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

搜索文档
九强生物:补选非独立董事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3 13:12
公司治理变动 - 九强生物于2025年9月23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 [1] - 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补选非独立董事的议案》 [1] - 董事会提名王永利为公司第五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 [1]
12项目获“最佳”!“2025沪港创新项目评选”决赛路演在沪举行
国际金融报· 2025-09-23 12:33
上海市香港商会会长张国正表示,上海市香港商会的使命就是要推动沪港合作。当前,沪港都在打 造国际科创中心,并在"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两大领域都比较具有优势。商会希望通过评选促进沪港 优秀科创项目双向落地。香港高校的科创能力在世界名列前茅,上海和内地则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和巨大 的市场。因此,举办这样的项目评选,希望将沪港的优势结合,推动更多的创新成果转化,实现"香港 研发、内地转化",并共同打造国际化标准,完成从0到1再到无穷的飞跃,相信对于沪港在科创领域的 合作共荣具有重大意义。 据悉,本次活动的颁奖典礼将于11月在上海举行。届时,所有入围的19个项目团队都将出席,每个 项目还将有5分钟的展示机会。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为进一步深化沪港两地在创新领域的合作,共谋未来产业发展新机 遇,上海市香港商会在去年创立的标杆性活动"创新无处不在"基础上,今年推出了"2025沪港创新项目 评选",聚焦"沪港合作,内联外通",旨在推动香港、上海乃至内地其他省市的科创企业在沪港双向落 户,融合发展,实现资源共享。 9月23日,由上海市香港商会主办的"2025沪港创新项目评选"活动决赛路演在上海举行。本次评选 活动聚焦人 ...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刘翠兰:中国企业出海逻辑迎深度转变 凤凰之星评选为出海企业树标杆
凤凰网财经· 2025-09-23 11:50
针对当前中国企业出海的机遇与挑战,刘翠兰还重点分享了以下几点看法: 中国经济韧性为企业出海筑牢根基。刘翠兰透露,2025年上半年,中国上市公司顶住外部压力,海外业务彰显强劲韧性,实现境外收入4.9万亿元,同比增 长4.5%,占比连续三年提升。"尤其在关键领域,一批上市公司凭借技术与产品优势,在国际市场赢得了更多话语权,成为中国经济'走出去'的中坚力量。" 其二,企业出海呈现"向新、向绿"鲜明特征。数据显示,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超8100亿元,同比增长3.27%;其中113家公司研发投入超10亿元, 926家公司研发强度突破10%。"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我们已从技术'跟跑者'转变为'并跑者'甚至'领跑者',突破了多项'卡脖子'技术。"与此同时, 中国境内投资者已在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境外企业5万余家,其中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设立的境外企业近2万家,七成境外企业实现盈利或收支平 衡,在全球经济舞台的角色日益重要。 其三,新质生产力引领全球化布局升级。刘翠兰强调,当前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量子技术、商业航天等前沿技术蓬勃发展,全球科技创新正在进入到新的 密集活跃期,企业出海需"扎实练好基本功" ...
2025H1北交所公募持仓分析:从基金中报看北交所机构化趋势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3 10:43
核心观点 - 公募基金持续增配北交所,主动权益产品大规模入市,机构化趋势加速 [1][3][10] - 北证50指数成为机构配置核心,指数基金持股比例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3][67][73] - 约百亿增量资金有望通过主题基金开放申购、指数产品扩容等渠道进入北交所 [3][60] 公募配置总体情况 - 截至2025H1公募配置北交所市值达223.83亿元,配置比例0.37%(环比+0.15pct),配置系数0.59(环比+0.07)[3][10] - 主动权益产品配置比例达0.46%(环比+0.26pct),配置系数0.74(环比+0.24)[3][10] - 累计74家公募机构参与北交所投资,约占行业45%,中欧基金、华夏基金、汇添富基金持仓市值居前 [3][21][24] 主动权益投资分析 - 主动权益基金持仓市值112.2亿元,较24H2大幅增长116% [3][29] - 北证主题基金2025年至今平均净值增长率69.9%,超额收益14.8% [3][30] - 预计2025年11月首批8只主题基金开放申购可带来约20亿元增量资金 [3][34] - 主题基金相对北证50权重偏离度降至66.5%(环比下降7.83pct)[3][35] - 小型产品(规模<2亿元)对北交所覆盖度不足,持仓产品仅占7% [3][41] 指数化投资趋势 - 北证指数基金持仓市值110.8亿元(环比+48%),其中北证50指数基金105.0亿元(环比+46%)[3][54] - 已成立28只北证50指数产品,合计规模113.22亿元,25Q3新增2只产品 [3][57] - 6只新产品已申报受理,其中3只为指数增强型产品 [3][60][61] - 非主题指数基金规模5.8亿元,涵盖行业主题(新能源/TMT/生物医药)、策略主题(中证红利)和宽基指数 [3][62][63] 机构配置偏好 - 北证50成分股占公募配置市值比重达87%,创历史新高 [3][67] - 主动权益配置高度集中,锦波生物、纳科诺尔、同力股份占据约一半持仓市值 [3][45][76] - 公募持股比例前十个股包括纳科诺尔(25.4%)、民士达(24.2%)、锦波生物(21.1%)[3][72] - 增配方向与盈利增速强相关,重点增配美容护理(+16.7pct)、医药生物(+2.4pct)、轻工制造(+1.5pct)[3][80][83] 发展空间与机遇 - 北证50指数基金持股比例仅4.9%,远低于创业板指(9.9%)和科创50(17.0%)[3][73] - 若指数基金持股比例提升至双创水平,对应增量空间约110-266亿元 [3][73] - 北证专精特新指数产品预计首批发行规模约50亿元 [3][60] - 全面920代码切换后,ETF系统开发将启动,2026年上半年有望推出北证50ETF和专精特新ETF [3][60]
携“千鼠万抗”计划冲刺科创板,百奥赛图“回A”上会迎考
北京商报· 2025-09-23 10:17
公司上市进展 - 科创板IPO将于2025年9月24日接受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 [1] - 公司于2023年6月20日获科创板IPO受理 7月18日进入已问询阶段 截至上会前经历两轮问询 [3] - 首发募资额从最初18.93亿元下调至11.85亿元 投向药物研发平台建设等4个项目 [5] 业务模式与技术平台 - 公司为临床前CRO及生物技术企业 基于自主基因编辑技术提供创新模式动物及医药研发服务 [1] - 通过"千鼠万抗"计划针对近千个药物靶点进行规模化抗体开发 形成近百万个抗体结合表位分子序列"货架" [3] - 商业化模式包括抗体分子授权/转让 合作开发 RenMice小鼠授权及抗体制备服务 获取首付款 里程碑付款及销售分成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34亿元 7.17亿元 9.8亿元 归属净利润从2022年亏损6.02亿元改善至2024年盈利3354.18万元 [4]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21亿元 同比增长51.27% 归属净利润4799.91万元 实现同比扭亏 [4] - 业绩增长源于抗体开发 模式动物销售及药理药效评价业务大幅增长 同时研发投入得到合理控制 [4] 研发与合作情况 - 专职研发人员数量从2022年58人降至2024年5人 研发人员总数从627人降至337人 [5] - 已与德国默克 吉利德 翰森制药 荣昌生物等数十家国内外药企达成合作 [3] - 上交所问询关注"千鼠万抗"计划商业化成果及抗体分子转让/授权比例较低的原因 [3] 战略规划 - 缩减募资规模不改变战略方向 核心项目仍围绕主营业务和技术平台展开 [6] - 回A股有助于优化资本结构 降低财务风险 创造稳健经营环境 [6] - 公司表示已建立稳定核心团队 核心业务保持增长 研发投入维持在合理水平 [5]
杭州余杭创新发展产业基金招GP
FOFWEEKLY· 2025-09-23 10:15
出资金额比例:创新发展基金对单支子基金出资额不高于1亿元且出资比例不超过子基金目标认缴规模的20%。 医疗健康基金投资方向为:基金重点围绕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生物医药、智慧医疗等医疗大健康相关产业领域进行投资。 投资重点:投向医疗大健康相关产业领域的项目不得低于子基金规模的75%。 出资金额比例:创新发展基金对单支子基金出资额不高于1亿元且出资比例不超过子基金目标认缴规模的20%。 日前,余杭国投集团发布关于公开征集杭州余杭创新发展产业基金子基金管理机构的公告。 据悉,杭州余杭创新发展产业基金注册地位于杭州市余杭区,注册规模30亿元,为杭州余杭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由杭州余 杭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下属杭州余杭金控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控股权")担任基金管理人,重点投向新材料、新能源、集 成电路、人工智能、智能网联以及脑机接口、低空经济、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 据公告,此次将组建1支未来产业基金和1支 医疗健康基金,基金注册地为杭州市余杭区。 未来产业基金 投资方向为:基金主要围绕"1+3+X"未来产业体系进行投资,重点支持大模型、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机器人、算力、脑机接口等 ...
