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uter

搜索文档
28个行业获融资净买入 16股获融资净买入额超3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02:00
行业融资净买入情况 - 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有28个行业获融资净买入 [1] - 电子行业获融资净买入额居首 当日净买入113.29亿元 [1] - 通信 有色金属 电力设备 计算机 非银金融 汽车 机械设备等行业净买入金额均超10亿元 [1] 个股融资净买入情况 - 2147只个股获融资净买入 [1] - 86股净买入金额在1亿元以上 [1] - 16股获融资净买入额超3亿元 [1] 重点个股融资净买入金额 - 胜宏科技获融资净买入额居首 净买入15.78亿元 [1] - 北方稀土 阳光电源 工业富联 新易盛 海光信息 东方财富 寒武纪等股净买入金额均超6亿元 [1]
市场策略报告:反内卷、扩内需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人形机器人走向场景化、自主化-20250819
首创证券· 2025-08-19 09:4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7月国民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新动能成长壮大,工业生产较快增长、消费平稳增长、投资增速略有放缓但潜力大 [2][3][14] - 反内卷、扩内需政策组合持续发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增长 [4][15] - 人形机器人走向场景化应用,自主化程度提升,AI产业链逐渐走向自产自用 [4][16] - 关注需求侧与供给侧能否共振,关注新兴产业反内卷进程及需求变化,关注AI产业进展和落地情况 [4][1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核心观点 - 2025年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3%,3D打印设备、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4.2%、24.0%、17.1% [2][14] - 2025年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80亿元,同比增长3.7%,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8.7%、20.6% [3][14] - 1 - 7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信息服务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3.9%、32.8%、16% [3][14] - 反内卷方面,行业协会抵制恶性竞争,央行关注物价合理回升;扩内需方面,三部门发布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4][15] - 2025年8月14日首届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开启,8月8 - 12日世界机器人大会中众多参展机器人国产化率或超90% [4][16] - 建议关注新兴产业反内卷进程及需求变化,关注AI产业链 [4][16] 北证市场表现 - 北证50指数本周(8月11 - 15日)上涨2.40%,2025年初至今上涨42.25%,低于万得微盘股指数但高于中证2000指数、中证1000指数 [17][21] - 本周电子和计算机领涨,涨幅分别为8.66%和7.39%,美容护理和国防军工行业下跌7.15%和4.71% [28] - 本周戈碧迦和海能技术领涨,周涨幅为48.22%和42.20% [30] 北证50活跃度上升 - 北证50本周(8月11 - 15日)成交额1280亿元,较上周增加,但成交占比下降至1.22% [33] 北证50市盈率估值处于偏高水平 - 8月15日,万得全A市盈率(TTM)中位数为29倍,北证50市盈率(TTM)中位数为64倍 [34]
中国_7 月官方制造业和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均下降-China_ Both official manufacturing and non-manufacturing PMIs fell in July
