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视觉感知

搜索文档
奥比中光上半年实现营收4.35亿元,同比增长104.14%
巨潮资讯· 2025-08-12 02:5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4.35亿元,同比增长104.14% [3][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019万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上年同期亏损5337万元) [3][4] - 扣非净利润为3019万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上年同期亏损8091万元) [3][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843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14亿元 [3][4] - 基本每股收益0.15元,上年同期为-0.13元 [5] 资产与研发投入 - 总资产33.27亿元,同比微降0.06% [3][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9.32亿元,同比增长2.26% [3][4]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20.94%,同比下降28.77个百分点 [5] 业务发展动态 - 3D视觉感知技术在多行业加速推广落地,包括生物识别领域的线下零售、自助货柜、医疗及交通支付场景 [6] - AIoT方向布局三维扫描、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智慧农牧、AR/VR等新兴领域 [6] - 工业三维测量方向通过美国子公司拓展海外市场,接入国际核心生态 [7] - 推出新一代工业级双目3D相机Orbbec Gemini 435Le,适用于智能物流和机器人等工业自动化领域 [7] 技术与知识产权 - 具备结构光、dToF、双目等全领域技术路线布局 [8] - 累计申请专利1903项(发明专利990项),获得专利1112项(发明专利479项) [8] - 拥有软件著作权117项 [8] 行业机遇与战略定位 - 3D视觉感知行业处于大规模产业化前的重要发展阶段 [7] - 公司聚焦具身智能、AI视觉、3D打印及海内外开发者平台市场需求 [7] - 通过全栈式技术研发能力和全领域技术布局奠定中长期发展基础 [7][8]
奥比中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 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证券日报· 2025-08-11 22:53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40,001,000股,发行价每股30.99元,募集资金总额12.396亿元,扣除承销保荐费用后净额为11.776亿元,再减除其他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11.573亿元 [1] - 募集资金于2022年7月4日到账,并经天健会计师事务所验证 [1] - 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使用和期末结余情况以人民币万元为单位披露,但具体数据未在文中展示 [2] 募集资金管理情况 - 公司制定了《募集资金管理制度》,并设立专户存储募集资金,与广发银行、杭州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等签订三方监管协议 [3] - 2023年7月保荐机构变更为中金公司后,公司与相关银行重新签订三方监管协议 [4] - 2024年4月新增与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的三方监管协议 [5] 募集资金实际使用情况 - 2024年4月公司董事会批准使用不超过3.6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投资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保本型产品 [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已全部收回 [7] - 3D视觉感知技术研发项目因属于持续研发投入,难以单独核算直接经济效益 [9] 节余募集资金使用 - 2024年11月公司董事会决议将"3D视觉感知技术研发项目"节余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1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转出节余资金2.553亿元至一般账户 [11]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决议 - 公司存在特别表决权股份安排,但回购专户持有的1,604,593股不享有表决权 [17][19] - 2025年8月董事会审议通过《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募集资金专项报告等10项议案,包括修订董事会各委员会工作细则及内部管理制度 [22][23][24][25][26][27]
奥比中光: 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1 10:15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股票40,001,000股,发行价为每股人民币30.99元,共计募集资金1,239,630,990.00元 [1] - 扣除承销和保荐费用61,981,549.50元(不含增值税)及新增外部费用20,309,421.70元后,募集资金净额为1,157,340,018.80元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集资金净额为115,734.00万元,累计项目投入93,336.01万元,利息收入净额3,438.18万元,节余资金转出25,530.97万元后,实际结余募集资金305.20万元 [2] 募集资金管理情况 - 公司对募集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与多家银行签订三方监管协议,包括广发银行、杭州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等 [3] - 2023年7月保荐机构变更为中金公司,并重新与监管银行签订三方监管协议 [4] - 2024年4月同中金公司与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签订三方监管协议 [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305.20万元,主要存放于杭州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和中国银行等 [5]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报告期内募集资金具体使用情况参见"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对照表" [5] - 公司不存在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情况 [6] - 公司使用额度不超过3.6亿元的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保本型投资产品 [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均已收回 [7] - 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未出现异常情况 [7] 节余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公司于2024年11月22日审议通过将募投项目"3D视觉感知技术研发项目"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将节余募集资金25,530.97万元转至一般户 [7] - 募集资金结余金额为305.20万元(不含已转出的25,530.97万元) [11] 其他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公司不存在变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情况 [8] -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的披露与实际使用情况相符,不存在未及时、真实、准确、完整披露的情况,也不存在违规使用情形 [9] - 公司曾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32,897.51万元 [10] - 在募投项目建设过程中,公司加强费用控制,合理控制项目总支出,并对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1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投项目虽已整体结项但仍存在尚待支付的合同款项,因此保留相应募集资金专户直至支付完毕 [13]
奥比中光: 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说明书(申报稿)
证券之星· 2025-08-01 16:10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奥比中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88322,注册地址为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松坪山社区高新北一道88号奥比科技大厦2001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3D视觉感知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3D视觉传感器、消费级应用设备和工业级应用设备等 [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总股本为400,001,000股,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黄源浩,直接和间接合计控制公司35.73%的股份 [6] - 公司计划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发行数量不超过120,329,952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18,665.62万元 [1][2] 行业概况 - 3D视觉感知技术属于底层关键共性技术,是推动全球科技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向智能化物联网时代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 [6] - 3D视觉感知行业已形成包括上游、中游、下游和应用终端的完整产业链,上游主要为硬件供应商,中游为方案商,下游为应用算法方案商 [6] - 根据Yole数据预测,2025年全球3D视觉感知市场规模将达到150亿美元,2028年将增长至172亿美元 [6] - 中国3D视觉感知市场规模2023年为33.65亿元,预计2027年将达到96.57亿元 [6] 技术发展 - 公司核心技术以自主研发为主,已构建"全栈式技术研发能力+全领域技术路线布局"的3D视觉感知技术体系 [6] - 主流3D视觉感知技术包括结构光、iToF、dToF、Lidar等 [6] - 3D视觉感知技术由早期的工业级成功向消费级拓展,应用领域不断拓宽,产品向低成本、低功耗、小体积、高性能方向发展 [6] 应用领域 - 3D视觉感知技术已应用于机器人、AIoT、生物识别、消费电子、工业、汽车应用等多个领域 [6] - 在机器人领域,3D视觉传感器可帮助实现人脸识别、距离感知、避障、导航等功能,一台服务机器人一般配备1-7台传感器 [6][8] - 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2023年约250亿美元,2024年增至290亿美元;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2023年约600.16亿元,2024年达737.55亿元 [8] 政策环境 - 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支持人工智能及机器人行业发展,如《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深圳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等 [6][8] - 广东省出台《关于人工智能芯片生态建设的若干措施》,提出到2027年初步建成人工智能芯片生态体系 [6] - 3D视觉感知技术被纳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产业 [6]
奥比中光: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关于奥比中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之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8-01 16:10
