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亏机制

搜索文档
多地提出国资创投容亏100%政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6 00:08
国资创投尽职免责政策优化 - 多地优化尽职免责政策 显著提升政府投资基金与国资创投基金对亏损的容忍度 尤其对种子期和天使期项目明确给予高额亏损容忍 个别地区允许单个项目出现100%全额亏损 [2] - 容亏率提升成为行业新常态 为支持硬科技的国资创投提供更宽松政策环境 使其更有底气充当耐心资本 [2] - 2024年6月发布的"创投17条"提出改革完善基金考核和容错免责机制 2024年1月国办1号文指出容忍正常投资风险 不简单以单个项目或单一年度盈亏作为考核依据 [5] 地方容亏政策具体实施 - 广州开发区允许种子直投 天使直投 产业直投分别出现最高不超过50% 40% 30%的亏损 种子和天使直投单项目最高允许100%亏损 [6] - 四川省 武汉市 深圳福田区等地文件指出单个项目最高允许100%亏损 陕西省科技创新母基金提出种子天使类子基金容亏率最高70% 创投类最高50% 产业类最高30% 种子和天使类单个直投项目最高容亏100% [6] - 专家指出容亏比例并非核心问题 关键在于现有机制下的落地执行 有些地区虽早有高容亏比例政策但实际业务中并未执行 [6] 尽职免责机制落地挑战 - 尽职免责界定存在模糊地带 难以量化"尽职"标准 需通过全盘回顾项目端到决策程序来界定责任 投资失败若因客观原因和市场变化应予以免责 [9] - 制度落地存在"最后一公里"难题 需审计 纪检及上级主管部门共同参与 许多基金管理人仍面临询问和追责情况 影响投资积极性 [9] - 浙江 安徽等地探索多部门协作机制 浙江省提出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 巡视 审计等部门依规依纪依法予以支持 安徽省要求审计 国资监管考核与基金考核评价互认 [10] 基金市场化运作要求 - 私募基金属于高风险投资 需保障基金以市场化方式运作 挑选专业化GP团队管理而非任命行政干部 在此前提下优化尽职免责机制才更有意义 [3] - 政府和国资基金需兼顾政策目标和商业可持续性 不应过度强调容亏比例 简单以亏损率范围内不追责的方式可能存在廉政风险和操作风险 [7] - 应落实尽职合规免责原则 只要基金管理人操作尽职合规 不论最终基金亏损率多少都应免责 以此充分调动积极性 [7]
护航耐心资本:多地提出容亏100% 国资创投尽职免责持续优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14:52
国资创投政策环境优化 - 多地尽职免责政策持续优化 为国资创投提供更宽松政策环境 政府投资基金与国资创投基金对亏损容忍度显著提升 [1] - 种子期和天使期项目获得高额亏损容忍 个别地区允许单个项目出现100%全额亏损 [1][4] - 容亏率提升或成行业新常态 支持硬科技的国资创投更有底气充当耐心资本 [1] 容亏政策具体实施 - 广州开发区规定种子直投和天使直投单项目最高允许100%亏损 分别设置不超过总投资额50%和40%的类别亏损上限 [4] - 四川省、武汉市、深圳福田区等地明确单个项目最高允许100%亏损 [4] - 陕西省科技创新母基金设置分级容亏率:种子天使类子基金70%、创投类子基金50%、产业类子基金30% 种子天使类单个直投项目最高容亏100% [4] 政策演进历程 - 2016年国务院文件首次提出完善国有创投考核机制 形成宽容失败的生态环境 [3] - 2024年6月"创投17条"提出改革完善基金考核和容错免责机制 [3] - 2024年1月国办1号文强调容忍正常投资风险 不简单以单个项目或单年度盈亏作为考核依据 [3] 执行机制挑战 - 容亏比例并非核心问题 关键在于现有机制下的落地执行 部分地区虽设高容亏比例但未实际执行 [4] - 不以单个项目亏损作为考核依据更能为基金运行提供松绑 [5] - 需要平衡政策目标与商业可持续性 过度强调容亏比例可能产生廉政风险和操作风险 [5] 跨部门协调机制 - 审计、纪检等部门参与度提升 成为尽职免责落地的关键环节 [1][7] - 浙江、安徽等地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 实现考核评价互认 审计和国资监管考核与基金评价结果互认 [7][8] - 需建立可操作、可量化的实施细则 解决审计纪检部门对行业特点认知不足的问题 [6][7] 专业化运营要求 - 必须保障基金市场化运作 挑选专业化GP团队管理基金 而非任命行政干部 [2] - 应优先建立专业化管理团队 再制定尽职免责和容错机制 [2] - 通过负面清单形式对管理人行为进行约束 确保尽职合规 [6]
护航耐心资本:多地提出容亏100%,国资创投尽职免责持续优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10:35
(原标题:护航耐心资本:多地提出容亏100%,国资创投尽职免责持续优化)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申俊涵 北京报道 近年来,国资创投正成为创业投资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值得注意的是,创业投资天然带有高风险、长周 期、不确定性大等特征,过去由于考核机制的限制,让国资创投在早期投资方面仍面临一定束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多地尽职免责政策正不断优化,为国资创投带来更加宽松的政 策环境。尤其是政府投资基金与国资创投基金对亏损的容忍度正显著提升,多地政策对种子期、天使期 项目明确给予高额亏损容忍,甚至个别地区已允许单个项目出现100%的全额亏损。 "尽职免责制度的优化和容亏机制的建立,为国资创投的业务开展解除了后顾之忧。容亏率的提升或将 成为行业新常态,让支持硬科技的国资创投更有底气去充当耐心资本。"一位来自国资创投基金的管理 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多地提出容亏100%政策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创投相关的国家级文件中,其实对尽职免责政策早有提及。在2016年发 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就已明确提出,完善国有创业投资企业的 监督考核、激励约束机制和股权转让方式 ...