2025-08-05 03:16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中国制造业与非制造业[1][2] - 公司未明确提及具体上市公司,但覆盖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化工原材料、非金属矿物制品(如水泥)等行业细分领域[3] 核心观点与论据 **制造业PMI数据** - 7月官方制造业PMI降至49.3(6月为49.7),低于高盛预测值49.9及市场共识49.7[1][2][3] - 主要分项指数中,新订单指数降幅最大(49.4 vs 50.2),产出指数次之(50.5 vs 51.0)[3] - 就业指数微升至48.0(6月为47.9),供应商交货时间指数小幅上升至50.3(6月为50.2)[3] - 分行业表现: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的新订单与产出指数均高于50[3] - 化工原材料、非金属矿物制品(水泥)的新订单与产出指数均低于50[3] - 贸易相关指数: - 新出口订单指数降至47.1(6月为47.7),进口指数持平于47.8[4][8] - 原材料库存指数降至47.7(6月为48.0),产成品库存指数降至47.4(6月为48.1)[8] - 价格指数: - 投入成本指数显著上升至51.5(6月为48.4),产出价格指数升至48.3(6月为46.2),通缩压力缓解[8] - 石油/煤炭/燃料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的投入与产出价格指数反弹明显[8] - 企业规模差异: - 大型企业PMI降至50.3(6月为51.2),中型企业升至49.5(6月为48.6),小型企业降至46.4(6月为47.3)[8] **非制造业PMI数据** - 7月非制造业PMI降至50.1(6月为50.5),略低于高盛预测值50.2及市场共识50.2[1][2][9] - 服务业PMI微降至50.0(6月为50.1)[9] - 铁路/航空运输、邮政、文化/体育/娱乐等消费相关行业PMI高于60 - 房地产、家政服务行业PMI低于50[9] - 建筑业PMI大幅下降至50.6(6月为52.8),主因高温暴雨等恶劣天气影响施工[9][10] 其他重要内容 - 经济疲软驱动因素: - 极端天气(如建筑业活动放缓)[1][9] - 政府针对产能过剩与低价竞争的“反内卷”政策(制造业产出下降但价格上升)[1][10] - 数据图表显示: - 制造业PMI各分项指数趋势(Exhibit 1)[12] - 价格指标显示通缩压力缓解(Exhibit 2)[14] - 非制造业PMI分项指数趋势(Exhibit 3)[17] 数据来源与免责声明 - 数据来源为中国国家统计局(NBS)[15][16] - 报告包含高盛分析师团队联系方式及合规披露信息(如Reg AC认证、利益冲突声明等)[6][18][20][21]
数据复盘丨辅助生殖、液冷等概念走强 龙虎榜机构抢筹13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7-31 10:32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3573.21点,下跌1.18%,成交额8458.93亿元 [1] - 深证成指收盘11009.77点,下跌1.73%,成交额10901.42亿元 [1] - 创业板指收盘2328.31点,下跌1.66%,成交额5443.91亿元 [1] - 科创50指数收盘1047.87点,下跌1.01%,成交额456.84亿元 [1] - 沪深两市合计成交额19360.35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917.55亿元 [1] - 沪深两市1016只个股上涨,4064只个股下跌,62只平盘,8只停牌 [3] - 非新股涨停个股50只,跌停个股9只 [3] 行业板块表现 - 计算机、通信、生物制品等行业涨幅靠前 [3] - 钢铁、有色金属、房地产、煤炭、证券、保险、电力设备、化工、交通运输等行业跌幅居前 [3] - 涨停个股主要集中在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电力设备等行业 [3] 概念板块表现 - 辅助生殖、液冷、肝炎、国资云、复合集流体等概念走势活跃 [3] - 低碳冶金、水产养殖、租售同权、钛白粉、锂矿、免税、钒电池、黄金、白酒等概念走势较弱 [3] 资金流向 - 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300.8亿元 [5] - 创业板主力资金净流出153.23亿元 [5] - 沪深300成份股主力资金净流出107.63亿元 [5] - 科创板主力资金净流出18.8亿元 [5] - 7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计算机行业净流入13.3亿元最多 [5] - 传媒行业净流入6.27亿元,银行行业净流入5.87亿元,交通运输行业净流入4.47亿元 [5] - 24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电力设备行业净流出48.98亿元最多 [5] - 有色金属行业净流出46.89亿元,非银金融行业净流出37.73亿元,电子行业净流出37.42亿元 [5] - 化工行业净流出26.3亿元,汽车行业净流出21.64亿元 [5] - 2074只个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67只净流入超1亿元 [7] - 易点天下净流入9.09亿元最多,神州数码净流入7.53亿元,拓维信息净流入6.17亿元 [7] - 利欧股份净流入5.49亿元,浪潮信息净流入5.19亿元,长盈精密净流入4.92亿元 [7] - 3066只个股被主力资金净卖出,119只净卖出超1亿元 [9] - 宁德时代净流出16.91亿元最多,东方财富净流出16.78亿元 [9] - 比亚迪净流出8.99亿元,五粮液净流出7.56亿元,包钢股份净流出7.41亿元 [9] - 指南针净流出6.21亿元 [9] 龙虎榜数据 - 机构席位资金合计净买入约3.52亿元 [11] - 