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

搜索文档
港股异动 | 金风科技(02208)涨超5% 海陆风开工整体景气度向好 公司发力海外业务有望驱动盈利能力提升
智通财经网· 2025-09-19 02:34
股价表现 - 金风科技股价涨超5% 4月以来累计涨幅逾1.2倍 截至发稿报12.5港元 成交额1.25亿港元 [1] 行业装机数据 - 2025年上半年新增风电装机51.4GW 同比增长98.9% 其中海上风电新增2.5GW同比增长200% 陆上风电新增48.9GW同比增长95.5% [1] - 风电板块核心标的实现营收2298.1亿元同比增长24.27% 归母净利润126.9亿元同比增长15.01% [1] 行业景气度 - 25年第二季度受136号文影响 5月陆风实现抢装 陆风开工景气度较高 [1] - 25年第二季度海风项目陆续开工 整体处于景气度较旺状态 [1] 盈利能力改善 - 风机受益于24年下半年反内卷投标涨价 部分公司出现毛利率拐点 [1] - 规模效应使费用率摊薄 Q2业绩弹性较大 [1] - 国内风电机组价格呈现回暖趋势 [2] - 金风科技25年上半年风机及零部件销售业务毛利率同比上升4.22个百分点至7.97% [2] 国际业务拓展 - 金风科技25年上半年国际销售收入83.79亿元同比增长75.34% [2] - 海外在手订单量7359.82MW同比增长42.27% [2] - 业务遍布全球六大洲47个国家 亚洲(除中国)和南美洲装机量均超2GW 北美洲/非洲/大洋洲装机量均超1GW [2] - 海外销售提升有望驱使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2] 战略重点 - 公司重点发力国际及海上业务 [2] - 持续推进降本增效措施 [2]
2025金砖国家新工业论坛厦门启幕
中国化工报· 2025-09-19 02:27
图为论坛集中签约仪式。(陈静 摄) 作为深化金砖国家合作的重要举措,本次论坛揭牌成立"金砖国家工业能力中国中心"。该中心将依托厦 门高水平对外开放优势,充分发挥金砖科创孵化园、金砖创新基地数字经济研究中心等载体的资源集聚 效应,有效促进金砖国家间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论坛还正式宣布《新型工业化国际合作倡议》扩 员至19个国家主管部门并发布行动计划。该中心将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促进可持续发展,支持新能源汽 车、光伏、风电、氢能,以及节能环保等领域投资合作。 开幕式上,还举行了成果发布与中俄数字经济研究中心的Innopraktika创新中心项目、瑞氟龙(Raflon)滤 膜新材料产业化项目、龙净环保局-俄铝公司炭素脱硫除尘项目等14个产业合作项目签约仪式。 新型工业化、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成热点 中化新网讯 9月16日,以"释放大金砖合作潜力,实现包容可持续工业化"为主题的2025金砖国家新工业 革命伙伴关系论坛在厦门开幕,34个国家及国际组织代表参会,旨在深化金砖国家及伙伴国在新型工业 化、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等领域的合作,推动构建更具创新性和包容性的伙伴关系。 ...
