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药店

搜索文档
大参林股价微涨0.52% 零售药店行业加速整合
金融界· 2025-08-21 17:21
股价表现 - 2025年8月21日收盘价17.27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52% [1] - 当日成交额1.28亿元,股价波动区间17.19-17.46元,换手率0.65% [1] - 主力资金当日净流出1073.69万元,近五日累计净流出526.70万元 [1] 业务概况 - 公司主要从事医药零售连锁业务,覆盖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等品类 [1] - 采用直营与加盟并行扩张模式,截至2025年一季度门店数量超1.65万家 [1] 行业动态 - 零售药店行业处于调整期,2025年一季度全国药店数量减少约3000家 [1] -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公司通过发展加盟业务吸纳中小连锁及单体药店 [1] - 创新药DTP药房及多元化健康服务成为行业转型方向 [1] 发展战略 - 加快加盟业务发展以提升区域市场占有率 [1] - 受益于行业向创新药DTP药房及健康服务转型趋势 [1]
关店潮来了!零售药店谋变
证券时报网· 2025-08-21 02:56
行业整体趋势 - 零售药店行业在2025年正式进入负增长阶段 门店总量跌破70万家 一季度净减少约3000家 [1][2] - 过去7年行业门店数量增长幅度达50% 但2024年药品全终端市场规模仅2.03万亿元 同比增幅0.9% 预计2025年将降至1.97万亿元 出现首次下跌 [2] - 2024年非药市场各品类销售全线下跌 中成药下滑3.6% 医疗器械下滑19.0% 保健品下滑19.3% [3] 企业经营表现 - 2024年8家上市药房营收增长中位数仅4.7% 利润变动中位数同比下滑32.9% 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中位数双双走低 [2] - 头部企业放缓扩张节奏 益丰药房一季度净增门店仅10家 较2022-2024年每年新增超2500家的速度大幅放缓 [3] -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2025年一季度百强连锁集中度已达53% TOP30企业市占率有所提升 [3] 业务模式转型 - 行业从"卖货品"转向"卖健康" 积极拓展DTP药房模式 2024年DTP市场销售规模达893亿元 同比增长17.2% [3][4] - 连锁药房通过加盟模式提升市占率 益丰药房新增门店中加盟店占比超七成 大参林加快加盟业务开展 [3] - 慢病患者购药期待调研显示 超85%患者需要用药指导 超75%需要疾病认知科普 超55%需要药事服务 [5] 跨界合作机遇 - 创新药企积极寻求与零售药店合作 生物制品销售规模2024年大涨17.7% 为行业转型提供路径 [3][5] - 药店探索多元化经营模式 包括以妆带药、以食带药等 美妆和生活美容市场容量达万亿级别 [6] - 保健品企业通过药店渠道开拓"一老一小"市场 如安琪纽特酵母蛋白粉产品进入新食品原料目录 [6] 竞争优势重塑 - 行业拥有近70万家门店网络 平均每家药店覆盖约2000人 形成世界范围内少有的密度优势 [7] - 药店通过优化店内陈列、开拓线上销售和健康服务提升价值 无需增加人力和房租成本 [7] - 行业共识是从"以卖货为中心"转为"以健康为中心" 通过专业化服务和多元化经营提升竞争力 [7]
闭店潮下零售药店谋变 靠前服务拓展价值点
证券时报· 2025-08-20 18:30
