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金融
icon
搜索文档
“24%+X”模式摸查进行时 市场浮现业务变体
中国经营报· 2025-08-06 15:33
中经记者 郑瑜 北京报道 随着近期监管集中对消费金融行业提供会员权益服务情况(即"24%+会员权益"业务模式)进行调研摸 查,市场中一些模式变体正在浮现。 有律师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在贷款链条中,存在会员费抑或其他捆绑费用的问题。有的强制要求 借款人购买"借款会员"才能获批额度,把高额费用藏在"会员权益"的幌子下;有的将利息拆分成"服务 费""咨询费"等多个名目,让合同上的利率看起来合规,实际综合成本却悄悄"爆表"。 记者从一位头部助贷平台从业者处了解到,不论是"24%+会员权益"还是"24%+公证""24%+保 险""24%+担保",甚至是"24%+AMC(资产管理公司)",都已经受到监管关注。 多种方式绕过利率上限 "在助贷平台上借款13000元,又从我卡上扣款1456元会员费,一年总还款金额是14747元,但是加上会 员费,相当于需要还款16203元。"一位用户在消费者服务平台新浪黑猫上投诉道。 "要求借款人购买上百元的'征信报告',虽然每种收费都是清晰明确的,但组合在一起后,都是借款人 为了获取贷款而付出的实质综合成本。会员费、信用报告等名目实际上都是借款平台为了突破24%利率 上限与达到表面合规 ...
蚂蚁消金首单金融债落地,成立四年终破融资枷锁
搜狐财经· 2025-08-06 09:24
债券发行情况 - 蚂蚁消金于2025年7月30日通过簿记建档方式发行20亿元金融债券 期限3年 票面利率1.9% [1] - 债券简称"25蚂蚁消金债01" 代码252580018 采用单利按年计息方式 簿记建档日为2025年8月4日 [3] - 实际发行总额20亿元人民币 与计划发行总额一致 [3] 政策支持与资质 - 2025年6月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发文支持消费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券以扩大信贷规模 [3] - 中国人民银行于2025年7月4日批准蚂蚁消金150亿元债券发行额度 有效期至2027年7月3日 [3] - 联合资信评估授予公司主体及本期债券AAA信用评级 评级展望稳定 [4] 财务表现 - 2022年实现净利润8.4亿元 总资产1062.3亿元 [7] - 2023年总资产同比增长125.6%至2396.7亿元 但净利润同比下降81.9%至1.5亿元 信用减值损失激增178.9%至74.1亿元 [8] - 2024年净利润同比激增1907.2%至30.5亿元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6.3%至152.1亿元 总资产达3137.5亿元 [8] - 公司2024年末信贷业务余额位居消费金融行业首位 [5] 业务模式演变 - 相比小贷公司时期2020年两家小贷公司合计净利润50.8亿元 蚂蚁消金2024年净利润低66.6% [9] - 持牌机构模式下受资本充足率及联合贷出资比例不低于30%等监管约束 盈利弹性受限 [9] - 总资产规模3137.5亿元已远超小贷公司时期峰值 [9] 融资渠道演进 - 成立初期受经营年限限制无法发行ABS 需满足开业满3年等条件 [10] - 金融债发行要求最近3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 资本充足率不低于10% [10] - 前期依赖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融资 利率约5% 较ABS利率6%略低但远高于金融债 [11] - 2024年经营满3年后具备ABS申请资格 2025年凭借连续盈利获得金融债发行资格 [12] - 本期金融债票面利率区间1.7%-2.4% 较同业消金公司1.65%-2.2%的利率水平更具成本优势 [12] - 金融债融资将显著降低融资成本 缓解资本消耗过快问题 [1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21年6月 经两次增资后注册资本达230亿元 为行业最高 [5] - 蚂蚁科技集团持股50% 为第一大股东 [5] - 承接蚂蚁集团"花呗""借呗"品牌 依托支付宝平台开展业务 [5]
成立以来首次!蚂蚁消金发行20亿金融债
搜狐财经· 2025-08-06 01:36
