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合力推动民企牵手更多大项目
经济日报· 2025-05-24 13:44
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 标志着民营经济发展进入法治化制度化新阶段 [1] - 法律明确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可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 [1] - 国家向民营经济组织开放重大科研基础设施 为其技术创新提供平等服务 [1] 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项目现状 - 1-4月民营企业中标率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 在1亿元以下项目中占比超80% [2] - 重大基建领域民企参与度仍不足 部分先进制造和基建项目已现民资重要角色 [2] - 政府采购和招投标存在隐性壁垒 市场准入"非禁即入"政策落实仍需完善 [2] 政策支持措施 - 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范围缩减 开展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 [3] - 国家能源局支持民企投资水电 油气储备 LNG接收站及油气管网项目 [3] - 2024年将在交通 能源 水利等领域推出3万亿元优质项目 向各类主体公平开放 [3] 要素保障与金融服务 - 法律保障民营企业平等使用资金 技术 土地等生产要素和公共服务资源 [4] - 国家推动金融机构增加民企信贷支持 出台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 [3] - 将推出更多创新政策工具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4] 长效机制建设 - 形成"法治保障-政策优化-精准支持"协同政策体系 [4] - 中央和地方密集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招硬招 [4] - 民营企业需主动转型升级提升实力应对风险 [4]
科创领域资金引力增强或促市场上行,科创综指ETF华夏(589000)盘中上涨,兰剑智能领涨
新浪财经· 2025-05-23 03:36
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表现 - 截至2025年5月23日10:48 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000680)上涨0 24% 成分股兰剑智能(688557)上涨15 06% 爱科赛博(688719)上涨9 03% 国光电气(688776)上涨7 68% 禾信仪器(688622)上涨7 29% 精智达(688627)上涨6 10% [1] - 科创综指ETF华夏(589000)上涨0 11% 最新价报0 93元 盘中换手2 27% 成交6173 65万元 近1月日均成交1 75亿元 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1] 科技金融政策动态 - 2025年5月22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解析《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 从创业投资、货币信贷、资本市场、科技保险、债券市场等方面推动科技和金融"双向奔赴" 构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长效投入机制 [2] - 资本市场方面 政策将提升科创标的对长期资金的吸引力 在A股市场美国对等关税影响减弱、国内财政货币政策持续发力的环境下 科创领域资金吸引力上升可能成为市场短期震荡上行的重要推动力量 [2] 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成分 - 截至2025年4月30日 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前十大权重股为海光信息(688041)、寒武纪(688256)、中芯国际(688981)、金山办公(688111)、中微公司(688012)、百利天恒(688506)、联影医疗(688271)、澜起科技(688008)、传音控股(688036)、华润微(688396) 合计占比23 41% [3] - 科创综指ETF华夏(589000)设有场外联接基金(华夏上证科创板综合ETF联接A:023719 华夏上证科创板综合ETF联接C:023720) [3]
「港版淡马锡」港投公司已投资逾百个项目,其中5至10家已透露拟在香港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5-22 05:45
论坛概况 - 首届「国际耐心资本论坛」由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主办 吸引逾80家国际耐心资本机构参与 总资产管理规模超过20万亿美元 [2] - 论坛英文名称为International Forum for Patient Capital 核心要素为Investment Partnership Cross-Jurisdictional Dialogue [2] 港投公司投资情况 - 已投资逾100个项目 其中5至10个项目计划2025年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2] - 投资聚焦三大主题:硬科技 生命科技 新能源/绿色科技 创科领域重点关注人工智能和具身智能 [2] - 每投资1元可带动超过4元的长期跟投资金 杠杆效应显著 [3] 战略合作成果 - 与戈壁创投成立「耐心资本专项基金」 整合主权基金和本地高校资源推动科技创新 [4] - 与蓝驰创投启动「共同投资伙伴计划」 支持华人科技创业者和全球技术创新 [4] - 与基汇资本建立「国际策略拓展平台」 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重点开拓中东等全球南方市场 [4] 未来活动规划 - 2025年将举办「国际机器人大会」和「国际人工智能青年科学家论坛」两项专题活动 [4]
服贸会助首钢园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网· 2025-05-21 00:04
