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造船
icon
搜索文档
市值300亿,江苏首富闯关跨界并购
投中网· 2025-04-30 04:11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跨界并购第一案"来了。 作者丨 陶辉东 来源丨 投中网 随着年报季的展开,新一波退市潮来袭。 4月29日,四家公司集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原因都是"净利润为负且营收不足3亿元"。有意思的是,这其中还出现 了"并购妖股"松发股份的身影。 不少 投资者 对松发股份突遭ST感到诧异。要知道,松发股份的控股股东恒力集团,乃是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的"一哥"。 更重要的是,4月20日,松发股份刚刚宣布其并购恒力重工一案通过了上交所并购重组委的审核,成为2024年9月"并购6 条"出炉后首单过会的跨界并购项目。 2024 年,松发股份宣布收购恒力重工后,曾拿下了连续14个涨停板。 资料显示,恒力重工则是世界前十的造船龙头。若重组完成,松发股份将从一家濒临退市的陶瓷企业,摇身一变成为中国"民 营造船第一股"。 一面是重磅资产重组,一面是遭到退市预警,松发股份股东们的心情 在 这一周多时间就像坐上了过山车。 超越华为 , 中国制造业第一民企 运作7年 , 从"买壳"到"保壳" 松发股份2015年在上交所挂牌上市,原本的主业是陶瓷。不过,它是A股上知名的"并购专业户",从上市伊始 ...
一季度大赚40亿!造船巨头利润同比翻两番
搜狐财经· 2025-04-28 06:42
公司业绩表现 - 第一季度营业收入67717亿韩元(约47.13亿美元),同比增长22.8% [2] - 营业利润8592亿韩元(约5.98亿美元),同比增长436.3% [2] - 净利润6116亿韩元(约4.26亿美元),同比增长216.4% [2] - 连续8个季度实现盈利 [2] 业务板块表现 造船业务 - 营业利润7814亿韩元(约5.44亿美元),同比增长207.2% [2] - 营业收入58451万亿韩元(约40.68亿美元),同比增长21.6% [4] 发动机及机械业务 - 营业收入6672亿韩元(约4.64亿美元),同比增长48.7% [4] - 营业利润1543亿韩元(约1.07亿美元),同比增长103.3% [4] 海工装备业务 - 营业收入1613亿韩元(约1.12亿美元),同比增长43.8% [5] - 营业利润66亿韩元(约460万美元),去年同期亏损776亿韩元 [5] 子公司贡献 HD现代重工 - 营业收入38225亿韩元(约26.6亿美元),占比56.4% [3] - 营业利润4337亿韩元(约3亿美元),占比50.5% [3] HD现代三湖 - 营业收入19664亿韩元(约13.69亿美元) [3] - 营业利润3659亿韩元(约2.55亿美元) [3] HD现代尾浦 - 营业收入11838亿韩元(约8.24亿美元) [3] - 营业利润685亿韩元(约4767万美元),去年同期亏损110亿韩元 [3] HD现代海洋发动机 - 营业收入830亿韩元(约5776万美元),同比增长35.3% [4] - 营业利润103亿韩元(约717万美元),同比增长64.4% [4] 增长驱动因素 - 生产效率提高及建造量增加 [2] - 高价船营收比重扩大 [2] - 选择性接单策略带来收益性改善 [2] - 双燃料发动机比重扩大及发动机价格上涨 [4] - 收购后协同效应及生产效率提升 [4] 未来战略 - 提高数字化水平及研发环保技术 [5] - 构建智能船厂及开发自主航行技术 [5] - 开发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SMR)及电动化技术 [5] - 继续以高附加值船舶为主进行选择性接单 [5]
特朗普打出第二张“王牌”,威力比加税还大!美媒警告:美国必输
搜狐财经· 2025-04-27 21:23
