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投资

搜索文档
深创投原董事长倪泽望:产业大洗牌时代 创投机构会有更多投资机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8 14:14
国家政策支持 - 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创业投资 提出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概念[1] - 2025年国办一号文为政府投资基金提供支持和鼓励[1] - 七部门联合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预计规模非常大 采用母基金加直投方式[1] 行业现状与挑战 - 行业募资投资陷入困境 主要因IPO退出通道收紧[1] - 2021-2024年A股新上市企业数量持续下降:2021年524家 2022年428家 2023年313家 2024年100家[1] - 创投行业以退为进 中国主要依赖IPO退出 美国主要依靠并购重组[1] - 2015年以来成立基金多数表现不佳 存续期10年以上基金DPI小于0.5 本金回笼不足一半[2] 行业投资亮点 - 半导体和电子设备行业投资大幅增长 2024年一季度增长37% 含人工智能设备和基础设施投资[1] - 创投行业处于最好大时代 产业变动期带来发展机遇 如互联网时代催生优质企业和创投机构[1] - 人工智能时代为创投机构提供超过过去十几二十年的投资机会[1] 行业发展建议 - 需让行业实现盈利 否则缺乏投资吸引力[1] - 政策层面需支持创投行业发展[2] - 鼓励长期资本进入行业 包括社保基金 保险资金 企业年金和银行理财等[2] - 对国有基金考核和问责给予更大宽松 促进长期资金作为LP进入行业[2]
继超万亿基金后,广东再出大招力挺创投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5-18 09:02
广东省创业投资政策核心举措 - 全省统筹组建超万亿元总规模的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其中省级基金规模超1000亿元,覆盖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全周期投资体系 [2] - 政府出资创业投资基金采用"母基金+子基金+直投"模式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遴选专业机构设立子基金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 [3] - 改革政府出资基金考核机制,差异化考核基金生命周期,延长存续期并降低返投要求,完善国资创投容错免责制度 [3][10] 基金集群与区域协同创新 - 广东省落地超千亿"母基金+子基金+直投基金"集群,包括9支区域母基金与7支省际协同发展母基金,形成省市联动及跨区域协同 [4][5] - 省际协同母基金突破属地思维,实现跨区域要素互补,直投基金明确产业方向,通过资本招商带动产业集群发展 [5] - 母基金实际在管规模超4000亿元,数量超50家,规模全国第一 [2] 资本市场与退出机制优化 - 推动创新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鼓励保险资金扩大股权投资比例,培育耐心资本 [6] - 畅通退出渠道,试点基金份额转让、股票实物分配及减持"反向挂钩"机制,发展并购基金和S基金 [6] - 将创投基金投资本地项目纳入招商引资绩效评价,转向培育内生产业生态 [6][9] 政策创新与行业影响 - 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取消国有创投基金保值增值硬性考核,设置长周期评价指标,激发高风险项目投资活力 [10] - 全国首份省级资本市场文件提出差异化考核国资创投机构,建立尽职免责机制 [5][10] - 基金招商模式从招引外部企业转向培育本地产业,避免同质化竞争 [8][9] 国际资本合作与活动 - 2025年中东投资者峰会吸引超百家主权基金、家族办公室等LP参会,聚焦LP投资布局与行业趋势 [15]
七部门重磅文件,最新解读!
