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葡萄酒
icon
搜索文档
ST通葡: 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部分授予限制性股票第二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暨上市流通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2 10:28
股权激励计划实施情况 - 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22名激励对象2540万股,授予价格2.27元/股 [3][5] - 2023年预留部分授予5名激励对象200万股,授予价格同为2.27元/股 [3][5] - 首次授予股票分三期解锁:2023年7月解锁1016万股,2024年7月解锁756万股 [3][4] - 预留部分分两期解锁:2024年6月解锁100万股,2025年6月解锁剩余100万股 [4][6] 本次解除限售详情 - 2025年6月19日将上市流通100万股预留授予限制性股票,占总股本0.23% [1][6] - 涉及5名激励对象(含4名核心员工),解锁数量占其获授总量的50% [6] - 解除限售后公司股本结构变化:有限售股份减少至756万股,无限售股份增至4.1972亿股 [8] 业绩考核达标依据 - 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6.76亿元,较2021年基准增长28.31%,超过25%的考核目标 [5] - 葡萄酒业务收入增长率达53.20%,显著高于45%的考核标准 [5] - 所有激励对象个人绩效考核结果均为优秀/良好/合格,满足解锁条件 [6] 法律程序履行情况 - 计划经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独立董事发表专项意见 [2][3] - 完成授予登记、回购注销12万股不符合条件股票等程序 [4] - 律师事务所认为解除限售程序符合《公司法》《激励计划》等规定 [9][10]
“智慧化”成中国葡萄酒产业新趋势
中国新闻网· 2025-06-12 07:44
行业趋势 - 智慧化成为中国葡萄酒产业新趋势,吸引科创团队及企业投入[1] - 葡萄酒全产业链兴起"科技风","降本增效"是主要原因之一[3] - 人工智能未来将贯穿葡萄酒产业整个环节,实现高效化、精准化、定向化[4] 技术创新 - 中国首株干白葡萄酒本土酿酒酵母NX16成功量产,破解酵母依赖进口难题,已酿造500余吨干白葡萄酒并出口东欧[3] - "会呼吸"的风土陈酿炻罐降低陈酿成本,每瓶成本0.5元人民币,约为橡木桶成本的二十分之一[3] - 葡萄园全功能智能机器人适应复杂路况,实现自动驾驶及自主除草、智能修剪、精准施肥等作业,已在宁夏多个酒庄应用[4] 展会成果 - 第五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展示190项创新成果,58家企业及部门参与[3] - 科技成果展涵盖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等领域,包括免埋土酿酒葡萄新品种、智慧酒桶、人形机器人侍酒师等[3] 政策与战略 - 智慧化被视为中国葡萄酒产业崛起的重要途径,需推动智慧葡萄园建设及品牌数字化[4] - 加快发展智能化网络销售,进一步推动葡萄酒产业发展[4]
宁夏精耕细作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6-11 22:11
煤炭及煤化工产业 -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运营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煤炭间接液化项目,每天可将6万吨煤炭转化为航空燃油、高端润滑油等高附加值产品,实现一吨煤产生7倍价值[1] - 神华宁煤集团攻克煤制油催化剂技术,每吨油品耗水量下降30%[2] - 宁东基地每年回收利用废水年产回用水2400万吨,现代煤化工清洁能源使用比例2025年将提高至50%[5] 特色农牧业及深加工 - 宁夏枸杞产业实现从"论斤卖到按克卖"的转型,已开发120余种深加工产品如枸杞籽油(1吨鲜果仅萃取2.4公斤)、口服液、面膜等[2] - 枸杞全基因组测序完成,水稻、小麦等农作物品种实现更新换代[2] - 贺兰山东麓葡萄种植基地改造40万亩废弃荒滩,采用滴灌技术年节水1500万吨,水土流失面积减少60%,每亩产值超万元[5] 科技创新投入与成果 - 宁夏全社会研发经费近三年年均增长12.8%,企业研发经费占比超80%[2] - 2025年计划开展100项以上技术攻关,转化500项以上科技成果,重点突破煤油气化工耦合、高性能金属材料加工、枸杞高值化加工等技术[3] - 