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

搜索文档
梅雁吉祥:8月8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8 10:53
公司动态 - 梅雁吉祥(SH 600868)于2025年8月8日以通讯表决方式召开第十一届第二十次董事会会议 [2] - 公司当前收盘价为2.77元 [2] 业务结构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构成:水力发电占比62.74% [2] - 地理信息业占比23.39% [2] - 沼气业务占比9.16% [2] - 其他业务占比2.88% [2] - 钛极涂层占比1.84% [2]
将立体辽宁搬进数字空间
辽宁日报· 2025-07-29 01:07
实景三维数据建设进展 - 辽宁省已建成约68万平方千米不同精细程度的地形级、城市级和部件级实景三维数据 [1] - 地形级数据覆盖14.8万平方千米土地 为自然资源管理、生态环境监测和城乡规划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1] - 城市级数据覆盖14个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约4841平方千米 为智慧城市应用提供三维空间信息基础 [1] 实景三维数据应用领域 - 8个典型案例涉及消防、生态治理、防汛抗洪、地质灾害防治、森林防火、露天矿管理和海域监督等领域 [1] - 部件级数据在沈阳市建成总长度20.17千米的"超清数字路" 精细呈现7万多个道路部件三维形态 [2] - 实景三维数据深度融入日常生产生活 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数字空间底座 [1] 实景三维数据价值 - 为数字辽宁建设提供统一的时空基底 [1] - 城市级三维数据可支持智慧交通、智慧城管和智慧社区等应用建设 [1] - 部件级数据可优化交通信号灯配时方案缓解拥堵 并为智能汽车提供三维地图导航服务 [2] 未来发展重点 - 推动实景三维数据应用到更多行业领域 [2] - 持续扩大实景三维辽宁数字底座规模 加强应用场景开发 [2] - 为辽宁省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数据要素保障 [2]
*ST金比: 关于投资苍穹数码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23 14:18
对外投资概述 - 公司拟以5000万元人民币向苍穹数码增资,占增资后股权比例的2.5641%,投前估值19亿元 [1][5] - 本次投资已通过公司董事会审议,无需提交股东大会,不构成关联交易或重大资产重组 [1] - 增资价款中超出认缴注册资本部分将计入苍穹数码资本公积金 [5] 投资标的基本情况 - 苍穹数码成立于2001年,注册资本1.2976亿元,实控人徐文中持股22.19% [2][3] - 主营业务为地理信息产业(3S技术),涵盖平台开发、数据加工及行业解决方案 [2] - 2024年营收7.7326亿元,净利润8753万元,2025年Q1营收5673万元,净亏损726万元 [4][5] 股权协议核心条款 - 业绩承诺:苍穹数码2026年扣非净利润不低于1.6亿元,若低于1.28亿元将触发回购条款 [8][9] - 回购机制:若未达业绩或2028年底前未上市,公司可要求按投资本金加LPR利息回购股权 [11][12] - 支付条件:增资款支付需满足内部决策、无重大不利变化等6项前提 [5][6][7] 投资目的与资金安排 - 投资目标为探索新兴业务并储备优质项目,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 [1][13] - 公司现金储备充足,截至2025年Q1货币资金5700万元,理财1亿元,银行授信1亿元 [14] - 本次为财务性投资,不影响现有主业,长期看符合股东利益 [13][14]
四维图新:六分科技已形成完整的低空经济解决方案
快讯· 2025-07-17 14:30
低空经济解决方案 - 六分科技已形成完整的低空经济解决方案,包括高精度定位服务、低空飞行牌照、低空场景应用和政府低空安全监管平台等内容 [1] - 目前已在多个城市开始接洽,后续公司会积极推动项目落地,收获更多低空经济相关订单 [1] 高精度定位产品应用 - 无人物流车、割草机等都是六分科技的高精度定位产品的应用场景 [1] - 已经为多家头部企业提供服务,并开始向全球拓展 [1]
“一体两翼”新蓝图五年跨越“百千万”
中国证券报· 2025-07-08 20:50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正从"数字地球技术开拓者"向"空天信息生态构建者"转型,提出"一体两翼"新蓝图,以地理信息为根基,商业航天与低空经济为双翼,实现"空天地全覆盖" [1] - 战略布局需要创新投入和长期坚持,预计五年后将显现强劲动能 [1] - "十四五"期间公司构建了"空天信息一朵云",整合算力基础设施和空天基础设施,为千行百业提供全方位应用服务 [1] - 公司研发投入强度连续五年保持在20%以上,构建了五大空天信息能力,为"十五五"规划奠定基础 [1]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员工数量从2020年科创板上市时的400人增长至3000人,参控股约70家公司 [2] - 公司从地理信息产业百强榜单外成长为行业第四,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2] - 