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电

搜索文档
海力风电(301155):公司动态研究报告:海风建设加速,公司交付有望放量
华鑫证券· 2025-06-27 08:0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海上风电装备供应商,聚焦风电设备零部件研产销,重点研发布局深远海产品,加速海外市场开拓,拓展新能源开发和风电场施工、运维领域布局 [6] - 海上风电行业有望开启新一轮增长,2025Q1公司营收同比大幅上升,2025年交付有望放量 [7] - 公司产能准备充足,在国内主要海上风电集群区域布局多个生产基地,满足产能需求 [8] - 预测公司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64.82、81.95、95.85亿元,EPS分别为3.25、4.34、5.32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1.4、16.0、13.1倍 [9] 公司概况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海上风电装备供应商,聚焦风电设备零部件研产销,主要产品为风电塔筒、桩基、导管架及升压站等,产品全覆盖12MW以上大功率市场 [6] - 公司重点研发布局深远海产品,包括深水导管架、海洋牧场、换流站、漂浮式基础等;积极加速海外市场开拓,通州湾海力装备基地、吕四港海力启东一期基地已投产;持续拓展新能源开发和风电场施工、运维领域布局 [6] 行业发展 - 海上风电行业自2021年抢装潮后进入调整期,2022 - 2023年因用海审批、航道协调等因素制约,海风项目延期现象普遍,目前相关问题已逐步解决,行业有望开启新一轮增长 [7] 公司业绩 - 2025Q1公司营收同比大幅上升,主要因江苏部分项目开始批量发货 [7]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签订合同但未履行或未履行完毕的履约义务对应收入约48.8亿元,将于2025年度确认收入,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7] 产能布局 - 公司在国内主要海上风电集群区域布局多个生产基地,包括浙江温州、广东湛江等省外基地及江苏省盐城市滨海港、江苏省南通市小洋口海力如东、江苏省启东市吕四港(二期)等省内基地,叠加已建成投产的多个基地,基本完成基地布局 [8] 盈利预测 |预测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主营收入(百万元)|1,355|6,482|8,195|9,585| |增长率(%)|-19.6%|378.5%|26.4%|17.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66|707|943|1,158| |增长率(%)|-175.1%|969.6%|33.4%|22.7%| |摊薄每股收益(元)|0.30|3.25|4.34|5.32| |ROE(%)|1.2%|11.6%|14.1%|15.6%|[12] 财务指标预测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毛利率|7.7%|19.0%|19.7%|20.4%| |四项费用/营收|13.1%|5.3%|5.3%|5.3%| |净利率|4.7%|10.5%|11.1%|11.6%| |ROE|1.2%|11.6%|14.1%|15.6%| |资产负债率|40.7%|64.5%|66.8%|67.4%| |总资产周转率|0.1|0.4|0.4|0.4| |应收账款周转率|1.3|1.3|1.3|1.3| |存货周转率|0.6|1.8|1.8|1.8| |EPS(元/股)|0.30|3.25|4.34|5.32| |P/E|228.6|21.4|16.0|13.1| |P/S|11.2|2.3|1.8|1.6| |P/B|2.8|2.6|2.3|2.1|[13]
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勾勒“海上新广东”蓝图 以海洋经济发展带动全面建设海洋强省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27 08:02
广东全面建设海洋强省战略 - 广东召开高规格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全面建设海洋强省决心,海洋经济总量连续30年全国第一[1] - 会议提出以海洋经济发展带动强省建设,构建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优化生产力布局,深化山海协作[1][3] - 广东面临从海洋大省向强省跨越的挑战,需解决传统产业占比高、新兴产业附加值不足的问题[5] 深远海开发与空间布局 - 国际海洋竞逐聚焦深远海,广东近海资源开发趋近饱和,技术突破推动深蓝开发成为可能[3] - 广东出台《海岸带及海洋空间规划》,提出"优近拓远"开发保护格局,推动环珠江口"黄金内湾"建设[3] - 广州、深圳、湛江等地市提出具体举措:广州构建"三脉三轴"空间格局,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湛江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3] 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构建 - 广东海洋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但需优化传统产业(如海水养殖升级为现代化海洋牧场)并培育新兴产业[5][6] - 海发公司布局全产业链体系,2025-2027年计划投资超40亿元,带动就业超万人,渔民增收超10亿元[6] - 珠海云洲智能预计"十五五"期间助力打造千亿级无人海上智能装备产业,全省现有超8万家涉海企业[6] 科技创新与绿色转型 - 会议强调需突破关键技术,引育海洋人才,海上风电项目带动地方经济(如潮州饶平县450亿元投资打造千亿级新能源集群)[7] - 明阳集团开发海上综合能源岛,目标支撑大湾区绿色转型,打造万亿级海洋经济支柱[8] - 惠州加强生态修复,考洲洋水质从劣四类提升至二类,新增红树林9000亩并探索碳汇交易[8]