中国基金报· 2025-05-18 05:02
顶层设计构建科技金融新生态 - 七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统筹推进创业投资、银行信贷、资本市场、科技保险、债券发行等政策工具,为科技创新提供全生命周期、全链条的金融服务 [1][3] - 政策涵盖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到中小科技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金融问题,提供全面支持 [3] - 拓宽与创投基金特点相匹配的长期资金来源渠道,采用私募股权份额转让试点、发展S基金、实物分配股票试点等措施,解决创投基金退出难点 [3] 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 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存续期达20年,聚焦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通过"目标导向+市场化退出"机制,解决硬科技研发周期与资本回报周期错配的核心矛盾 [6][7] - 政府出资的母基金重点布局"卡脖子"领域,子基金交由市场化机构运作,既保证国家战略落地,又避免行政干预 [7] - 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有助于丰富资本要素,拓宽创新资本来源,通过市场化行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7] 拓宽创业投资资金来源 - 扩大银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试点,支持保险、社保等长期资本参与,并鼓励创投机构、产业投资机构发债融资 [7] - AIC试点范围扩大至18个城市,表内股权投资比例从4%提升至10%,投资单只基金比例从20%提升至30%,显著增强资金使用灵活性 [9] - 银行资金通过AIC股权投资试点参与创业投资,有助于发挥银行系的资金力量,满足科技创新项目大规模、长期限的资金需求 [8] 优化国有创投考核机制 - 对国资创投机构按"基金生命周期"考核,并完善容错机制,鼓励"投早、投小、投长期" [10] - 按"基金生命周期"考核有助于国资创投机构从短期收益导向转向长期价值导向,更加专注于支持高成长性和战略意义突出的科技创新企业 [10] - 完善容错机制能够为创投机构提供更大的试错空间,减少失败带来的惩罚性后果,激励其支持高风险但潜力巨大的科技型企业 [10] 多元退出渠道提升资本流动性 - 提出私募股权份额转让试点、S基金发展、实物分配股票等创新工具,破解退出难题 [11] - 私募股权份额转让试点通过二级市场交易平台提高基金份额的流动性,S基金专注于收购成熟基金份额或项目,实现快速退出、盘活资产 [11] - 北京、上海等地已开展私募股权份额转让试点,允许LP提前退出,将未到期份额转让给S基金,实现资金回笼并投入新项目 [12]
广东全链条力促创业投资发展
广州日报· 2025-05-16 19:05
优化市场环境 亮点举措 培育高质量创业投资机构 重点培育一批优秀创业投资机构。支持创业投资机构专业化发展。优化政府出资的创业投资基金运作。 拓宽创业投资资金来源 加大"险资入粤"力度,支持保险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投资我省创业投资基金。 健全创业投资退出机制 积极推荐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纳入上市融资、债券发行、并购重组绿色通道。 加强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 建立创业投资与创新创业项目对接机制,实施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 5月16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广东省进一步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 《行动方案》)。从培育高质量创业投资机构、拓宽创业投资资金来源、健全创业投资退出机制、加强 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优化市场环境五个方面,提出19条举措,围绕创业投资"募投管退"全链条,进一 步加强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积极支持广东省创业投资做大做强,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推 动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 培育一批优秀创业投资机构 建立创业投资新出台重大政策会商机制,营造支持科技创新的良好金融生态,鼓励行业自律发展。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楚涵、丁雄、杨朝露 记者了解到,当前,广东人工智能、新 ...
广东发布“创投19条”!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广州日报· 2025-05-16 16:51
核心观点 - 广东省政府发布行动方案,提出19条举措,从培育机构、拓宽资金来源、健全退出机制、加强政府引导和优化市场环境五个方面,围绕创业投资“募投管退”全链条,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 [1] 培育高质量创业投资机构 - 支持创业投资机构提升发展水平,重点培育一批优秀机构 [2] - 鼓励大型国有企业、行业骨干企业、科研机构、创新创业平台等多元主体参与创业投资 [2] - 引导创业投资机构规范运作,提升股权投资、产业引导、战略咨询综合服务能力 [2] - 支持机构专业化发展,鼓励聚焦新领域新赛道、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投长期、投资原创性引领性科技创新及“专精特新”企业 [2] - 发挥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平台改革先行优势,强化与港澳联动 [2] - 优化政府出资的创业投资基金运作,通过“母基金+子基金+直投”方式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3] - 积极争取国家级基金加大在广东省投资力度,设立子基金和开展直接投资 [3] 拓宽创业投资资金来源 - 加大“险资入粤”力度,支持保险机构投资创业投资基金,并对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险资优化风险因子计量 [4] - 鼓励商业银行子公司、理财子公司、证券公司、保险机构、信托公司等通过出资或开发长期投资产品提供长期资金支持 [4] 健全创业投资退出机制 - 积极推荐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纳入上市融资、债券发行、并购重组绿色通道 [4] - 充分发挥沪深交易所、北交所、区域性股权市场功能,拓宽并购重组退出渠道 [4] - 支持科技型企业进行境外上市备案,畅通外币创业投资基金退出渠道 [4] - 支持符合条件的创业投资机构申请实物分配股票试点、支持发展并购基金和创业投资二级市场基金 [5] 专家解读与长远意义 - 方案举措有助于整合各方金融资源,为创业投资注入更多金融“活水” [5] - 对广东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意义重大,有助于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发展 [6] -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 [6]
广东再出手:五方面力促创业投资发展!