首钢园与服贸会协同发展 - 首钢园自2021年起连续四年承接服贸会,成为其转型发展和全面复兴的重要引擎 [1] - 服贸会在首钢园"一址举办"将提升展示亮点,广泛应用数字技术并升级互动体验 [1] 服贸会对首钢园的促进作用 - 推动城市更新:工业遗存与现代会展融合,四届服贸会累计入园客流超120万人次,实现"工业锈带"向"城市秀场"转变 [2] - 加速产业集聚:入园企业达941家(产业类占比73%),形成以科幻为主导的新质生产力产业体系,年产值730亿元 [2] - 2023年一季度新增数字空间产业布局,包括人形机器人数据训练中心及元宇宙等矩阵,提升产业能级 [2] 首钢园未来发展规划 - 对标国际打造会展小镇,结合"两园一河"联动发展机遇 [3] - 聚焦科技创新与消费中心建设,目标成为国际水准的城市复兴地标 [3]
鸡西市:哈洽会参展企业绘就经贸合作新蓝图
中国发展网· 2025-05-20 07:48
鸡西市参展概况 - 鸡西市以"石墨之都、诗画江湖"为主题打造150平方米综合展厅,划分展示区、推介区、品鉴区、洽谈区,采用沉浸式场景与创新展陈技术 [2] - 参展企业数量达80余家创历史新高,覆盖工业智造、科技创新、生物经济、数字经济、矿产经济、绿色食品、文化旅游等多领域,展品近300种 [2] - 展品陈设以龙江"五谷"为主线,聚焦"专、精、特、新"产品,通过实物与模型呈现 [2] 国际合作与配套活动 - 俄方滨海边疆区城市及企业联合参展,与俄罗斯阿尔乔姆市、乌苏里斯克市及吉尔吉斯斯坦纳伦州、纳伦市开展政府间会谈深化合作 [2][3] - 策划七项配套活动为历届之最,包括生物医药产业合作交流会、专题发布、招商洽谈、直播带货等 [3] - 同步设置鸡西国际会客厅展示馆,举办非遗演艺、文化集市及名特优产品展览,实现"展、论、谈"融合 [3] 现场表现与数据亮点 - 展厅活动涵盖机器人表演、朝鲜族舞蹈、俄罗斯小提琴演奏、网红直播等,品鉴区提供鸡西辣菜、密山大白鱼等特色美食 [2] - 开馆首日鸡西冷面、辣菜销售额同比增长300% [2] - 举办"龙江药谷·五加铸城"活动推动刺五加等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3]
山东:26项重点任务打造“创新无忧”生态
科技日报· 2025-05-20 01:02
文章核心观点 - 山东省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构建一流科技创新生态的意见》 提出26项重点任务 从八个方面系统构建"创新无忧"生态体系 目标形成"企业安心 人才舒心 科研顺心 投资放心 服务暖心"的创新氛围 [1] 政务生态建设 - 探索"沙盒监管"和触发式监管模式 寻求创新激励与安全保障的平衡 [2] - 深化科教界"帽子"治理 简化科研项目申请 评审 立项 验收流程 推行"材料一次报送制" [2] - 出台科技创新容错免责清单 对勤勉尽责但未达目标的科研失败不予追责 不纳入信用不良记录 [2] 人才评价体系 - 实施"谁用谁评价 干什么评什么"原则 探索小同行评价 代表作评价 产业贡献评价和社会认可度评价 [2] - 构建以创新价值 能力 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 [2] - 对作出重要贡献的青年科技人才探索特殊晋升机制 [2] 科技成果转化 - 建立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制度 允许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成果转化 [3] - 在20多所高校院所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试点 通过"权益让渡""先使用后付费""校聘企用"等方式解决转化难题 [3]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 重大科技攻关任务围绕产业堵点痛点和市场需求布局 项目指南多从产业中寻找 多让企业出题 [3] - 支持科技领军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联合高校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 企业牵头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比例超过80% [3] 实施保障机制 - 发挥省委科技委牵头作用 强化科技 教育 财政 人才 产业 金融等政策协同 [4] - 各级强化财政支持保障 各地加强跟踪问效 [4]
陈茂波:香港今年新股集资额已超600亿暂居全球首位
智通财经网· 2025-05-18 08:48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上周五收报23345点 累计升幅约16% 跑赢其他主要市场 [1] - 4月份平均每日成交超过2700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上升1.4倍 [1] - 今年以来新股集资额累计超过600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多逾6倍 融资规模暂居全球首位 [1] 港元汇率与资金流动 - 港元汇率贴近7.75兑一美元 四度触发"强方兑换保证" 香港金管局向市场注入约1290亿港元 [1] - 资金流入令流动性充裕 一个月期拆息由4%降至约1.3%水平 [1] - 香港银行总存款额接近18万亿港元 今年累计增加3.5% [1] 金融与创科联动发展 - 资金正逐渐向引领创新的龙头创科企业及具战略价值的未来产业汇聚 [2] - 香港不断加强"金融+创科"双引擎联动发展 培育创科企业并推动金融市场全面发展 [2] - 香港推动创科研发与成果转化 吸引全球科研精英和创科龙头企业 [2] 创科生态圈与融资渠道 - 融资链分为不同阶段 前期需风投基金和主权基金支持 中后期以私募基金、上市集资等渠道接力完成 [2] - 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已投资超过100个项目 每1元投资拉动4元市场长期资本跟投 [3] - 港投公司举办首届"国际耐心资本论坛" 汇聚全球耐心资本代表探讨合作机遇 [3]
新华视点丨并购重组迎重磅新规 助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5-16 13:29