行业规模与增长拐点 - 零售药店行业在2025年正式进入负增长阶段 药店总量跌破70万家大关 一季度净减少约3000家[1][2] - 过去7年行业药店数量增长幅度达50% 但2024年药品全终端市场规模仅2.03万亿元 同比增幅0.9% 预计2025年将下跌至1.97万亿元[2] - 2024年8家上市药房营收增长中位数仅4.7% 利润变动中位数同比下滑32.9% 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中位数双双走低[2] 竞争格局与门店调整 -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2025年一季度百强连锁集中度达53% TOP30企业市占率有所提升[3] - 头部企业调整开店策略:益丰药房一季度净增门店仅10家(对比2022-2024年每年新增超2500家) 新增门店中加盟店占比超70%[3] - 大参林等企业加快加盟业务拓展 通过加盟模式提升弱势区域市占率和品牌影响力[3] 品类表现与创新机遇 - 2024年非药品类销售全线下跌:中成药下滑3.6% 医疗器械下滑19.0% 保健品下滑19.3%[3] - 生物制品销售规模逆势大涨17.7% DTP市场销售规模达893亿元 同比增长17.2%[3][4] - DTP药房凭借专业物流和用药服务能力 成为创新药企院外渠道合作重点[4][5] 转型方向与模式创新 - 行业从"卖货品"转向"卖健康" 慢病患者购药时超85%期待用药指导 超75%期待疾病科普[5] - 借鉴日本多元化模式:药店可延伸至美妆 生活美容和医美诊所等赛道 市场容量达万亿级别[6] - 药店通过大健康产品陈列 线上非药销售及健康服务方案 提升客单价值和用户体验[7] 供需矛盾与进化动力 - 中国平均每家药店服务约2000人 密度居世界前列 但居民对好医好药需求仍未充分满足[1][5] - 行业需与工业端共同推进患者教育 疾病认知普及和科学筛查 共同做大品类蛋糕[5][7] - 环境倒逼行业主动进化 长期健康需求增长和药品创新升级支撑市场向好趋势[7]
零售药店转型突围:“院店联动”重构慢病管理新生态
搜狐财经· 2025-08-16 16:14
行业现状与挑战 - 零售药店行业面临监管趋严、竞争加剧、消费需求不足等挑战,导致客流下降、开店率下降、闭店率攀升,进入深度调整期 [1] - 2024年全国零售药店市场规模同比下降2.2%,其中药品增长0.3%,非药品市场下降12.5% [3] - 行业从追求门店扩张转向精细化运营,重点布局"院店联动"模式以实现转型升级 [1] "院店联动"模式的核心逻辑 - 该模式整合医院与零售药店资源,构建院内外协同的慢病管理体系,提升基层慢病管理效能 [3] - 零售药店作为基层健康服务终端,在健康风险评估、用药随访、合理用药指导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1] - 模式推动药店从"药品销售终端"转型为"健康管理终端",与医改"以健康为中心"的方向深度契合 [3][6] 慢病管理市场需求 - 中国每3个成人中有1人患多重慢性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呼吸慢病患者均超1亿人 [2] - 慢病管理存在用药依从性不足(低于"健康中国2030"预期)、基层诊疗能力有限、院外管理路径断裂等痛点 [2][3] - 患者对药店免费检测、用药指导、疾病管理咨询等需求未降低,为转型提供市场基础 [3] 西安模式实践成果 - 陕西省开展"三高"一体化管理试点,10家核心医院联动10-15家连锁药房,形成分级管理闭环 [6] - 2023年10月至2024年3月数据显示:医生患教85场、月均三高监测670人次、月均回访8,304人次 [6] - 患者建档数、慢病患者总数、回访依从性均实现两位数同比增长 [6] 模式扩展与行业倡议 - 西安模式将扩展至陕西全省,同时云南呼吸慢病管理模式已新增3,000名规范诊疗患者 [7] - 行业倡议强化药师培训、深化医药企业协同、建立数据化运营体系以争取政策支持 [7] - 目标是构建覆盖"医疗-零售-工业"三方的慢病全病程管理生态圈 [1][7] 模式价值评估 - 对医院:优化资源配置,减轻负担;对药店:推动专业化转型;对患者:提升服务可及性 [4] - 有效解决慢病患者依从性问题,改善预后,同时提高医疗机构运营效率 [6] - 打破医疗数据孤岛,成为构建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的切入点 [6]
零售药店倒闭潮来了?去年关了3.9万家
齐鲁晚报网· 2025-08-11 00:28
