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制造

搜索文档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 2024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证券日报· 2025-04-26 00:14
内部控制评价结论 - 公司于2024年12月31日不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且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被认定为有效 [3] - 公司未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4] - 自评价基准日至报告发出日未发生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结论的因素 [5] - 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与公司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结论一致 [5] -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对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披露与公司评价报告一致 [5] 内部控制评价范围 - 评价范围覆盖公司及全部合并范围内的子公司 [6] - 主要业务和事项包括公司层面(组织机构、发展战略等)和业务流程层面(财务报告、采购管理等) [6] - 高风险领域聚焦采购管理、销售管理、资金管理等 [6] - 评价范围无重大遗漏且无法定豁免 [6]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定量标准以营业收入或总资产指标衡量(孰低原则) [8] -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定量标准同样采用营业收入或总资产指标(孰低原则) [10] - 缺陷认定标准与以前年度保持一致且未调整 [7] 内部控制缺陷整改情况 - 报告期内未发现财务报告或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重大/重要缺陷 [10][11] - 截至基准日无未完成整改的财务报告或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重要缺陷 [10][11] 其他内部控制事项 - 本年度内部控制体系运行良好且下一年度将持续优化内控环境及管理水平 [11]
院士、长江学者齐聚,这家公司开启IPO了!今年来IPO辅导备案新增110家!
IPO日报· 2025-04-25 15:39
本周IPO辅导备案公司概况 - 本周新增5家公司进行上市辅导备案,包括新通药物、千分一、亘古电缆、煜鼎增材、粤芯半导体 [1] - 截至4月25日,4月披露进行上市辅导备案的公司有18家,2025年以来IPO辅导备案新增110家 [2] 新通药物 - 公司成立于2000年,注册资本3.7亿元,聚焦慢性乙肝、肝癌、癫痫等重大疾病领域药物研发 [5] - 2021年12月申请科创板IPO获受理,2023年4月25日获得上市批文但未能在12个月有效期内启动发行,成为注册制以来科创板首例IPO批文到期失效的公司 [7] - 2020-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83.50万元、178.52万元、110.03万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128.33万元、-6270.23万元和-5549.61万元 [8] - 采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申报,预计市值不低于40亿元 [10] - 董事长张登科直接持有46.4%股份,合计控制53.9%股份 [10] 千分一 - 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全球领先的触控书写解决方案供应商,拥有300多项知识产权,其中国发明专利80多项 [12] - 旗下品牌MAXEYE生产的主动笔占据全球25%市场份额 [12] - 已完成三轮融资,最新B轮融资由经纬创投领投 [13] - 注册资本1251.8101万元,实缴资本1251.8101万元 [13] - 千分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持有27.96%股份 [14] 亘古电缆 - 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专业化电线电缆制造企业,产品涵盖220kV及以下电力电缆等 [16] - 2015年3月在新三板挂牌,目前为创新层挂牌公司 [17] - 2022-2024年6月营业收入分别为15.06亿元、17.28亿元、7.7亿元,净利润为1.06亿元、1.19亿元、5911.47万元 [18] - 截至4月25日收盘价为每股4.73元,总市值8.12亿元 [19] 煜鼎增材 - 公司成立于2014年,由王华明院士团队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设立 [22] - 核心技术团队在国际上率先突破钛合金等高性能大型关键金属构件激光增材制造技术 [22] - 2019年获2.5亿元A轮融资,投后估值10.05亿元;2024年完成B轮融资,投后估值33亿元 [22] - 控股股东为北京宝象科技合伙企业,直接持有31.66%股权 [23] - 王华明院士或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持有公司41.53%股份 [24] 粤芯半导体 - 公司成立于2017年12月,是广东省本土集成电路制造企业 [27] - 三期建设计划总投资约370亿元,全部投产后将实现月产近8万片12英寸晶圆产能 [27] - 已完成多轮融资,融资金额超过55亿元,投资方包括广汽资本、上汽投资、北汽投资等 [27] - 股权结构分散,无控股股东 [28]
