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石油化工
icon
搜索文档
2025中国企业500强揭晓!宁德时代位列……
搜狐财经· 2025-09-15 14:24
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总体情况 - 2025中国企业500强入围门槛为479.6亿元 较上年提高5.79亿元 [1] - 500强企业总营业收入达110.15万亿元 规模总量保持增长态势 [1] - 千亿级企业数量达267家 较上年增加14家 占比提升至53.4% [1] 企业研发投入表现 - 500强企业平均研发强度提升至1.95% 连续8年保持增长 [1] 企业所有制结构 - 国有企业入围251家 民营企业入围249家 保持基本均衡格局 [1] 头部企业排名情况 - 国家电网以39459.28亿元营收位列榜首 [2][3]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以29690.48亿元营收排名第二 [2][3]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以29319.56亿元营收排名第三 [2][3] 重要企业排名亮点 - 宁德时代位列第77位 营收3620.13亿元 [2][5] - 比亚迪位列第26位 营收7771.02亿元 [4] - 华为投资控股位列第23位 营收8620.72亿元 [3] - 腾讯控股位列第31位 营收6602.57亿元 [4] - 阿里巴巴位列第17位 营收9963.47亿元 [3] - 京东集团位列第10位 营收11588.19亿元 [3]
矛盾不突出,传统旺季供需双增
国贸期货· 2025-09-15 12: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短期、中期、长期均为震荡,振幅 -5% - 5% [7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沥青矛盾不突出,传统旺季供需双增,短期供需矛盾不突出,9月供需双增,大趋势继续跟随原油波动 [4] - 供给方面,9月地炼沥青排产预计达148万吨,同比增43万吨(涨幅41%),环比增22万吨(涨幅17%),1 - 9月预计约1043万吨,同比增161万吨(涨幅18%) [4] - 需求方面,需求释放不及预期,北方部分需求小增,南方降雨减少需求小幅回暖,今年预计旺季不旺,本周国内炼厂出货量39.7万吨,环比降3.6% [4] - 库存方面,本周厂库累库,东北地区突出;社库去库,山东地区突出 [4] - 成本方面,原油价格先跌后升,后续市场利空情绪缓解 [4] - 投资观点震荡,交易策略单边震荡,套利无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价格 - 展示了重交沥青华东、华南、华北、山东地区主流市场价随时间变化情况 [6][7][8] 价差&基差&交割利润 - 呈现了沥青裂解价差、沥青 - 焦化料价差、沥青基差(主要地区)随时间的变化 [14][15][18] 供给 - 排产预期:展示中国沥青排产和产量月度数据变化 [22] - 产能利用率:展示中国及各地区重交沥青产能利用率随时间的变化 [31][34][35] - 检修损失量:展示中国沥青检修损失量周度和月度数据变化 [38] 成本&利润 - 沥青生产毛利:展示山东地区沥青生产毛利随时间的变化 [42] - 稀释沥青:展示其价格、升贴水、港口库存等数据随时间的变化 [45][46] 库存 - 厂内库存:展示中国及各地区厂内库存随时间的变化 [50] - 厂内库存率:展示中国及各地区厂内库存率随时间的变化 [53] - 社会库存:展示中国及各地区社会库存随时间的变化 [56] 需求 - 出货量:展示中国及各地区沥青出货量随时间的变化 [59] - 下游开工率:展示道路改性沥青、改性沥青、建筑沥青、防水卷材等开工率随时间的变化 [62][63][65] - 改性沥青开工率:展示中国及各地区改性沥青开工率随时间的变化 [68]
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营收微增、人均净利润增速超7%
经济观察网· 2025-09-15 11:45
营收规模与增长 - 2025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达110.15万亿元 同比微增0.07% 较去年1.58%和前年5.74%的增速显著放缓 [1] - 千亿级企业数量增至267家 占比53.4% 其中15家企业营收突破万亿元 [1] - 国家电网以近3.9万亿元营收领跑 中国石油 中国石化 中国建筑营收均超2万亿元 [1] 企业盈利效率 - 收入净利润率为4.27% 较去年提升0.17个百分点 [1] - 人均净利润达14.93万元 同比增长7.03% 人均营业收入349.38万元 连续九年提升且同比增长2.63% [1] 研发投入与创新 - 研发费用总额1.73万亿元 研发强度1.95% 连续八年提升并创历史新高 [2] - 有效专利总数224.37万件 同比增加21.4万件 增幅达10.54% [2] 行业结构变化 - 新入围或重新入围企业共39家 汽车及零部件制造 物流及供应链行业新增企业最多(6家) [1] - 京东排名升至第10(上升2位) 阿里巴巴位列第17(上升4位) 华为位列第23(上升7位) [1] 入围标准与行业地位 - 500强入围门槛提升至479.60亿元 实现连续23年上升 [2] - 中国企业规模已进入世界前列 但在国际产业领军地位和全球竞争力方面仍需补强 [2]