公司首次发债与业绩表现 - 公司于8月5日完成首次公开发债定价,债券规模为20亿元,期限3年,票面利率1.90% [2] - 此次发债是公司获批不超过150亿元金融债券发行额度后的首期发行,额度有效期至2027年7月3日 [2] - 公司业绩满足发债要求,即最近三年连续盈利且资本充足率不低于10% [2] - 公司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1.49亿元、86.29亿元、152.1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8.41亿元、1.52亿元、30.51亿元 [2] - 公司2022年至2024年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12%、13.60%、11.25%,均高于10%的监管要求 [3] 公司财务状况与资产质量 - 公司资产总额从2022年末的1062.33亿元增长至2024年末的3137.51亿元 [3] - 公司贷款和垫款净额从2022年末的872.33亿元增长至2024年末的3014.67亿元 [3] - 公司不良贷款率从2022年末的1.69%小幅上升至2024年末的1.78% [3] - 公司拨备覆盖率从2022年末的205.60%提升至2024年末的215.74% [3] - 与2023年末相比,2024年末公司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下滑2.35个百分点和1.33个百分点 [4] - 2024年末公司信贷业务余额达3108.4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6.92%,业务规模在31家消金公司中排名首位 [6] 行业融资渠道与市场动态 - 发行金融债、同业拆借、ABS等是消费金融公司获取资金的重要渠道 [5] - 2025年以来已有7家消金公司发行金融债券,金额超140亿元,加上公司此次发行的20亿元,年内总规模已超160亿元 [5] - 公司由蚂蚁集团等7家公司共同组建,经过两次增资后注册资本增至230亿元,股东增至13名,蚂蚁集团为第一大股东,持股50% [5][6] - 公司负责承接并经营蚂蚁集团“花呗”和“借呗”两大品牌产品 [6]
蚂蚁消金 首次发债!
中国基金报· 2025-08-05 13:59
蚂蚁消金首次金融债发行 - 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完成首次金融债发行 规模20亿元 期限3年 票面利率1.9% [1][2] - 发行获得中国人民银行150亿元债券发行额度批准 有效期至2027年7月3日 [2] - 全场认购倍数达3.8倍 定价低于境内债市同期信用债平均息票2.04% [3] 公司财务与业务概况 - 蚂蚁消金成立于2021年6月 注册资本230亿元 为31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注册资本最高者之一 [4] - 主要承接蚂蚁集团旗下"花呗"及"借呗"业务 [4] - 资产总额从2022年末1062.33亿元增长至2024年末3137.51亿元 [4] - 营业收入从2022年41.49亿元增长至2024年152.13亿元 [4] - 净利润从2022年8.41亿元增长至2024年30.51亿元 [4] 消费金融行业发债动态 - 2025年内已有8家消金公司累计发行13期金融债 募资总规模达161亿元 [4] - 马上消金发行3期 中银消金、宁银消金和杭银消金各发行2期 [5] - 行业金融债平均发行利率已降至2.5%以下 较其他融资方式具有明显成本优势 [6] 政策支持背景 - 2025年6月央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 [7] - 明确支持符合条件的消费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券以拓宽资金来源 [7] - 政策鼓励消金公司扩大消费信贷规模 [7]
蚂蚁消金,首次发债!
中国基金报· 2025-08-05 12:37
蚂蚁消金首次金融债发行 - 蚂蚁消金完成首次金融债发行 规模20亿元 期限3年 票面利率1.9% [1][2] - 债券申购区间为1.70%-2.40% 全场认购倍数达3.8倍 定价低于同期信用债平均息票2.04% [2][3] - 发债基于央行批准的150亿元发行额度 有效期至2027年7月3日 [2] 公司经营与融资背景 - 蚂蚁消金成立于2021年6月 注册资本230亿元 为行业注册资本最高机构之一 [4] - 资产规模持续增长:2022年末1062.33亿元 2023年末2396.69亿元 2024年末3137.51亿元 [4] - 营收大幅提升:2022年41.49亿元 2023年86.29亿元 2024年152.13亿元 [4] - 净利润波动增长:2022年8.41亿元 2023年1.52亿元 2024年30.51亿元 [4] 消费金融行业发债动态 - 2025年内8家消金公司累计发行13期金融债 总规模达161亿元 [4] - 马上消金发行3期共30亿元 中银/宁银/杭银消金各发行2期 [4][5] - 行业金融债平均利率降至2.5%以下 较其他融资方式具成本优势 [6] 政策支持导向 - 央行等六部门2025年6月发布指导意见 支持消金公司发行金融债券扩大资金来源 [7] - 监管鼓励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 加大消费信贷投放 [3]
蚂蚁消金,首次发债!
