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建造业
icon
搜索文档
陈茂波:香港营商环境优势凸显 金融市场亮眼、创科产业快速发展
智通财经网· 2025-07-30 14:06
香港经济表现 - 香港经济连续九个季度增长 2025年首季GDP增长31% 第二季预计维持增长势头[5][7] - 2024年恒生指数上升27% 上半年日均成交额达2400亿港元 同比上升120%[4] - 2025年截至7月中旬港股IPO达52宗 集资额接近1300亿港元 同比上升约6倍[4] 资金与企业引进 - 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引进84家重点企业 总投资约500亿港元 创造2万个职位 使用168万平方呎楼面[4][14] - 投资推广署2023年1月至2025年上半年协助超1300家海内外企业在港拓展业务 带来约1600亿港元投资[4] - 母公司在境外的香港公司数量达近10000家 同比上升10%[4] 人才引进与就业 - 各项人才引进计划共收到约50万份申请 已批出33万宗 约22万人已抵港[5] - 整体失业率约35% 收入中位数持续上升[20] - 重点企业创造2万个就业岗位[4] 行业转型与支持措施 - 零售业总销货价值在连续下跌14个月后 2025年5月转跌为升24%[8] - 餐饮业第一季食肆收益轻微下跌06% 第二季初步回稳[8] - 政府通过贷款担保计划支援企业资金周转 协助出口企业市场推广 推动零售餐饮业数码转型[1][8] 房地产市场状况 - 住宅楼价趋向平稳 最近三个月有约百分之零点几的轻微上升[12] - 商业办公楼面仍需时间恢复 政府已停止出售商业用地以消化供应[2][13] - 非政府机构购置办公空间 港交所为例 跨国金融机构和对冲基金扩充办公场地[2][13] 旅游业与盛事经济 - 上半年访港旅客录得双位数增长 7月首28日同比上升12%[9] - 政府举办盛事活动吸引旅客 包括体育赛事 演唱会 动漫节等跨界别合作[11][12] - 推动深度游和主题旅游 延长旅客停留时间[11] 金融体系稳定性 - 香港银行资本充足率达21% 远高于8%的国际标准[15] - 银行流动性充裕 坏帐拨备处于全球稳健水平[15] - 银行业利润表现良好 尤其资产管理 财富管理和资本市场业务[15] 国际排名与竞争力 -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2025年世界竞争力年报》香港全球排名第三 连续两年上升四位[5] - 国际金融中心排名位列全球三甲 加拿大菲沙研究所《世界经济自由度2024年度报告》香港排名第一[5] - 三大评级机构给予香港良好信用评级和稳定展望[5]
香港4-6月经季节性调整的失业率为3.5% 就业不足率维持1.4%
智通财经网· 2025-07-17 08:53
香港2025年4月至6月劳动人口统计 失业率与就业不足率 - 2025年4月至6月经季节性调整的失业率为3.5% 与2025年3月至5月持平 [1] - 就业不足率维持在1.4% 与上一统计周期相同 [1] 行业失业率变动 - 艺术、娱乐及康乐活动业以及专业及商用服务业(不包括清洁及同类活动)失业率下降 [1] - 建造业和餐饮服务活动业失业率上升 [1] - 各行业就业不足率变动幅度普遍不大 [1] 就业与劳动人口数据 - 总就业人数从3664700人下降至3657300人 减少7400人 [1] - 总劳动人口从3800500人下降至3793500人 减少7000人 [1] - 失业人数为136200人 与上一周期135800人基本持平 [1] - 就业不足人数从53600人降至52600人 减少1000人 [1] 政府官员评论 - 行业转型导致不同行业失业率升降趋势分化 [2] - 夏季应届毕业生和离校人士进入劳动力市场可能影响就业情况 [2] - 香港经济持续扩张预计将为劳工市场提供支持 [2]
标普全球香港6月PMI降至47.8 企业信心近五年最弱
智通财经· 2025-07-04 01:41
香港私营经济表现 - 香港采购经理指数(PMI)从5月的49降至47.8,连续五个月收缩且创2022年4月以来最大跌幅 [1] - 新订单量连续五个月减少,客户需求受财政预算紧缩及美国贸易政策不明朗影响 [1] - 内地和海外市场业务量较5月大幅缩减,导致企业减产幅度达一年来最显著水平 [1] 企业运营与成本 - 新增订单减少释放产能,积压工作连续六个月下降,员工人数维持不变 [1] - 投入成本涨幅为2021年2月以来最小,薪资通胀放缓抑制成本上升 [1] - 制造业、批发零售业、服务业成本上升,建造业成本减轻 [1] 市场情绪与定价策略 - 企业悲观情绪达2020年9月以来最高,担忧本地需求疲软及全球经济恶化 [1] - 过去四个月内第三次降价,幅度较小,部分公司通过折扣刺激销售 [2] - 商业信心跌至近五年最低,新订单指数和业务预期指数预示下半年形势更严峻 [2] 外部环境影响 - 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持续困扰企业,全球经济和贸易环境疲弱拖累复苏前景 [1][2]
