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然气
icon
搜索文档
中俄天然气大动脉敲定!幕后势力蠢蠢欲动,已经有人备好炸药包?
搜狐财经· 2025-09-13 08:12
中俄能源合作项目 - 西伯利亚力量二号天然气管道项目是中俄能源战略合作核心工程 设计年输气量500亿立方米 相当于中国年天然气消费量15% [1] - 项目将在未来十年内建成运营 大幅提升中国能源安全水平 为俄罗斯开辟稳定亚洲市场 [1] 地缘政治风险 - 美国保守派评论员暗示某些势力可能效仿北溪管道爆炸事件 对新管道实施破坏行动 [1][3] - 北溪管道爆炸案调查结果显示管道泄漏确系人为破坏 现场发现爆炸物痕迹 7名涉案人员被国际刑警组织全球通缉 [3] 国际关系背景 - 俄罗斯总统普京结束对中国国事访问 两国领导人就深化合作达成重要共识 [3] - 中俄合作正在重塑全球地缘政治格局 俄罗斯拥有能源储备和军工体系 中国具备完整工业体系和市场规模 两国经济结构高度互补 [5] - 中俄在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方面的合作动摇美元霸权基础 [5] 项目进展与影响 - 俄罗斯宣布天然气合作项目取得重大进展 最新签署合作备忘录 [1] - 上合组织峰会上中俄印三国领导人承诺深化全方位合作 [5]
泽连斯基该上火了,俄罗斯背后是欧洲?打半天,没想到打了个寂寞
搜狐财经· 2025-09-13 08:05
欧洲对俄罗斯能源依赖现状 - 2025年上半年欧盟进口价值44.8亿欧元的俄罗斯液化天然气[3] - 俄罗斯天然气占欧盟进口总量比例维持在17%-19%[3][7] - 2024年对欧管道气出口量超500亿立方米 同比增18%-20%[5] - 2025年7月管道气出口环比增长37% 但上半年对欧总出口量降至160亿立方米同比降47%[5][11] 欧洲能源采购与对俄制裁矛盾 - 欧盟仍是俄罗斯液化天然气最大买家 2025年第二季度占比达51%[5] - 欧洲通过北海航线持续接收亚马尔半岛天然气船队供应[7] - 制裁未覆盖全部能源领域 石油煤炭受限但天然气管制宽松[11][28] - 俄罗斯通过第三国绕道销售精炼石油 欧盟禁令执行存在困难[28] 俄罗斯能源收入对经济军事支撑 - 能源出口收入直接用于维持军事开支与国家预算平衡[3][9][11] - 2024年俄罗斯GDP增长4.1% 能源出口贡献显著[9] - 2025年第一季度GDP增长1.4% 第二季度1.1% 全年预计1.5%[9] - 价格与物流优势使俄罗斯天然气保持市场吸引力[7] 欧盟对乌克兰资金援助机制 - 使用冻结俄罗斯资产收益援助乌克兰 2025年前七个月支付超10亿欧元[13] - 2025年8月单独转移16亿欧元用于乌克兰贷款偿还[13] - G7国家2024年底批准50亿欧元贷款 由冻结资产利息偿还[15] - 具体支付包含3亿欧元首付款及后续1.15亿欧元军工业专项支持[15][30] 乌俄能源过境协议终止影响 - 乌克兰自2025年1月1日起停止俄罗斯天然气过境运输[19] - 五年期合同到期未续签 导致斯洛伐克等国直接面临供应中断[19] - 俄罗斯转向亚洲市场但出口总量保持平稳[22] - 欧洲天然气来源减少可能推升能源价格[22] 欧洲能源转型进展 - 欧盟计划2027年完全淘汰俄罗斯天然气但短期依赖持续[7] - 俄罗斯管道气份额从2021年40%降至2024年11%[5] - 转向美国液化天然气采购但成本更高[28] - 2022年俄乌冲突后"脱俄"计划尚未实现实质性突破[26]
俄罗斯将发行巨额熊猫债,中国人愿意为其买单吗?
