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子信息
icon
搜索文档
盘中,20%涨停!上海,刚刚发布!
券商中国· 2025-08-19 05:58
上海市加快推动"AI+制造"发展实施方案 - 核心政策为实施"模塑申城·AI+制造"行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目标通过三年时间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形成新质生产力 [1][2] - 具体量化目标包括:推动3000家制造业企业实现智能化应用,打造10个行业标杆模型,形成100个标杆智能产品,推广100个示范应用场景,建设10个"AI+制造"示范工厂,发展5家综合集成服务商 [2] 重点行业与技术应用 - 聚焦集成电路、电子信息、汽车、高端装备等十大行业,推动构建多层次工业模型体系,包括细分领域行业模型和场景专用小模型 [1][3] - 集成电路领域:推动EDA企业构建智能化设计能力缩短周期,AI技术应用于计算光刻、缺陷检测等环节提升芯片良率和生产效率 [3] - 电子信息与汽车行业:开展AI+机器人试点应用,部署机器视觉、智能排产等技术,支持工业机器人在装配、焊接等高危环节规模化应用 [4][5] - 医药制造:打造智能化药物研发平台,攻关靶点筛选、分子设计等技术,建设柔性产线与追溯系统 [4] 智能终端与基础设施 - 推动AI计算机、AI眼镜、AI手机等新型消费终端迭代升级,促进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发展 [1][4] - 建设工业智算云平台,提供语料包、算力包、模型包等服务,形成云化/本地化部署方案,支撑企业转型升级 [3] 市场反应与行业动态 - 政策发布后上海本地股异动,芯原股份触及20%涨停,灿芯股份、翱捷科技等跟涨 [1] - 国内日均Token消耗量从2024年初1000亿增至2024年6月的30万亿,增长300倍反映AI应用规模快速扩张 [6] - 机构观点:长江证券建议关注AI基础设施、出海应用及垂直场景落地;国金证券看好AI+软硬结合在C端/B端的商业化进展 [6][7] - 消费电子复苏叠加AI技术驱动,端侧SOC、散热材料等零部件赛道景气度提升,开源模型迭代加速AI应用发展 [7]
上海: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新华财经· 2025-08-19 05:30
核心观点 - 上海市发布AI+制造实施方案 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形成新质生产力 通过三年时间实现3000家企业智能化应用 打造10个行业标杆模型 100个标杆智能产品 100个示范场景 10个示范工厂 培育5家综合集成服务商 [1] 行业应用方向 - 集成电路行业推动EDA智能化设计缩短周期 提升芯片性能 在缺陷检测和工艺开发场景应用AI提升良率和效率 [2] - 电子信息行业开展AI机器人试点 应用机器视觉和智能排产技术 推动自动化产线升级 [2] - 汽车行业构建智能研发体系 实现数据驱动开发 建设工业大脑系统优化供应链管理和缺陷检测 [2] - 高端装备行业提升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智能化 重构人机交互 仪器仪表企业建多模态模型实现参数自调 [2] - 船舶海工行业发展智能设计软件 优化船型方案和结构设计 实现关键工序监控与质量管理 [2] - 航空航天行业推动大飞机总装智能化 打造特种工艺管控和智能检测装备 建设柔性产线 [2] - 先进材料行业打造AI赋能中心 培育专用小模型 建设电子材料基因库 开发生物智能化应用 [2] - 钢铁行业建设高质量语料库 打造多模态大模型 实现智能配料和炉况诊断 [2] - 时尚消费品行业应用模型洞察需求 构建柔性制造体系 推动产品智能化研发 [2] 实施目标 - 聚焦10个重点行业包括集成电路 汽车 高端装备等 推动企业创新应用AI技术 [1] - 打造细分领域行业模型 发展专用小模型 构建多层次工业模型体系 [1] - 提升大模型与小模型协同效率 加快工业场景落地应用 [1]
上海:加快推动“AI+制造”发展,加快机器人应用
第一财经· 2025-08-19 03:30
主要目标 - 实施"模塑申城·AI+制造"行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赋能新型工业化,形成新质生产力 [1][6] - 通过三年时间努力,推动3000家制造业企业实现智能化应用,打造10个行业标杆模型,形成100个标杆智能产品,推广100个示范应用场景,建设10个左右"AI+制造"示范工厂 [1][6] - 发展5家左右综合集成服务商,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专业服务商,加快形成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生态 [1][6] 技术攻关 - 推动基础模型开展多模态算法创新,提升物理仿真能力、视觉处理能力和智能决策能力 [2][7] - 发展工业元宇宙,攻关空间计算技术,实现工厂全要素数字化映射和虚实协同 [8] - 发展工业数据治理技术,开发"采洗标测用"工具链,构建工业符号语义标准化库 [9] - 攻关低延迟分布式推理架构、工厂级算力调度等技术,研发语料加工、模型训练等工具模块 [10] 平台建设 - 推动工业云企业升级打造智算云,提供"语料包""算力包""模型包"等服务,形成多种部署方案 [2][10] - 推动建设工业语料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船舶、航空、汽车等行业高质量多模态语料库 [11] - 建设"AI+制造"融合创新基地,攻关模型工程、智能体工程等行业共性技术 [12] 行业应用 - 支持电子信息、汽车、装备等重点行业部署应用工业机器人,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安全性 [3][24] - 围绕制造业全流程,建设智慧实验室、虚拟仿真设计、智能柔性装配等示范场景 [15] - 推动制造企业探索软件定义工厂、完全按需制造、智能工厂网络等制造新模式 [16] 智能产品 - 发展工业软件自动调优和漏洞修复功能,探索低代码、零代码应用开发模式 [19] - 推动工业母机、工业机器人等装备融合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感知、交互、控制水平 [20] - 推动消费终端企业开发端侧模型,推动AI计算机、AI眼镜和AI手机等新型智能消费终端迭代升级 [21] 生态建设 - 培育工业语料数据、智算云、模型平台等专业服务商,形成"组团式"服务体系 [22] - 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垂直行业模型和智能体应用 [23] - 实施"AI+制造"人才先锋培养计划,加快培育复合型人才 [26] - 引导金融机构开发专属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27] 政策支持 - 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以项目建设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企业研发应用人工智能技术 [30] - 使用"模型券""算力券""语料券"等对企业服务费用按比例给予支持 [30] - 加强跨行业、跨区域交流合作,完善制造业模型、数据、工具链等公共服务 [31]