并购重组新规核心内容 - 中国证监会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优化审核程序、创新交易工具、提升监管包容度,旨在提升并购重组市场活力和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1] - 新规首次建立简易审核程序,对上市公司吸收合并及优质大市值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实行"2+5+5"审核机制(2日受理+5日审核+5日注册),大幅压缩流程 [2] - 首次调整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监管要求,提高对财务状况变化、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的包容度,降低制度性成本,增强对科技创新行业并购和国有资产整合的适应性 [2] - 首次建立分期支付机制,允许根据标的经营状况灵活调整股份支付数量,特别适用于科技型企业估值波动场景 [2] - 首次引入私募基金"反向挂钩"安排,投资期限满48个月的私募基金可缩短锁定期,缓解退出难题 [3] 市场影响与典型案例 - "并购六条"政策实施后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沪深两市已披露资产重组超1400单(重大重组160单),2024年以来披露重组600单(同比+1.4倍),重大重组90单(同比+3.3倍) [4] - 4月日均披露重组19单(重大重组1单),年内已完成重大重组交易金额超2000亿元(同比+11.6倍) [4] - 典型案例赛力斯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组全程仅3个月,通过收购问界"超级工厂"实现生产基地从租赁到持有的转型 [5] 新质生产力领域表现 - 2024年四成并购重组涉及新质生产力领域,相关资产重组约250单(同比+2倍),其中重大重组超50单(同比+4倍) [7] - 科创板2024年新增披露重大资产重组数量已超过2024年全年总量,"并购六条"发布后新增数量超过开板前五年总和 [7] - 近30家上市公司收购拟IPO资产(占比约30%),并购退出案例增多为上市公司提供更多选择 [7] 政策导向与监管方向 - 监管部门明确将进一步完善"并购六条"配套措施,支持围绕产业逻辑的并购重组以提升创新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 [7] - 重组办法作为并购重组"基本法"的优化将提振市场信心,同时通过强监管防范忽悠式重组、囤壳炒壳等乱象 [8]
政策力挺民营科技发展,科创综指ETF华夏(589000)近1月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首位
搜狐财经· 2025-05-16 06:30
科创板市场表现 - 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000680)上涨0.25%,成分股热景生物(688068)上涨11.16%,正弦电气(688395)上涨10.17%,迈威生物(688062)上涨9.33%,中研股份(688716)上涨9.21%,纬德信息(688171)上涨7.98% [3] - 科创综指ETF华夏(589000)上涨0.21%,最新价报0.93元,盘中换手3.44%,成交9476.71万元 [3] - 科创综指ETF华夏近1月日均成交1.77亿元,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3] 政策支持与市场动态 - 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提到债市"科创板"相关政策和准备工作基本完成 [3] - 央行与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8号文),提出13条举措支持科技创新债券发行,沪深北三大交易所、交易商协会同步细化配套措施 [3] - 政策层对民营经济支持力度上升,近期会议表述反映高层对民营科技企业态度积极变化 [4] - 经济"高质量发展"框架更加坚定,政策层对"供给创造需求"发展路线的信心增强 [4] - 央行、证监会等部门推出多项政策,促进资源向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领域集聚 [4] 科创综指ETF华夏表现 - 科创综指ETF华夏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反映科创板上市公司证券在计入分红收益后的整体表现 [4] - 科创综指ETF华夏近1月规模增长18.21亿元,份额增长19.44亿份,新增规模与份额均位居可比基金1/12 [4] - 科创综指ETF华夏场外联接基金包括华夏上证科创板综合ETF联接A(023719)和华夏上证科创板综合ETF联接C(023720) [4]
协同联动构建创新联合体
经济日报· 2025-05-15 22:09
创新联合体战略定位与价值 - 构建上下游紧密合作的创新联合体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和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关键载体 [1] - 创新联合体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科研动力并贯穿生产全过程 例如浙江省围绕"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组建41家创新联合体 整合超100家次高校院所和200家次上下游企业 [1] - 上海市聚焦LNG再液化装置等核心设备国产化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以科大讯飞牵头突破人机交互关键技术 [1] 中央企业创新联合体建设方向 - 第三批中央企业创新联合体突出"体系化 任务型"定位 完善市场化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机制 [2] - 需构建大企业引领支撑 中小微企业积极参与的新格局 通过重大科技专项联动实施提升组织科研效能 [2] - 面临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顶尖人才缺乏 企业协同难度大等挑战 需加强政策系统集成 [2] 区域协同与重点领域布局 - 加强长三角 珠三角 京津冀等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协同 促进科技资金跨区域使用和人才流动 [3] - 根据地区产业基础摸排重点攻关方向 实施"一家主导 多家协同"机制 通过项目群规划实现体系化攻关 [3] - 引导创新联合体采用总体部制科研组织模式 加强跨学科跨领域管理 推动产业链供应链链式突破 [3] 市场化机制与金融支持 - 探索成果转化项目资金共同投入 技术共同转化 利益共享机制 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共享机制 [4] - 开展PCT等高价值专利布局 实施专利池内部交叉许可和统一对外许可 构建竞争优势专利布局 [4] - 发挥科创基金引导作用 吸引产业基金 创投基金支持 探索龙头企业赋能中小企业无担保融资新模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