零售药店行业现状 - 2024年全国药店关闭数量达3.9万家,平均每天107家歇业,预计2025年关店数量可能突破10万家 [1][2] - 2010-2024年药店数量从40万家增至近70万家,但2024年出现急转直下 [1][5] - 店均服务人数从2016年的4112人降至2023年的2113人,市场明显饱和 [2] 头部企业表现 - 国大药房2024年关闭1270多家直营门店,零售板块净亏损超11亿元 [2] - 健之佳从2023年盈利1.6亿元转为2024年亏损超9000万元 [2] - 2025年一季度老百姓大药房关闭161家直营门店,益丰药房闭店84家,一心堂和健之佳分别调整关闭125家和16家 [2] 行业困境原因 - 过度扩张导致结构性过剩,2019-2023年药店数量从52.4万家增至66.7万家 [2] - 同质化竞争严重,价格战激烈,部分药店甚至赔本赚吆喝 [3] - 线上渠道分流明显,年轻消费者更倾向通过APP查询用药指南 [3] - 医保政策收紧,"医保飞检"严查违规行为,门诊统筹政策引导慢性病药回社区医院配药 [3] 政策影响 - 2025年起所有参与集采药品需具备追溯码,13个省份134个统筹区已实现"无码不结" [4][5] - 2025年底前所有药店必须配备执业药师,部分地区要求执业药师在岗才能销售处方药 [5] - 医保结算流程复杂化,部分药店结算耗时从2分钟延长至10分钟以上 [5] 行业未来展望 - 零售药店行业正经历调整,从暴利行业向民生工程回归 [5] - 行业需优化经营模式,强化社会职能属性,保障药价稳定和供应 [5]
老百姓股价下跌1.61% 机构调研关注行业整合动态
金融界· 2025-08-04 19:35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4日收盘,老百姓股价报18.90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31元,跌幅1.61% [1] - 当日成交量为213161手,成交金额达4.02亿元 [1] - 该股开盘报19.05元,盘中最高触及19.10元,最低下探至18.77元 [1] 资金流向 - 8月4日老百姓主力资金净流出10185.17万元 [2] - 近五日累计净流出10496.19万元 [2] 公司业务概况 - 老百姓是国内领先的医药零售连锁企业,主要从事药品及健康相关商品的零售业务 [1] - 公司通过直营、加盟、联盟等多种模式开展业务 [1]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加盟门店达5408家,覆盖全国17个省份 [1] - 联盟门店数超过21000家 [1] 行业动态 - 2024年全年零售药店行业闭店率达5.7% [1] - 2025年一季度全国药店净减少约3000家,行业出清态势明显 [1] 公司战略 - 公司计划通过强化药事服务能力,重点发展加盟和联盟业务来提升市场占有率 [1] - 2024年公司联盟业务实现配送销售额4.23亿元,同比增长78.8% [1] 投资者关系 - 7月1日老百姓接待了中信证券、中信建投、东吴证券等多家机构调研 [1]
【转|太平洋医药-行业深度】立足云南地域优势,加速省外扩张
远峰电子· 2025-08-04 11:53
中国药店市场概况 - 2023年中国药店市场总规模达9,233亿元,2019-2023年CAGR为7.7%,其中实体药店占比67%(6,229亿元,CAGR 3.0%),线上药房占比33%(3,004亿元,CAGR 24.6%)[1][6] - 零售药店数量2023年达66.7万家,店均服务人数2,114人(美国6,250人,日本2,299人),显示市场趋于饱和[1][6] - 线上药房对行业增长贡献显著,2023年贡献度达78%,销售占比提升至33%[9] 云南省药店行业特点 - 省内连锁化率57.16%,低于四川(86%)和上海(92.2%),但龙头一心堂、健之佳合计占全省门店33.8%[23][25] - 两大龙头加速省外扩张:一心堂省内门店占比从2020年59.46%降至2024年48.49%,健之佳从82.86%降至59.17%,重点拓展四川、河南、河北、辽宁等地[1][28] - 