美国对中国船舶征收港口费措施 -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领域301调查最终措施,对中国建造和运营的船只征收港口费将于10月中旬生效 [1] - 新规采用按吨位或集装箱计费的航次收费制,中国企业制造且中国运营的船舶收费50美元/吨,中国制造但非中国运营的船舶收费18美元/吨 [3] - 中国商务部表示强烈不满和反对,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权益 [1][3] 中国造船业现状 - 中国是全球最大造船国,占全球新船产量50%和运营船舶总量三分之一以上 [6] - 一季度三家造船央企(中船防务、中国船舶、中国重工)净利润总额达16.7-20亿元,新接订单总额超3775亿元 [6] - 行业向绿色、智能和可持续发展转型,船企加强中高端船型批量化订单承接 [6] 潜在影响与应对策略 - 港口费将增加全球航运物流成本,最终可能转嫁给美国进口商和消费者 [6] - "两洋铁路"计划可缩短南美至中国运输时间从35天降至25天,提供替代方案 [4] - 中国正加强与东南亚等贸易伙伴关系,东盟是中国最大贸易伙伴 [8]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造船业订单结构优化升级,注重提质增效 [6] - 行业持续向高端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6] - 中国坚持开放策略,扩大国际贸易朋友圈应对挑战 [8]
超6亿元!三星重工一季度营业利润同比增长58%
搜狐财经· 2025-04-27 06:31
财务业绩 - 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4943亿韩元(约17.36亿美元),同比增长6.2% [2] - 第一季度营业利润1231亿韩元(约8567万美元),同比增长58% [2] - 第一季度净利润901亿韩元(约6270万美元),同比增长1055.1% [2] - 营业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3.3%提升至4.9%,增加1.6个百分点 [2] - 去年全年营业收入99031亿韩元(约73亿美元),同比增长23.6% [3] - 去年全年营业利润5027亿韩元(约3.7亿美元),同比增长115.5% [3] - 2023年营业利润率2.9%,2024年提升至5.1% [3] 业务进展 - 固定成本减少和船价上升期新船开工建造推动业绩改善 [2] - 正式开建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设备(FLNG),预计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改善幅度将进一步扩大 [2] - 今年以来承接新船订单16艘、22亿美元(约138.8亿元人民币),完成全年接单目标98亿美元的22% [3] - 订单包括1艘LNG船、9艘穿梭油船、2艘超大型乙烷运输船(VLEC)、4艘原油运输船 [3] 未来目标 - 2025年目标营业收入10.5万亿韩元(约72.7亿美元),营业利润6300亿韩元(约4.36亿美元) [4] - 计划以LNG船、FLNG项目为中心开展选择性接单,打造优质船型订单组合 [4] - 目标通过"攻击性"接单活动实现6%的营业利润率 [3]
知名基金经理持续加码人工智能!这些细分领域受关注
券商中国· 2025-04-24 06:02
人工智能投资热度 - 2025年一季度多位知名基金经理持续加码人工智能产业链配置,涵盖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等细分赛道及头部互联网、计算机企业 [1] - 人工智能大模型推动产业智能化变革,投资边界从制造端向应用端拓展,AI主题在震荡市中保持结构性优势 [1] 周蔚文投资策略 - 中欧新蓝筹混合基金规模78.8亿元,重仓制造业和信息技术行业,前五大重仓股为万华化学、中国平安、三花智控、牧原股份、恺英网络 [2] - 重点布局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AI可穿戴设备及教育/广告/游戏应用领域,但对光模块持谨慎态度 [2] - 增持低估值头部保险企业,减持造船和化工等强周期行业 [3] 赵诣投资方向 - 泉果旭源A类份额一年净值增长率15.40%,股票仓位92.58%,主要配置电力设备新能源、计算机、电子、军工及港股互联网企业 [4] - 前十大重仓股占净值66.62%,新增快手-W,退出振芯科技 [4] - 关注人工智能头部互联网/计算机/电子企业及新能源、军工等困境反转领域 [6] 刘元海行业观点 - 东吴移动互联基金规模53.58亿元,全部持仓集中于制造业,重仓新易盛、立讯精密等信息技术和可选消费板块 [7] - 判断2025年为智能驾驶产业拐点年,增加智能化整车、汽车电子配置,降低算力硬件持仓 [7] - 预计二季度人工智能先进模型及应用仍为A股主线,同步关注科技自主可控方向 [8] 行业景气度变化 - 保险行业资产端收益率改善、负债端结构优化,估值处于低位 [3] - 新能源和军工行业出现触底回升迹象 [5] - 造船和化工行业景气度边际恶化,受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影响 [3]
美国发动关税战陷入进退维谷困境
中国发展网· 2025-04-24 03:27
贸易政策动态 - 特朗普对日本提出缩减美日贸易逆差至零并要求大规模采购美国商品 美国已对日本钢铁和汽车加征关税[1] - 泰国推迟原定4月23日与美国的关税谈判 越南强调谈判需符合现有国际承诺[1] - 特朗普称将大幅降低对中国进口商品关税但不会降至零 同时采取极限施压策略[2] 美国市场波动 - 4月美元指数下跌5% 标普500指数下跌6% 10年期美债利率上升11个基点 市场定价美国滞胀及欧元区复苏预期[2] - 美元指数跌破98关口为2022年3月以来首次 日内跌幅超1% 黄金价格涨2.5%至每盎司3420美元创历史新高 年内累计涨幅达30%[2] - 日元需求飙升 新加坡债券收益率曲线走陡 印度Nifty50指数创2021年2月以来最大五日涨幅[2] 中美贸易影响 - 中国3月停止进口美国液化天然气 第一季度进口量下降70% 转向从印尼和卡塔尔进口[3] - 中国对美加征125%关税后 第二架波音737MAX8飞机返回美国 此前已有交付给厦门航空的飞机返回[3] - 美国满趣健公司因关税叫停部分亚洲订单 90%美国婴儿护理产品及零部件在亚洲生产[3] 供应链调整 - 富士康印度班加罗尔工厂试产3-4个月 2025年iPhone目标产量2500万-3000万部 较2024年1200万部翻倍[4] - DHL、FedEx、UPS等物流企业暂停货运或加收费用 跨境物流复杂度增加[4] - 美国拟对中国船只征收港口费 中国制造非中国运营船舶每净吨收费18美元 中国制造且运营船舶每净吨收费50美元[5] 造船业竞争格局 - 3月韩国新船订单360万载重吨占全球市场份额67.5% 中国占30.4% 日本占1.9%[6] - 日韩新船价格比中国高30%-50% 订单转移或推高全球船价[6] - 中国造船企业可发展新能源船舶技术 提升配套设备自产能力 优化航线与"一带一路"国家合作[6] 贸易限制措施 - 美国对柬埔寨光伏企业裁定反补贴税率达3403.96% 对越南光伏产品裁定倾销税率最高271.28%[7] - 美国海关启动新原产地核查系统 拟重启《贸易执法强化法案》 转口贸易罚款为逃税额300%[7] - 东南亚四国占美国光伏进口量75% 越南占26%出口额超40亿美元 加征关税将挤压市场份额[8] 中国多元化战略 - 日本公明党党首访华带来首相亲笔信 英国财政大臣主张深化对华伙伴关系 商业大臣重启经贸联委会[9][10] - 中印启动恢复直航谈判 中国廉航或进入印度市场[10] - 中国与马来西亚发布联合声明 举办中国-东盟-海合会峰会聚焦供应链合作[10] - 广交会境外采购商增8.9% "一带一路"国家占比72% 金砖国家占比27.4% 中东采购商占比14.3%[10] 制造业投资趋势 - 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接近3000亿美元 亚洲特别是东盟为重点投资区域[11] - 对拉美和欧洲投资显著上升 企业通过多元化市场应对地缘政治压力[11]
4月24日电,韩国代总统韩德洙表示,与美国会谈的重点是贸易平衡、造船和液化天然气。
快讯· 2025-04-24 01:34
智通财经4月24日电,韩国代总统韩德洙表示,与美国会谈的重点是贸易平衡、造船和液化天然气。 ...