瑞达期货纯苯产业日报-20250915
瑞达期货· 2025-09-15 11: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BZ2603震荡偏强终盘收于6032元/吨 ,本周纯苯供应预计小幅增加,下游部分停车装置重启或带动国内供需差收窄 ,但9月下旬至10月苯乙烯仍处检修周期需求端修复受限 ,临近国庆下游备货需求或支撑价格但难推涨 ,成本方面国际油价有压力 ,受稳增长政策利好日内工业品以涨为主 ,BZ2603日度K线关注6070附近压力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期货市场 - 主力收盘价纯苯为6032元/吨 ,环比44 ;主力结算价纯苯为6021元/吨 ,环比32 ;主力成交量纯苯为4149手 ,环比 - 596 ;主力持仓量纯苯为12379手 ,环比 - 721 [2] 现货市场 - 华东市场纯苯主流价5910元/吨 ,环比 - 20 ;华北市场纯苯主流价5990元/吨 ,环比80 ;华南市场纯苯主流价5900元/吨 ,环比0 ;东北地区纯苯主流价5970元/吨 ,环比10 [2] - 江苏地区加氢苯主流价6075元/吨 ,环比50 ;山西地区加氢苯主流价5750元/吨 ,环比0 [2] - 韩国纯苯离岸中间价714美元/吨 ,环比 - 3 ;中国纯苯到岸价(CFR)中间价732.5美元/吨 ,环比 - 5 [2] 上游情况 - 布伦特DTD原油现货价67.8美元/桶 ,环比1.32 ;日本地区石脑油CFR中间价598.5美元/吨 ,环比 - 5.5 [2] 产业情况 - 纯苯产能利用率78.14% ,环比0.13 ;纯苯当周产量45.55万吨 ,环比0.22 [2] - 港口纯苯期末库存14.4万吨 ,环比 - 0.5 ;纯苯生产成本5327.8元/吨 ,环比 - 118.2 ;纯苯生产利润737元/吨 ,环比76 [2] 下游情况 - 苯乙烯开工率74.98% ,环比 - 4.76 ;己内酰胺产能利用率95.72% ,环比6.41 [2] - 苯酚产能利用率78.54% ,环比 - 0.46 ;苯胺产能利用率69.24% ,环比 - 0.1 ;己二酸产能利用率64.3% ,环比2 [2] 行业消息 - 截至9月15日 ,江苏纯苯港口库存13.4万吨 ,环比上周 - 6.94% [2] - 9月5日至11日 ,中国石油苯利润443元/吨 ,环比上周 - 69元/吨 [2]
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半导体芯闻· 2025-09-15 09:59
规模总量 - 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达110.15万亿元 较上年有所增长[2] - 入围门槛提升至479.60亿元 较上年增加5.79亿元 实现23连升[2] - 资产总额达460.85万亿元 同比增长7.46%[2] - 千亿规模企业数量增至267家 较上年增加45家[2] - 15家企业营业收入超过万亿元 其中国家电网营收超3万亿元 即将突破4万亿元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建筑营收超2万亿元[2] 经济效益 - 企业500强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总额4.71万亿元 同比增长4.39%[2] - 收入净利润率达4.27% 较上年提升0.17个百分点[2] 研发创新 - 研发费用投入总额1.73万亿元 研发强度创1.95%新高 连续8年提升[3] - 有效专利总数224.37万件 较上年增加21.40万件 增长10.54%[3] - 发明专利数量103.96万件 较上年增加15万件 增长16.86% 连续6年保持增长[3] - 发明专利占比达46.33% 较上年提升2.50个百分点[3] 产业结构 - 39家新入围或重新入围企业 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物流及供应链企业增加最多 共6家新入围[3] - 计算机通信设备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信及互联网信息服务行业在研发费用、专利、标准等方面贡献突出[4] - 制造业、服务业和其他行业对营收增长贡献率分别为40.48%、40.29%和19.23%[4] 企业排名 - 国家电网以3.95万亿元营收位列第一 中国石油(2.97万亿元)、中国石化(2.93万亿元)分列二三位[6] - 营收超万亿企业包括中国建筑(2.19万亿元)、工商银行(1.63万亿元)、农业银行(1.42万亿元)、建设银行(1.41万亿元)等15家企业[6][7] - 京东(1.16万亿元)、阿里巴巴(9963亿元)、腾讯(6603亿元)、拼多多(3938亿元)等互联网企业位列前100[6][7] - 比亚迪(7771亿元)、华为(8621亿元)、宁德时代(3620亿元)等先进制造企业排名显著提升[6][7]