云南药店集中度高,前十连锁销售占比23.3%,低于全国水平[25] 处方外流趋势与政策影响 - 政策推动处方外流加速,预计2025-2027年药店承接增量达245/383/531亿元,累计超千亿[2][59][60] - 门诊统筹政策将药店纳入医保支付范围,2023年职工医保统筹基金结余2.6万亿元,为外流提供资金支持[39][40] - 电子处方流转平台在20省市启动建设,11省已实现医院-药店对接,但医生配合度与药品目录一致性仍是瓶颈[48][55] 行业竞争与经营策略 - 日均坪效和人效连续下滑,反映同质化竞争加剧,2024年客单价波动下降[16][21] - 药品类销售占比提升至78%,处方药占比稳定在54%-57%,保健品等非药品类受医保监管影响下滑[10][12] - 多元化经营成趋势:中药品类(高毛利)、自有品牌(毛利率超60%)、O2O业务(占线下销售4.1%)为增长点[62][64][65] 重点公司分析 健之佳 - 2023年自营门店5,486家,2019-2024年收入CAGR 21.3%,线上收入占比同业最高,O2O平台"佳E购"覆盖西南[70] - 药店+便利店双模式运营,非药品类销售占比25.1%,布局华北/东北新市场[70] 一心堂 - 直营店数量行业第一(2023年11,498家),2019-2024年收入CAGR 11.4%,省外门店占比将超50%[72] - 全产业链布局中药业务,自有品牌占比约40%,个护美妆和彩票业务吸引年轻客群[68][72] 线上渠道发展 - O2O业务快速增长,预计2030年规模达1,444-2,407亿元(占实体店19.2%-32.1%),上海等地试点医保线上支付[65][66] - 头部连锁O2O门店覆盖率提升,健之佳线上销售额居行业首位[66]
国泰海通证券-产业策略:2025下半年医药产业政策展望,保基本、强创新-250710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7-10 07: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政策主线为保基本和强创新,保基本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需求,强创新全链条支持创新获取双重效益 [4] - 创新药支持政策力度不断提升,是产业升级政策支持方向 [4] - 集采方向不变,药械不同领域影响分化,行业监管保持强度引导高质量发展,医保实时结算下半年全面启动有望缓解现金流压力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顶层设计方向明确:保基本、强创新 - 6月9日发布的意见涉及医药行业主要在增强社会保障公平性和扩大基础民生服务普惠性两方面 [7] - 增强社会保障公平性强调已有医保政策延续性,扩大基础民生服务普惠性推动医疗资源下沉和商保健康目录制定 [8][9] 创新药支持力度继续提升 支持创新药发质量发展 - 7月1日发布的措施全方位支持创新药发展,强调建立多元化支付体系、加强可及性和国际推广 [12][13] 单独支付递进推动 - 单独支付政策从2021年提出,地方实施后加速落地,推动创新药商业化兑现 [14][16] 国谈时间提前,有望9月完成 - 2025年国谈时间提前,采取“预申报”过渡措施,获批新药可参与评审 [17] 商保相关目录工作或破冰在即 - 第一版丙类药品目录预计2025年内发布,将为商保提供公共服务,具体进展待观察 [19] 化药:仿制药集采有望优化规则 - 2025年将开展多批次集采,预计第十一批集采细则围绕“优化”“多元化”方向完善 [21][23] 中成药:集采规则逐步清晰,未来有望提质扩面 - 湖北牵头的中成药集采规则不断细化,山东牵头的中药饮片联采陆续落地 [24][29] 高值耗材:完成大部分集采,后续关注重点品种续约 - 高值耗材集采常态化,后续针对国产化率低、规模小的品种,预计2025年下半年开展第六批集采和续约 [31] IVD:联盟集采和服务价格治理双向联动 - 肝功、肾功等集采陆续执行,生化和免疫发光集采落地,服务价格规范治理推进,“大套餐”受影响 [35][38][40] 医疗设备:招标端快速恢复,集中采购范围扩大 - 