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制造业

搜索文档
新华财经早报:9月19日
新华财经· 2025-09-18 23:58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近日印发《育儿补贴制度管理规范(试行)》,旨在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规范服务流程,保障育儿补贴制度顺利实 施。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育儿补贴制度的实施要依法依规接受监督检查,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和财政部门要建立健全资金监督检查机 制,明确对代理发放机构和工作人员的管理要求。对骗取、冒领补贴资金的,追回资金并追究有关责任。(新华财经) "十四五"时期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8% 高新技术企业超50万家 商务部:希望欧方不将关税武器化消除市场壁垒 上交所:天普股份近期多次出现异常波动情形提请广大投资者审慎投资 科技部部长阴和俊18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五年来,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速融合。规上高技术制 造业增加值较"十三五"末增长42%;"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8%。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77%;高新技术企业超50万家,较2020年增加83%。"十五 五"时期,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营造世界一流的创新环境,全面提升科技 ...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速融合 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科技强国根基不断夯实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9-18 14:49
"这五年,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科技强国根基不断夯实。"阴和俊说,我国科技投入持续增加,2024 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8%;基础研究经费达2497亿元,较2020年增长超过 70%,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空间科学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国家实验室体系 建设稳步推进,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研能力不断提升,科技领军企业加快培育成长;北 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支撑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深圳-香港-广州跃居全球百 强创新集群榜首;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左翰嫡 9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发展成就。科技部部长阴和 俊介绍,"十四五"期间,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速融合,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 增加值较"十三五"末增长42%,"三新"(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18%, 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正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高新技术企业超过50万家,较2020年增加 83%。 部长龙腾举例说,在天更蓝 ...
湖北1—8月经济运行平稳 高技术制造业增速14.2%
长江商报· 2025-09-18 00:03
从行业看,高技术制造业引领增长,增加值增长14.2%,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为27.2%。计算 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分别增长15.6%、16.7%。集成电路圆片、电 子元件、锂离子电池分别增长22.2%、39.1%、43.8%。原材料行业较快增长,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 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分别增长20.0%、18.3%。 值得关注的是,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有升,制造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1—8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 长6.7%,比1—7月加快0.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6.2个百分点;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省固定资产投资 增长10.1%。分领域看,制造业投资增长13.3%;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5%;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6.0%。 全省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3186.40万平方米,增长6.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2.1%,第二产业 投资增长12.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6%。民间投资保持活跃,同比增长6.0%,扣除房地产开发民间投 资,民间投资增长11.9%。 以旧换新拉动消费增长 消费市场总体平稳,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增长较快。1—8月,湖北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财信证券袁闯:结构优化中彰显韧性 政策发力巩固回升基础
中证网· 2025-09-17 13:14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刘英杰 谭丁豪)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生产需求基本平稳, 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新动能培育壮大,国民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态势。财信证券首席经济 学家袁闯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8月我国经济运行处于政策效果消化与新动能培育的衔接 期,经济结构优化态势进一步明晰,高质量发展的底层逻辑持续强化,为后续经济回升向好筑牢基础。 经济质量提升体现在多个维度,他表示,8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0.5%的年内高点,资本市场服 务等行业保持高景气;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8.1%和9.3%,显著快于规模以 上工业平均水平;"两新"政策成效明显,限额以上单位家具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 类商品零售额增速均超14%。反内卷政策推动PPI同比降幅收窄,结束连续8个月下行态势,工业企业利 润降幅同步缩窄。 袁闯表示,当前经济呈现"新旧动能转换、质量效益提升"特征。随着以旧换新补贴到位、服务消费政策 发力,叠加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后续内需有望持续改善。政策将聚焦结构性问题,在巩固新动能、提 振有效需求中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投资配置方面,袁闯建议关注 ...