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出炉
新浪财经· 2025-09-15 09:31
榜单概况 - 中国企业联合会发布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 以2024年企业营业收入为入围标准 入围门槛达479.6亿元 较上年提高5.79亿元 [2] - 国企和民企入围数量基本均衡 分别为251家和249家 15家企业营业收入超过万亿元 [2] - 500强企业营业收入总额达110.15万亿元 资产总额460.85万亿元 增长7.46% [5][6] 头部企业排名 - 国家电网以39459.28亿元营收位列第一 中国石油(29690.48亿元)和中国石化(29319.56亿元)分列二三位 [4] - 前十名企业包括四大国有银行(工商银行16291.26亿元 农业银行14199.41亿元 建设银行14148.38亿元 中国银行12646.92亿元)及中国建筑(21871.48亿元) 京东集团(11588.19亿元) [2][4] - 千亿级企业数量达267家 较上年增加14家 占比53.4% [5] 科技企业表现 - 阿里巴巴排名第17位 华为第23位 腾讯第31位 联想第47位 [5] - 拼多多(第70位) 小米(第76位) 美团(第80位)进入前100名 [5][9][10] - 京东集团以11588.19亿元营收位列第10 是前十名中唯一互联网企业 [4] 汽车产业布局 - 比亚迪位列第26名 是排名最高的汽车企业 [5] - 上汽集团(第36位) 吉利控股(第39位) 一汽集团(第41位) 北汽集团(第50位) 奇瑞控股(第58位) 广汽集团(第65位) 东风汽车(第73位)均进入前100名 [8][9] - 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共有6家新入围企业 [5] 研发创新投入 - 500强企业研发投入总额1.73万亿元 研发强度1.95% 连续8年提升 [6] - 有效专利总数224.37万件 较上年增加21.40万件 增长10.54% [6] - 发明专利103.96万件 增长16.86% 占比46.33% 提升2.50个百分点 [6] 新入围企业特征 - 39家新入围或重新入围企业 汽车及零部件制造 物流及供应链企业增加最多 [5]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位列第77位 营收3620.13亿元 [9] - 顺丰控股位列第92位 营收2844.20亿元 [10]
重磅!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新鲜“出炉”,京东进入前10,比亚迪、小米排名意想不到,第一名这家公司年收入近4万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5 09:29
规模增长 - 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达110.15万亿元 较上年有所增加 [1] - 入围门槛提升至479.60亿元 较上年提高5.79亿元 实现连续23年上升 [1] - 资产总额达460.85万亿元 同比增长7.46% [1] - 千亿规模企业数量增至267家 较上年增加45家 [1] - 15家企业营业收入超过万亿元 其中国家电网营业收入超过3万亿元 接近4万亿元 [1] 经济效益 - 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总额达4.71万亿元 同比增长4.39% [1] - 收入净利润率为4.27% 较上年提升0.17个百分点 [1] 研发创新 - 研发费用投入总额达1.73万亿元 [2] - 研发强度创1.95%新高 连续8年保持提升 [2] - 有效专利总数达224.37万件 较上年增加21.40万件 增长10.54% [2] - 发明专利数量达103.96万件 较上年增加15万件 增长16.86% 连续6年保持增长 [2] - 发明专利占比达46.33% 较上年提升2.50个百分点 [2] 产业结构 - 39家新入围或重新入围企业 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物流及供应链企业增加最多 共6家新入围 [2] - 计算机通信设备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信及互联网信息服务行业在研发费用、专利、标准等方面贡献突出 [2] - 制造业、服务业和其他行业对营收增长贡献率分别为40.48%、40.29%和19.23% [2] 领先企业排名 - 国家电网以39459.28亿元营业收入位列榜首 [3] - 中国石油(29690.48亿元)和中国石化(29319.56亿元)分列第二、三位 [3] - 营业收入超2万亿元企业包括中国建筑(21871.48亿元) [3] - 前十名企业包括工商银行(16291.26亿元)、农业银行(14199.41亿元)、建设银行(14148.38亿元)等金融机构 [3] - 京东集团(11588.19亿元)位列第十 是排名最高的互联网企业 [3]
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发布!