2025年医疗设备招标恢复,金额增加,部分省市设备集中采购常态化,国产设备有望发展 [42][47][48] 行业监管保持强度,引导高质量发展 医疗机构:纠风常态化 - 6月14部委联合印发通知巩固医药领域纠风成效,医疗机构规范常态化 [56] 零售药店:强监管持续,行业加速出清 - 国家医保局推进药品追溯码采集,合规性差的药店将加速出清 [58] 医保实时结算:2025H2全面启动,缓解现金流压力 - 国家医保局计划2025年80%统筹地区实现即时结算,多地已开展试点,有望缓解现金流压力 [60][61] 地方启动医疗机构薪酬改革试点 - 2025年上海指导试点医院深化薪酬改革,研究制定本市公立医院内部薪酬分配制度改革试点方案 [64]
中邮证券:零售药店行业持续出清 统筹持续落地有望带来业绩增量
智通财经网· 2025-07-01 07:00
行业出清加速 - 全国关闭药店数量2024Q1为6778家 Q2为8791家 Q3为9545家 Q4为14114家 全年闭店数共计39228家 Q4出现行业净减少3395家 [1] - 行业出清后龙头药店客流将进一步恢复 25年客流量和利润率有望提升 [1] - 龙头药店24年处置经营亏损店面 25年开店计划以保守策略为主 减小对利润端压力 [1] 门诊统筹政策影响 - 零售药店龙头具备当地市场门诊统筹先发优势 对客流具备虹吸效应 [1][2] - 门诊统筹带来医保消费金额提升和关联产品消费增加 有望提升客单价和业绩增量 [1][2] - 多地出台推进零售药店纳入统筹医保管理文件 如云南计划2025年底前实施居民医保省级统筹 [2] - 国家医保局规范医保药品外配处方管理 进一步推动处方外流 [2] 多元化经营探索 - 龙头药店积极探索门店经营新模式 如益丰药房向服务综合体转型 一心堂打造新型消费场域 [3] - 漱玉平民与大树药局合作新店"大树漱玉" 新模式探索有望吸引更多客流 [3] 推荐标的 - 推荐标的为益丰药房(603939 SH)和大参林(603233 SH) [4] - 受益标的包括老百姓(603883 SH) 一心堂(002727 SZ) 健之佳(605266 SH)等 [4]
行业持续出清,零售药店龙头探索新道路强者恒强
中邮证券· 2025-07-01 06: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行业出清提速,2025年龙头药店客流量、利润率有望提升,行业出清后龙头药店客流将进一步恢复,且龙头药店优化门店减小利润端压力 [4] - 统筹持续落地,零售药店龙头具备门诊统筹先发优势,能吸引客流、提升客单价,带来业绩增量,后续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将持续落地,处方外流合规性有望加强 [5] - 零售药店龙头积极探索多元化经营,提升市场竞争力,如益丰药房、一心堂、漱玉平民等探索新门店经营模式吸引客流 [6] - 看好积极应对行业周期、精细化管理能力领先的零售药店龙头,推荐益丰药房、大参林,受益标的有老百姓、一心堂、健之佳等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基本情况 - 收盘点位4975.11,52周最高5679.6,52周最低4139.32 [1] 行业相对指数表现 - 2024年7月至2025年6月,医药商业相对沪深300指数表现为-15%、-11%、-7%、-3%、1%、5% [3] 行业持续出清 - 2024年受消费力疲软等因素影响,行业分化,中小药店生存环境恶劣,全国关闭药店数量Q1为6778家,Q2为8791家,Q3为9545家,Q4为14114家,全年闭店39228家,Q4行业净减少3395家 [4] 统筹持续落地 - 零售药店龙头有门诊统筹先发优势,多地出台推进零售药店纳入统筹医保管理文件,如云南医保局发布相关征求意见稿,国家医保局发文规范医保药品外配处方管理推动处方外流 [5] 积极探索多元化经营 - 益丰药房探索向服务综合体转型,一心堂打造新型门店,漱玉平民与大树药局合作新店“大树漱玉” [6] 推荐及受益标的 - 推荐标的为益丰药房、大参林,受益标的有老百姓、一心堂、健之佳等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