搜狐财经· 2025-09-13 03:47
俄罗斯熊猫债券发行背景 - 俄罗斯能源部门正积极筹备在中国金融市场发行人民币计价熊猫债券[1] - 俄罗斯因西方制裁导致企业融资渠道几乎完全枯竭 被迫转向中国资本市场融资[3] - 发行熊猫债券可缓解俄罗斯资金压力并减少对美元体系依赖 具有双重战略意义[3] 资金用途与投资前景 - 若资金投入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可能带来稳定现金流并深化中俄能源战略合作[7] - 俄罗斯石油储量全球第六 天然气储量全球第一 能源投资项目具有资源优势[7] - 具体案例包括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等重大能源项目建设[7] 风险因素分析 - 俄罗斯每天战场直接军费支出高达数亿美元 若资金用于军事用途将大幅增加投资风险[3] - 战局恶化可能导致俄罗斯经济衰退 债券违约概率大幅攀升[3] - 俄罗斯面临卢布贬值 通胀高企 外资撤离等经济困境 海外融资需审慎评估政治经济风险[9] 投资者群体分析 - 对俄罗斯持积极态度的投资者可能基于中俄长期关系和资源禀赋做出投资决策[3] - 中国资本市场规模庞大且流动性充足 成为俄罗斯重要融资目的地[3]
2025年1-8月俄通过“土耳其溪”管道对欧天然气出口量同比增长7%
商务部网站· 2025-09-12 16:33
出口量增长 - 2025年1-8月通过土耳其溪管道对欧洲天然气出口量达115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7% [1] - 2025年8月出口量15.6亿立方米 较2024年8月同比增长5.5% [1] - 2024年全年对欧天然气出口量同比增长23% 总量达167亿立方米 [1] 管道运营状况 - 2025年8月日均负荷量达5020万立方米 同比增长5.5% [1] - 管道年输送能力为315亿立方米 [1] - 该管道成为俄罗斯对欧洲天然气出口的唯一活跃路线 [1] 区域供应结构 - 2024年对匈牙利天然气出口量创历史纪录达86亿立方米 [1] - 2024年对土耳其管道天然气供应量增长2.6%至210亿立方米 [1]
法国将更多进口美国液化天然气,减少从阿尔及利亚进口管道天然气
商务部网站· 2025-09-12 16:33
公司战略调整 - 法国电力公司通过持股98%的Edison公司减少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管道天然气采购 转向进口美国液化天然气[1] - Edison公司与壳牌签订15年液化天然气采购合同 自2028年起每年采购70万吨美国液化天然气[1] - 能源供应多元化和价格因素是推动公司转向美国液化天然气的关键动因[1] 能源采购变化 - Edison公司原每年从阿尔及利亚采购10亿立方米管道天然气 从利比亚采购44亿立方米管道天然气[1] - 现有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天然气采购合同将在未来两年内到期[1] - 欧盟承诺三年内购买7500亿美元美国能源产品 换取美国将欧洲输美产品关税从30%降至15%[1] 地缘能源影响 - 阿尔及利亚是欧盟主要天然气供应国之一 拥有连接西班牙和意大利的两条天然气管道[1] - 法国减少阿尔及利亚天然气采购将对该国产生重大影响[1] - 采购转向发生在法国与阿尔及利亚关系持续恶化的背景下[1]
湖北能源部分董事、高管增持公司股份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12 14:13
核心观点 - 公司部分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以自有资金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增持公司股份 合计增持26.10万股 占总股本0.004% 增持总金额121.30万元 基于对公司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及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 [1] - 控股股东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自2016年以来通过二级市场累计增持公司4.40亿股 持股比例由39.3%增加至46.1% 第二大股东湖北宏泰集团有限公司增持0.42亿股 持股比例增加0.6个百分点至28.20% 公司累计投入资金1.11亿元回购0.26亿股股票并注销 2022年向核心骨干授予限制性股票以提升投资价值 [2]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湖北省重要的能源安全保障平台 2024年完成发电量441亿千瓦时 其中省内发电390亿千瓦时 占全省全社会用电量1/7 省内输销气量19.1亿立方米 占全省天然气总消费量1/3 向湖北省供煤1711万吨 其中向省内电厂供应电煤1176万吨 占全省电厂耗煤量1/5 [3] - 公司是湖北省最大电力能源企业 业务涵盖水电 火电 新能源发电 天然气输配 煤炭贸易物流等板块 截至2025年6月末可控装机1833万千瓦 其中湖北省内1486万千瓦 占全省发电总装机(不含三峡)14% 在各大发电集团中位居首位 [3] - 公司资产质量优良 能源品种齐全 结构布局合理 形成水火互济 风光互补的协同效应 2024年末资产总额982.81亿元 归母净资产337.48亿元 总市值323亿元 归母净利润18.14亿元 [4] 股东回报与投资计划 - 公司自2010年上市以来每年均实施现金分红 累计现金分红超82亿元(未含股份回购金额) 年均股利支付率35.9% 2025年6月实施2024年度分红6.50亿元 [4] - "十四五"规划以来公司累计完成投资342亿元 新增装机781万千瓦 增长74% 基本实现"再造一个湖北能源"目标 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增长至64% 其中新能源装机同比增长429% 能源结构加快向绿色低碳转型 [4] 公司治理与承诺 - 本次增持不会导致公司股权分布不具备上市条件 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 增持主体承诺增持完成后6个月内不减持所持公司股份 不进行内幕交易及短线交易 不在敏感期买卖公司股票 [1]