搜狐财经· 2025-09-15 09:28
规模总量 - 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达110.15万亿元 较上年增长[1] - 入围门槛提升至479.60亿元 较上年增加5.79亿元 实现23年连续上升[1] - 资产总额达460.85万亿元 同比增长7.46%[1] - 千亿级企业数量增至267家 较上年增加45家 其中15家企业营收超万亿元[1] - 国家电网营收超3万亿元 接近4万亿元 中国石油 中国石化 中国建筑营收均超2万亿元[1] 经济效益 - 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总额达4.71万亿元 同比增长4.39%[1] - 收入净利润率为4.27% 较上年提升0.17个百分点[1] 研发创新 - 研发投入总额达1.73万亿元 研发强度创1.95%新高 连续8年提升[2] - 有效专利总数224.37万件 同比增长10.54% 其中发明专利103.96万件 同比增长16.86%[2] - 发明专利占比达46.33% 较上年提升2.50个百分点 专利质量持续优化[2] 产业结构 - 39家新入围或重新入围企业 汽车及零部件制造 物流及供应链领域新增6家企业[2] - 计算机通信设备 电子设备制造 电信及互联网服务行业在研发投入 专利及标准方面贡献突出[2] - 制造业 服务业和其他行业对营收增长贡献率分别为40.48% 40.29%和19.23%[2] 企业排名 - 国家电网以3.95万亿元营收位列榜首 中国石油(2.97万亿元) 中国石化(2.93万亿元)分列二三位[4] - 京东集团(1.16万亿元) 阿里巴巴(9963.47亿元) 腾讯控股(6602.57亿元) 华为(8620.72亿元)等科技企业进入前50[4][6] - 宁德时代(3620.13亿元) 比亚迪(7771.02亿元)等新能源企业排名显著提升[6][7]
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国家电网、中石油、中石化排前三,京东第十
新浪财经· 2025-09-15 09:09
榜单基本信息 - 中国企业联合会第24次发布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 以2024年企业营业收入为入围标准[1] - 入围门槛达479.6亿元 较上年提高5.79亿元[1][4] - 国企与民企数量基本均衡 分别为251家和249家[1] - 营业收入总额达110.15万亿元 资产总额460.85万亿元 增长7.46%[4][5] 头部企业格局 - 15家企业营业收入超万亿元[1] - 国家电网以39459.28亿元营收居首 即将突破4万亿元大关[2][4] - 前四名企业营收超2万亿元:国家电网(39459.28亿元)、中石油(29690.48亿元)、中石化(29319.56亿元)、中国建筑(21871.48亿元)[2][4] - 前十名企业包括电网、石油、建筑、银行和京东集团[1][2] 行业与企业分布 - 科技企业排名:阿里巴巴(17)、华为(23)、腾讯(31)、联想(47)、拼多多(70)、小米(76)、美团(80)[4] - 汽车行业表现突出:比亚迪排名最高(26) 上汽(36)、吉利(39)、一汽(41)、北汽(50)、奇瑞(58)、广汽(65)、东风(73)均进入前100[4][6][7] - 39家新入围或重新入围企业 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物流及供应链企业增加最多(共6家)[4] 规模与盈利指标 - 千亿级企业数量达267家 较上年增加14家 占比53.4%[4] - 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总额4.71万亿元 增长4.39%[4] 研发与创新投入 - 研发费用总额1.73万亿元 研发强度创1.95%新高 连续8年提升[5] - 有效专利总数224.37万件 增加21.40万件(增长10.54%)[5] - 发明专利103.96万件 增加15万件(增长16.86%) 连续6年保持增长[5] - 发明专利占比46.33% 提高2.50个百分点 专利质量稳步提升[5]
2025中国企业500强发布,15家年营收超万亿元,国家电网、中石油、中石化位列前三!
搜狐财经· 2025-09-15 08:49
规模总量 - 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达110.15万亿元 较上年有所增长[1] - 入围门槛提升至479.60亿元 较上年增加5.79亿元 实现23连升[1] - 资产总额达460.85万亿元 同比增长7.46%[1] - 千亿规模企业数量增至267家 较上年增加45家[1] - 15家企业营业收入超过万亿元 其中国家电网营业收入超过3万亿元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建筑营业收入超过2万亿元[1] 经济效益 - 企业500强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总额4.71万亿元 同比增长4.39%[1] - 收入净利润率达4.27% 较上年提升0.17个百分点[1] 研发创新 - 企业500强研发投入总额1.73万亿元 研发强度创1.95%新高 连续8年提升[2] - 有效专利总数224.37万件 较上年增加21.40万件 增长10.54%[2] - 发明专利数量103.96万件 较上年增加15万件 增长16.86% 连续6年保持增长[2] - 发明专利占比达46.33% 较上年提升2.50个百分点[2] 产业结构 - 39家新入围或重新入围企业 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物流及供应链企业增加最多 共6家新入围[2] - 计算机通信设备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信及互联网信息服务行业在研发费用、专利、标准等方面贡献突出[2] - 制造业、服务业和其他行业对营收增长贡献率分别为40.48%、40.29%和19.23%[2] 企业排名 - 国家电网以3.95万亿元营业收入位列榜首[4] - 中国石油(2.97万亿元)、中国石化(2.93万亿元)、中国建筑(2.19万亿元)分列2-4位[4] - 京东集团(1.16万亿元)位列第10 是排名最高的民营企业[4] - 腾讯控股(6602.57亿元)位列第31 阿里巴巴(9963.47亿元)位列第17[6] - 宁德时代(3620.13亿元)位列第77 比亚迪未出现在前100名[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