“粤”来越好 广东究竟有多少“全国第一”
中国发展网· 2025-06-27 03:52
广东经济与产业优势 - 2024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4万亿元,连续36年居全国第一 [2] - 进出口总额突破9万亿元,增长9.8%,总量连续39年居全国首位 [2] -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万亿元,连续34年居全国首位 [2] - 经营主体净增98万户,突破1900万户,其中企业超830万户,总量均居全国第一 [2]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7.4万家,占全国1/7 [3] 科技创新能力 - 研发经费支出突破5100亿元,研发投入强度3.6% [2] - 高新技术企业7.7万家,区域创新能力连续8年全国第一 [2] - 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数量全国第一 [3] - "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5年位列全球创新指数第二位 [3] - 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稳居全国首位 [2] 产业集群与企业表现 - 已形成9个万亿级产业集群,8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入选国家队 [3] - 华为、腾讯、比亚迪、美的等科技领军企业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 [3] - 17家粤企上榜2024年《财富》世界500强 [3] - 累计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90家,专精特新"小巨 人"企业2089家 [3] - 16家企业入选全国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 [3] 新兴产业发展 - 海上风电并网容量超1200万千瓦,跃居全国首位 [2] - 聚集全国30%低空制造产业链企业,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份额占全国95%,工业级无人机市场份额占全国54% [3] - 推进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布局建设7个省中试平台 [2] 制造业与绿色发展 - 累计创建国家绿色工厂490家,居全国首位 [3] - 5家高新区入选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前30强,数量与江苏并列全国第一 [3] - 培育省级"链主"企业53家 [3]
创业板新能源ETF(159387)涨超1.2%,储能政策松绑与固态电池产业化受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7 02:11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展 - 2025年6月26日多家公司披露固态电池领域最新进展,头部厂商中试陆续落地且车企启动路试,产业化进程超预期进入预量产阶段,产业链设备及材料环节有望迎来投资机会 [1] - 中国电池材料技术实现突破,通过硅基负极、全固态电池等创新实现轻薄与大容量并存,2025-2027年将成为中试扩产与装车验证关键期 [1] - 固态电池凭借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成为下一代电池技术方向,随着技术成熟及产业链配套完善,新产品有望陆续发布、产能建设加速落地,材料、电池、设备等全产业链各环节均有望实现迭代升级 [1] 美国储能市场政策利好 - 美国修订后的法案延长了储能ITC补贴时间并放松补贴门槛,若通过将显著利好美国大储市场景气度 [1] - 目前美国仍是高溢价高盈利市场,放松中国产业链供应限制及延长补贴退坡时间至5年后,已在美国布局产品、渠道的储能/逆变器企业有望率先受益 [1] 欧洲海风发展确定性增强 - 今年欧洲已完成超过5.6GW海上风电项目投资,FID投资决定数额同比增长107% [1] - 欧洲国家调整拍卖政策如丹麦提供高额补贴上限,有助于提升业主盈利稳定性,国内海风产业链如管桩、海缆等出海机会值得关注 [1] 创业板新能源ETF跟踪指数表现 - 创业板新能源ETF国泰跟踪的是创新能源指数,该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从沪深市场中选取涉及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涵盖太阳能、风能、核能及新能源汽车等相关行业 [2] - 该指数具有较高的成长性和行业代表性,最新交易日跟踪指数涨跌幅为1.04% [2]
海洋生产总值超2万亿元,面朝大海的广东何以破浪前行?