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经济日报· 2025-09-19 01:26
创新能力提升 - 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 较2020年增长48% 研发投入强度达2.68% 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 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 [2] - 基础研究经费达2497亿元 较2020年增长超过70% 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和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5年世界第一 [2] - 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过77% 524家中国大陆企业进入全球工业研发投入2000强 占上榜企业比重26.2% 较2020年增加4.8个百分点 [2] - 高新技术企业超过50万家 较2020年增加83% 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第14位提升至第10位 [2][3] 区域创新布局 - 北京 上海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支撑引领作用增强 深圳—香港—广州跃居全球百强创新集群榜首 [2] - 成渝 武汉 西安区域科创中心建设加快推进 全国科技工作一盘棋格局形成 [2] 科技成果转化 - 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2024年达到6.8万亿元 [4] - 职务科技成果赋权试点转化金额累计120.9亿元 比试点前三年增长126.5% 带动28个省份近700家单位开展省级试点 [4] - 形成多层次技术交易网络 包括3家国家级交易机构 12个示范区 1084家技术转移机构 1.9万家研发平台 1.6万家孵化载体 [5] - 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立89个概念验证和中试平台 形成全链条服务网络 [5] 重大技术突破 - 天宫空间站转入常态化运营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世界首位 CR450动车组巩固高铁技术优势 [4] - 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投产 特高压输变电世界领先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居世界首位 [4] - 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较十三五末增长42% 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8% [4] 民生科技应用 - 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超95% 重大传染病防治与慢病诊治取得新突破 [6] - 国产创新药上市数量是十三五时期2.8倍 全数字PET-CT等高端医疗装备实现国产化 [6] -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平均浓度下降18% 新技术提升安全生产与应急救灾智能化水平 [6] 未来发展目标 - 未来5年是建成科技强国关键攻坚期 将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 [7]
能源早新闻丨第九批发电补贴项目清单公布
中国能源报· 2025-09-18 22:33
新能源汽车产业 - 全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突破4000万辆 产销量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 [2] - 截至2025年8月底全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总数达1734.8万个 同比增长53.5% 其中公共充电设施431.6万个(增长37.8%) 私人充电设施1303.2万个(增长59.6%) [3] 储能技术发展 -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发布首份储能专题报告《光伏与储能助力能源转型》 宁德时代作为首家深度参与报告编制的中国企业 [2] - 四川成都对2023年以来新建投运储能项目按实际放电量给予0.3元/千瓦时运营补贴 根据装机规模提供500-1000万元年度最高补贴 [4]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成功构建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 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期刊 [3] 可再生能源建设 - 光伏新增装机连续4年超过1亿千瓦 持续打破光伏晶硅电池效率世界纪录 [2] - 三峡集团哈密百万千瓦"光热+光伏"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 为全国最大线性菲涅尔光热综合能源示范项目 [8] - 国家电网公布2025年第九批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项目清单 包含26个项目(总容量437.47兆瓦)及61个变更项目(总容量355.34兆瓦) [8] 电力市场改革 - 国家能源局华中监管局就《重庆电力中长期交易实施细则》公开征求意见 要求除计划电量外所有交易价格通过市场化方式形成 [5] - 内蒙古电网迎峰度夏期间最大地区供电达3692万千瓦 同比增长3% 全程未启动有序用电措施 [8] 能源技术突破 - 海南大学团队成功研发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双原子催化剂 突破传统试错法效率瓶颈 研究成果发表于《先进能源材料》 [4] - 中国牵头制定的国际标准《石油天然气工业管道输送系统术语》(ISO 5872:2025)正式发布施行 [3]
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2024年“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8%
