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

搜索文档
双融日报-20250815
华鑫证券· 2025-08-15 02:02
市场情绪状况 - 华鑫市场情绪温度指标显示当前市场情绪综合评分为60分,处于"较热"状态 [5][8] - 历史数据显示当情绪值低于或接近50分时市场获得支撑,高于90分时出现阻力 [8] - 近60个交易日全A情绪指数运行显示当前处于50分位均值线以上水平 [13] 热点主题追踪 - 脑机接口主题受国家医保局新政推动,新增"脑机接口置入费"等100余项医疗新技术收费项目,相关标的包括创新医疗和伟思医疗 [6] - 机器人主题因全球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北京举办而活跃,展示运动控制与场景落地成果,相关标的包括卧龙电驱和长盛轴承 [6] - 物流主题受益于国家邮政局治理行业竞争及无人物流车规模化商用,快递"最后一公里"成为落地场景,相关标的包括申通快递和顺丰控股 [6] 资金流向分析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十个股中宁德时代以14087.44万元居首,歌尔股份以9380.42万元次之 [9][10] - 融资净买入前十中海光信息以5093.08万元领先,工业富联和中科曙光分别以4773.52万元和4727.81万元跟随 [11] - 融券净卖出前十中中国平安以1317.40万元居首,贵州茅台和海光信息分别以917.20万元和740.56万元次之 [12] 行业资金表现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五行业为SW银行(681万元)、SW公用事业(-4947万元)、SW综合(-9279万元)、SW轻工制造(-10065万元)、SW煤炭(-11399万元) [14][15] - 主力资金净流出前五行业为SW机械设备(-716729万元)、SW国防军工(-573266万元)、SW电子(-523928万元)、SW通信(-475976万元)、SW有色金属(-436785万元) [16] - 融资净买入前五行业为SW电子(586274万元)、SW计算机(170884万元)、SW医药生物(91986万元)、SW汽车(78729万元)、SW基础化工(71630万元) [17]
脑机接口概念延续强势 创新医疗9天6板
新浪财经· 2025-08-15 01:41
脑机接口行业动态 - 脑机接口概念股延续强势上涨态势 [1] - 行业获OpenAI及其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支持新公司MergeLabs 与马斯克的Neuralink形成竞争格局 [1] - MergeLabs正进行新一轮融资 估值达8.5亿美元 新资金主要来源为OpenAI风投 [1] 相关公司市场表现 - 创新医疗实现9天6板涨停走势 [1] - 浙江东日 南京熊猫 诚益通 北陆药业 伟思医疗 三博脑科等公司股价集体冲高 [1]
七部门联合印发意见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8-15 00:24
脑机接口通过在脑与机器之间建立信息通道,实现生物智能与机器智能的协同交互,是生命科学和 信息科学融合发展的前沿技术。当前,脑机接口创新成果持续涌现,产业加速壮大,正孕育颠覆性突 破,已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领域。 围绕发展目标,意见部署加强基础软硬件攻关、打造高性能产品、推动技术成果应用、壮大创新主 体、提升产业支撑能力5大重点任务和核心软硬件强基工程、整机精品工程、应用拓展工程3个重点工 程,并细化为17项具体措施。意见提出,到2030年,脑机接口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 产业体系,培育2至3家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 生态。(记者 刘温馨)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日前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 2027年,我国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初步建立先进的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和标准体系;电极、芯 片和整机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脑机接口产品在工业制造、医疗健康、生活消费等加快应用;产 业规模不断壮大,打造2至3个产业发展集聚区,开拓一批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 ...