四川省城市级别划定:成都有望一线,绵阳三线,内江五线
搜狐财经· 2025-08-19 03:06
城市发展格局 - 四川省21个市州分列五个发展层级 呈现强者恒强 多点开花格局 [1] - 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城市版图持续演变升级 孕育更具活力区域经济增长极 [6] 成都发展现状 - 地区生产总值跨越2万亿大关 常住人口突破2100万 [5] - 形成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 生物医药等多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5] - 天府国际机场投入运营 成为国内第三个双机场城市 国际航线覆盖全球五大洲 [5] - 创新指数全球第29位 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万家 [5] 绵阳产业优势 - 以16.90评分稳居三线城市首席 2024年GDP突破4300亿元 [5] - 集聚全国四分之一军工科研院所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9.8件 [5] - 军民融合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50% 建成8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5] - 长虹 九洲等龙头企业构建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5] 宜宾发展动能 - 凭借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实现城市能级显著跃升 位居四线城市第三位 [3][9] - 评分达到12.84 在四线城市阵营中位列前茅 [9] 内江区位优势 - 作为成渝几何中心城市 构建半小时通达成都重庆的交通网 [3] - 2023年招商引资总额突破800亿元 吸引宁德时代等企业入驻 [3] - 电子信息 汽车零部件产业加速发展 新材料产业园形成集聚效应 [3] 达州战略定位 - 凭借"东出北上门户"区位优势加速发展 位居四线城市第七位 [5][9] - 评分达到10.53 在川东北经济区发挥重要作用 [9] 南充城市地位 - 以12.09评分稳居四线城市第四位 成为区域发展重要支撑 [9] 区域产业特征 - 成渝双城经济圈产生虹吸效应与辐射带动作用 [1] - 各城市依托区位优势形成差异化产业布局 如宜宾动力电池 绵阳电子信息 内江新材料 [3][5]
透视前7月四川经济“成绩单”——主要指标总体平稳 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
四川日报· 2025-08-19 00:21
规上工业表现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增速比全国快0.9个百分点 [1][3] - 41个大类行业中有35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实现增长,行业增长面超八成 [1][3] -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8%,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持续放量 [1][3]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0% [1][3] - 智能手表产量同比增长109.3%,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增长13.2% [1][3] - 锂离子电池产量同比增长50.5%,绿色低碳产品快速增长 [1][3] 固定资产投资 - 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0%,增速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 [1][7] - 六大优势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7%,占全部投资比重32.0% [8] - 食品轻纺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3.7% [8] - 能源化工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8.5% [8] - 电子信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8.5% [8] -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8%,拉动全部投资增长0.5个百分点 [8] - 清洁能源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2.3% [1][8]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8.0%,连续13个月两位数增长 [9] 消费品市场 - 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513.2亿元,同比增长5.6%,增速比全国快0.8个百分点 [1][6] - 7月限额以上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餐饮收入同比增长34.7%,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9.3% [1][6] - 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03.0%,增速较6月加快92.5个百分点 [6] - 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8%,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25.5% [6] 产业转型与动能 - 工业经济稳中有进,含新量、含智量、含绿量提升 [4] - 一汽解放四川分公司前7月累计生产整车1.3万辆,同比增长96%,其中新能源重卡近6000辆 [3] - 投资结构向新向绿转变,高技术制造业和清洁能源产业成为亮点 [8][9]