汇丰银行:中国造船基本不受美国港口费的影响 将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快讯· 2025-04-23 09:20
行业地位与竞争力 - 中国船厂在大多数船舶领域继续预计保持领先地位 [1] - 中国与韩国日本船厂之间的价格差距近期开始显现 [1] 订单增长预期 - 中国船厂的接待订单数量将恢复增长 [1]
【厦门象屿(600057.SH)】经营货量基本持平,造船板块快速增长,激励计划彰显长期信心——2024年报点评(赵乃迪/周家诺)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4-23 09:10
公司2024年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3667亿元,同比减少20.12%,归母净利润14.19亿元,同比减少9.8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07亿元,同比减少19.87% [3] - 2024Q4单季度营收689.7亿元,同比减少23.70%,环比减少26.80%,归母净利润5.29亿元,同比增长34.71%,环比增长377.95% [3] 大宗商品经营业务 - 2024年大宗商品经营业务营收3453亿元,同比减少21.4%,主要因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经营货量2.24亿吨,同比小幅下滑0.3% [4] - 金属矿产类经营货量1.40亿吨,同比增长6.5%,农产品类1390万吨,同比减少31.7%,能源化工类7020万吨,同比减少4.1%,新能源类54万吨,同比增长47.0% [4] - 大宗商品业务期现毛利率同比提升0.43pct至1.83%,计提信用和资产减值准备合计20.79亿元,影响归母净利润约10.17亿元 [4] 造船业务发展 - 2024年生产制造业务营收111亿元,同比增长2.54%,其中造船业务营收59亿元,同比增长24.76% [5] - Ultramax系列散货船和1万吨以下化学品船在手订单量全球领先,截至2024年底在手订单89艘,排产至2029年 [5] - 2024年造船产能整体提升超25%,通过竞拍获得江苏宏强船舶重工核心资产,预计2025年中复工复产,产能将提升40%-50% [5] 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 拟向不超过991名激励对象授予1.73亿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2.96元/股,涵盖董事、高管及核心骨干 [6] - 考核指标包括2025-2027年净利润增长率(目标值15%/30%/50%,触发值6%/12%/20%)、净资产收益率(目标值8.5%/9.0%/9.5%)及主营业务收入占比(目标值95%) [6][7] - 各考核年度净利润增长率需大于0才可解除限售 [7]
美船舶听证法案,通过利好集运,否决利好船舶,关注德祥海运
2025-04-15 14:3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集运、航运、造船、航空 - **公司**:德翔海运、宁波远洋、景江航运、中股物流、中国船舶、扬子江、江南造船厂、广川国际、黄浦文冲、中船防务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集运和航运板块** - **观点**:美国传播法案落地或否决都对集运和航运板块有利,当前板块处于预期低位,建议积极关注 [1] - **论据**:法案落地集运盈利预期上修,否决则解除对板块估值的压制 - **观点**:集运板块中小型船最值得看好 [2] - **论据**:东南亚集运中,小型集装箱船供给最紧缺,叠加301船舶法案落地、码头拥堵和小船稀缺等因素,租金上涨且同比改善明显 - **观点**:德翔海运受关注,相关公司如宁波远洋、景江航运等受益 [2] - **论据**:德翔海运去年11月港股上市时估值便宜,上周入通后市场关注度持续提升 - **观点**:联盟结构变化导致中小型船短缺 [3] - **论据**:2M联盟解体,新的双子星联盟航线变化,需要更多支线船中转 - **造船板块** - **观点**:建议关注造船板块 [1] - **论据**:当前股票位置处于相对底部 - **观点**:中船集团及其下属船厂在深海科技领域有技术优势 [9] - **论据**:中船集团下属江南造船厂能制造水下机器人、远洋科考船等高科技产品 - **航空板块** - **观点**:建议关注航空板块 [10] - **论据**:国内航司国内客运时刻同比2024年下降4%,出现供给侧逻辑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美国传播法案遭到美国传统货主(从矿到煤炭、大豆、油)、码头和物流公司强烈抵制,支持者是美国钢铁制造商和工人,法案最终能否通过不确定,不排除先落地再取消再换方法落地的可能 [7][8] - 李嘉诚旗下长河码头的交易市场关注度高 [8] - 周六开了下修航迹计划的航空电话会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