公司当前处于"三三三"阶段:30亿元年收入、300亿元市值、3000人员工,目标未来五年实现"百千万"跨越 [3] 商业航天布局 - 公司提出向商业航天全产业链跃迁的战略规划,在卫星星座建设与运营、卫星与火箭制造、航天测运控、空天信息应用服务四大板块取得突破 [3] - 通过投资收购强化航空航天综合电子系统制造能力 [3] - 2024年12月获批卫星互联与控制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增强天基测运控研发能力 [3] - 2025年1月控股公司星图测控在北交所上市,成为"商业航天第一股" [3] - 公司构建了商业航天业务"飞轮"模式:卫星越多、数据越多、客户越多、盈利越多 [4] - 未来五年计划构建大规模算力星座,攻关"天地一朵云"解决方案,研究"天数天算"新服务模式 [4] - 将重点发展航天综合电子系统,研制天基测控终端等关键产品,打造"天星天链"配套产品线 [4] - 以星图测控为核心打造"星图太空云",提供太空管理综合服务 [4] 低空经济布局 - 2025年1月发布星图低空云1.0版本,半年后推出涵盖全链条的五大平台体系,成为国内首个完整低空基础设施解决方案 [4][5] - 低空经济需实现可管可控、安全规范且经济的飞行 [5] - 随着空管改革推进和运行规则明确,多地建立低空飞行服务中心,低空示范区陆续获批 [5] - 通信导航监视系统、智能调度平台等核心技术渐趋成熟 [5] - 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包括通航物流、应急救援、电网巡检等 [5] - 预计2025年低空经济将从试验区走向运营网,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 [5] 行业趋势 - 传统地理信息产业显露增长天花板,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成为新蓝海 [2] - 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的经济体量和创新潜力有望超过地理信息产业 [2]
空间智能创新联合体及联合创新中心启动 聚焦AI GIS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
证券时报网· 2025-06-24 13:27
行业发展趋势 - 空间智能软件在地理空间感知、可视化、设计、决策等方面实现质的飞跃,提升软件服务能力和智能化水平,拓展行业应用,重塑产业发展格局 [1] - 地理信息产业面临关键技术创新、应用场景突破、生态可持续发展等多重挑战,需打造创新引擎、聚焦应用突破、深化信创赋能 [1] - 测绘地理信息作为支撑数字世界的"空间基座",战略性地位愈发凸显,需以国家政策为指引、市场需求为导向、技术创新为动力推动行业发展 [1] 技术创新与合作 - "空间智能创新联合体及联合创新中心"正式启动,聚焦AI GIS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涵盖AI大模型、空间数据库、通用数据库、基础算力环境等核心领域 [2] - 联合体由10家单位共同发起,覆盖技术研发、学术研究与应用实践等领域,形成多元互补的创新生态 [2] - 联合体将面向自然资源、水利水资源、应急管理等关键行业部门,提供智能化、高效能的创新解决方案 [2] 产品发布 - 超图软件发布SuperMap GIS 2025产品体系,推出超图空间智能体服务平台、跨平台空间数据转换处理软件两款新产品 [2]
武汉大学新专业官宣:智慧城市与空间规划,武大首创!
新浪财经· 2025-06-24 03:48
智慧城市发展现状 -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正在颠覆传统城市管理模式,通过算法和AI重塑城市功能 [1] - 具体应用场景包括:红绿灯自动调节车流、智能垃圾桶报警、手机端政务办理等民生服务 [1] - 全球已有1000多个城市启动智慧城市建设,中国"十四五"规划明确要求建设智慧城市 [8] 武汉大学新专业设置 - 2025年新增"智慧城市与空间规划"交叉学科专业,培养数智技术与空间规划复合型人才 [2][7] - 专业依托地理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等优势学科群建设 [5] - 配备国家级实验室、国际研究中心及野外实践基地支撑人才培养 [7] 专业培养体系 - 课程分为四大类:城市认知(如城市数字治理)、空间信息(如数字孪生建模)、规划管理(如智慧交通系统)、数智技术(如物联网开发) [8] - 教学目标包括掌握城市大数据感知、空间智能分析、GIS开发等核心技术 [8] - 师资团队由国家教学名师领衔,整合多学科高水平教师 [7] 行业就业前景 - 毕业生可进入政府部门(如发改委、自然资源局)参与城市治理决策 [9] - 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如互联网、地理信息、AI领域)存在大量技术人才需求 [9] - 数字中国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将持续扩大智慧城市相关人才市场 [8][9] 技术驱动方向 - 数据科学、通信技术、AI迭代推动智慧城市内涵扩展 [8] - 专业重点培养三维建模预测人口流动、大数据社区治理等能力 [4] - 强调通过数字孪生、计算机视觉等前沿技术解决城市痛点 [7][8]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县域样本篇 | 浙江小县城如何炼成“国际范”?