合肥晶合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20 19:13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4年度经营成果良好,营收和净利润显著增长,拟进行利润分配;所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行业发展前景佳,公司在行业地位领先;同时进行会计政策变更,监事会审议多项议案,预计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披露2024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 [25][15][16] 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简介 - 主要从事12英寸晶圆代工业务及其配套服务,致力于研发应用先进工艺,提供多种制程节点和应用的工艺平台晶圆代工及光刻掩模版制造等配套服务 [9] 主要业务 - 制程节点方面,已实现150nm至55nm制程平台量产,40nm高压OLED显示驱动芯片小批量生产,28nm逻辑芯片点亮电视面板且其他产品研发推进中;工艺平台应用方面,具备多种芯片工艺平台晶圆代工技术能力,产品应用于多领域 [9] 主要经营模式 - 研发模式:制定研发管理制度和流程,有严格进度管控方案 [9] - 采购模式:建立严格采购流程、供应商认证准入和考核评价体系,采用直接采购或通过经销商采购,向合格供应商采购并考核评价 [10] - 生产模式:接到需求先小规模试产,良率和工艺稳定后风险量产,达标后签合同或接订单进行大批量生产 [11] - 销售模式:建立规范销售团队和多元化营销渠道,采用直销模式并规范销售流程 [12] 行业情况 行业发展阶段、特点和技术门槛 - 所处行业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属战略性新兴产业;半导体行业具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集成电路应用广泛;行业呈垂直化分工格局,全球市场规模随终端产品发展增长,2024年AI推动市场增长,新兴产业是助推器;中国是主要生产基地和最大增速最快市场,2024年集成电路产量、出口量和金额均增长;晶圆代工行业技术、资本、人才密集,进入壁垒高 [13][14][15] 公司行业地位 - 立足晶圆代工领域,以面板显示驱动芯片获良好认知度,客户覆盖部分国际一线公司,与境内外领先芯片设计公司合作;在液晶面板显示驱动芯片代工领域全球领先,2024年Q4全球晶圆代工业者营收排名第九,中国大陆企业中排名第三 [16] 新技术等发展情况和趋势 - OLED面板产业:OLED面板优势明显,需求增长,OLED驱动芯片出货量有望提升,公司积极布局,40nm已量产,28nm研发顺利 [17][18] - CIS国产化:全球CIS销售额稳定增长,国产CIS在手机市场突破,汽车市场成新动力,公司55nm中高阶BSI和堆栈式CIS芯片工艺平台量产 [19][20] - 汽车芯片市场:新能源汽车发展带动汽车芯片需求,公司布局车用芯片市场,已获认证并通过车规验证,55nm车载显示驱动芯片量产 [21] - 电源管理芯片:应用广泛,需求增长,已成为公司第三大产品主轴,营收占比约9%,公司正在研发90 - 110nm的BCD电源管理芯片 [22] - AR/VR等新兴应用:XR被认为是下一代移动计算平台,中国AR/VR市场将回暖,Micro OLED技术受益,公司开发硅基OLED相关技术,110nm Micro OLED芯片已点亮面板 [22][23] 财务情况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924,925.23万元,同比增长27.69%;净利润48,219.63万元,同比增长304.6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3,284.06万元,同比增长151.7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39,436.68万元,同比增长736.77%;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276,113.13万元,同比增加292,216.72万元 [25] 利润分配方案 - 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总股本扣减回购专用证券账户股份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不送红股,不转增股本;截至公告披露日,拟派发现金红利194,404,665.70元(含税),现金分红和回购金额合计1,086,081,974.00元,占净利润比例203.83%;现金分红和回购并注销金额合计194,404,665.70元,占净利润比例36.48%;方案尚需股东会审议 [5][29] 重要事项 会计政策变更 - 依据财政部相关规定变更会计政策,符合法规和公司实际,无需提交审议,不影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不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 [40][45] 监事会会议决议 - 审议通过2024年年度报告及其摘要、2024年度财务决算报告、2025年度财务预算、2024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2024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专项报告、预计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及对2024年度关联交易予以确认、2024年度监事会工作报告等议案,部分议案尚需股东会审议 [48][50][52] 预计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 - 预计销售类4,500.00万元,采购类9,300.00万元,租赁类1,050.00万元;关联交易基于正常经营,定价公允,不影响独立性,不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需提交股东会审议 [73] 2024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 -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9,723,516,459.91元;制定募集资金管理制度,签订三方监管协议并切实履行;2024年度未置换先期投入、未补充流动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截至2024年12月31日余额1,412,025,172.64元 [94][96][104]
中证海外内地股信息技术指数报12364.67点,前十大权重包含中芯国际等
金融界· 2025-04-01 08:04
文章核心观点 - 介绍中证海外内地股信息技术指数的收盘点位、近期表现、编制规则、持仓情况及样本调整规则 [1][2] 指数表现 - 4月1日收盘,中证海外内地股信息技术指数报12364.67点 [1] - 该指数近一个月下跌7.61%,近三个月上涨38.10%,年至今上涨38.14% [1] 指数编制 - 中证海外内地股指数系列将中证海外内地股指数样本按中证行业分类标准分类,以各自行业全部证券作为对应行业指数的样本 [1] - 该指数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以1000.0点为基点 [1] 指数持仓 - 该指数持仓的市场板块中,香港证券交易所占比100.00% [1] - 该指数持仓样本的行业中,消费电子终端占比73.48%、集成电路制造占比18.93%、电脑与外围设备占比7.59% [1] 样本调整 -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调整时间与指数样本定期调整实施时间相同,下一个定期调整日前一般固定不变 [2] - 特殊情况会对指数进行临时调整,如母指数调整样本、样本公司行业归属变更、样本退市、样本公司发生收购合并分拆等 [2]
华虹公司(688347):逐季增长,宏图可期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3-29 14:1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年报整体业绩符合预告,24Q4单季度营收增长,虽有亏损但因汇兑损失;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有增长,调整盈利预测后维持“买入”评级 [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与基础数据 - 2025年3月28日收盘价45.88元,一年内最高/最低61.94/26.60元,市净率1.8,息率0.33,流通A股市值17,959百万元,上证指数3,351.31,深证成指10,607.33 [1] - 2024年12月31日每股净资产25.37元,资产负债率28.67%,总股本/流通A股1,725/391百万,流通B股/H股 -/1,317百万 [1]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6,232|14,388|17,558|22,354|24,269| |同比增长率(%)|-3.3|-11.4|22.0|27.3|8.6|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936|381|881|1,184|1,559| |同比增长率(%)|-35.6|-80.3|131.4|34.4|31.7| |每股收益(元/股)|1.31|0.22|0.51|0.69|0.90| |毛利率(%)|27.1|17.4|13.0|15.2|15.1| |ROE(%)|4.5|0.9|2.0|2.6|3.3| |市盈率|41|208|90|67|51| [4] 业务情况 - ASP连续两季度正增长,稼动率持续满产,24Q4晶圆交付1213K,yoy + 27.5%,QoQ + 1.1%,ASP为444美元/片,QoQ + 1.3%;24Q4整体稼动率103.2%,QoQ - 2.1pct,2024年全年产能利用率接近100%,8英寸等值晶圆月产能391K/M [5] - MCU和智能卡需求回暖,超级结和通用MOSFET带动分立器件环比增长,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产品YoY + 22.5%,QoQ + 3.5%等 [5] 未来展望 - 25Q1指引销售收入5.3 - 5.5亿美金,QoQ - 1.7%~ + 2%,毛利率约9 - 11%;24Q4单季度资本开支15.06亿美元,用于Fab 9、Fab 7和8寸工厂 [5] - 上海华力和华虹半导体为同一集团重要Fab资产,华力微未来注入有望带来积极影响 [5]