主要指标总体平稳 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
四川日报· 2025-08-18 22:47
工业经济表现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增速比全国快0.9个百分点 [1] - 41个大类行业中有35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实现增长,行业增长面持续稳定在八成以上 [1] -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8%,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持续放量 [1]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0% [1] - 智能手表产量同比增长109.3%,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增长13.2% [1] - 锂离子电池产量同比增长50.5%,绿色低碳产品产量快速增长 [1] 消费品市场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513.2亿元,同比增长5.6%,增速比全国快0.8个百分点 [1] - 7月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03.0%,增速较6月加快92.5个百分点 [1] - 7月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8%,其中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25.5% [1] - 7月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餐饮收入、商品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34.7%、29.3% [1] 固定资产投资 -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0%,增速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 [1] - 六大优势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7%,占全部投资比重32.0%,高于去年同期2.5个百分点 [1] - 食品轻纺产业、能源化工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23.7%、18.5%、18.5% [1] -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8%,高于制造业投资1.1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0.5个百分点 [1] - 清洁能源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2.3% [1]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8.0%,连续13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4个百分点 [1]
洁美科技(002859):子公司柔震收购江西鸿美,加快复合集流体布局
华西证券· 2025-08-18 14:5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5] 核心观点 - 子公司柔震科技收购江西鸿美100%股权,交易对价为2,628.2353万元人民币,加速复合集流体业务布局 [1][2] - 江西鸿美主营柔性复合材料及热管理材料,产品应用于光伏、新能源、6G电子信息等行业,收购后现有生产线经改造可直接投入复合集流体生产 [2] - 收购将整合资源,促进柔震科技在复合铝箔、复合铜箔、PCB载体铜箔等领域的产能释放,提升整体盈利能力和经营业绩 [2]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86亿元(+20.3%)、28.90亿元(+32.2%)、36.41亿元(+26.0%) [3][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2.87亿元(+42.1%)、4.60亿元(+60.1%)、7.01亿元(+52.4%),对应EPS分别为0.67元、1.07元、1.63元 [3][8] - 2025年8月18日股价27.67元对应PE为41.51x(2025E)、25.93x(2026E)、17.02x(2027E) [3][10] - 毛利率预计维持在34.2%-36.3%区间,ROE从2024年的6.9%提升至2027年的17.3% [8] 业务布局 - 复合集流体产品线包括PET铝箔、PET铜箔、PP铜箔、PI铜箔及高端超薄铜箔,贴近新能源电池客户进行产业基地布局 [2] - 收购后江西鸿美生产线改造将实现业务、资产及人员一体化整合,缩短产能释放周期 [2] 市场表现 - 总市值119.24亿元,自由流通市值112.23亿元,自由流通股数405.61百万股 [5] - 52周股价区间为15.45-28.3元,最新收盘价27.67元 [5]
南邮承办2025“锦绣江苏”国际暑期学校“信息材料耀金陵 柔性智造启未来”项目
搜狐财经· 2025-08-18 14:35
8月15日,由江苏省教育厅主办,南京邮电大学承办的2025年"锦绣江苏"国际暑期学校——"信息材料耀金陵,柔性智造启未来"项目开班。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青山介绍了南邮电子信息办学特色、学科建设以及国际交流合作情况。他表示,本次国际暑期学校将通过学术讲 座、实验实践和文化考察等活动,帮助中外学员深入理解信息材料与柔性电子领域基础知识、前沿发展趋势,拓宽学术视野,为中外青年 学者相互交流、学习和分享搭建平台,促进跨文化理解与合作。希望学员们积极参与、广泛交流,提升个人学术水平和综合素养,收获宝 贵友谊,建立长久的学术合作关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宋春元介绍学院在有机电子、显示材料、柔性电子等领域的研究特色,以及学院学科、师资、平台和专业建设 等情况。他希望大家沉浸于深度的学术研讨、体验充满活力的科研和文化实践,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做热情的求知者、积极的交流者和未来 的联结者,珍惜这段共同学习的经历,播下友谊与合作的种子,共同编织未来国际科技合作的纽带。 "希望将计算机人工智能知识与柔性智造创新结合,深入了解南京这座古都的千年风华,结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共同创造难忘的跨国 友谊。"来自孟加拉国的Muntasi ...