证券时报· 2025-05-16 14:44
广东省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核心要点 培育高质量创业投资机构 - 支持创业投资机构提升发展水平,重点培育一批优秀创业投资机构 [1] - 鼓励大型国有企业、行业骨干企业、科研机构、创新创业平台等多元主体参与创业投资 [1] - 引导创业投资机构规范运作,提升股权投资、产业引导、战略咨询综合服务能力 [1] - 支持创业投资机构专业化发展,聚焦新领域新赛道、深耕高新技术专业领域 [5] - 鼓励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投长期、投资原创性引领性科技创新 [5] - 支持投资产业链上下游的"专精特新"企业 [5] 拓宽创业投资资金来源 - 加大"险资入粤"力度,支持保险机构投资广东省创业投资基金 [6] - 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穿透后底层资产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未上市公司股权的,支持优化风险因子计量最低资本 [6] - 支持创业投资机构依法依规发行公司债券和债务融资工具 [6] - 鼓励商业银行子公司、证券公司、保险机构、信托公司等为创业投资提供长期资金支持 [6] 健全创业投资退出机制 - 推荐科技型企业纳入上市融资、债券发行、并购重组绿色通道 [6] - 支持发展并购基金和创业投资二级市场基金 [6] - 完善国有资金出资、考核、容错、退出相关政策措施 [5] 加强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 - 优化政府出资的创业投资基金运作,发挥引导放大功能 [5] - 争取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国家级基金加大在广东省投资力度 [5] - 建立创业投资与创新创业项目对接机制 [6] - 实施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 [6] - 落实支持创业投资的税收政策,优化创业投资企业备案管理 [6] 优化市场环境 - 发挥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平台改革先行优势 [5] - 强化与港澳联动,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 [5] - 落实新版《外商投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规定》,为外国投资者设立创业投资机构提供服务保障 [5] - 建立创业投资新出台重大政策会商机制 [7] - 各部门出台涉创业投资重大政策前应开展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 [7]
广东再出手:五方面力促创业投资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5-16 13:50
培育高质量创业投资机构 - 鼓励大型国有企业、行业骨干企业、科研机构、创新创业平台等多元主体参与创业投资 [1] - 引导创业投资机构规范运作,提升股权投资、产业引导、战略咨询综合服务能力 [1] - 支持创业投资机构专业化发展,聚焦新领域新赛道、高新技术专业领域、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投长期、原创性引领性科技创新、产业链上下游的"专精特新"企业 [4] 拓宽创业投资资金来源 - 加大"险资入粤"力度,支持保险机构投资广东省创业投资基金,优化风险因子计量最低资本 [5] - 支持创业投资机构依法依规发行公司债券和债务融资工具 [6] - 鼓励商业银行子公司、理财子公司、证券公司、保险机构、信托公司等为创业投资提供长期资金支持 [6] 健全创业投资退出机制 - 推荐科技型企业纳入上市融资、债券发行、并购重组绿色通道 [6] - 支持发展并购基金和创业投资二级市场基金 [6] 加强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 - 优化政府出资的创业投资基金运作,争取国家级基金加大在广东省投资力度 [5] - 落实和完善国资创业投资管理制度,完善国有资金出资、考核、容错、退出政策措施 [5] - 建立创业投资与创新创业项目对接机制,实施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 [6] - 落实支持创业投资的税收政策,优化创业投资企业备案管理 [6] 优化市场环境 - 发挥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平台改革先行优势,强化与港澳联动 [4] - 落实新版《外商投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规定》,为外国投资者设立创业投资机构提供服务保障 [5] - 建立创业投资新出台重大政策会商机制,开展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 [6] 行业影响 - 广东省推动创投发展走在前列,引领全国创投高质量发展 [7] - 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作为发展科技金融、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7] - 形成具有广东特色的支持创业投资、科技发展的系列方案 [7]
杭州市创业投资协会周恺秉:杭州科创崛起离不开两个“微小但重要”的变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6 13:02