南方都市报· 2025-06-26 07:36
海洋经济总量与结构 - 2024年广东省海洋生产总值达20022.5亿元,连续30年居全国首位,同比名义增长5.4%,占地区生产总值14.1%,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19.0% [3] - 海洋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4∶31.0∶65.6,第三产业增加值13137.8亿元,增速6.2%,占比最高 [6] - 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411.3亿元,同比增长8.3%,占海洋产业增加值比重提升至5.6% [13] 涉海市场主体与国际化 - 全省涉海"四上企业"数量达6477家,存量涉海高新技术企业804家(不含深圳),2024年新认定257家 [6] - 涉海专精特新企业593家,涉海"小巨人"企业203家 [6] - 2024年广东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额3.46万亿元,同比增长9.4%,占进出口总值近四成 [9] - 全省港口与国际港口缔结友好港97对,其中与"一带一路"国家港口52对 [9] 海洋科技创新与产业带动 - 2018年以来累计安排近2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海洋六大产业领域315个项目,攻克超280项关键技术 [11] - 专项带动配套研究投资17亿元,产业产值252亿元,就业12.7万人 [11] - 2024年海洋领域专利公开数17598项,同比增长9.0% [13] - 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珠海)、国家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大湾区)等"国字号"平台加快建设 [16] 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 - 累计整治修复海岸线超200千米,修复滨海湿地超5600公顷 [16] - 累计完成红树林营造超3200公顷,修复现有红树林2300公顷 [16] - 2024年全省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90.6%,连续5年保持90%左右 [18]
歌尔股份(002241)-AI+AR浪潮将至,声光电龙头扬帆起航
国盛证券· 2025-06-25 23:53
核心观点 - 全球海风迈入增长周期,欧洲是海风市场出海主要方向,相关企业有望获订单增量;歌尔股份作为声光电领域龙头,各产品线进展顺利,盈利能力改善,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滔搏 FY2026Q1 销售下降中单位数,整体表现符合预期,维持“买入”评级 [3][4][6] 各研报总结 电力设备行业 - 全球海风进入增长周期,欧洲是海风市场出海主要方向,海缆、海风基础本土产能紧缺,主机有价格优势护城河 [3] - 投资建议关注海缆领域东方电缆、中天科技;单桩领域大金重工、天顺风能、海力风电;主机领域明阳智能及明阳电气 [3] 电子行业 - 歌尔股份 2001 年成立,以声学技术起家,业务涵盖精密零组件、智能声学整机及智能硬件三大板块,2024 年营收 1009.5 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 23.9 亿元 [4] - 预计 2025/2026/2027 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1011/1151/1300 亿元,归母净利润 33/41/48 亿元,当前股价对应 2025/2026/2027 年 PE 分别为 25/20/17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 纺织服饰行业 - 滔搏 FY2026Q1 全渠道销售额同比下降中单位数,直营门店毛销售面积环比/同比 -1.3%/-12.3% [6] - 预计 FY2026 - FY2028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3.01/14.83/16.48 亿元,现价对应 FY2026PE 为 12 倍,维持“买入”评级 [6] 行业表现情况 前五名 - 非银金融 1 月、3 月、1 年涨幅分别为 10.7%、7.4%、43.9% [1] - 通信 1 月、3 月、1 年涨幅分别为 9.6%、5.4%、34.4% [1] - 银行 1 月、3 月、1 年涨幅分别为 8.4%、12.3%、34.7% [1] - 计算机 1 月、3 月、1 年涨幅分别为 6.5%、 -0.9%、52.9% [1] - 国防军工 1 月、3 月、1 年涨幅分别为 6.1%、4.7%、32.1% [1] 后五名 - 食品饮料 1 月、3 月、1 年涨幅分别为 -5.5%、 -6.2%、 -0.6% [1] - 美容护理 1 月、3 月、1 年涨幅分别为 -4.5%、2.7%、11.8% [1] - 家用电器 1 月、3 月、1 年涨幅分别为 -3.1%、 -5.2%、11.7% [1] - 煤炭 1 月、3 月、1 年涨幅分别为 -1.8%、 -5.4%、 -19.3% [1] - 汽车 1 月、3 月、1 年涨幅分别为 -1.4%、 -1.4%、32.1% [1]
