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物流装备

搜索文档
科捷智能:顺丰投资3个月减持不超3%
新浪财经· 2025-09-07 07:45
股东减持计划 - 股东深圳市顺丰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1.14% 因自身资金需求计划减持不超过542.55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3% [1] - 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180.85万股 占总股本1% [1] - 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361.7万股 占总股本2% [1]
科捷智能(688455.SH)累计回购6.5301%股份
格隆汇APP· 2025-09-01 09:50
股份回购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31日累计回购股份118.1万股,占总股本比例6.5301% [1] - 回购成交最高价14.60元/股,最低价9.64元/股 [1] - 支付资金总额1.33亿元(不含交易费用) [1] 交易方式 - 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实施回购 [1]
科捷智能:累计回购约1181万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1 09:37
股份回购进展 - 截至2025年8月31日累计回购股份约118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约6.53% [1] - 回购成交最高价14.6元/股,最低价9.64元/股 [1] - 累计支付资金总额约1.33亿元 [1] 营业收入结构 - 2025年1至6月智能仓储系统收入占比40.44% [1] - 同期智能分拣系统收入占比40.19% [1] - 智能输送系统占比6.76%,智能工厂系统占比5.22%,核心设备占比3.57% [1] 市值情况 - 当前公司市值30亿元 [1]
东杰智能9月1日龙虎榜数据
证券时报网· 2025-09-01 09:16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东杰智能今日涨停 收盘价涨幅达20% 全天换手率18.77% 成交额19.35亿元 振幅15.95% [2] - 主力资金净流入2.37亿元 其中特大单净流入2.92亿元 大单资金净流出5545.30万元 [2] - 近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65亿元 [2] 龙虎榜机构交易明细 - 机构专用席位合计净买入8998.02万元 其中买一机构买入1.38亿元同时卖出8212.72万元 买五机构净买入3407.69万元 [2] - 营业部席位合计净买入1.10亿元 前五大买卖营业部合计成交5.71亿元 其中买入成交额3.85亿元 卖出成交额1.86亿元 合计净买入2.00亿元 [2] - 联储证券杭州西湖桃源岭营业部作为买二净买入1.07亿元 恒泰证券温州锦绣路营业部作为卖二净卖出3081.64万元 [2]
今日看盘|9月1日:山西上市公司整体上涨 东杰智能涨幅达19.98%
新浪财经· 2025-09-01 08:17
市场表现 - 9月1日三大指数全体上涨 深证成指上涨1.05% 上证指数涨幅0.46% 创业板指上涨2.29% [1] - 山西板块整体上涨0.94% [1] - 山西上市公司有3只股票涨幅达5%以上 东杰智能涨幅19.98% 阳煤化工上涨7.95% 振东制药上涨6.11% [2] 东杰智能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95年 2015年登陆深交所创业板 为国资控股上市平台 [3] - 主营业务为智能物流装备 融合5G、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 提供智能制造整体综合方案 [3] - 主要产品包括智能物流输送系统、智能物流仓储系统、智能涂装系统和智能立体停车系统 [3] - 在太原、上海、深圳、常州、淄博、马来西亚、泰国等地拥有多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 [3] 阳煤化工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4年6月12日 总部位于山西省阳泉市 为潞安化工集团旗下三级子公司 [3] - 产业布局涵盖传统化工、新型煤化工、精细化工、化工装备制造及贸易领域 [3] - 主要产品包括尿素、甲醇、丁辛醇等 [3] - 截至2023年注册资本达33.5亿元 总资产规模超900亿元 [4] - 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投资拓展新能源装备研发、物流服务及进出口贸易等多元化业务 [4] 振东制药公司概况 - 公司位于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 成立于1995年11月15日 2011年1月7日上市 [5] - 主营业务涉及医药制造与销售 包括抗肿瘤药物、心脑血管药物、抗感染药物等 [5] - 业务范围涵盖中药材制造与加工、健康消费品等领域 [5]
科捷智能: 关于公司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半年度评估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7:57