专家:“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投入运行后,中国市场对俄气来说可与欧盟市场相比
搜狐财经· 2025-09-12 09:12
管道建设与供应协议 -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建设备忘录[2] - "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年供气量将从380亿立方米增至440亿立方米[2] - 远东线年输气量从100亿立方米增至120亿立方米[2] 中国市场战略地位 - "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达最大输气量后对华供气规模将达每年1060亿立方米[2] - 中国市场供气规模接近2021年对欧盟管道供气量1400亿立方米的水平[2] - 中国市场对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重要性可与特别军事行动前的欧盟市场相比[2] 供气价格与合同特征 - 对华销售价格可能低于欧盟现行价格水平[2] - 供气合同具有长期性特征[2] - 长期合同确保俄罗斯天然气储备实现稳定货币化[2] 现有管道运营状况 - "西伯利亚力量"管道自2019年底开始对华供气[2] - 该管道自2024年12月1日起已达到合同规定最大供应量[2] 远东线项目进展 - 远东线项目包括建设俄罗斯国内"萨哈林—哈巴罗夫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管道对华支线[3] - 远东线天然气长期购销合同于2022年2月签署[3] - 该线路计划于2027年1月开始正式供气[3]
俄联邦统计局公布俄重要经济数据指标
商务部网站· 2025-09-12 08:12
宏观经济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俄罗斯GDP同比增长1.2% [1] 能源生产 - 天然气总产量同比下降3.3%至3829亿立方米 乌拉尔联邦区产量3030亿立方米(-4.6%) 远东联邦区314亿立方米(-8.6%) 西伯利亚联邦区274亿立方米(+26.7%) 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112亿立方米(-2.4%) 南部联邦区70亿立方米(-11%) 西北联邦区28亿立方米(-6.1%) 北高加索联邦区1.48亿立方米(-16.4%)[1] - 煤炭总产量同比增长0.6%达2.48亿吨 无烟煤1260万吨(-2.1%) 炼焦煤5950万吨(-8.6%) 褐煤5670万吨(+7.9%) 其他煤炭1.19亿吨(+2.7%)[1] - 总发电量同比下降2%至6920亿千瓦时 火电4480亿千瓦时(-0.7%) 核电1230亿千瓦时(+1.7%) 水电1160亿千瓦时(-10.1%)[2] 金属冶炼 - 黄金产量同比增长4.2% [1] - 铝产量同比增长2.9% [1] - 钢材产量同比下降6.1% [1] - 非合金钢锭及半成品产量同比下降2.5% [1] - 生铁产量同比下降0.7% [1] 工业制造 - 化肥产量同比增长6% [2] - 合成氨产量同比增长4.2% [2] - 乘用车产量同比增长0.5% [2] - 货车产量同比下降27.4% [2]
长株潭全域纳入国家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
长沙晚报· 2025-09-12 02:22
试点范围与目标 - 国务院批复在10个区域开展为期2年的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包括长株潭 北京城市副中心 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等地区 [1] - 试点覆盖湖南省长沙市 株洲市 湘潭市全域 围绕七大维度推进改革以破除要素流动壁垒 [1] - 改革目标是通过市场化手段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 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1][6] 技术要素改革 - 支持种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推行科研经费"包干制" 精简结项验收流程 部分单位免予结题审计 [2] - 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 支持通过许可方式授权中小微企业使用 [2] - 加快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湖南)建设 探索技术转移转化类职称评审 [2] 知识产权保护 - 探索地方立法 扩大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快速预审范围 建设交易综合服务平台 [2] - 建立知识产权侵权快速反应机制 落实惩罚性赔偿制度 [2] 土地要素改革 - 推广先租后让 弹性年期供应等灵活供地模式及"标准地+承诺制"用地模式 [3] - 推动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实施"亩均论英雄" 探索集约用地评价惩戒方法 [3] - 存量工业用地可增密度建多层厂房 经批准可分割转让 支持跨省跨市飞地经济 [3] 人力资源改革 - 长沙实施宽松落户政策 