机械ETF(516960)涨超1.5%,美国储能政策调整或提振产业链景气度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5 08:11
机械ETF表现 - 机械ETF(516960)今日涨幅超过1.5% [1] - 跟踪的细分机械指数最新涨跌幅为1.25% [2] 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 - 截至5月底全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10.8亿千瓦 同比增长56.9% [1] 固态电池发展 - 美联新材加速布局固态电池业务 [1] - 多家企业公布2027年量产计划 赣锋锂业已实现500Wh/kg级产品小批量量产 [1] - "第五届中国国际固态电池科技大会"聚焦固态电池技术研发与产业化进程 [1] 美国储能政策 - 美国修订后的储能ITC补贴法案若通过 将延长补贴时间并放松门槛 明确利好美国大储市场景气度 [1] - 已在美国布局的储能/逆变器企业有望率先受益 [1] 欧洲海风发展 - 欧洲海风FID投资决定数额同比增长107% 今年已确定5.6GW项目融资 [1] - 丹麦等国家调整拍卖政策提升盈利稳定性 看好国内海风产业链如管桩、海缆等出海机会 [1] 机械ETF指数构成 - 机械ETF跟踪的细分机械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 主要选取工程机械、工业机器人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 [2] - 指数成分股涵盖机械制造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企业 反映高端装备制造和智能制造行业发展状况 [2]
政策洞察丨海洋经济与海洋生态共绘“深蓝”新图景
搜狐财经· 2025-06-25 05:50
海洋经济发展 - 2024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海洋经济发展指数达125.2,同比增长2.3% [2][3] - 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其中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海洋生物医药产业表现突出 [4] - 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突破4500万千瓦,连续四年全球第一,带动产业链总产值超20万亿元 [9] 海洋新兴产业 - 海洋新兴产业包括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等,已成为拉动海洋经济增长的核心动能 [4][5] - "十四五"期间沿海地区布局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重点发展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5] - 海洋新兴产业通过关联效应提升产业链完整度,改善海洋产业同质化问题 [4] 海洋生态保护 - 2024年海洋生态状况总体稳定,典型生态系统以优良为主,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浓度波动下降 [7] - 建成"陆海空天综合观测监测网",覆盖1621个近海监测站位和136个典型生态系统区域 [7] - 坚持陆海统筹原则,加强陆源污染控制,构建海洋生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监管制度 [8] 海上风电发展 - 2024年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247万千瓦,累计并网容量达3910万千瓦 [9] - 实现20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批量应用,单台机组年发电量达6000万度 [10] -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实现500公里外海风电场并网,输电损耗降至3%以下 [10] 清洁能源投资 - 2025年全球能源投资规模预计达3.3万亿美元,中国连续多年成为最大能源投资国 [15] - 光伏领域投资表现亮眼,屋顶光伏和公用事业光伏成为最大单一吸引投资能源技术 [15] - 世界银行解除核能融资禁令,将支持太阳能、风能等项目,挖掘小型模块化反应堆潜力 [16] 政策与规划 - 两部门发文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明确以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为电源 [19] - 福建发布氢能产业规划,计划打造沿海氢能经济走廊,形成全省加氢网络 [23] - 陕西推进虚拟电厂建设,要求强化接入管理并完善市场运营机制 [24]
老工业基地“乘风出海”,硬核转型!