机构净买入13只个股,净卖出10只个股 [11] - 易点天下获机构净买入约1.73亿元最多 [11] - 昂利康、北方长龙、川润股份、凯格精机、冰轮环境等获机构净买入 [11] - 机构净卖出东芯股份约1.19亿元最多 [11] - 新恒汇、吉视传媒、安科生物等遭机构净卖出 [11] - 易点天下涨停,2家机构合计净买入1.73亿元 [11] 个股连板情况 - 连续涨停≥2天个股14只 [3] - 西藏旅游9连板 [3] - 南方路机4连板 [3] - 阳光乳业、中化装备、安正时尚均3连板 [3] - 德展健康、胜通能源、奇正藏药、汇绿生态、英维克、南新制药等9股均2连板 [3] ETF产品表现 - 食品饮料ETF(515170)近五日下跌3.57%,市盈率19.86倍,份额减少1350万份至57.6亿份,主力资金净流出6047.3万元 [13] - 游戏ETF(159869)近五日上涨3.22%,市盈率44.17倍,份额增加3.2亿份至70.4亿份,主力资金净流出3002.6万元 [13]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近五日下跌1.39%,份额增加200万份至3.7亿份,主力资金净流出1411.5万元 [13] - 云计算50ETF(516630)近五日上涨3.62%,市盈率114.05倍,份额减少1000万份至4.3亿份,主力资金净流入474.7万元 [14]
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超300亿元 计算机行业实现净流入
证券时报· 2025-07-31 10:32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下跌1.18%至3573.21点 深证成指下跌1.73%至11009.77点 创业板指下跌1.66%至2328.31点 [1] - 两市成交额增加917.56亿元至19360.35亿元 [1] 资金流向概况 - 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300.8亿元 其中开盘净流出21.65亿元 尾盘净流出94.92亿元 [2] - 沪深300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07.63亿元 创业板净流出153.23亿元 [3] 行业资金动向 - 计算机行业成为唯一实现主力资金净流入的行业 [4] 个股资金情况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20只个股名单未具体披露 [4] 机构交易动态 - 龙虎榜机构交易数据未详细披露 [5] - 机构关注个股名单未具体披露 [6]
翔腾新材上半年预亏 2023上市募4.97亿光大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7-22 06:40
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950万元至1300万元,上年同期盈利803.65万元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亏损940万元至1290万元,上年同期盈利817.18万元 [1] - 基本每股收益预计亏损0.14元/股至0.19元/股,上年同期盈利0.12元/股 [2] 2024年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6.40亿元,同比减少10.36%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26.89万元,同比减少65.18% [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22.32万元,同比减少66.52%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465.44万元,同比增长678.77% [2] - 基本每股收益0.18元/股,同比减少68.42% [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6%,同比减少3.68个百分点 [3] 历史财务数据对比 - 2024年营业收入6.40亿元,2023年7.14亿元,2022年8.04亿元 [3]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26.89万元,2023年3523.30万元,2022年6197.26万元 [3]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22.32万元,2023年3352.57万元,2022年6343.01万元 [3]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465.44万元,2023年-1635.43万元,2022年1.66亿元 [3] 资产与资本结构 - 2024年末总资产10.74亿元,同比减少2.94% [3]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8.97亿元,同比减少0.47% [3] 首次公开发行情况 - 公司于2023年6月1日在深交所主板上市,发行股份数量1717.1722万股,发行价格28.93元/股 [3] - 募集资金总额4.97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4.42亿元,比原拟募集资金少5943.11万元 [4] - 发行费用合计5444.43万元,其中承销及保荐费用3229.06万元 [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12年,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注册资本6868.6888万元,实缴资本4800万元 [4] - 主营业务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4]