工业生产稳定增长 转型升级持续推进
国家统计局· 2025-09-17 00:50
工业生产总体表现 - 1-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 较去年同期提升0.4个百分点 [1] - 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 环比增长0.37% [1] - 三大门类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7% 采矿业与电力热力燃气及水供应业分别增长5.1%和2.4% [1] - 41个工业大类中31个行业实现增长 行业增长面达75.6% [1] - 623种主要工业产品中319种产量同比增长 产品增长面为51.2% [1] 装备制造业表现 - 8月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 占规上工业比重35.6% 较2024年提升1.0个百分点 [2]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行业增长12.0% 电子/电气机械/汽车行业分别增长9.9%/9.8%/8.4% [2] - 三大行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分别达19.0%/11.3%/9.9% 居工业大类前三 [2] - 民用钢质船舶/发电机组/城市轨道车辆产量分别增长39.8%/30.7%/15.3% [2] 原材料制造业复苏 - 8月原材料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 增速环比提升0.2个百分点 创18个月新高 [2] - 有色金属行业因价格高位利润改善 增加值增长9.1% 增速环比加快2.3个百分点 [2] - 化工行业增加值增长7.6% 石油加工行业保持两位数增长达10.2% [2] 高技术制造业增长 - 8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 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28.5% [3] - 飞机制造/生物药品制品制造/电子工业专用设备制造行业分别增长27.9%/14.5%/10.4% [3] - 服务器/移动通信基站设备/5G智能手机产量分别增长86.2%/48.9%/15.6% [3] - 模拟芯片/半导体分立器件/电子元件产量分别增长55.4%/16.0%/14.7% [3] 数字与智能化发展 - 8月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 增速高于规上工业3.4个百分点 [3] - 智能车载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行业分别增长17.7%/13.1% [3] - 机器人减速器/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28.6%/14.4% [3] - 3D打印设备/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产量分别增长40.4%/35.9% [3] 绿色化转型进展 - 新能源汽车/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太阳能电池产量分别增长22.7%/44.2%/16.8% [4] - 风力发电机组/充电桩产量分别快速增长78.1%/14.9% [4] - 碳纤维/生物基化学纤维等绿色材料产量分别增长62.0%/22.8% [4]
热点思考|新动能的“新变化”? (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9-16 16:03
摘要 一问:新动能增长有何变化?2023年以来,高技术制造业景气上行,增长动力由外需转向内需。 产业加速升级背景下,以高技术制造业为代表的新动能景气度明显提升,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增强 。2023 年以来,EPMI指数相对PMI指数有更大幅度回升,表征新兴产业景气度在提升。从行业层面看,代表新 兴产业的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在2023年来出现较大幅度上行,对GDP拉动进一步提升;2025年上半年其 同比8.6%,拉动GDP同比2.3%、较2023年提升1.3pct。 需求拆解看,高技术制造业增长动能经历外需向内需切换的过程;2022年前,其营收增长更多依赖出口 。2020年以来,高技术制造业营收增速明显快于其他行业。分不同阶段看,2020-2022年,在新动能更多 赋能出口部门背景下,高技术制造业出口交货值的平均增速为6.4%,显著高于其他行业(-1.9%);其 中,医药、计算机通信业出口交货值占制造业比重分别提升1.2、0.8pct。 2022年后,内需逐步接替出口成为高技术制造业营收的增量来源。 2022年来,高技术制造业营收韧性更 多来自内需部门,2025年7该部分上行至6.7%的较高水平,其他制造业来却降至0 ...
热点思考|新动能的“新变化”? (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9-16 11:58
一问:新动能增长有何变化?2023年以来,高技术制造业景气上行,增长动力由外需转向内需。 产业加速升级背景下,以高技术制造业为代表的新动能景气度明显提升,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增强 。2023 年以来,EPMI指数相对PMI指数有更大幅度回升,表征新兴产业景气度在提升。从行业层面看,代表新 兴产业的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在2023年来出现较大幅度上行,对GDP拉动进一步提升;2025年上半年其 同比8.6%,拉动GDP同比2.3%、较2023年提升1.3pct。 需求拆解看,高技术制造业增长动能经历外需向内需切换的过程;2022年前,其营收增长更多依赖出口 。2020年以来,高技术制造业营收增速明显快于其他行业。分不同阶段看,2020-2022年,在新动能更多 赋能出口部门背景下,高技术制造业出口交货值的平均增速为6.4%,显著高于其他行业(-1.9%);其 中,医药、计算机通信业出口交货值占制造业比重分别提升1.2、0.8pct。 2022年后,内需逐步接替出口成为高技术制造业营收的增量来源。 2022年来,高技术制造业营收韧性更 多来自内需部门,2025年7该部分上行至6.7%的较高水平,其他制造业来却降至0.6% ...