中国电力报· 2025-06-24 03:40
辽宁海上风电发展现状 - 辽宁海上风电项目总规模达1310万千瓦,即将全面开工,预计拉动投资近万亿元,年均产值超千亿元,创造就业岗位十万余个[2][4] - 截至2025年5月底,辽宁省海上风电累计并网规模已达150万千瓦,大连华能庄河四二号平价海上风电项目已于2024年7月成功并网[3] - 辽宁海上风能资源经济技术可开发量超5000万千瓦,大陆海岸线长度2290公里,海洋功能区划面积4.13万平方公里,具备规模化开发优势[3] 辽宁风电产业规划 - 辽宁计划打造渤海湾和北黄海两个超500万千瓦规模的大型海上风电基地,形成产值超千亿级的装备制造集群[7] - 到"十五五"末期,辽宁风电产业集群规模、产业链结构、创新能力、国际化程度有望达到全球领先水平[7] - 辽宁将发挥工业基础优势,争做世界风电产业中心先进装备制造领跑者,为全球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方案[3] 产业链优势 - 辽宁省风电产业链规上企业达150家以上,在风机先进装备制造业方面具有明显优势[5] - 鞍钢集团粗钢产能达7000万吨级,大连化物所掌握催化化学等前沿技术,辽宁是国家船舶与海工装备重要生产基地[5] - 大连、营口等沿海城市拥有多个深水良港,具备打造海上风电母港的独特优势[5] 经济转型作用 - 海上风电将成为带动辽宁省经济持续繁荣和建设海洋强省的重要力量[4] - 通过海上风电产业集群建设,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发展,构建绿色能源经济体系[5] - 加速推进冶金化工等传统支柱型产业绿色替代,为绿电多元转化和科学消纳提供更广阔空间[6]
新华财经早报:6月21日
新华财经· 2025-06-21 00:45
金融与支付 - 跨境支付通将于6月22日上线,支持内地和香港居民通过电话号码实时转账,首批参与机构包括工商银行、中银香港等12家银行 [1] - 1-5月全国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增长52.4%至668亿元,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0.3%至96623亿元 [1]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修订《货币经纪公司管理办法》,允许为外汇、黄金等交易提供撮合服务,并开展数据信息服务 [1] 政策与监管 - 证监会拟优化证券公司分类评价制度,突出"打大打恶"导向并调整扣分分值设置 [1] - 六部门联合开展2025年度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分四个层级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1]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办法》,要求薪酬制度避免与短期收益挂钩 [1] 资本市场与公司动态 - 澜起科技拟发行H股在香港上市以增强国际布局 [2] - 海南华铁澄清未与蚂蚁数科就RWA达成任何正式合作 [2] - 吉电股份拟投资49.2亿元建设绿色甲醇项目,浙江交科联合预中标18.97亿元国道工程 [4] 行业与技术创新 - 国家药监局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重点涉及医用机器人、AI医疗器械等领域 [1] - 2025年1-5月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金额达220.26亿元,共济人次1.67亿 [1] - 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容量预计2030年突破230吉瓦,中国深远海项目成核心增长点 [1] 国际贸易与大宗商品 - 大商所纯苯期货和期权注册获批,将丰富化工产业风险管理工具 [2] - WTI原油价格上涨0.22%至74.04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下跌1.53%至75.78美元/桶 [3] - 日本紧急进口大米以应对储备库存降至15万吨的紧张局面 [2] 宏观经济与市场表现 - 1-5月全国税收收入同比下降1.6%至79156亿元,非税收入同比增长6.2%至17467亿元 [1] - 恒生指数上涨1.26%至23530.48点,德国DAX指数上涨1.27%至23350.55点 [3] - 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升值71点至7.1818,美元指数下跌0.2%至98.70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