杭州创业投资体系演进 - 周恺秉长期参与杭州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自20世纪90年代起持续呼吁加大科技投入,2011年关注创业投资项目退出机制,2015年建议构建"硅谷式"创业生态系统 [1] - 杭州创新公式包含三大核心变量:冒险宽容的文化、市场经济体制机制、活跃的创投资本,同时涉及创业生态、营商环境等多元因素 [3][4] - 杭州"六小龙"企业涌现印证城市包容度与文化交融的关键作用,44家浙江省独角兽企业中杭州占80%(55家中的44家) [5][11] 城市特质与创业生态 - 杭州社会包容度体现在市民交往无地域歧视、普通话普及、倡导"创业失败亦英雄"理念,推动浙商群体从借贷文化转向投资文化 [6] - 地理区位促成南北文化融合:承接江苏山东的稳健与绍兴温州的冒险,形成兼具科学理性与冒险精神的独特创业气质 [6][7] - 第一代企业家以本地人为主(马云、宗庆后等),而"六小龙"创始人中省外籍占比达67%(4/6),反映城市吸引力 [6] 资本生态建设实践 - 政府引导基金2008年率先探索,培育普华资本、华睿投资等本土机构,管理规模从数千万扩展至数百亿元 [8][10] - 创投机构呈现差异化格局:本土天使投资人专注早期(如李治国),红杉高瓴等头部机构布局成长期项目,形成互补 [8][9] - 杭高投通过支持"小而美"基金(规模1-5亿元)培育早期生态,每年全省50%投融资案例(约500个)来自杭州企业 [10][11] 科技金融协同发展 - 杭州银行体系突破传统间接融资模式,成为全国科技金融创新高地,各大银行积极布局科技金融业务 [10] - 创业投资与科技金融共同构成企业支持网络,该模式具备全国推广价值 [10]
广东:鼓励大型国有企业、行业骨干企业等多元主体参与创业投资
搜狐财经· 2025-05-16 11:22
据广东省人民政府网站5月16日消息,日前,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进一步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营造支持科技创新的良好金融生态。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鼓励银行、保险公司、融资租赁公司、担保公司与创业投资机构开展"贷款+外部直 投""贷款+银行投资子公司+外部直投"等相关联动业务。适当放宽科技创新领域并购贷款适用范围、期限、出资比例,扩大科技创新领域并购贷款投放。用 好知识产权金融试点区政策,鼓励信托公司以知识产权等新型财产权设立服务信托。加大对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综合金融支持力度。 图片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网站 《行动方案》提出,支持创业投资机构提升发展水平,重点培育一批优秀创业投资机构。鼓励大型国有企业、行业骨干企业、科研机构、创新创业平台等多 元主体参与创业投资,引导创业投资机构规范运作,提升股权投资、产业引导、战略咨询综合服务能力。支持创业投资机构专业化发展,鼓励聚焦新领域新 赛道、深耕高新技术专业领域、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投长期、投资原创性引领性科技创新、投资产业链上下游的"专精特新"企业。发挥横琴、前海、南沙、河 套等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平台改革先行优势,强化与港澳联动,促进创 ...
AI风口叠加政策“春雨”,大湾区能否跑出下一个技术独角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6 10:33
政策支持与科技金融 - 七部门联合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的若干政策举措》,从创业投资、货币信贷、资本市场、科技保险等7个方面强化部署,推动更多金融资源进入科技创新领域 [1] - 科创板上市公司中,约20%的创始人有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背景,约80%公司与高校科研院所有产学研及成果转化的合作关系 [1] - 国家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多渠道拓宽创业投资资金来源、优化国有创业投资考核评价机制、健全创业投资退出渠道 [5] 粤港澳大湾区双创生态 - 2025粤港澳大湾区双创教育论坛在华南理工大学举办,40余所内地及港澳知名高校、71家企业、68个投资机构及孵化主体到场 [1] - 华南理工大学每年投入1000多万元打造特色双创实践课程,建成逾3万平方米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可为500余支学生双创团队提供服务 [3] - 广州工控科创集团以投资孵化、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为核心业务,专门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7] 科技创新与创业案例 - 广州冕巢航天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研发可复用火箭末级技术,自主研发的新型发动机技术可同时满足火箭在真空环境和大气层内的动力要求 [2] - 启承智汇(广州)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拥有机理+机器学习建模技术、模型降维技术、优化求解器的关键核心技术,可为流程工业和离散制造服务 [3] - 启承智汇将业务从粮油、造船拓展到火力发电、化肥行业、磷化工等领域,并探索生成式AI和判别式AI在工业场景的结合 [4] AI技术应用与发展 - 粤港澳大湾区高校超过130个创新创业项目多与AI相关,包括智绘农稷智慧农机、法律智慧引擎与法律大语言模型、智能化临床试验信息管理的临研AI等 [4] - 人工智能在赋能生产力上能发挥很大价值,大湾区有深厚的制造业和工业基础、激发AI潜力的丰富场景以及庞大的市场空间 [6] - 国内AI市场竞争激烈,投资人更看重项目的落地场景和市场领先性 [6] 投资机构策略与趋势 - 力华投资早期倾向于投资有企业家属性的科学家,现在则重点将科学家及成果有效注入企业中 [6] - Eigen Capital关注跨境、人工智能等领域,认为创业项目只要思路和方向对,逻辑自洽,存在市场就值得跟踪 [6] - 深创投从项目源头对企业进行追踪,包括各大高校、研究所、知名的大厂及实验室等,争取尽早介入并给予企业帮助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