万润科技:公司坚持市场引领、创新驱动
证券日报· 2025-08-18 11:40
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 - 公司坚持市场引领和创新驱动的战略方向 [2] - 公司持续研发满足市场和客户需求的产品及服务 [2] - 研发和产品创新推动公司业务不断发展 [2]
长三角议事厅·周报|展会跨界融合,成为城市消费“孵化器”
新浪财经· 2025-08-18 06:42
上海书展创新模式 - 书展采用"双主场+X+N"架构 在上海展览中心与福州路上海书城设双主场 并延伸至浙江乌镇分会场 联动全市46家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1] - 通过四款特色联票实现文化消费场景打通 包括15元书展全日券与地铁单程票联票 以及399元三日精华卡覆盖多景点权益 [3] - 推出"阅界夜市"延长营业时间至22:30 结合文创手作与轻食饮品 形成夜经济与文化消费耦合效应 [4] 跨域消费转化机制 - 书展门票可兑换西栅景区门票 实现"阅读→出游"直接转化 将影响力延伸至长三角旅游链条 [4] - 与上海博物馆联动推出半价午夜场 凭当日图书消费额度兑换日场赠票 形成书店 博物馆与餐饮间的即时联通 [3] - 通过低摩擦入场门槛吸引家庭游客与短途出游者 以跨域权益延长消费链路 提升人均消费与停留时间 [4] 政策协同与区域联动 - 浙江"激情浙夏·快乐消费"行动鼓励品牌设快闪首店 推广人工智能+消费场景 通过停车费优惠改善体验 [6] - 上海《2025年扩消费行动方案》奖励高能级展会首发 推动票根经济联动商圈与景区 扶持夜间消费集聚区 [6] - 区域协同实现流量转化 浙江侧重体验端 上海侧重转化端 共同促进跨城旅游与跨平台消费 [7] 数据互通与长效运营 - 建立区域会展数据共享平台 标准化处理票务与消费数据 实现参展积分跨城兑换和统一消费券 [8] - 打造"1小时展会消费圈" 将主展馆与卫星商圈 文旅节点规划为网状消费空间 拓展外地观众消费行程 [9] - 采用"云展台+实景消费"混合场景 配合AR/VR数字手段 提升人均停留时长与消费转化率 [9] 长三角产业创新动态 - 扬州加入沿沪宁产业创新带 与上海普陀区共建大数据产业园 覆盖江苏8市及上海普陀区 [10] - 智元机器人获数千万元工业具身机器人订单 承担汽车制造车间每日近万次搬运任务 覆盖15个上料点 [10] - 临港新片区推出国际数据加工枢纽建设方案 实现与新加坡 东京跨境专线互联 降低企业80%专线资费 [10]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徐州铜山区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 解决企业技术难题110项 重点布局第三代半导体与碳化硅全产业链 [11] - 浙江省未来产业孵化器聚焦转能光伏与储能赛道 提供超千亿耐心资本支持 构建投早投小科创金融生态 [11][12] - 安徽省AI大模型评审招投标项目效率提升14倍 评审时间从3.5小时缩短至15分钟 准确率达90%以上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