中芯国际获南向资金连续5天净买入
证券时报网· 2025-02-26 12:29
文章核心观点 中芯国际获南向资金连续5天净买入,累计净买入28.96亿港元,股价累计上涨10.81% [1] 分组1 - 港股通整体情况 - 2月26日港股通成交活跃股合计成交759.98亿港元,净买入金额为90.94亿港元 [1] 分组2 - 中芯国际情况 - 2月26日中芯国际通过港股通渠道成交金额为89.65亿港元,净买入金额为5.31亿港元 [1] - 中芯国际已连续5日成交净买入,累计净买入金额为28.96亿港元,其间股价上涨10.81% [1]
上海疯狂建超级工厂
投资界· 2025-02-14 08:04
上海经济与产业概况 - 上海GDP在2024年达到5.4万亿元,成为全国首个突破5万亿的城市 [3] -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24年达3.94万亿元,汽车制造业占比最高约7035亿元 [26] - 上海证券交易所市值约7.2万亿美元,全球排名第三,上市公司数量2100多家 [1] 汽车制造业发展 - 2024年上海汽车产量降至180万辆,同比下滑16.2%,为近8年最低 [29] -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年产能超70万辆,占全球交付量半数以上,带动上游360家供应商及7000亿元订单 [21] - 丰田雷克萨斯金山工厂计划投资50亿元,年产10万辆电动车,创造1000个岗位 [16] - 临港新片区智能新能源汽车产值从2019年314亿元增至2024年3200亿元 [13] 高端制造业布局 - 上海累计建成177个市级智能工厂,覆盖电子信息、汽车等六大重点产业 [28] - 四大万亿级产业集群目标: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 [33] - 中芯国际、江南造船厂、中国商飞等企业构成上海高端制造业矩阵 [26] 外资超级工厂引进 - 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2024年投产,规划年产1万台Megapack储能系统 [23] - 特斯拉与雷克萨斯均采用独资模式,成为上海外资制造业标杆项目 [11][19] - 特斯拉临港工厂土地成本约1000元/平方米,显著低于市场水平 [19] 区域产业转型 - 金山区通过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联盟引入雷克萨斯,推动工业转型 [9] - 嘉定区汽车产业贡献70%产值、50%GDP,临港5年实现新能源产值从314亿到3000亿跨越 [13] - 上海"南北转型"战略加速,金山依托长三角区位优势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18]
中芯集成:中芯集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发行结果公告
2023-05-04 11:07
发行情况 - 本次发行价格为5.69元/股[4] - 初始公开发行新股169,200.00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25.00%(超额配售选择权行使前)[4] - 若超额配售选择权全额行使,发行总股数将扩至194,580.0000万股,约占发行后总股本27.71%[4] 战略配售 - 本次发行初始战略配售数量为84,600.0000万股,占初始发行数量50.00%[5] - 战略配售合计金额8.46亿美元,占比50.00%,对应价值48.1374亿美元[13] 申购与回拨 - 网上投资者初步有效申购倍数为488.61倍,触发回拨机制[8] - 回拨8,460.0000万股股票由网下回拨至网上[8] 最终发行数量 - 网下最终发行数量为59,220.0000万股,占扣除最终战略配售数量后发行数量的53.85%,约占超额配售选择权全额行使后发行总量的30.43%[8] - 网上最终发行数量为50,760.0000万股,占扣除最终战略配售数量后发行数量的46.15%,约占超额配售选择权全额行使后发行总量的26.09%[8] 中签率与认购情况 - 回拨机制启动后,网上发行最终中签率为0.24559514%[9] - 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有限公司获配股数103,409,673股,占本次发行数量的6.11%,获配金额588,401,039.37元[11] - 网上投资者缴款认购股份数量504,844,607股,认购金额28.7256581383亿美元[13] - 网上投资者放弃认购数量2,755,393股,放弃认购金额1567.818617万美元[13][14] - 网下投资者缴款认购股份数量592,200,000股,认购金额33.69618亿美元[14] 限售与包销 - 网下比例限售6个月的股份数量为5922.3727万股,占网下发行总量的10.00%,占超额配售启用后扣除最终战略配售数量后发行数量的5.38%[14] - 保荐人(联席主承销商)包销股份数量2,755,393股,包销金额1567.818617万美元,占超额配售启用后扣除最终战略配售部分后发行数量的比例为0.25%,占超额配售启用后本次发行总量的比例为0.14%[15] 发行费用 - 绿鞋前发行费用合计25471.45万元,绿鞋后发行费用合计28818.50万元[18] - 承销及保荐费绿鞋前为22259.22万元,绿鞋后为25569.80万元[18] - 律师费用绿鞋前后均为1037.74万元[18] - 审计及验资费绿鞋前后均为1415.09万元[18] 主承销商 - 联席主承销商为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