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创投政策环境优化 - 多地尽职免责政策持续优化 为国资创投提供更宽松政策环境 政府投资基金与国资创投基金对亏损容忍度显著提升 [1] - 种子期和天使期项目获得高额亏损容忍 个别地区允许单个项目出现100%全额亏损 [1][4] - 容亏率提升或成行业新常态 支持硬科技的国资创投更有底气充当耐心资本 [1] 容亏政策具体实施 - 广州开发区规定种子直投和天使直投单项目最高允许100%亏损 分别设置不超过总投资额50%和40%的类别亏损上限 [4] - 四川省、武汉市、深圳福田区等地明确单个项目最高允许100%亏损 [4] - 陕西省科技创新母基金设置分级容亏率:种子天使类子基金70%、创投类子基金50%、产业类子基金30% 种子天使类单个直投项目最高容亏100% [4] 政策演进历程 - 2016年国务院文件首次提出完善国有创投考核机制 形成宽容失败的生态环境 [3] - 2024年6月"创投17条"提出改革完善基金考核和容错免责机制 [3] - 2024年1月国办1号文强调容忍正常投资风险 不简单以单个项目或单年度盈亏作为考核依据 [3] 执行机制挑战 - 容亏比例并非核心问题 关键在于现有机制下的落地执行 部分地区虽设高容亏比例但未实际执行 [4] - 不以单个项目亏损作为考核依据更能为基金运行提供松绑 [5] - 需要平衡政策目标与商业可持续性 过度强调容亏比例可能产生廉政风险和操作风险 [5] 跨部门协调机制 - 审计、纪检等部门参与度提升 成为尽职免责落地的关键环节 [1][7] - 浙江、安徽等地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 实现考核评价互认 审计和国资监管考核与基金评价结果互认 [7][8] - 需建立可操作、可量化的实施细则 解决审计纪检部门对行业特点认知不足的问题 [6][7] 专业化运营要求 - 必须保障基金市场化运作 挑选专业化GP团队管理基金 而非任命行政干部 [2] - 应优先建立专业化管理团队 再制定尽职免责和容错机制 [2] - 通过负面清单形式对管理人行为进行约束 确保尽职合规 [6]
护航耐心资本:多地提出容亏100% 国资创投尽职免责持续优化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9-05 1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