「智冉医疗」完成超3亿元A轮融资,加速侵入式脑机接口临床转化 | 早起看早期
36氪· 2025-08-14 23:56
融资情况 - 智冉医疗完成超3亿元A轮融资 累计融资额接近5亿元 [3][4] - 本轮融资由社保基金中关村自主创新专项基金、君联资本、IDG资本联合领投 老股东元生创投追加大额投资 国寿资本、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联想创投、美团龙珠、BV百度风投跟投 [3] 资金用途 - 资金将用于推进新一代技术研发及开展大规模临床试验 [2][4] 团队背景 - 由方英博士和宋麒博士共同创立 方英为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研究员/博导 科技部脑专项牵头人 宋麒曾任国内AI医疗头部企业创始人CEO 主导国内首张AI医疗三类证临床转化 [4] - 团队在柔性电极领域有多年积累 研发全球首例自组装神经流苏电极 [4] 技术路线 - 专注于侵入式脑机接口方向 通过电极直接植入大脑采集高分辨率神经信号 [5] - 侵入式路径被认为是目前唯一能从单个神经元到百万级别神经元实现全面记录与调控的方式 [5] 核心技术 - 自主研发侵入式高通量柔性电极获中美专利授权 平均每通道采集超过一个活跃神经元 [5] - 采用可拉伸设计减少植入后位移 降低免疫炎症反应 [5] - 全植入式高通量无线信号采集系统支持1024通道神经元动作电位采集 通过国际安全认证 [6] - 神经信号芯片体积缩小至硬币大小 系统功耗降低75% [6] - 自研深度神经网络算法提升信号质量与解码精度 拥有20TB+动物神经元数据和6TB+人类深部脑区数据 [6] - 研发多自由度植入机器人 支持微米级定位精度 自动规避血管并规划安全位置 [6] 产业化布局 - 在北京昌平自建千余平方米临床级微纳加工车间和GMP车间 实现临床级产品自主可控与规模化生产 [6] 行业背景 - 脑机接口技术获政策与产业双重关注 2025年3月国家医保局首次将其设立为独立收费项目 [4] - 全球脑机接口产业进入加速期 Neuralink等企业披露人体植入临床试验进展 [7] - 从硬质电极向柔性电极演进提高信号采集分辨率与稳定性 降低免疫反应风险 [7] - 侵入式脑机接口在治疗脊髓损伤、渐冻症、抑郁症等方向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 [7]
杭州六小龙融资近20亿,群核科技两度IPO失效,宇树强脑竞速上市
金融界· 2025-08-14 23:15
杭州科技创新生态发展机遇 - 杭州科技创新生态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以深度求索 宇树科技 群核科技 强脑科技 云深处科技 游戏科学为代表的杭州六小龙企业群体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焦点 [1] - 杭州六小龙在人工智能 机器人技术 脑机接口等前沿科技领域展现出强劲实力 吸引了众多投资机构的青睐 [1] 群核科技IPO进展与财务表现 - 群核科技作为杭州六小龙中首个冲刺IPO的企业 于2024年2月14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但该招股书已于8月14日因6个月有效期届满自动失效 [3] - 群核科技2022年 2023年 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分别为6.01亿元 6.64亿元 5.53亿元 毛利率达到72.7% 76.8%及80.4% [3] - 公司经调整净亏损2022年 2023年 2024年前三季度分别为3.38亿元 2.42亿元 9361.1万元 通过外部融资维持运营 [3] - 公司股权结构中三位创始人黄晓煌 陈航和朱皓分别持有15.46% 11.04%和4.22%股权 四大机构合计持股近50% [3] 宇树科技上市计划 - 宇树科技于2024年7月7日与中信证券签署辅导协议 正式启动A股IPO进程 [4] - 按照计划 中信证券将在7月至9月对相关人员进行集中授课 最早将于2024年10月进行上市条件综合评估 [4] 创投机构战略布局 - 强脑科技正以超13亿美元的估值洽谈约1亿美元的IPO前融资 [5] - 云深处科技在2024年7月宣布完成近5亿元人民币的新一轮融资 [5] - 投资机构认为人工智能 机器人技术等前沿科技企业具备较大成长空间 创投资本涌入不仅提供发展资金 还带来产业资源和管理经验 [5] 政府引导基金支持 - 多个省市新设引导基金存续期均在10年以上 部分长达20年 为创投机构提供更充裕的投资和退出时间 [6] - 深圳市福田引导基金率先支持延长在管子基金存续期2年 为行业树立标杆 [6]
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8-14 22:10
本报北京8月14日电 (记者刘温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日前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 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7年,我国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初步建立先进的技术体系、 产业体系和标准体系;电极、芯片和整机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脑机接口产品在工业制造、医疗 健康、生活消费等加快应用;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打造2至3个产业发展集聚区,开拓一批新场景、新模 式、新业态。 围绕发展目标,意见部署加强基础软硬件攻关、打造高性能产品、推动技术成果应用、壮大创新主体、 提升产业支撑能力5大重点任务和核心软硬件强基工程、整机精品工程、应用拓展工程3个重点工程,并 细化为17项具体措施。意见提出,到2030年,脑机接口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体 系,培育2至3家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15日 07 版) 脑机接口通过在脑与机器之间建立信息通道,实现生物智能与机器智能的协同交互,是生命科学和信息 科学融合发展的前沿技术。当前,脑机接口创新成果持续涌现,产业加速壮大,正孕育颠覆性突破,已 成为科技创新和 ...
“软硬兼施”培育脑机接口产业
经济日报· 2025-08-14 22:06
作为未来产业的热门赛道之一,脑机接口迎来发展路线图。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日前联合发布《关 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两步走目标:到2027年电极、芯片和整机产品性能达 到国际先进水平,到2030年产业综合实力迈入世界前列。 脑机接口是未来产业的典型代表。通俗点说,脑机接口是在大脑与机器之间建立一条信息通道,收集大 脑信号,并让机器读懂,从而让两者之间实现协同交流与互动。一方面,脑机接口是生命科学与信息科 学融合发展的前沿技术,可带动多领域技术突破,助力我国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另一方面,脑机接口 在医疗健康领域可辅助治疗脑部疾病,助力康复,契合民生需求;在工业制造、生活消费等领域能开拓 新应用,培育新增长点,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我国发展脑机接口产业具有多重优势。从技术看,在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等领域,我国居于领先地位。从 产业基础看,我国已形成从核心部件到终端应用的初步链条,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快速成长。从市场需求 看,我国老龄化带来的医疗康复需求以及工业智能化升级等场景,为技术落地提供了广阔空间。当前, 我国脑机接口创新成果持续涌现,产业加速壮大,正孕育颠覆性突破,已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 ...