这支基金,同时引入两支国家级母基金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6-24 08:54
绿新领航基金启动 - 总规模15亿元的绿新领航基金正式启动运行,由湖北宏泰集团牵头发起组建,宏泰基金公司具体实施,重点聚焦节能环保、资源能源循环利用、新能源等绿色低碳领域 [1] - 该基金引入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两支国家级资本,同时汇集湖北宏泰集团、武汉产业发展基金、首义科创母基金省市区三级政府出资平台深度参与,形成"国家级资本+地方国资"同向发力的投资格局 [1] - 该基金为湖北首例省、市、区三级国资及财政联动注资,并同时引入两支国家级母基金出资赋能的基金载体,开创了中央、省、市、区四级资本深度联动的新范式 [2] 湖北省政府引导基金体系重构 - 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北省重构政府引导基金体系工作方案》,提出"三个重构",聚焦解决能投、愿投、敢投、善投问题,创新政府引导基金管理体制、运营机制、操作细则、考评办法 [3] - 方案明确"从0到1"阶段政府引导基金为主、"从1到2"阶段政府引导基金和国资基金协同发力、"从2到N"阶段国资基金撬动放大,更加有力有效地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创新创业 [3] - 湖北重构创业投资基金矩阵,将楚天凤鸣基金打造为湖北省创业投资母基金,主要负责"从0到1"阶段种子投资,协同国资基金兼顾"从1到2"阶段天使投资 [4] 楚天凤鸣基金运作情况 - 湖北省财政厅、长江产业集团、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共同出资设立楚天凤鸣科创天使基金,总规模100亿元,首期30亿元,采用"子基金+直投"模式 [5] - 成立两年,楚天凤鸣基金已决策出资26支子基金,总规模突破92亿元,对外投资超60项次,金额超10.5亿元,带动社会资本跟投超40亿元,储备高校及科研院所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近150项 [6] - 湖北省财政厅金融处副处长王晓兴表示,将100亿元的楚天凤鸣基金打造成湖北的科创母基金,同时把创投基金的存续期从十年延长到十五年 [6] 容亏机制创新 - 《湖北省重构政府引导基金体系工作方案》提出,允许单个投资项目"100%亏损",湖北成为我国目前首个省级层面允许单个项目100%亏损的省份 [6] - 科技创新股权投资尤其"投早投小"的风险大,出现项目失败也是可能的,但只要管理规范、投资稳健及盈利满意的,则应宽容少数项目的投资失败 [7] - 武汉市政府提出,允许种子基金、天使基金分别出现最高不超过投资总额80%、60%的亏损,根据尽责评估情况,种子直投、天使直投单个项目最高允许100%亏损 [8] 武汉股权投资发展 - 武汉设立首期300亿武汉产业发展基金、100亿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基金、光谷创投总规模扩容至一百亿、太保资本200亿险资母基金落户汉阳 [9] - 武汉已成为湖北省省-市-县多层级投资矩阵的汇聚中心,设立于武汉的母基金包括武汉产业发展基金、武汉市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多支母基金 [9] - 武汉的母基金相关规定友好,如最高出资比例可达子基金规模40%以上、返投比例1倍左右且认定灵活,体现了相对较高的市场化水平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