新华社· 2025-06-24 03:19
德清县产业发展概况 - 德清县位于长三角核心地带,是中国最大淡水珍珠深加工基地,珍珠年深加工总量近100吨,占全国淡水珍珠总产量的10%,年产值超过70亿元[1] - 德清县拥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该系统延续800年历史,形成蚌、鱼、水生生物和谐共生的生态循环模式[1][6] - 欧诗漫珍珠博物院占地6200平方米,累计接待研学团队10余万人次,每年举办农遗研学活动120场以上[2] 高端民宿与旅游业发展 - 莫干山集中了德清95%以上的民宿,其中"洋家乐"高端民宿达20余家,带动当地近900家民宿发展[3] - 2024年德清接待游客超2000万人次,同比增长10.5%,外国游客同比增长28%[3] - 德清发布全国首部地方民宿管理办法,划定民宿床位1万张的生态管控红线,并出台首个《民宿管家职业技能等级评定规范》[8] 地理信息与数字经济产业 - 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落户德清,吸引7国地理信息机构入驻"世界地信之家"[3] - 德清已集聚430余家"地信+"企业,产值连续6年翻番,带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超30%[3] - 德清建成覆盖全县域的5G通信网和高精度地理信息网,开放949.3公里道路用于智能网联汽车测试[7] - 计划通过三年努力引进100个标志性项目,推动"地理信息+"产业规模突破600亿元[9] 科技创新与人才引进 - 德清引入莫干山地信实验室等高能级平台,成立3亿元人才科创投资基金[10] - 2024年目标引进人才创业项目100个,硕博士高层次人才1000名,技能人才6000名[10] - 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建立涉外企业服务机制,为国际人才引进开通"快车道"[7] 文化赋能与产业融合 - 打造集珍珠养殖、文化体验、工业观光、美容养生于一体的珍珠文化产业链[11] - 推动民宿与休闲农业、会展赛事、康养疗愈等业态跨界融合,探索乡村振兴路径[11]
国源科技(835184)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23 11:35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3] - 活动时间是2025年6月19日,地点在北京世纪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会议室 [3] - 参会单位及人员为北京神农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孙一明、齐飞翔,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是董事会秘书尚红英 [3] 主营业务与行业情况 - 公司围绕农业产业数字化和国土资源数字化两大领域,提供地理信息数据工程、行业应用软件开发和空间信息应用服务等业务 [5] - 地理信息数据工程承接国家省市县各级重大专项工程;行业应用软件开发为自然资源及农业农村领域提供软件工具及定制化系统开发支持服务;空间信息应用服务为农业保险、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等领域提供技术和运营服务 [5] - 与公司主营业务和经营模式完全相同的可比公司较少,有部分产品或技术重合的有超图软件(300036.SZ)、数字政通(300075.SZ)等公司 [5] 国源地图平台情况 - 国源地图涵盖遥感影像、行政区域、种植地块等多源数据图层,影像数据源包括卫星影像、无人机影像 [6] - 地块数据的采集、处理及建库等环节公司根据不同应用场景需求自行定义相关数据标准,大范围定期年度更新,局部根据市场需求响应更新 [6] 客户类型与收入情况 - 公司主营业务以政府客户为基本盘,已拓展农业保险公司、涉农银行、社会化服务组织等企业级客户,企业客户收入较上市前大幅提升 [7] - 以农业保险为例,公司推出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数据服务、软件开发和技术培训等内容,农业保险业务具有延续性,保险公司一般按年度持续购买服务 [7] 业务延展考虑 - 公司农业保险和农服超市业务围绕政府监管部门、农业保险公司等客户需求开展,关于农产品期货等专项需求暂未深入研究,若与主营战略发展匹配且有市场需求,将依托国源地图现有数据服务探讨融合可行性 [9]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在西部,有一群“追光”的青年科学家
新华社· 2025-06-04 10:53
青年科学家在西部的发展与贡献 - 谢文刚在甘肃、四川、青海建立高寒牧草育种平台,选育两个"兰育"系列老芒麦新品系,推动青藏高原草产业发展 [1] - 权辉开发出抗磨蚀性强的固液两相流泵,使提灌工程中的流体机械寿命延长3倍以上,填补油田多相混输装备的国内技术空白 [2] - 李精忠构建黄河流域多尺度地理信息模型,为水土流失治理、生态廊道划定等提供科学依据 [2] 西部高校与学科建设 - 甘肃省有50所高校,包括兰州大学等高等教育资源聚集 [3] - 甘肃高校学科建设聚焦西部产业、边疆建设等领域,形成青藏高原、冰川冻土、敦煌学、"一带一路"、民族学等特色学科体系 [3] 产学研结合与科研成果转化 - 谢文刚与领域内企业开展产学研结合,推动青藏高原草产业发展 [1] - 权辉的科研成果应用于黄河提水灌溉工程和油田多相混输装备 [2] - 李精忠将深度学习大模型融入地图综合技术,突破复杂环境制图瓶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