思考。 "正是在这里,20年前,习近平主席同当地村干部围坐一起,称赞他们作出了不起的重要决定—— 停止以破坏生态为代价去寻求发展。"通卡拉说,"此后,整个村庄一步步成长为如今以绿色产业为基础 的生态中心。" 在和通卡拉交流的过程中,人们回忆起当年"泥沙满地、尘土漫天"的情景和决定关停矿山、水泥厂 的艰难。尤为难忘的是,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 ...
国际纵横谈丨跨越山海的中国贡献——“两山”理念启迪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新华网· 2025-08-13 15:20
科学理念指引发展之路 - "两山"理念于2005年8月15日由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湖州市安吉县余村首次提出,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1] - 该理念推动中国以绿色创新实践创造了生态奇迹和发展奇迹,并走向世界助力发展中国家绿色发展 [1] - 冈比亚媒体人通卡拉实地探访余村后,深刻理解到该理念如何将生态破坏的村庄转变为以绿色产业为基础的生态中心 [2] - 哈萨克斯坦研究员叶西莫娃在2013年首次听到习近平主席在海外阐述"两山"理念,认为其体现了对人类生态文明与发展问题的深邃思考 [2][3] 理念的国际传播与影响 - 习近平主席在G20杭州峰会、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达沃斯论坛等国际场合多次阐述"两山"理念 [3]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安诺生称赞该理念"启迪心灵",匈牙利国会副主席伊什特万评价其"高瞻远瞩、深入人心" [3] - 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柯布认为该理念跳出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对立的传统框架 [4] -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索尔海姆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送给全世界的珍贵礼物" [5] 实践案例与项目落地 - 中国援毛里塔尼亚畜牧业技术示范中心引入菌草技术,帮助当地实现稳定收入和生态恢复 [5] - 菌草技术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扎根,推动当地减贫和可持续发展 [5] - 中企承建的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通过绿色施工方法保护当地生态 [6] - 中企投建的波黑伊沃维克风电项目年发电量2.59亿千瓦时,年减排二氧化碳约24万吨 [6] 全球绿色转型贡献 - 中国援助的"非洲光带"项目将为乍得、布隆迪等非洲国家至少5万户无电贫困家庭提供光伏电力 [8][9] - 中国通过技术创新、产业链优势和市场优势助力发展中国家绿色转型 [9] - 世界经济论坛专家瓦格纳认为中国已成为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力量 [9] - 中国设立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将绿色发展纳入全球发展倡议重点领域 [9] 国际合作与未来展望 - 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卢琦因防治荒漠化贡献获2024年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7] - 埃及生态学家阿拉姆学习中国农业废弃物回收管理技术,认为中国为全球贡献了全新思路 [7] - 肯尼亚学者阿德希尔指出中国资本、技术和知识助力非洲推动碳中和进程 [10] - 美国学者里夫金认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代表着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范式转变 [10]
丝路走笔丨“不只是食物,更是希望”——为非洲孩子餐桌带去希望的“中国草”
新华网· 2025-07-31 08:11
记者在中国援卢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近日举办的"第二届非洲菌草技术应用培训班"上结识了蒙尤拉班加。 她向记者讲述了一个关于菌草、蘑菇和"营养餐"的故事。 蒙尤拉班加是卢旺达南方省布萨萨马纳技术学校的体育老师,也是学校"营养餐"团队的骨干成员。所 谓"营养餐",指的是卢旺达政府近年来推进的一项计划,为了让从学前班到中学的孩子们能在学校吃上 营养餐,鼓励学校采购本地农产品,支持社区农业发展。 新华社基加利7月31日电 丝路走笔|"不只是食物,更是希望"——为非洲孩子餐桌带去希望的"中国 草" 新华社记者吉莉 "蘑菇不仅是孩子们餐桌上的一道菜,更是一粒改变未来的种子。"在一场菌草技术培训班上,卢旺达女 孩爱丽丝·阿卢埃特·玛丽·蒙尤拉班加对新华社记者说。 从中国回来后,蒙尤拉班加开始在学校里小规模试种菌草,自制蘑菇培养基培育蘑菇。目前学校每周至 少安排两次以蘑菇为主菜的营养餐,营养均衡、成本低廉。她自信地说,随着菌草技术的成熟和产量提 升,学生餐桌上的蘑菇还会更多。 在蒙尤拉班加看来,蘑菇"不只是食物,更是希望"。"这次培训对我来说是一次关键机会。我已经准备 好了,不只是为了个人成长,更希望能通过教育、农业和创新,让这项 ...