“反脆弱”系列专题之十五:新动能的“新变化”?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16 08:12
新动能增长变化 - 2023年以来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8.6%,拉动GDP同比2.3%,较2023年提升1.3个百分点[2] - 2020-2022年高技术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平均增速6.4%,显著高于其他行业-1.9%[3] - 2025年7月高技术制造业内需营收增速达6.7%,其他制造业降至0.6%[3] - 计算机通信、电气机械、通用设备内需营收占比分别提升1.4、1、0.3个百分点至10.4%、9.4%、4.2%[3] 盈利表现 - 2025年7月高技术制造业利润率6.5%,超过其他制造业2.2个百分点[4] - 高技术制造业成本率90%,低于其他制造业4.5个百分点[4] - 仪器仪表、医药研发费用率分别高达9.1%、7.4%,对应利润率9.1%、8.7%[5] - 2019年来医药、运输设备等行业研发费用率上行带动利润率改善[5] 潜在影响 - 2025年高技术制造业就业增速0.9%,其他制造业为-1.7%[6] - 计算机通信、专用设备、通用设备就业占比分别较2021年提升0.7、0.4、0.5个百分点[6] - 2019-2024年电气机械、计算机通信职工薪酬年均增速14.9%、12%[6] - 2025年7月高技术制造业人均营收增速5.9%,高于其他制造业2.5%[7]
人民财评:8月规上工业保持较快增长,高技术制造业增速领跑
人民网· 2025-09-16 08:01
工业经济整体表现 -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 环比稳中有升 [1] - 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9.3% 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28.5% [1] - 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1个实现增长 增长面达75.6% [2] 高技术制造业行业表现 - 飞机制造行业增加值同比激增27.9% [1] -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增长14.5% [1] -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制造增长10.4% [1] - 集成电路制造和电子专用材料制造增加值增速均超20% [2] 高技术制造业产品产量 - 服务器产量增长86.2% [1] - 移动通信基站设备产量增长48.9% [1] - 模拟芯片产量增长55.4% [1] - 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22.7% [1] - 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14.4% [1] - 3D打印设备产量增长40.4% [1] 投资与政策支持 - 1至8月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强劲 [2] -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8.0% [2] - 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2.6% [2] - 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等国家战略深入推进 [2] 产业发展趋势 - 工业经济正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3] - 高技术制造业对传统产业赋能升级 [2] -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 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不断增强 [3] - 国内大市场优势充分发挥 [3]
2025年8月经济增长数据点评
平安证券· 2025-09-16 06:58
2025 年 8 月经济增长数据点评 2025 年 09 月 16 日 餐饮消费增速回升 证券分析师 | 钟正生 |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 | | --- | --- | | | S1060520090001 | | | ZHONGZHENGSHENG93 4@pingan.com.cn | | 张璐 |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 | | | S1060522100001 | | | ZHANGLU150@pingan.com.cn | 事项: 国家统计局发布 2025 年 8 月主要增长数据。 平安观点: 宏 观 报 告 宏 观 点 评 报 告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8 月中国经济三产强于二产,供给强于需求。生产端,工业增加值和服务业 生产指数分别同比增长 5.2%和 5.6%,分别较上月放缓 0.5 和 0.2 个百分点。 工业产销率同比连续第三个月回升,至-0.1%,供需不平衡问题有所改 善。 需求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增长 3.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 计同比增长 0.5%,分别较上月放缓 0.3 和 1.1 个百分点。 高技术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分别支撑工业和服务业表现。工业方面,8 月 高技术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