三市探索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互认 居住证互通互认 [3] - 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 建设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 [3] - 按统一标准认定高层次人才 探索骨干人才积分制度 事业单位以灵活薪酬引进急需人才 [3] 数据要素市场 - 制定公共数据管理办法 开展公共数据资源普查 优先开放企业登记监管 卫生健康等高价值数据集 [4] - 依托现有场所开展数据交易 支持长沙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设 [4] - 推动人工智能 车联网等领域数据采集标准化 推进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建设 [4] 资本要素改革 - 推广"信易贷"模式 建设省级中小微企业融资信用与征信平台 [4] - 完善制造业金融服务 规范供应链金融 推进绿色金融创新 [4] - 推动区域性股权市场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衔接 鼓励券商银行提供配套服务 [4] 绿色发展改革 - 深化电力体制改革 完善电力市场化交易机制 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 [5] - 加快建立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机制 实现"一张网 一个价" [5] - 健全排污权 用水权交易机制 探索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与绿色责任账户 [5] 要素协同配置 - 推动要素向航空 航天等新业态集聚 完善市场决定要素价格机制 [5] - 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一体化发展 探索人才引进 外资外贸等合作新模式 [5] - 完善按要素分配机制 推进知识价值导向的收入分配改革 提高劳动报酬比重 [5]
我国天然气行业发展韧性足 深化改革仍是主线
中国能源网· 2025-09-12 02:21
全球天然气市场回稳与中国角色 - 2024年全球天然气市场在地缘冲突、价格波动与绿色转型挑战中逐步回稳 [1]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天然气进口国和消费市场之一 在消费增长、供应保障、基建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1] 消费增长与结构优化 - 2024年国内天然气消费量同比增长7.3% 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提升至8.8% [2] - 城市燃气、工业燃料和发电用气三大板块协同发力 交通领域LNG重卡销量创新高 工业领域用气需求回升 气电装机容量年增量创历史新高 [2] 资源勘探与产量突破 - 国内天然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超1.6万亿立方米 产量达2465亿立方米 [2] - 非常规气产量首破千亿立方米 占比达44.5% 鄂尔多斯盆地深部煤层气、四川盆地深层页岩气等领域实现重大发现 [2] 基础设施建设进展 - 中俄东线全线贯通 西气东输四线等重点工程投产 储气能力新增80亿立方米 [2] - LNG接收站和地下储气库建设稳步推进 系统调峰与应急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2] 技术创新与绿色转型 - 超万米深地钻探技术、175兆帕电动压裂装备等重大装备实现国产化突破 [3] - 人工智能与油气产业融合加速 推动行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3] - "天然气+绿电""天然气掺氢"等多能协同模式在发电、工业等领域示范推广 [3] 市场化改革进展 - 上游矿业权竞争性出让制度深化 矿权登记企业数量增至70家以上 LNG进口主体数量较2017年翻倍 [4] - 国家管网集团成立后"全国一张网"架构基本建成 托运商数量大幅增长 省级管网融入国家管网取得实质性进展 [4] 价格机制改革 - 门站价格市场化范围扩大 多数气源实现市场化定价 终端销售价格联动机制逐步建立 [5] - 上海、重庆天然气交易中心交易规模持续扩大 LNG原料气线上交易等新模式不断探索 [5] - 《天然气利用管理办法》修订实施 引导天然气优先用于民生、高效工业和低碳领域 [5] 未来发展预期 - 2025年天然气消费量预计实现2%—3%同比增长 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 城市燃气和发电用气占比持续提升 [6] - 国内产量预计连续第九年增产超百亿立方米 非常规气占比继续提升 中俄东线管道气全面达产 [6] 深化改革方向 - 重点推进矿业权市场化流转、管网公平开放、省网融入国家管网、价格联动机制优化等改革 [6] - 推动天然气与电力市场衔接 探索调节性资源价格机制 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6] 绿色低碳转型 - CCUS、掺氢燃烧、生物天然气等技术将规模化应用 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融合发展模式创新 [7] - 基础设施智慧化建设和数字化转型成为提升运营效率和安全保障水平的关键 [7] -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天然气治理 推动长期协定签订和贸易多元化 增强国际资源掌控力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