记者手记丨坦桑尼亚小伙菌菇棚里的中国“幸福草”
新华网· 2025-07-29 08:32
菌草技术行业 - 菌草技术由中国福建农林大学林占熺教授研发 使用草作为栽培食药用菌菇的培养基原料[1] - 该技术保护森林资源并为农民创造脱贫致富新路径 被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称为中国幸福草[1] - 技术包含系统性农业概念 提供一整套可用 用得起且可传授的方法体系[2] 绿菌公司经营 - 公司专注于研发和培育药用菌菇 创始人比索马于2022年通过大学培训首次接触菌草概念[2] - 2023年创始人参加中国45天菌草技术培训后停用锯末 全面改用菌草培养基[2] - 公司产品包括干燥灵芝粉末 目前供不应求 客户通过网络下单或经中医爱好者 草药师推荐购买[2] - 公司正与本地诊所合作研究灵芝产品纳入日常保健的方案[3] 技术推广模式 - 采用开放式传授模式 每月培训外地青年农民 重点关注女性群体和首次种植者[3] - 培训内容涵盖菌草基料制作 包装和销售等全流程指导[3] - 已培训几十名农户 部分开始向本地市场供货 另有尝试小规模出口[3] - 发展目标为共享知识资源的合作体 计划开发新品种菌菇和家庭种植套装[3] 政策支持背景 - 坦桑尼亚前总统基奎特2016年访问福建农林大学时提出希望菌草技术为坦桑尼亚发展作贡献[3] - 2023年基奎特确认菌草技术在坦桑尼亚发展良好 其个人牧场已种植菌草[3]
商务部副部长答21:“十四五”中老铁路等重点基建项目建成运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8 07:03
贸易投资成果 - 中国与共建国家货物贸易从2021年2.7万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3.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4.7%,占整体贸易比重由45.3%提升至50.7%,2024年上半年进一步增至51.8% [2] - 2021—2025年上半年中国与共建国家双向投资规模超2400亿美元,其中中国对共建国家投资超1600亿美元,共建国家对华投资超800亿美元 [2] 项目建设进展 - 2021—2025年上半年中国在共建国家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累计近6000亿美元 [2] - 中老铁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建成运营,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建设加速区域互联互通 [2] - 农业、教育、卫生等领域民生项目落地,如菌草、杂交水稻技术推广及本地技术人才培养 [2] 新兴领域合作 - 中国与50多个共建国家签署数字、绿色、蓝色等领域投资合作备忘录 [3] - "丝路电商"伙伴国增至36个,形成丝路电商日、丝路云品等合作品牌,120余家国家馆助力伙伴国产品入华 [3] - 绿色基建、清洁能源及绿色矿产国际合作积极推进 [3] 机制平台建设 - 通过双边经贸联委会、贸易畅通工作组等机制及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展会加强经贸对接 [5] - 与厄瓜多尔、塞尔维亚签署自贸协定,与安哥拉、塔吉克斯坦签署投资协定,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 [5]
十年冲锋:朝着科技强国目标
科技日报· 2025-06-24 00:54
科技创新战略 - 创新驱动成为国家发展核心战略,科技强国成为现代化强国建设核心关键词 [2] - 提出到2035年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科技强国 [2] - 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 [3] - 必须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4] 科技发展成就 - 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空间科学等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成果 [13] - "墨子"传信,"北斗"组网,"嫦娥"探月,"天眼"巡空,"天和"驻空等战略高技术领域实现跨越 [13] - 国产大飞机实现商飞,高铁技术树起国际标杆,人工智能突飞猛进 [13] - 新能源汽车为全球汽车产业增添动力,鸿蒙原生应用和元服务加速更新 [13] - 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超过3.6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 [33] - 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68%,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 [33] - 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发明专利申请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蝉联世界第一 [33] 核心技术攻关 -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必须自主创新 [7] - 聚焦脑机接口、6G、合成生物学等领域部署战略性重大科技项目 [9] - 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 [24] - 充分发挥科技领军企业龙头作用,支持企业牵头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11] 科技体制改革 -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143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 [18] - 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 [18] - 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20]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表格大幅精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实行"无纸化"申请 [22] - "破四唯""立新标"并举,加快形成以创新价值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 [22] 国际合作与开放 - 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签署119个中外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 [27] - 建设70多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参与60多个国际大科学计划 [27] - 北斗系统服务输出到140余个国家和地区 [28] - 嫦娥七号将搭载埃及、巴林、泰国等国载荷飞往月球 [28] - 中国杂交水稻在20多个非洲国家推广种植 [29] - 菌草技术惠及全球100多个国家 [29] 新兴产业发展 - 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成为推动全球绿色转型的强劲引擎 [29] - 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成为国际合作新增长点 [30] - 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制定《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 [30]
我科研人员破译高等植物转录因子功能分化密码
科技日报· 2025-06-18 00:42
科研突破 - 福建农林大学朱方捷团队通过高通量技术解析了40个MYB家族转录因子的DNA序列特异性,阐明了转录因子在进化中实现功能区分的新机制 [1] - 研究解决了高等动植物研究中长期存在的转录因子"特异性悖论"问题,发现转录因子形成同源二聚体后可识别独特DNA序列 [2] - 团队鉴定出调控菌草纤维素合成的关键MYB因子,该因子决定菌草的重要农艺性状与生产加工性能 [2] 应用前景 - 研究成果将促进菌草在新能源与新材料领域的应用,如提升生物质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生物质新能源的效能 [1][2] - MYB家族转录因子是调控木质纤维素合成的重要因子,直接影响菌草作为生物质材料的应用价值 [2] - 福建农林大学整合海峡联合研究院和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平台,实现了基础科研与产业转化的高效衔接 [2] 学术价值 - 研究成果为解释高等动植物机体的复杂性与环境适应性提供了新视角 [2] - 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宏》与《国际分子科学》上 [1] - 转录因子是决定细胞命运的关键,在细胞重编程、再生医疗、农业育种等领域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2]
这项“国家任务”,为何落子成渝?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1 15:19
科技创新合作 - 菌草技术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落地生根 为当地创造数十万个就业机会 [1] - 中国-新西兰猕猴桃联合实验室成为全球最大红肉猕猴桃种质资源库 吸引埃及 巴基斯坦等国科研人员合作 [1] - "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构建"1+4+N"框架体系 包括科技人文交流 共建联合实验室等四大举措 [1] - 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在成都举行 由科技部等7方共同主办 [2] - 成渝地区与30余国签署70余个科技合作协议 实施300余项国际联合研发项目 [14] - 成渝地区国际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88亿元 组建"一带一路"国际技术转移联盟 [14] 科研设施建设 - 四川布局建设10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数量居全国第3 [7] - "拉索"观测站作为国际最灵敏伽马射线探测装置 有望揭开宇宙线起源之谜 [5] - 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覆盖2400米山体 具备全球领先的暗物质探测条件 [7] - 成都被称为"大科学装置之都" 汇聚大量科研机构 [7] 产业发展 - 成渝地区经济总量从6.3万亿元增长至8.6万亿元 占全国比重提升至6.5% [7] - 成都创新药企业创下多个"全球首个"纪录 成为中国医药创新高地 [10] - 腾讯"开悟"平台在四川布局 推动人工智能在交通 医疗等领域的应用示范 [12] - 四川发布40个"双向揭榜挂帅"项目 涉及人形机器人 航空航天等前沿领域 [15] 人才培养 - 成渝地区培养200余名国际技术经纪人 [14] - 四川举办领导干部AI能力系列讲座 覆盖3万余人 [18] - 成都开展"科学大讲堂"活动 邀请前沿领域专家进行科普 [18]
赠与世界“中国草”
人民日报· 2025-05-13 22:31
菌草技术发展 - 中国援津巴布韦菌草技术项目专家组于2024年2月14日从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出征 [1] - 菌草技术被称为"中国独有的治沙术",在荒漠和贫瘠土地应用中带来显著生态与经济效益 [2] - 技术已推广至斐济、非洲等地区,例如在斐济教会10个村落用菌草喂养牲畜 [2] 国际推广与合作 - 菌草技术团队长期执行国家援外使命,频繁出席联合国及国际会议推广技术 [2] - 2024年马来西亚高层会见菌草技术团队,推动技术进一步全球化 [2] - 埃及留学生成功完成菌草相关课题答辩,显示技术在国际教育领域的渗透 [1] 科研与教育 - 福建农林大学开设菌草学概论课程,吸引93名学生参与学习 [1] - 维吾尔族学生主动申请暑期到家乡菌草基地实习,反映技术在国内的实践应用 [1] - 科研楼建设中,团队适应艰苦环境开展研究工作 [1] 技术实践成果 - 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通过持续种植实现大面积绿化,菌草成活率逐步提升 [1] - 菌草在混凝土缝隙中自然生长,展示其顽强生命力 [2] - 非洲马赛族少女用菌草编织手环,体现技术融入当地文化生活 [2] 荣誉与认可 - 林占熺获得"菌草特别贡献奖" [1] - 林冬梅入选2024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名单 [2] - "菌草源"广场成为国际政要参观地点,彰显技术影响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