关注化债中的计算机板块行情,企业级AI视觉智能体第一股瑞为技术递表港交所
格隆汇· 2025-07-22 03:30
政策驱动的行业机遇 - 财政部计划未来五年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14.3万亿元,推动To G企业回款加速,计算机板块应收账款压力有望缓解 [2] - 中信计算机板块300余家上市公司中,近40家(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营业收入比值超过100%,显示行业性"应收堰塞湖"问题突出 [2] - 化债推进将带来三重改善:资产负债表修复(应收账款下降)、利润表优化(减值损失减少)、业务增长(地方IT建设投入增加) [2] 瑞为技术财务表现 - 近年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20%,2024年收入3.95亿元(同比增长63%),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829万元) [1][7][16] - 2024年经营现金流净额转正至1432万元,盈利质量改善 [7] - 应收账款同比增长76%,但账龄结构健康:1年内账龄占比78%,2年以上仅5% [7] 技术优势与行业地位 - 拥有全栈式技术体系:基座层含168项专利(159项自研),融合层实现算法/光学/硬件协同,组件层形成三大智能体产品矩阵 [8][10] - 民航领域市场份额8.9%,覆盖全国41座千万级机场中的2/3,领先第二名7.3个百分点 [13] - 轻量化模型QTuneVL1-2B在OpenCompass全球轻量模型榜单排名第九,参与22项国家标准制定 [10] 业务布局与客户结构 - 形成民航(端到端无纸化方案)、商业(星汉系统市占率1.7%)、货运(Recadas平台装机超35万台)三大场景闭环 [10][11] - 2024年前五大客户贡献73.6%收入(最大客户31.7%),但民航客户具有技术锁定特性,示范效应显著 [13] - 平均客户价值从2022年867千元增至2024年8475千元,增长约9倍,显示老客户持续扩容 [14] 未来发展策略 - 计划2025年推出行李转运协作机器人,通过"场景内扩张"策略提升客户单产 [15] - 优先拓展中东、东南亚市场,推动技术溢出效应 [15] - IPO募资将用于研发/生产基地建设,强化机器人、全彩夜视等新增长点 [16]
科创板开板六周年点评:科创板励精图治,科特估扬帆起航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21 14:14
报告核心观点 - 科创板已发展成为高技术产业优质资产的集聚高地,投融资生态进一步优化,后续成长潜力巨大,持续关注投资机会 [3] 科创板发展现状 - 2019年7月22日,首批25家科创板企业上市,为A股市场向注册制转型树立典范 [3] - 截至2025年6月12日,科创板已有54家未盈利企业、8家特殊股权架构企业、7家红筹企业、20家通过第五套标准上市企业以及1家转板上市企业 [3] - 与2019年7月21日科创板开板前相比,A股高技术产业市值大幅增长16.8万亿,其中约37%来自于科创板的贡献;先进制造行业市值增长约14%来自于科创板的贡献 [3] - 2019 - 2024年,科创板研发投入强度持续高于整体A股,2024年研发费用/营业收入进一步上升至10.8% [3] 科创板改革进展 科创成长层 - 2025年7月13日,上交所发布科创成长层指引,作为未盈利企业的管理机制,配合第五套上市规则支持未盈利企业上市,与港股18A机制类似 [3] - 港股18A自2018年4月以来支持一批创新药企业上市;科创板54家上市时未盈利企业中,已有22家上市后实现盈利并“摘U” [3] - 第五套上市标准将前沿科技领域纳入范围,科创板汇聚硬科技资产,投资价值凸显 [3] 预先审核机制 - 2025年6月18日,证监会提出面向优质科技型企业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允许企业在正式申报前申请预先审阅,过程及结果不公开 [3] - 该机制降低了涉及敏感信息企业的技术泄露风险,提升融资效率,拓展估值空间,与境外“秘密递交”制度类似,或成中概股回归选择地之一 [3] 并购潮 - 伴随2024年6月“科创板八条”出台,科创板并购事件数量占比从2023年的4%跃升至2024年的12%,2025年上半年达18% [3] - 2024年9月“并购六条”将收购未盈利资产提升为A股市场政策导向,体现科创板试验田作用 [3] - 科创板涌现一批代表并购案例,如“A收A”“H收A”等;2025年5月修订的《重组办法》“四个首次”直击硬科技并购估值退出痛点 [3] - 本轮并购潮,科创类资产作为被收购方有望兑现最大弹性,关注电子、计算机、医药生物领域 [3] 规则对比 科创成长层与港股18A规则对比 - 科创成长层2025年6月设立,是科创板内部分层级制;港股18A 2018年4月设立,是港交所主板特殊上市规则 [4] - 科创成长层定位广泛科技型企业,港股18A主要服务生物科技公司 [4] - 两者在纳入、调出标准及标识上存在差异 [4] 《重组办法》对应硬科技资产并购痛点 - 首次建立简易审核程序,提高审核效率,解决技术整合进度偏慢问题 [10] - 首次调整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监管要求,允许收购未盈利科技资产,解决科技资产估值难问题 [10] - 首次建立分期支付机制,可分期发行股份支付对价,解决科技企业估值与业绩对赌矛盾 [10] - 首次引入私募基金“反向挂钩”安排,鼓励长期资金参与并购,解决私募退出难问题 [10]