中国基金报· 2025-08-05 12:34
蚂蚁消金首次发行金融债 - 公司完成首次公开发债定价,发行3年期金融债,票面利率1.9%,规模20亿元 [2] - 此次发债基于央行批准的150亿元债券发行额度(有效期至2027年7月3日),簿记建档申购区间为1.70%~2.40% [4] - 全场认购倍数达3.8倍,票面利率低于同期境内债市三年期新发信用债平均息票2.04% [4] 公司背景与财务表现 - 公司成立于2021年6月,注册资本230亿元,为持牌消金公司中注册资本最高之一,主要承接花呗、借呗业务 [6] - 资产总额:2022年末1062.33亿元→2024年末3137.51亿元(两年增长195%) [6] - 营业收入:2022年41.49亿元→2024年152.13亿元(两年增长267%) [6] - 净利润:2022年8.41亿元→2024年30.51亿元(两年增长263%) [6] 消金行业发债动态 - 2025年已有8家消金公司发行13期金融债,募资总额161亿元,其中马上消金、中银消金、宁银消金、杭银消金发债活跃 [6][7] - 行业平均发行利率降至2.5%以下,较同业拆借等融资方式成本优势显著 [8] - 政策支持:2025年6月央行等六部门发文鼓励消金公司发行金融债以扩大消费信贷规模 [9] 主要消金公司发债数据对比 - 马上消金:年内发行3期(规模合计30亿元),票面利率1.78%~2.05% [8] - 中银消金:发行2期(规模25亿元),3年期利率1.91% [8] - 宁银消金:发行2期(规模25亿元),最低利率1.65% [8] - 蚂蚁消金:3年期20亿元发行规模为年内单期最大 [8]
助贷主旋律:明示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含收费主体)
搜狐财经· 2025-08-05 09:53
监管政策动向 - 金融监管部门近期密集开展调研会议 要求消费金融公司将金融权益与生活服务权益明确区分[1][9] - 监管明确要求互联网助贷平台明示综合融资成本 包括收费标准 年化利率和收费主体[9][13] - 7家平台被选为试点改造对象 后续将出台统一文件在全行业执行[16][17] 马上消费金融业务调整 - 公司于7月18日更新业务定价公告 推出"逸骊生活服务" 包含生活特权 购物特权和赠送服务三大类别[3][4] - 生活特权提供视频 音乐音频平台联合会员权益 购物特权提供线上商城优惠券[3][4] - 服务收费采用四级定价结构:基础服务1.9元/月 钜惠服务9.9元/月 标准服务40元/月 尊享服务98元/月[7] 综合融资成本构成 - 监管要求将所有费用计入综合融资成本 包括提额 利息优惠 加速审批等金融服务[2] - 综合成本涵盖贷款利率 分期费用 担保费率 保险费率及其他附加费用[14] - 具体案例显示贷款年化综合利率达23.99% 同时捆绑98元/月的逸骊生活尊享服务[8] 行业合规要求 - 2021年人民银行已要求所有贷款机构明示年化利率 涵盖存款类金融机构 消费金融公司 小贷公司及互联网平台[11] - 当前监管重点针对"贷款+担保/保险/权益"等复杂助贷模式 要求明确收费主体和费用构成[12][15] - 行业存在消费者投诉攀升现象 部分源于收费标准和收费主体不清晰[12]
十年普惠路,科技筑未来:马上消费2024年ESG报告发布
中国经济网· 2025-08-05 08:53
消费金融行业普遍存在的小额高频交易、用户需求多元化及风控难度高等核心挑战,科技赋能成为破局 关键。 作为一家技术驱动的数字金融机构,马上消费始终坚持"能力全闭环、科技全自主"的发展方向,此次 《报告》披露了马上消费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最新动态:截至2024年末,马上消费持续加大科研投入,累 计投入达到47.9亿元,主导或参与编制国内外标准超百项。 全球知名科技刊物《麻省理工技术评论》发布的2024年报告,揭晓全球金融机构大模型领域科技创新排 行榜,马上消费与全球顶尖金融机构并肩共登Top10榜单,位列第七名,成为闪耀全球的"中国力量"。 近日,马上消费发布《2024年度社会责任(ESG)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用一系列硬核数据揭开 了数字金融的温度密码。 2024年是中国ESG迈向"标准化"的重要一年,中国财政部等九部委发布了《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 本准则(试行)》,同时,香港联交所发布《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守则》,对ESG披露作出进一步要 求。 马上消费董事长赵国庆在《报告》开篇辞中表示:作为一家技术驱动的数字金融机构,马上消费始终坚 持业务稳健经营与长期社会责任一体推进。通过科技创新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效 ...