科创板资金动向:7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3 10:11
科创板资金流向概况 - 沪深两市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出996.85亿元 其中科创板主力资金净流出83.89亿元 [1] - 科创板个股上涨136只 下跌448只 涨停个股为盟科药业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个股179只 净流出个股409只 [1] 主力资金净流入居前个股 - 中微公司主力资金净流入5.16亿元 涨幅9.12% 换手率4.66% [1][2] - 佰维存储主力资金净流入2.51亿元 涨幅3.57% 换手率13.05% [1][2] - 传音控股主力资金净流入2.00亿元 涨幅3.51% 换手率2.44% [1][2] - 阿特斯主力资金净流入1.90亿元 涨幅6.21% 换手率8.66% [2] - 沪硅产业主力资金净流入1.76亿元 涨幅11.54% 换手率4.96% [2] 主力资金净流出居前个股 - 中芯国际主力资金净流出16.57亿元 跌幅0.32% 换手率7.21% [1][20] - 博瑞医药主力资金净流出5.67亿元 跌幅9.51% 换手率7.96% [1][20] - 海光信息主力资金净流出4.74亿元 跌幅2.51% 换手率2.31% [1][20] - 华虹公司主力资金净流出3.84亿元 跌幅3.26% 换手率6.94% [20] - 澜起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出3.22亿元 涨幅0.81% 换手率5.13% [20] 连续资金流入个股 - 寒武纪连续25个交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 [2] - 超卓航科连续10个交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 [2] - 景业智能连续8个交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 [2] 连续资金流出个股 - 上声电子连续16个交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 [2] - 时创能源连续13个交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 [2] - 亚虹医药连续12个交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 [2] 资金流入特征分析 - 7只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亿元 主要集中在半导体设备及存储芯片领域 [1][2] - 盟科药业虽获1.14亿元资金流入 但换手率高达20.43% 显示资金分歧明显 [2] - 电气风电获8188万元资金流入 涨幅15.55% 表现突出 [2] 资金流出特征分析 - 193只个股遭遇连续资金流出 医药生物和电子设备行业占比显著 [2] - 百济神州资金净流出2.24亿元 跌幅3.60% 创新药板块承压 [20] - 金山办公资金净流出1.11亿元 跌幅3.91% 软件服务板块表现疲软 [19]
杨德龙:“924”行情一周年 这轮牛市走完两波确立趋势
新浪基金· 2025-09-23 09:41
专题:专题|A股"924行情"一周年回顾与展望 长期资金压舱石稳定器作用,持续强化长周期考核,不断提高跨境投融资便利度,吸引更多源头活水, 让更多全球资本投资中国;三是持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四是提高监管的精准性、有效性。 这一系列举措,势必为本轮牛市行情保驾护航。 2024年9月24日,A股市场在政策组合拳发布后迎来历史性大涨,短短几个交易日内,上证指数大涨 1000点,成交量一度放大到10月8日的3.45万亿,创下历史新高。这一天也确认了本轮牛市的起点。过 去一年,在一揽子中贸政策陆续发布背景下,A股牛市行情逐步进入第二阶段。截至周年之际,川盘指 数、科创50、北证50、微盘指数四支股指涨幅超过100%。 虽然周一沪市两市一度出现大幅回落,但尾盘随着抄底资金入场出现快速回升,创业板指数强势翻红, 上证指数跌幅大幅收窄。当前市场在经历过前期快速上行后,开始出现一定震荡反复,主要是获利回吐 压力,以及临近国庆长假一部分投资者落袋为安、规避长假不确定性的心理,但市场本身上行趋势并未 改变。投资者是持币过节还是持股过节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关键要看持有的资产质量,如果是好股票、 好基金,可以放心持股过节,如果 ...
智翔金泰跌2.55% 连亏4年半2023年上市募34.7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9-23 09:32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收报32.93元 单日跌幅2.55% [1]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4539.18万元 较上年同期1.27万元大幅增长357,31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89亿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3.62亿元收窄20.2% [1] - 扣非净利润亏损3.17亿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3.64亿元收窄12.9%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16亿元 较上年同期-2.64亿元改善56.1% [1] - 公司连续四年亏损 2021-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3.22亿元、-5.76亿元、-8.01亿元、-7.97亿元 [1] - 2021-2024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3.34亿元、-6.45亿元、-8.13亿元、-8.04亿元 [1] 上市与募资 - 2023年6月20日科创板上市 发行9168万股 发行价37.88元/股 [1] - 募集资金总额34.73亿元 净额32.91亿元 [2] - 实际募资净额较原计划39.8亿元少6.89亿元 [2] - 发行费用1.81亿元 其中保荐承销费1.65亿元 [2] - 原计划募资用于抗体产业化基地项目一期改扩建、二期建设、抗体药物研发及补充流动资金 [2]
意向合作金额近90亿元,2025 InnoMatch技术转移大会落幕
国际金融报· 2025-09-23 09:30
大会集中展示了一批颠覆性科技成果,如上海交通大学的"脑机接口专用芯片""魔方无人机系统"、华山医院的"脑胶质瘤治疗性DC疫苗"、华东师范大 学的"新型高端酶制剂"等,多项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6家面向未来产业的概念验证平台首次集体亮相,涵盖脑机接口、核酸药物、基因编辑、集成电路材料等领域,通过全链条服务有效降低早期成果转化 风险。 科技成果转化共享汇展区同样成果丰硕,清华大学展示的原子量子计算机、仁济医院的"框架核酸分子计算诊断芯片与器件"等,彰显了高校与医疗机构 在源头创新方面的强大能力。 9月20日至22日,以"万'象'需求·全球揭榜"为主题的2025 InnoMatch技术转移大会在上海浦东张江科学会堂举行。 作为国内首个以"创新需求"为导向的科技盛会,本届大会聚焦"创新需求、人才支撑、资本力量",搭建了一个集需求、成果、人才、资本等多要素于一 体的国际化对接平台,成效显著,三天完成10000+线上线下对接,共达成近90亿的意向合作金额,展现了上海在技术转移领域的创新实践与蓬勃活力,为 加快推进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撑。 首发首秀、概念验证等多板块协同发力 大会期间,共发布技术需求超1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