公司基本情况 - 奥比中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3D视觉感知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2022年7月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代码:688322)[3] - 公司拥有18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包括14家境内公司和4家境外公司(美国奥比、香港奥比、新加坡奥比和Joyful Vision)[4][9]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黄源浩,截至报告期末直接和间接控制公司35.73%的股份,并通过特别表决权机制支配64.82%的表决权[23][24] 业务与技术 - 主营业务为3D视觉感知产品,2021-2023年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均超过97%,2023年1-3月达到99.22%[28] - 拥有丰富的知识产权储备,包括中国境内专利1,004件(发明专利431件)、境外专利47件、商标149件(境内)和29件(境外)[32][33] - 核心技术涉及3D视觉感知、人工智能芯片、算法、光学器件等领域,产品应用于生物识别、机器人、智能硬件等多个领域[28] 财务状况与融资 - 公司拟进行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发行对象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11][16] - 本次发行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机器人AI视觉与空间感知技术研发平台项目"、"AI视觉传感器与智能硬件制造基地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15] - 发行完成后,认购股份有6个月锁定期,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会发生变化[19] 公司治理 -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设置了股东会、董事会(含4名独立董事)和审计委员会等机构[21][47] - 制定了《股东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独立董事制度》等内部治理文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46][48] - 公司人员、财务、机构、业务和资产独立,与控股股东及关联方不存在同业竞争[20][22][31] 法律合规 - 公司及其子公司已取得从事主营业务所需的各项资质和许可[27][28] - 报告期内未因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产品质量等原因受到重大行政处罚[43] - 境外子公司经营符合当地法律法规要求,未受到税务主管部门处罚[49]
奥比中光: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奥比中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之上市保荐书
证券之星· 2025-08-01 16:10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名称为奥比中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Orbbec Inc,成立于2013年1月18日,注册资本40,109.9840万元,注册地址为深圳市南山区 [1][3] - 公司于2022年7月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法定代表人黄源浩 [1] - 主营业务为3D视觉感知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3D视觉传感器、消费级应用设备和工业级应用设备 [6] - 公司构建了"机器人与AI视觉产业中台",专注于3D视觉感知技术研发,致力于打造"机器人之眼" [6] 财务数据 - 2025年1-3月营业收入19,105.82万元,2024年度56,445.90万元,2023年度36,000.59万元,2022年度35,004.81万元 [4] - 2025年1-3月净利润2,416.60万元,实现单季度盈利,2024年度净利润-6,289.91万元,2023年度-27,554.40万元,2022年度-31,446.08万元 [4] - 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额323,160.44万元,负债总额32,727.23万元,资产负债率10.13% [4] - 2025年1-3月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42.85万元,2024年度-8,634.02万元,2023年度-15,976.20万元 [4] 技术优势 - 公司是国内率先开展3D视觉感知技术系统性研发并实现产业化应用的企业之一,掌握"全栈式技术研发能力+全领域技术路线布局"的技术体系 [7] - 全球少数几家全面布局六大3D视觉感知技术路线(结构光、iToF、dToF、Lidar等)的公司之一 [7] - 已掌握核心技术并实现百万级面阵3D视觉传感器量产,全球仅苹果、微软、索尼、英特尔、华为、三星等少数企业具备同等能力 [7] 市场地位 - 已成为全球3D视觉传感器重要供应商之一,服务全球数千家客户及众多开发者 [8] - 在生物识别、机器人、AIoT、三维扫描、工业三维测量、消费电子等领域实现多项代表性商业应用 [7] - 积累了一批行业龙头客户并形成较强客户黏性,部分产品成为细分行业龙头客户的标配产品 [8] 本次发行情况 - 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发行数量不超过总股本30%(120,329,952股) [19] - 募集资金用于"机器人AI视觉与空间感知技术研发平台项目"和"AI视觉传感器与智能硬件制造基地建设项目" [15] - 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 [18] - 发行对象认购股份限售期为6个月 [20]
奥比中光: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奥比中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之发行保荐书
证券之星· 2025-08-01 16:10