蚂蚁消金成功发行2025年首期20亿元金融债券 票面利率1.90%
经济观察网· 2025-08-05 08:23
经济观察网中国货币网8月5日消息,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期金融债券已于8月4日完成 薄记建档。本期债券实际发行总额20亿元,票面利率定为1.90%。(编辑胡群) ...
消费金融行业分化加剧:头部凭AI突围,尾部陷流量困局
华夏时报· 2025-08-05 06:57
行业整体发展态势 - 消费金融行业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力量 通过降低消费门槛和推动服务升级实现[2] - 行业呈现稳步增长趋势 但增速相比往年有所放缓 线上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是主要推动力[2] - 数字化转型成为重要发展趋势 AI融入优化风控流程 驱动行业向智能化迈进[2] - 监管体系不断完善 科技创新持续发力 行业告别粗放增长模式步入成熟新阶段[2] 政策支持与监管环境 - 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 鼓励开发符合各类消费场景需求的金融产品[3] -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给予财政贴息支持[3]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通知允许商业银行对优质用户实施差异化授信[3] - 共有7家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因贷后管理缺位等问题受到处罚 合计被罚832.7万元[8] 机构业务创新与市场活动 - 中邮消费金融累计发放贷款7.1亿元 利用旅游节假日热点开展活动发放贷款超1100万元[3] - 中邮消费金融联合广东银联开展"家电以旧换新"活动 累计发放贷款超330万元[3] - 中原消费金融上半年向用户让利超2034万元 为26.8万人次提供免息借款缓冲期[4] - 海尔消费金融"智家分期"业务在1800多家专卖店落地 累计办理分期金额近1亿元[5] - 平安消费金融累计发放约800万张利息抵扣券 券面优惠金额超2.6亿元[5] 科技应用与风控创新 - 头部机构尝试大模型和Agent技术 应用到风控和营销等核心领域[6] - 招联智能客服基于智鹿大模型能理解用户需求并依次识别解答多个问题[6] - 海尔消费金融引入多模态大模型构建活体照欺诈防控体系[6] - 中邮消费金融智能风控系统自动化审批率达98% 实现秒级响应[6] - 蚂蚁消费金融通过智能实时交互式风控系统应用大模型技术 包含多模态识别与验真体系[7] - 马上消费利用大模型实时匹配最优服务组合 对关键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并自动触发流程优化[7] 行业挑战与竞争格局 - 传统业务模式下平均获客成本在两三千元左右 主要依赖线下渠道和第三方合作[8] - 尾部机构缺乏自主获客能力 依赖互联网平台或助贷平台导流[8] - 第三方助贷平台的分润模式抬高运营成本 行业利率降低导致收入减少[9] - 银行向消费信贷市场下沉 部分银行消费贷年化利率仅3%左右 额度达百万元[9] - 消费金融公司利率接近24% 降低利率面临利润大幅缩水困境[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