经济日报· 2025-09-18 22:03
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 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 较2020年增长48% 研发投入强度达2.68% 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 [1] - 基础研究经费达2497亿元 较2020年增长超过70% 在量子科技 生命科学 物质科学 空间科学等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性成果 [1] - 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和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5年世界第一 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 [1] - 区域科技创新呈现良好态势 北京 上海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支撑引领作用增强 深圳—香港—广州跃居全球百强创新集群榜首 [1] 企业创新能力增强 - 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过77% 524家中国大陆企业进入全球工业研发投入2000强 占上榜企业比重26.2% 较2020年增加4.8个百分点 [2] - 高新技术企业超过50万家 较2020年增加83% [2] - 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第10位 [3] 科技成果转化成效 - 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2024年达到6.8万亿元 [4] - 职务科技成果赋权试点转化科技成果合同金额累计120.9亿元 比试点前3年增长126.5% [4] - 形成多层次技术交易网络 包括3家国家知识产权交易机构 12个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1084家技术转移机构 1.9万多家研发与转化平台 1.6万家科技型企业孵化载体 [5] - 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立89个概念验证和中试平台 形成覆盖成果转化全链条的服务网络 [5] 重大科技成果涌现 - "天宫"空间站转入常态化运营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稳居世界首位 CR450动车组巩固高铁技术世界领跑优势 [4] - 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投产 特高压输变电世界领先 光伏 风电装机容量居世界首位 [4] - 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较"十三五"末增长42% "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8% [4] - 人工智能 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正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4] 民生领域科技应用 - 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超95% 支撑农业强国建设 [7] - 上市国产创新药是"十三五"时期2.8倍 全数字PET—CT等高端医疗装备实现中国制造 [7] -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_2.5平均浓度下降18% 科技助力大气 水 土壤污染防治 [7] - 新技术推广应用提升安全生产 应急救灾 社会治理等领域智能化水平 [7]
见证历史 中国“灯塔工厂”全球霸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8 14:36
研发投入与基础研究 - 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 较2020年增长48% [1] - 研发投入强度达2.68% 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 [1] - 基础研究经费达2497亿元 较2020年增长超70% [1] - 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和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5年全球第一 [1] 高端装备与先进制造 - 超大直径盾构机实现单月掘进542米新纪录 [4] - 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最大钻深达11000米 [4] - 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 灯塔工厂数量全球占比超40% [4] - 露天矿机器人系统实现3000台级规模化应用 [4] 信息技术与新能源产业 - 建成约460万个5G基站 技术和用户数全球领先 [6] - 光伏风电新增装机连续4年超1亿千瓦 [6] - 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突破4000万辆 产销量连续10年全球第一 [6] - 光伏晶硅电池效率持续打破世界纪录 [6] 人工智能与脑机接口 - 通用大模型准确率突破95% 打造百余个应用场景 [7] - 人形机器人实现多模态感知关键技术突破 [7] - 脑机接口帮助截瘫患者站立行走 盲人恢复光感 [7] - 国产脑起搏器在8个国家400家医院临床应用 [7] 农业科技与装备 - 分子设计育种技术培育抗病抗旱高产作物品种 [10] - 研制大马力动力换档拖拉机填补大型农业装备空白 [10] - 开发梯田水稻和丘陵玉米智能生产系统 [10] 交通与航空工业 - CR450动车组运营时速达400公里 [10] - C919获得国内外订单超1000架 [10] - 川藏铁路突破极端环境建造技术难题 [10] 医疗健康产业 - 全球首款5.0T全身扫查磁共振装备降低检查成本 [11] - 全球首个实体瘤双抗药物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11] - 临床医疗装备为3万名帕金森病患者改善运动功能 [7]