核心观点 - 公司是国内知名的智能物流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 专注于为国内外客户提供智能物流与智能制造系统及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 是行业内少有的覆盖智能物流、智能仓储、智能工厂三大业务领域的解决方案提供商[1] -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业绩呈现"营收增长、亏损收窄"的积极态势 营业收入同比增加1076.74万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减亏512.19万元[2] - 公司持续推进"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聚焦主营业务 以技术创新驱动发展 优化财务管理 重视投资者回报 完善公司治理 提高信息披露水平 强化利益共担共享机制 建设企业文化并履行社会责任[1][2][4][5][6][7][8][9][10][11][12] 主营业务发展 - 公司持续深耕智能物流、智能制造与新能源三大核心业务板块 深度聚焦重点行业头部客户 大力开拓国内和海外市场[2] - 在国内业务方面 公司深耕物流电商行业 持续服务战略客户 巩固头部客户核心供应商地位 并深化与重点客户的供应链协同 通过优化客户结构 重点拓展跨境物流与仓配领域 成功签约多个智能仓配关键项目[2] - 在海外业务方面 智能物流上半年签单量同比实现强劲增长 并取得区域性市场突破 首次成功在波兰、阿联酋、英国、新加坡等市场拓展项目 欧洲区域新签订单累计突破1.5亿元[3] - 公司积极融入全球头部锂电企业供应链体系 重点开拓动力电池与储能市场 成功开拓了得壹能源、亿纬锂能、新中能源、金羽新能源、鹏辉能源、远景动力等客户资源 订单数量与规模实现双增长[4] - 在化成分容板块实现突破性进展 打造多个行业标杆案例 推动该业务占比阶梯式增长 同时致力于储能行业核心技术研发 创新推出行业领先的自动化入簇系统集成解决方案[4] 技术创新与研发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加8.45% 研发投入进一步增加 新增知识产权成果21项 其中新增发明专利6项 新增实用新型专利7项 外观设计专利1项 新增软件著作权7项[4] - 公司以"产品与技术双轮驱动"为核心主线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系统推进产品模块化升级 全面增强产品竞争力与服务品质[5] - 在产品研发端 公司聚力推进"空中穿梭机器人"创新研制与产业化落地 系统拓展产品矩阵 实现箱式物料的自动存储及全流程精细化管理[5] - 在技术研发端 公司已完成RCS系统调度算法深度优化、监控界面迭代升级 并新增多语言版本 全面满足海外项目需求 成功实现多车协同调度并在海外现场稳定运行 基于2D/3D视觉的高精度视觉引导技术和智能缺陷检测技术已在堆垛机产品、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实现大规模应用[5] - 在模块化端 堆垛机、摆轮及控制柜等核心产品已完成模块化升级 产品通用SKU覆盖范围有效扩大 关键模块及零件自制能力建设同步达成 综合竞争力与生产效率实现双跃升[5] 财务管理与数字化转型 - 公司以"业财一体化"为核心目标 持续推进已上线系统的精细化运维与迭代升级 有效支撑业务拓展与管理提升[6] - 在工程设计升级方面 公司全面推广应用基于PDM/PLM系统的3D设计 完成机电设计工具与PDM平台集成 推动设计模式整体转型 通过统一产品、工具及物料标准 显著提升源头数据质量 实现工程变更全流程线上化管理 全面贯通各业务流程与数据链路[6] - 在业财一体化深化方面 公司成功打通核心业务流程 覆盖"销售—交付—回款""需求—采购—付款"及"设计—生产—完工入库"等重要环节 初步实现业务流、数据流、物流与资金流的"四流合一"[6] - 在供应链效能提升方面 公司实现了SAP系统与SRM、WMS、MES的高效集成 构建"计划—采购—生产—库存—物流"端到端数据闭环 供应链整体交付效率显著提高[6] - 在生产与库存管理优化方面 公司依托MES系统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资源动态调度与全链路质量追溯 通过WMS系统实现库存智能化管理 优化库位分配与仓储周转策略 有效提升库存运营效率[6] 投资者回报与股份回购 - 公司于2024年11月12日披露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总经理提议公司回购股份的公告 以人民币15000万元-30000万元使用公司自有资金、自筹资金和银行回购专项贷款资金回购公司股份用于注销并减少公司注册资本[7] - 截至2025年7月31日 公司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股份11809649股 占公司总股本180849167股的比例为6.5301% 已支付的资金总额为人民币133048407.93元[8]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 公司不断完善治理结构、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强化风险管理、提升决策水平 通过打造更高效的管理体系、更科学化的管理机制来合规运营 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9] - 公司组织董监高参加交易所组织的合规培训 未来将持续安排董事、高管参加专业机构组织的相关培训 推动公司董事、高管在尽职履责的同时 持续学习证券市场相关法律法规、理解监管动态[9] - 内控审计中心重点开展内部专项审计 确保审计结果的持续跟踪与有效反馈 以高质量内部审计助力公司合规运行 提高公司运营的规范性和决策的科学性[9] 信息披露与投资者沟通 - 公司高度重视信息披露工作的规范化 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全面规范信息披露事务 提高信息披露工作水平 增强公司透明度 确保所有投资者有平等机会获取公司信息[10] - 