天地奔牛集团研制出国内最大智能化反井钻机,实现大直径深井钻井装备国产化[2] 清洁能源与绿色转型 - 宁夏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三年行动,推动光伏发电与治沙结合的"一地两用"模式,年均固沙超万亩[5] - 建成先进光伏、高端装备等百亿元级产业链和新型材料、现代化工等千亿元级产业集群[6] 产业规划与政策支持 - 宁夏启动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产业链、产业基地、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四大升级工程[1] - 印发特色优势产业绿电园区建设规划,推动资源能源优势向竞争和发展优势转化[5] - 目标打造"千百十"亿元级园区、企业、项目,培育新质生产力[6]
宁夏酒旅融合“正绽芬芳”(文旅新象)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11 08:18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概况 -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是中国最大的酿酒葡萄集中连片产区,现有酒企261家,葡萄酒年灌装量1.4亿瓶,占国产酒庄酒酿造总量的近50% [7] - 产区酒庄年接待游客超过300万人次,综合效益达450亿元 [7] - 产区先后获评"世界十大最具潜力葡萄酒旅游产区"和"全球葡萄酒旅游目的地" [10] 酒旅融合发展现状 - 推动酒旅融合、开发新场景新业态已成为产区从业者的共识 [6] - 产区积极探索葡萄酒多业态融合发展,从"主产区"向"打卡地"转变 [8] - 宁夏坚持全产业链发展,拓展葡萄酒+文旅、体育、康养、休闲等多元业态,打造出图兰朵小镇、贺兰山宿集等葡萄酒旅游综合体 [12] 区位与交通优势 - 产区距离省会城市银川近,形成1小时"游览圈",游客乘坐高铁或飞机前来游玩十分方便 [9] - 比起甘肃、新疆、云南等产区,宁夏酒庄交通条件更优越,游客落地银川后驾驶不到1小时可纵览多家酒庄 [9] - 临近镇北堡影视基地和贺兰山岩画景区等热门景点,年接待游客超过200万人次,有利于将游客流量转化为葡萄酒销量 [9] 酒庄旅游体验创新 - 酒庄提供从葡萄种植到酿造全过程的参观体验,包括千亩葡萄田、现代化车间、地下酒窖和品酒大厅等 [10] - 安漠酒店打造"葡萄酒+生活"全场景消费平台,提供品酒派对、创意市集、篝火晚会等多元体验项目 [11] - 飞茑集×危须贺兰山游牧营地以葡萄品种命名帐篷客房,与附近酒庄形成联动 [12] 营销与品牌建设 - "葡萄酒也旅行"主题活动推动酒庄与民宿合作,开发个性化文旅产品 [11] - 通过品酒师培训课程、鉴赏酒会等活动培养消费者,形成"种草效应"和口碑传播 [13] - 葡萄酒与体育赛事、演唱会、音乐节等活动结合,拓展品牌影响力 [12] 未来发展潜力 - 酒庄游吸引国际游客,促进宁夏葡萄酒品牌国际化 [14] - 沉浸式体验让游客从"观光客"转变为"种草者",扩大消费群体 [13] - 个性化体验和场景化消费将成为产区持续发展的关键 [11][12]
国内首株干白葡萄酒本土酿酒酵母实现量产
中国新闻网· 2025-06-11 06:35
行业技术突破 - 国内首株干白葡萄酒本土酿酒酵母NX17年研发成功并实现产业化量产,已出口东欧并酿造500余吨干白葡萄酒[1] - NX16是国内首株适应中国葡萄特性、兼具产香与发酵稳定性的干白酵母,从贺兰山东麓6个子产区10余个葡萄品种中筛选自1.2万余株野生酵母[3] - 团队研发的CECA(干红)酵母已实现30%国产化替代,相关酒品获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奖赛金奖等国际奖项[3] 技术优势与创新 - NX16针对中国西北产区葡萄高糖特点优化发酵工艺,所酿干白酒果香浓郁,橙子杏子香气突出[3] - 团队储备29株功能细分菌株,计划为不同产区品种定制专属酵母,例如针对宁夏霞多丽雷司令开发差异化菌种[4] - 技术实现从菌种到工艺的全链条自主创新,推动酿造具有"中国香型"的独特葡萄酒[4] 产业发展影响 - 突破长期依赖进口酵母的瓶颈,降低生产成本并强化本土风味表达[3] - NX16在宁夏新疆环渤海湾等多产区通过8年以上试验验证其适应性[3] - 技术成果助力中国葡萄酒产业在全球化竞争中展现独特个性[4]
宁夏发布2025年贺兰山东麓葡萄酒领域“五新”成果
中国新闻网· 2025-06-10 15:39