深度|电价下滑、电量难保 新能源投资如何“转舵”
第一财经· 2025-09-18 13:34
山东省新能源机制电价竞价结果 - 光伏机制电价为0.225元/千瓦时 机制电量比例80% 入选规模1.265GW [1][3] - 风电机制电价为0.319元/千瓦时 机制电量比例70% 项目规模3.5911GW [1][3] - 光伏机制电价较山东省燃煤标杆电价0.3949元/千瓦时下降43% 风电下降19.2% [4] 竞价结果对行业的影响 - 光伏综合电价水平低于0.2元/千瓦时 多数项目难以维持盈利 [4] - 超过3000个新能源项目竞争1175个入选席位 远超125%竞价充足率下限 [4] - 政策释放信号:山东光伏市场不需要过多投资者 资源将向风电倾斜 [4] 企业应对策略与市场变化 - 企业为争取资格报出超低价 成为眼下止损最优解 [5] - 分布式光伏项目因收益不足、电网容量限制等因素终止案例增加 [6] - A股上市公司豫能控股宣布放弃分布式光伏等投资收益不足的项目 [6] 就近消纳政策与实施挑战 - 新规将输配电价改为按接网容量缴费 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7][8] - 项目面临余电上网限制、储能成本高、用电企业经营风险三大落地难题 [9] - 绿色金融机制缺位导致电费收缴困难 影响发电方积极性 [9] 新型储能发展态势 - 8月源网侧储能新增装机2.50GW/7.08GWh 同比增长22%/36% [10] - 独立储能新增装机占比超总规模一半 [10] - 河北模式独立储能项目资本金内部收益率达6.2% 内蒙古模式达14.8% [11] 储能技术挑战与系统要求 - 储能电站频发振荡事件 七次事故涉及调频控制设备 [12] - 不同应用场景对性能要求差异大 需深度理解电网特性 [12] 行业长期发展趋势 - 新型储能预计2025年底超1亿千瓦 2030年达2亿-3亿千瓦 [13] - 2025-2035年光伏年均新增装机预计1.8亿-2.4亿千瓦 [13] - "十五五"期间需强化煤电灵活性改造以支撑新能源消纳 [13] 政策规划建议 - 需科学评估可再生能源容量置信度及低出力风险 [14] - 应编制地区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专项规划 [14] - 政策需保障投资者经济回报以避免规划与实际脱节 [14]
实探新能源场站无人化场景:5座5万千瓦风电场可节省20人|风电零距离
华夏时报· 2025-09-18 12:26
风电行业智能化转型 - 风电行业在能源转型中重要性持续提升 智能化成为突破发展瓶颈和实现高质量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2] - 宁夏作为全国首个新能源综合示范区 2024年新能源利用率达96.3% 连续6年居西北第一 [2] - 宁夏2025年提出《"人工智能+"行动方案》 目标2027年规上工业企业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覆盖率超50% [3] 无人化运营实践与成效 - 三峡能源与金风科技合作的同利第三风电场实现全场无人化运营 解决人员效率与成本及作业安全两大痛点 [2] - 无人化改造后 5座5万千瓦风电场可节省20人 人机效能提升至1.67万千瓦/人 [2] - 7万千瓦场站通过智能设备完全替代人工 原需标配至少10人 [4] - 升压站配备近300台智能设备覆盖5000多个巡检点 通过算法优化和机器学习改造为专业设备 [4] - 机器狗负责主变区域数据识别和故障报警 轨道机器人精准捕捉设备状态 无人机实时监测风速雨量及风机状态 [4] - 场站整体巡检工时大幅降低3000多小时 安全性提高3-5倍 综合人效提升超过27% [5] 智能化发展挑战与成本优化 - 当前智能化设备存在功能冗余与成本浪费问题 因从通用场景演变而来未针对风电场定制开发 [6] - 未来通过定制化设备研发解决冗余问题 硬件成本有望显著降低 [6] 行业规模与政策支持 - 截至7月底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2.83亿千瓦 总装机达21.71亿千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近六成 [6] -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2.18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5.2% 接近全国总发电量四成 [6] - 2025年9月国家发布《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目标2027年初步构建融合创新体系 2030年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7] - 三峡能源2025年7月发布行业首部《智能场站规范化建设推广白皮书》 系统阐述智能场站建设体系 [7] 技术实施路径与区域试点 - 行业优先覆盖标准化程度高的场景(如升压站) 因其运行标准明确且巡检任务规律 [8] - 风机场景复杂度高 因设备分布分散需攀爬作业 且不同机型核心部件差异大 [8] - 全行业采取分步推进策略 先聚焦标准化场景再拓展至复杂设备场景 [8] - 三峡能源在宁夏、甘肃、青海三省同步开展智能场站试点 甘肃试点为光伏领域 [7]
科技部部长阴和俊:全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突破4000万辆 连续10年全球第一
期货日报网· 2025-09-18 12:07
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 [1] - 持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应用 [1] 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突破 - 建成约460万个5G基站 技术和用户数保持全球领先 [1] - 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升级发展 [1] 新能源领域技术突破与产业成就 - 持续打破光伏晶硅电池效率的世界纪录 [1] - 光伏和风电新增装机连续4年超过1亿千瓦 [1] - 全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突破4000万辆 [1]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