公司建立了业绩说明会、现场调研、电话会议以及上证e互动平台等多渠道的沟通机制 保障公司能与投资者进行充分且深入交流[10] - 公司在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披露后 召开公开业绩说明会 就公司的经营情况、业务模式以及发展规划向投资者说明 增进投资者对公司发展战略、经营状况的了解[10] 激励机制与企业文化 - 公司持续完善长效激励体系 通过股权激励等多元化方式有效激发管理团队与核心人才的积极性 将关键团队建设与未来发展规划紧密衔接 打造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协同发展机制[11] - 公司于2024年3月结合公司经营情况实施了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根据草案及授予情况 公司于2025年3月向5名员工授予了200万股第二类限制性股票[11] - 公司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完成使命、愿景、价值观重构 打造"客户第一、开放协作、责任担当、高质高效、价值共享"的价值观 并于公司十周年庆典向全体员工发布[12] - 公司积极践行多元社会责任 围绕股东、客户、员工、社会与环境持续发力 以稳健经营为基保障股东权益 以自主创新为核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与服务 以员工发展为本实现员工与企业共成长[12]
中科微至: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确认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共计2404.08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15:32
核心财务影响 - 2025年第二季度确认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共计2404.08万元 [1] - 减值损失导致合并利润总额减少2404.08万元 [1] 业务收入结构(2025年1-6月) - 总集成式分拣系统占比最高达42.99% [1] - 交叉带分拣系统占比14.93% [1] - 窄带机式占比11.53% [1] - 智能仓储系统占比8.81% [1] - 其他业务占比7.51% [1] 公司市值 - 当前市值为46亿元 [1]
科捷智能(688455.SH)上半年净亏损3727.71万元
格隆汇APP· 2025-08-29 11:07
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营业总收入4.92亿元 同比增长2.24% [1] -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3727.71万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减少512.19万元 [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3元 [1]
科捷智能: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3727.7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9 10:0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92亿元 同比增长2.2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727.71万元 上年同期为-4239.9万元 [1] - 净亏损同比收窄约512.19万元 [1]
东杰智能易主,未来将进军具身智能赛道
36氪· 2025-08-29 02:48
公司控制权变更 - 公司实际控制人由淄博市财政局变更为自然人韩永光 标志着国资控制时代结束 [1][3] - 控股股东上层股权结构变动 淄博财金以16.2亿元转让淄博展恒99%基金份额予海南鹤平 较2021年入主成本实现1.48亿元增值 增幅达10.05% [3][4] - 淄博国资未完全退出 通过齐信私募基金保留在淄博匠图的股东地位 [7] 股价与市值表现 - 公司股价从7月31日12.43元/股上涨至8月27日23.18元/股 涨幅86.5% [2] - 市值从约56.66亿元增长至105.67亿元 反映市场对控制权变更及业务协同的预期 [2] 新实控人背景与业务协同 - 韩永光担任遨博智能董事等多家机器人公司要职 遨博智能协作机器人出货量连续五年中国第一全球第二 市占率超36% [1][6] - 公司现有智能物流装备业务与韩永光关联的协作机器人业务可形成场景解决方案协同 [6] - 新实控人将利用技术优势和产业资源赋能公司 为智慧仓储物流研发具身智能解决方案 [6]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持续下滑:11.43亿元、8.72亿元、8.07亿元 [4] - 同期净利润大幅波动:3971万元、-2.43亿元、-2.57亿元 [4] - 2025年上半年营收5.39亿元同比增长24.9% 净利润594.54万元同比增长113.96% 实现扭亏为盈 [4] 行业竞争与挑战 - 智能物流行业竞争激烈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德马泰克、胜斐迩、诺力股份、今天国际等企业 [8] - 行业面临技术迭代迅速 软件算法与高端人才存在提升空间 [8] - 业绩依赖新能源汽车、钢铁、化工等行业资本开支 受周期影响波动较大 [8] 战略转型方向 - 公司明确将进军具身智能赛道 作为未来新发展方向 [1][6] - 通过业务协同培育新利润增长点 拓宽高端智能制造业务版图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