七部门联合印发意见 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8-14 21:45
政策规划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1] - 目标到2027年突破关键技术 建立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和标准体系[1] - 目标到2030年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形成安全可靠产业体系 培育2至3家全球领军企业[1] 技术发展 - 脑机接口通过建立脑与机器信息通道 实现生物智能与机器智能协同交互[1] - 当前创新成果持续涌现 产业加速壮大 孕育颠覆性突破[1] - 电极、芯片和整机产品性能目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 产业应用 - 产品将加快应用于工业制造、医疗健康、生活消费等领域[1] - 打造2至3个产业发展集聚区 开拓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1] - 部署5大重点任务和3个重点工程 细化为17项具体措施[1] 市场规模 - 产业规模将不断壮大 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1] - 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
【行情】8连阳终结,沪指跌0.46%,全场超4600股下跌
搜狐财经· 2025-08-14 15:18
复盘天天论 收! 周四,大A股三大指数全天冲高回落集体收跌,创业板指领跌,沪指3700点得而复失,终结8连阳。两 市全天成交2.28万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283亿,内资净卖出900亿,两市个股涨跌中位数为-2.06%。 三大指数今天是加速失败,早盘先来一个新高,之后一波急跌,下午翘尾后又回落。看着上蹿下跳十分 热闹,但指数也没跌多少,技术形态也没砸坏!慢涨急跌——典型的牛市特征。技术层面上,指数是在 做箱体震荡,所以这位置开始回调也是正常,上面的3731点重要关口,不可能一口气两下连城。明天市 场确定走回调,那还是要做避险动作的。因为这波回调技术上估计是会破20线的,这回撤幅度还是挺大 的。 盘面上,市场热点较为杂乱,个股跌多涨少,全市场超4600只个股下跌。从板块来看,脑机接口概念股 震荡走强,创新医疗8天5板。数字货币概念股一度冲高,吉大正元涨停。机器人概念股局部活跃,卧龙 电驱涨停创历史新高。下跌方面,军工股集体调整,天秦装备跌超10%。 最热板块 ...
脑机接口专题政策+创新双轮驱动,商业化落地进入快车道
2025-08-14 14:48
脑机接口行业与公司关键要点 行业与公司 * 脑机接口行业涉及医疗和非医疗领域 包括侵入式 非侵入式和半侵入式技术路径[1][6] * 国内头部企业集中在北京 上海和深圳区域 如脑虎科技 新日达 博拓生物参股公司 翔宇医疗 爱朋医疗 强脑科技 创新医疗参股的博英脑机 新为医疗等[3][8][9][10][12][13][17][18][19][20] * 海外领先企业包括Neuralink Paradromics Precision Neuroscience Synchro Colonel Neurable等[3][5][11][13][14] 核心观点与论据 * 政策支持加速行业商业化落地 中国药监局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并明确产品注册标准 医保局将侵入式脑接口植入 取出及适配费纳入医疗服务价格项目 已在湖北和浙江等地落地[1][2] * 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2024年预计达26.2亿美元 未来十年医疗领域有望达150亿美元 消费医疗超250亿美元 总体潜在市场超400亿美元[1][4] * 侵入式脑机接口信号质量高但风险大 主要用于瘫痪或盲人患者 可实现精密设备控制 未来应用空间巨大[6][7] Neuralink已完成9例临床植入 其产品通过机器人标准化植入减少创伤 患者可通过思维操作电子设备[5][15][16] 国内企业如上海公司完成首例人体试验 预计2028年上市 脑虎科技完成运动和解码实验[3][9][10] * 非侵入式产品安全且可扩展 便携性高 在消费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国内企业如翔宇医疗有超过20项研发项目 涵盖脑电采集和康复训练产品[12][13][17] 爱朋医疗的ABM系列麻醉监护仪已商业化[18] 强脑科技的仿生腿和仿生手已落地 助眠产品提升入睡速度90%以上[19] * 半侵入式产品风险相对可控 代表企业包括美国Precision Neuroscience和Synchro 以及国内新智达和博瑞康[11] * 一级市场融资活跃 2024年上半年国内发生14起投融资事件 总融资规模超过8亿元[1][5] 其他重要内容 * 技术路径分为非嵌入式 半嵌入式和嵌入式三类[6] 介入式技术避免开腹手术 创伤小恢复期短[11] 新为医疗填补国内介入式技术空白[20][21] * 创新医疗通过参股博英脑机布局非侵入式和介入式领域 B端外骨骼康复系统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 C端产品进入批量生产[19] * 行业处于前期成长阶段 政策驱动明确 目标2030年诞生全球影响力头部企业 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临床数据验证和医保落地将加速[23][24] * 建议关注非侵入式管线丰富企业和侵入式 半侵入式技术壁垒高的差异化企业[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