标普全球香港5月PMI升至49 但连续4个月跌入紧缩区间
智通财经网· 2025-06-04 01:48
香港PMI数据 - 5月香港PMI由4月的48 3升至49 显示营商环境倒退幅度为3个月以来最小 但连续4个月处于紧缩区间[1] - 企业经营活动连续第二个月缩减 减产幅度与4月持平 四大行业领域均紧缩生产 制造业跌幅最显著[1] - 新增订单跌幅按月明显回落 整体轻微 美国暂停加征关税对部分企业销情有提振作用 但本地市道偏差[1] - 外销订单跌势减慢但跌幅仍明显 来自内地的订单量则大致稳定[1] 就业与库存 - 私营企业四个月来首次增聘人手 就业增长为去年5月以来最显著 职位增幅主要来自制造业和建造业[1] - 积压订单跌幅按月收窄 为五个月以来最慢 走势与新订单相符[1] - 企业进一步减购投入品 采购数量减幅中等 采购库存跌幅按月显著 反映库存策略更趋审慎[1] 未来业务前景 - 企业对未来一年业务前景维持看淡 悲观情绪自2023年9月以来持续 但5月较4月淡化 仍高于历史水平[2] - 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和本土需求走弱是主要担忧因素[2] - 经济学家指出PMI虽处紧缩区间 但新订单跌幅不大 经营活动略为紧缩 下行幅度较小[2] - 美国关税政策暂缓带动部分企业销情好转和就业增长 内地订单额稳定 扭转前两月急速跌势[2] - 私营企业对未来生产维持悲观 担忧全球经济贸易不确定性及本地经济复苏时点[2]
环球经济前景不确定性较大 香港中小企业营商信心仍偏保守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12:04
综合营商指数表现 - 2025年第二季综合营商指数微升1.0至43.8,反映香港中小企在环球经济不明朗下仍维持保守信心 [1] - 五大分项指数中"营业状况"、"盈利表现"及"投资意向"增长,但"环球经济"分项指数大跌4.7至24.9,接近2022年第二季水平 [1] - "进出口贸易及批发业"、"制造业"及"专业及商用服务业"的环球经济分项指数跌幅最大,接近2021年第一季度水平 [1] 行业分化与投资趋势 - 11个行业中"金融及保险业"升幅最高,而"信息及通信业"、"地产业"及"住宿及膳食服务业"跌幅较大 [2] - 94%中小企计划维持或增加投资,重点投向线上推广(47%)、数字科技培训(27%)、IT系统及研发项目 [2] - 54%企业预期原材料成本上升(较上季降3个百分点),仅20%计划加薪(降7个百分点),17%拟提价(降3个百分点) [2] 贸易环境影响与应对策略 - 78%中小企拟采取应对措施,47%选择增加本地客源,27%加强AI/数字应用 [4] - 制造业43%计划发展其他市场,进出口贸易业33%侧重本地客源 [4] - 29%企业考虑三年内拓展海外市场(较上季升7个百分点),首选内地(14%)和东盟(10%) [4] 政策支持与出海服务 - 生产力局成立"The Cradle出海服务中心",提供产品、技术、制造及管理出海的一站式支持 [5] - 商品出口货值加速增长,尤其输往内地和东盟市场,制造业积极通过多元化市场分散风险 [4][5]
1月至3月香港经季节性调整的失业率为3.2%
智通财经网· 2025-04-22 09:05
智通财经APP获悉,4月22日,根据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发表的最新劳动人口统计数字(即2025年一月至 三月的临时数字),2025年一月至三月经季节性调整的失业率为3.2%,与2024年十二月至2025年二月的 数字相同。就业不足率在该两段期间亦保持不变,维持于1.1%的水平。 与2024年十二月至2025年二月比较,在2025年一月至三月期间,各行业的失业率(不经季节性调整)变动 不一,其中资讯及通讯业、社会工作活动业、专业及商用服务业(不包括清洁及同类活动),以及建造业 有相对明显的升幅。各行业的就业不足率亦变动不一,但幅度普遍不大。 总就业人数由2024年十二月至2025年二月的3709500人,下跌至2025年一月至三月的3692700人,减少约 16800人。同期的总劳动人口亦由3821300人下跌至3815500人,减少约5800人。 失业人数(不经季节性调整)由2024年十二月至2025年二月的111700人上升至2025年一月至三月的122800 人,增加约11100人。同期的就业不足人数亦由40700人上升至42700人,增加约2000人。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评论最新失业数字时表示: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