葡萄酒产业科技创新 - 宁夏发布2025年贺兰山东麓葡萄酒领域27项"五新"成果,涵盖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新设计四大领域 [1] - 新产品领域推出14项创新产品,包括果香馥郁型赤霞珠干白葡萄酒、非酿酒酵母混菌发酵丹菲特果香型葡萄酒、晚采甜型葡萄橙酒等特色酒种 [1] - 新技术领域突破6项关键技术,如免埋土酿酒葡萄生态栽培技术、盐碱化葡萄园土壤生物质量提升配套技术、葡萄酒沉浸式数字孪生互动技术 [1] - 新装备领域研发6项智能化装备,包括葡萄园机械作业全功能机器人、超声波快速催陈葡萄酒智能化装备、智慧酒桶等 [1] - 新设计领域创新葡萄酒"国风"系列器皿器具1项 [2] 科研项目与产业应用 - 2024年宁夏重点研发项目包括"产区优良酿酒葡萄品种典型风土特征挖掘与品种酒种精准布局研究与示范"等葡萄酒相关课题 [2] - 实施"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本土酵母产业化推广""酿酒葡萄病虫害监测预警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等产学研项目 [2] - 构建宁夏葡萄酒区域化标准化指南,集成气候、土壤、品种、酒种区划及配套栽培技术体系 [2] - 依托国家葡萄与葡萄酒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推进精准灌溉推广、酿酒葡萄新品种(系)引育等9个产学研项目和5个成果转化项目 [2] 产区发展数据 - 2024年宁夏贺兰山东麓新增酿酒葡萄种植面积0.4万亩,改造低质低效葡萄园1.3万亩 [3] - 酒庄年接待游客达300万人次 [3] - 1至11月葡萄酒出口额1110.60万元、出口量100.73吨,同比分别增长36.04%和23.28%,主要销往港澳、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市场 [3]
白葡萄酒在中国能有多火?德国最新研究报告揭示市场新趋势
搜狐财经· 2025-06-10 10:12
行业趋势 - 白葡萄酒被国际生产商和中国经销商列为2027年前最具增长潜力的酒类 [1] - 干白葡萄酒将成为2027年最受欢迎的葡萄酒类型 行业评价已超越红葡萄酒 [1] - 中国红葡萄酒产量从年产量超100万千升骤减至12万千升 为白葡萄酒市场创造新机遇 [3] 供需与价格 - 中国白葡萄酒市场面临显著供需失衡 白葡萄品种收购价格已超越传统红葡萄品种马瑟兰 [6] - 白葡萄酒产量基数较小但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导致原料价格出现倒挂现象 [6] 技术创新 - 张裕摩塞尔十五世酒庄采用低温浸渍与色素吸附工艺 实现红葡萄酿造白葡萄酒的技术突破 [8] - "黑中白"酒款增多 主要由于白葡萄原料严重不足 [8] 产业布局 - 国内头部酒庄加速白葡萄酒战略布局 云南香格里拉酒业扩大白葡萄种植 [8] - 圣域桶发酵霞多丽终端价达160英镑 成为首款进入英国高端零售系统的中国白葡萄酒之一 [8] 进口市场 - 中国白葡萄酒进口市场规模约1.2亿欧元 德国雷司令占比31% 新西兰长相思占比28% [9] - 意大利Prosecco和法国Crémant起泡酒2024年进口量同比增幅达63% [9] 消费认知 - 中国消费者品类偏好仍呈现"红葡萄酒>白葡萄酒>起泡酒"的固有格局 [10] - 决定购买行为的最关键因素是酒款类型 而非价格、产地或葡萄品种 [12] 未来发展 - 白葡萄酒市场处于关键转折点 有望成为推动中国葡萄酒市场发展的新引擎 [13] - 需协同解决原料供给瓶颈 突破消费者认知固有藩篱 [13]
《中国葡萄酒产区发展指数报告(2025)》:中国精品葡萄酒已实现出口突破
中国新闻网· 2025-06-10 08:41
中国首部系统评估全国葡萄酒产区发展综合水平的指数研究成果——《中国葡萄酒产区发展指数报告 (2025)》(以下简称《报告》)10日在宁夏银川发布。《报告》提到,中国国产精品葡萄酒已实现对国际 成熟市场出口突破,规模虽小但具备增长潜力。 《报告》由中国经济信息社研究发布,从产区建构、指数研究、产区评价和趋势洞察四个篇章进行介绍 阐述和研究分析。 《报告》提到,目前中国葡萄酒的目标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但部分精品酒庄已开始向欧美等成熟 市场少量出口,表明中国葡萄酒品质提升和国际化探索正稳步推进。 《报告》显示,香港是中国葡萄酒最主要的出口市场,长期占据绝大部分的出口份额。此外,法国、澳 门、朝鲜、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以及缅甸等也是中国葡萄酒的出口对象。 《报告》表明,中国葡萄酒已初步形成文化主体性和影响力,但仍面临文化认知壁垒、口感偏好冲突、 品牌叙事碎片化及贸易壁垒等挑战,应抓住年轻群体"体验式消费"浪潮,与国际消费者建立连接。 《报告》还提出了"中国葡萄酒产区发展指数",从基础支撑力、市场竞争力、发展引领力三个维度,对 中国符合条件的葡萄酒产区进行综合评价,为中国葡萄酒产区发展提供指导和参考。 当天 ...