主力资金 | 2只龙头股尾盘获主力资金大幅抢筹
证券时报· 2025-07-17 11:52
市场资金流向 - 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入69.86亿元,创业板净流入19.64亿元,沪深300成份股净流入50.83亿元 [1] - 申万一级行业中有13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计算机行业净流入40.92亿元居首,电子、通信行业分别净流入25.13亿元和18.6亿元 [1] - 18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环保行业净流出6.4亿元居首,轻工制造、汽车、医药生物和家用电器行业净流出均超4亿元 [1] 行业表现 - 申万一级行业中有25个行业上涨,国防军工、通信、电子行业涨幅居前,均超2% [1] - 医药生物、钢铁、综合、计算机和商贸零售等行业涨幅均在1%以上 [1] - 6个行业下跌,银行行业跌幅居首为0.42%,交通运输、环保、公用事业、建筑装饰、房地产行业均微跌 [1] 个股资金动向 - 超80股主力资金净流入均超1亿元,其中15股净流入均超3亿元 [2] - 常山北明主力资金净流入20.1亿元居首,净流入额创2024年11月4日以来新高,该股涨停,成交额59.15亿元,换手率15.74% [2] - 润和软件主力资金净流入9.32亿元居次席,净流入额创2024年10月30日以来新高 [3] - 拓维信息、中兴通讯、建设工业、新易盛等热门股主力资金净流入均超5亿元 [4] 主力资金净流入个股排名 - 常山北明净流入20.1亿元,今日涨跌幅10.02% [5] - 润和软件净流入9.32亿元,今日涨跌幅9.68% [5] - 拓维信息净流入7.73亿元,今日涨跌幅5.32% [5] - 中兴通讯净流入7.6亿元,今日涨跌幅3.88% [5] - 建设工业净流入6.89亿元,今日涨跌幅10.01% [5] 主力资金净流出个股情况 - 49股主力资金净流出均超1亿元,其中10股净流出均超2亿元 [5] - 中电港主力资金净流出5.1亿元居首,股价下跌1.21% [6] - ST华通、阳光电源、长亮科技、扬电科技、惠城环保等主力资金净流出金额居前 [6] 尾盘资金流向 - 尾盘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入13.64亿元,创业板尾盘净流入3.79亿元,沪深300成份股尾盘净流入8.39亿元 [7] - 37股尾盘主力资金净流入均超3000万元,其中10股尾盘净流入均超5000万元 [8] - 东方财富、北方稀土尾盘主力资金净流入居前,均超1亿元 [8] - 中兴通讯、华策影视、昆仑万维、千红制药等尾盘主力资金净流入均超6000万元 [8] 尾盘资金净流入个股排名 - 东方财富尾盘净流入15049.73万元,今日涨跌幅0.77% [9] - 北方稀土尾盘净流入10676.58万元,今日涨跌幅3.31% [9] - 中兴通讯尾盘净流入9767.42万元,今日涨跌幅3.88% [9] - 华策影视尾盘净流入8359.77万元,今日涨跌幅3.43% [9] - 昆仑万维尾盘净流入8245.31万元,今日涨跌幅4.07% [9] 尾盘资金净流出个股情况 - 18股尾盘主力资金净流出均超3000万元,其中4股尾盘净流出均超5000万元 [9] - 美的集团尾盘净流出8258.01万元居首,今日涨跌幅-0.36% [10] - 东信和平、中电港、沪电股份、雪迪龙等尾盘主力资金净流出金额居前 [10] - 军工股中航沈飞涨停,股价创历史新高达63.78元/股 [10]
20cm速递|科创创业ETF(588360)涨超1.3%,科技细分领域估值与成长性引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7 06:05
科技主题估值与盈利预期 - 东数西算、华为鸿蒙、6G等科技主题处于估值三年历史较高分位 [1] - 计算机行业2025年盈利增速预期达243.6% [1] - 电子行业盈利预期增速63.9%且小幅上调 [1] 科创创业50指数及ETF - 科创创业50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覆盖信息技术、医药卫生等高成长性新兴行业 [1] - 指数从科创板和创业板市场精选50家科技创新企业作为样本,反映科技和创新领域领军企业表现 [1] - 科创创业ETF跟踪该指数,单日涨跌幅可达20% [1]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科创创业50ETF发起联接C(013307)和A(01330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