发行基本情况 - 奥比中光拟向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120,329,952股A股股票,发行类型为人民币普通股[1] - 中金公司担任本次发行的保荐机构及主承销商,保荐代表人为杨赫和朱弘昊,两人执业记录良好[2][3] - 公司注册于2013年1月18日,2022年7月7日在科创板上市,总股本400,001,000股,其中有限售条件股份占比35.73%[5][7] 财务数据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9,105.82万元,同比增长显著;2024年全年营收56,445.90万元[8] - 2025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2,416.60万元,扭转此前亏损局面;2022-2024年累计亏损超6亿元[8] -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总资产32.32亿元,资产负债率10.13%,流动比率5.28倍,显示较强偿债能力[8][10] - 研发投入持续高位,2022-2025年累计达9.31亿元,占营收比重逐年下降但仍保持5%以上[8][41] 行业与技术优势 - 公司是全球少数全面布局结构光、iToF、dToF及Lidar等主流3D视觉感知技术的企业,具备全栈式研发能力[46][47] - 构建"机器人与AI视觉产业中台",核心技术覆盖光学设计、芯片开发、算法优化等关键环节[46][48] - 全球3D视觉感知市场规模预计2028年达172亿美元,行业复合增长率显著,公司处于头部竞争梯队[49][50] 募投项目规划 - 拟投入募集资金建设"机器人AI视觉与空间感知技术研发平台"和"AI视觉传感器与智能硬件制造基地"[51] - 研发平台项目将强化技术领先优势,制造基地项目将提升消费级设备量产能力,支撑全球化业务拓展[51][52] - 项目建成后有望提升核心产品市占率,但需警惕技术迭代、市场需求变化等实施风险[44][45] 股东与治理结构 - 控股股东黄源浩直接持股27.23%,通过特殊表决权安排合计控制64.90%表决权,发行后仍保持控制权[34] - 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59.08%,包括招商银行兴全合润混合基金等机构投资者[4][8] - 公司2022-2024年未进行现金分红,2025年盈利改善后分红政策可能调整[8]
以“硬核”研发迎接具身智能时代
中国证券报· 2025-07-16 23:59
公司技术实力与行业地位 - 公司是全球少数掌握全领域3D视觉感知技术的企业之一,拥有12年高强度研发投入积累 [1] - 国内服务机器人3D视觉传感器市占率超70%,平均每10台服务机器人中有7台采用其技术 [3] - 已构建"双全式"3D视觉感知技术体系,实现从芯片到算法的全栈自主研发,专利申请超2000项(发明专利占比67%) [6][7] 具身智能领域布局 - 公司3D视觉产品成功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天工Ultra",实现实时三维数据采集与空间构建 [2] - 已与天工、优必选、星尘智能等人形机器人厂商达成合作,Gemini系列产品可适配多数客户 [3] - 认为3D视觉是机器人代替人类的"刚需",前瞻性布局使公司成为国内最早深耕该赛道的企业之一 [2][3] 商业化进展与财务表现 - 2024年1-5月营收达3.63亿元(同比+117.18%),净利润5500万元(同比扭亏增8643.86万元) [4] - 2019年至今累计研发投入近20亿元,2023年研发支出3.01亿元(占营收比重83.61%) [5] - 业务覆盖生物识别、机器人、三维扫描等领域,3D视觉感知产业智能制造基地一期(13万平米)已投产 [6][8] 技术战略与行业趋势 - 提出"硬科技是护城河"理念,在结构光、iToF等六大技术路线实现全领域布局 [7] - 生成式AI推动机器人交互升级,公司加速研发量产能力以应对下游需求爆发 [7][8] - 2015年建成全球少数可量产消费级3D传感摄像头的生产线,奠定产业化基础 [2]
索赔5000万元!奥比中光起诉光鉴科技专利侵权 光鉴科技称“产品始终坚持自主创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8 10:46
专利侵权诉讼 - 奥比中光以专利侵权为由起诉光鉴科技 法院已立案受理 涉案专利为2017XXXXXXXX 5号中国发明专利 [1] - 光鉴科技被指控长期实施侵害涉案专利权的行为 并因此获得巨大商业利益 [1] - 奥比中光请求法院判令光鉴科技停止制造销售侵权产品 销毁库存及专用模具 索赔总额5025万元(含5000万元侵权损失及25万元合理费用) [4]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奥比中光主营业务为3D视觉感知产品设计研发生产销售 主要产品包括3D视觉传感器 消费级及工业级应用设备 为全球重要3D视觉传感器供应商 [4] - 奥比中光在3D视觉感知领域专利申请量近2000项 授权专利近1000项 其中发明专利占比63% [4] - 光鉴科技主营业务为3D深度感知技术研发应用 产品覆盖生物识别 机器人 智能座舱等领域 自称累计申请专利超1000项 [5] 公司回应 - 奥比中光表示诉讼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正当举措 旨在保护科技创新成果及共建有序市场 [4] - 光鉴科技回应称尚未收到法院通知 诉讼内容不明确 强调产品坚持自主创新 [5]
“3D视觉第一股”奥比中光董事长黄源浩:机器人视觉将超越人眼,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走进上市公司·高见2025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4 10:56
公司概况 - 奥比中光成立于2013年,专注于3D视觉感知技术研发,2022年科创板上市,被称为"3D视觉第一股"[4] - 公司定位为机器人与AI视觉产业中台,致力于打造机器人的"眼睛"[4] - 全球少数全面布局六大3D视觉感知技术路线的企业,包括结构光、iToF、dToF、双目、Lidar和工业三维测量[6] 技术实力 - 2024年研发人员322人占比47%,研发投入2.04亿元占营收36%[6] - 核心技术底层在芯片,2014年投入超1000万元研发40纳米级芯片[6] - 在中国服务机器人3D视觉传感器领域市占率超70%[23] - 为"天工Ultra"人形机器人提供Gemini330系列深度相机作为核心视觉组件[24] 财务表现 - 净利润亏损持续收窄:2020年亏损6.15亿元,2024年缩减至6291万元[8] - 2025年1-5月预计营收3.63亿元(同比+117.18%),归母净利润5500万元(同比增加8643.86万元)[17] - 2025年有望成为上市后首个盈利年度,全年营收或突破10亿元,净利润超1亿元[17] 行业前景 - 全球3D视觉感知市场规模预计2028年达172亿美元[18] - 机器人IoT及行业智能化升级将是未来增长最快领域[2][23] - 机器人视觉技术未来20年将显著进步,从单一技术路线向多技术融合方向发展[23][24] 应用场景 - 已应用于支付宝刷脸支付、智慧医保等消费场景[7] - 年实施项目近100个,通过项目积累场景理解能力[8] - 全球客户超6000家,目标3-5年内突破1万家[17] 技术特点 - 六大技术路线覆盖不同距离和精度需求:结构光(<5m/高精度)、iToF(<3.5m/中)、dToF(<5m/低)、双目(<15m/高)、Lidar(<200m/低)、工业三维测量(20mm-30m/极高)[6] - 3D视觉相比2D能提供深度、形貌、位姿等三维信息,支撑AI算法需求[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