为了业绩“回血”?张裕A再卖海外资产!拟480万欧元转让法国白兰地资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0 03:0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32.77亿元同比下降25.2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05亿元同比下降42.68% [6] - 白兰地业务营收7.4亿元同比下滑35.8% 占总营收比重22.85% 2022-2023年该业务营收分别为9.91亿元和11.53亿元 [5] - 公司设定2025年营收目标34亿元 但预计"今年利润可能比较难看" [7] 资产处置行动 - 转让法国富郎多公司100%股权作价260万欧元 同时出售相关不动产作价220万欧元 [2] - 2024年底以2.21亿元出售莱州朱桥葡萄基地 预计实现收益约1亿元 2023年底以1092.15万元转让廊坊卡斯特49%股权 [6] - 法国富郎多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134.9万欧元 净利润亏损2.39万欧元 公司持有相关不动产账面净值220万欧元 [4] 战略调整方向 - 出售法国白兰地资产是为了专注于国内高端白兰地品牌"可雅"发展 加快资产处置进度优化资产结构回笼资金 [4] - 公司对葡萄酒市场持"短期不乐观 长期不悲观"态度 坚持聚焦主业发展 [6] - 最初收购法国富郎多公司旨在获取法国干邑产品资源快速进入干邑市场 [4] 行业环境状况 - 酒类产业进入深度调整期 葡萄酒产业承压明显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6]
2025年山东烟台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推进重点产业链链长制,优化提升16条重点产业链[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10 01:12
烟台市宏观经济分析 - 2023年烟台市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成为山东省第3个万亿级城市、全国第26个GDP过万亿的城市 [3] - 2024年烟台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782.83亿元,同比增长6.1%,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4592.67亿元,增长6.9% [3] - 三次产业结构为6.3:42.6:51.1,第三产业占比最高 [3] 工业经济表现 - 2024年烟台市全部工业增加值3958.04亿元,增长7.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0% [5] - 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673.09亿元,同比下降6.7% [5] - 11条制造业产业链实现产值9326亿元,比2021年增加2334亿元,年均增长10.1%,占规上工业比重达84% [13] 重点产业链发展 - 石化及化工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千亿级,2024年达1854亿元 [17] - 清洁能源产业链产值712亿元,生物医药产业链营收461亿元 [17] - 汽车领域拥有规模以上企业320家,实现产值千亿元 [22] 产业园区建设 - 16条产业链分布有45个领建园区,产值由2021年4386亿元增至2024年6153亿元,年均增长12% [20] - 园区企业数量由1163家增至1524家,增加361家 [20] - 石化及化工新材料以蓬莱化工产业园为领建园区,食品行业以莱阳食品工业园为领建园区 [19] 重点企业布局 - 石化及化工新材料领域拥有328家规上企业,包括万华化学、裕龙石化、道恩集团等 [22] - 生物医药领域拥有212家规上企业,包括荣昌生物、绿叶制药、东诚药业等 [22] - 葡萄酒领域拥有23家规上企业,张裕、中粮长城等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凸显 [22] 投资与创新 - 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2%,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0.7%,工业投资增长19.6% [7] - 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43.1%,占全部投资比重13.2%,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04.9% [9] 区域产业特色 - 海阳市打造"2+4"现代工业体系,千亿级清洁能源和百亿级航空航天两大新兴产业迅速崛起 [15] - 芝罘区提出"1+5+1"现代产业体系,主攻总部数字经济,壮大金融商贸、文化旅游等产业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