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可穿戴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截至2025年Q2,Apple Watch 累计营收突破 1000 亿美元
Counterpoint Research· 2025-09-11 01:03
核心观点 - Apple Watch累计营收在2025年第二季度突破1000亿美元 主要得益于健康功能持续创新 产品组合多元化以及与iPhone生态的深度整合 但面临竞争加剧和连续七个季度同比下滑的挑战 预计2025年下半年新品发布将推动业务重返增长[4][6][7] 产品表现与里程碑 - Apple Watch累计营收突破1000亿美元 时间跨度为2015年至2025年预测[4] - 健康功能持续演进 包括Series 4获得FDA批准的ECG心电图 Series 6配备UWB超宽带芯片 Series 10获得FDA批准的睡眠呼吸暂停检测功能[6] - 产品线分层策略:Watch SE面向价格敏感型消费者 Watch Ultra覆盖高端用户 SE系列尤其有助于新兴市场拓展[4] 增长驱动因素 - 健康监测用例持续拓展 提升产品实际效用[4] - 产品组合扩大 进一步覆盖不同人群[4] - 与iPhone无缝整合 显著优化用户体验 仅与iPhone兼容的特性使其成为强化Apple生态与用户留存的关键支点[4][7] 竞争环境 - 竞争对手在硬件设计 健康监测传感器精度及新健康项目合规认证方面持续提升 例如华为Watch D2的血压监测功能[6] - Garmin在跑步 高尔夫 潜水等高阶运动手表领域保持增长[6] - 小天才(Imoo)主导全球儿童手表市场[6] - 无屏健身手环品类可能对智能手表的健康功能形成挑战[6] - 华为在2025年第二季度升至中国智能手表市场第一 中国为全球最大智能手表市场[6] 挑战与下滑原因 - 出现连续七个季度同比下滑 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6] - 原因包括SE与Ultra发布节奏间歇性 换机周期拉长以及硬件大升级不足[6] - 地域挑战显著 尤其在中国市场[6] 未来展望与产品规划 - 2025年将发布十周年纪念版Watch Series 11 Watch Ultra 3及可能推出的Watch SE 3 预计助力下半年出货恢复增长[7][8] - 新品可能配备卫星消息 血压监测功能以及在watchOS 12中对Apple Intelligence的更深度整合[7][8] - 更丰富的产品组合和更新功能有望吸引新用户并促进存量用户升级换代[8]
创历史新高,中国大陆可穿戴腕带设备持续高增
选股宝· 2025-09-10 15:30
行业出货量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大陆可穿戴腕带设备出货量达3390万台 同比增长36% [1] - 2024年下半年出货量增长33% 创历史新高 [1] 市场规模与增长预期 - 2024年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市场规模约1350亿美元 [1] - 预计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突破5000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超20% [1] - 中国市场成为全球增长重要引擎 [1] 技术发展趋势 - 技术向医疗级监测突破 [1] - 应用场景从消费向专业领域延伸 [1] - 生态系统从单品向闭环构建发展 [1] 主要市场参与者 - A股相关概念股包括博硕科技 [1] - A股相关概念股包括奥海科技 [1]
晚报 | 9月11日主题前瞻
选股宝· 2025-09-10 14:53
海洋经济 - 多地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海洋产业 青岛市成立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联盟 华为担任理事长单位[1] - 海洋经济正经历向绿色智能高端化转型 2024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达105438亿元 首次突破10万亿元 同比增长5.9% 占GDP比重7.8%[1] 可穿戴腕带设备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大陆可穿戴腕带设备出货量达3390万台 同比增长36% 创历史新高[2] - 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约1350亿美元 预计2030年突破5000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超20%[2] AI云 - 2025年上半年中国AI云市场规模达223亿元 阿里云以35.8%份额居首[3] - 生成式AI推动市场爆发 2025年预计增长148%至518亿元 2030年达1930亿元[3] - 甲骨文云基础设施营收预计2026财年增长77%至180亿美元 未实现履约义务达4550亿美元 同比增359%[3] 大消费 - 浙江绍兴出台宴席补贴政策 满5桌且金额超1万元可获补贴 最高不超5000元[4] - 餐饮消费呈现改善趋势 政策推动需求修复[4] 3D打印 - 江苏药监局核发全国首张3D打印药品生产许可证 南京三迭纪医药生产基地具备3亿片年产能[4] - 2024年全球医疗3D打印市场规模达17亿美元 预计2025年接近20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超20%[5] 铂金 - 2025年铂金市场预计短缺26吨 连续第三年短缺[5] - 总供应量同比下降3%至219吨 创五年最低 地上存量降22%至93吨[5] - 首饰需求增11%至69吨 中国铂金条币需求推动全球投资需求增2%至22吨[5] 宏观行业新闻 - 2025年8月核心CPI同比上涨0.9% 涨幅连续4个月扩大 PPI环比由降转平[6] - 工信部召开"十五五"规划企业座谈会 中国石化等12家企业参与[6]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5件反垄断典型案例 涉及交通建材原料药化工等行业[6] 金融市场 - 金融监管总局等三部门将于9月15-21日联合开展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7] - 胶版印刷纸期货期权等4品种在上期所挂牌交易[8] - 9月以来46只权益类基金成立 发行规模合计352.21亿元 11只基金规模超10亿元[8] 板块题材 - PCB板板块受甲骨文订单超4500亿美元推动[11] - 东数西算/算力板块活跃[11] - 光通信板块获花旗上调目标价[12] - 机器人板块受特斯拉Optimus进展推动[12] - 卫星互联网板块因工信部向中国联通颁发许可[13] - eSIM板块受苹果发布仅支持eSIM的iPhone Air推动[13] - 光伏板块因硅料价格上涨及工信部发文破除内卷竞争[14] - 固态电池板块因行业大会举办及设备订单爆发[14] - 医药板块因国资委要求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14]
苹果豪赌“轻薄”未来,或明年推出折叠屏手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0 09:06
产品发布与创新 - 苹果发布四款新iPhone机型:iPhone 17、iPhone Air、iPhone 17 Pro和iPhone 17 Pro Max,价格从5999元起,最高达17999元 [1] - iPhone Air取代Plus版本,厚度仅5.6毫米,是苹果史上最薄iPhone,采用单摄设计、全面eSIM化(目前仅中国联通支持),搭载A19 Pro芯片、自研调制解调器C1X、无线网络芯片N1以及Center Stage前置摄像头 [1][5] - iPhone 17标准版搭载A19芯片,配备4800万像素融合式双摄与120Hz自适应刷新率屏幕;iPhone 17 Pro/Max影像系统大幅升级,新增200毫米长焦镜头和更大尺寸传感器,光学变焦范围达16倍,首次引入VC均热板散热 [6] 战略与产品线调整 - iPhone Air是苹果策略性新品类,承担三大关键功能:战略试验田(测试超薄组件、能耗管理技术和芯片,为折叠机奠定基础)、高端Pro系列补充(强化高端品牌形象并提供差异化选择)、利润优化(平衡销量与盈利能力,捕获发达和新兴市场需求) [3][6] - Omdia预估iPhone Air首年出货量1000万台,若成功上量将为明年折叠机提供所需生产规模 [3] - 苹果产品线扩展借鉴Mac成功经验,Air系列作为Pro系列的补充,形成独特且具有吸引力的产品层级 [5] 可穿戴设备更新 - Apple Watch Ultra 3拥有更大屏幕和更长续航,定位户外与专业运动;Apple Watch Series 11设计更轻薄,支持血压提醒和睡眠评分功能;Watch SE 3进一步补全健康监测能力 [7] - AirPods Pro 3降噪和健康功能增强,支持心率监测和实时翻译(需配合有AI功能的iPhone) [7] - Apple Watch业务累计营收突破1000亿美元,但过去七个季度连续下滑;华为在2025年第二季度跃居中国市场第一,苹果借新品发布预计手表业务将重返增长 [7] 自研芯片与生态布局 - 手机、手表等终端体系搭载更多自研芯片(如A19 Pro、C1X、N1),表明苹果在关键零部件上战略加码 [10] - 苹果通过稳定产品节奏和软硬件结合生态维持长期大规模体量和现金流,产品扩展围绕操作系统和生态迁移复用,形成规模效应 [10][11] - 盈利模型清晰:尺寸扩展(标准版、Plus、Max等满足不同群体,边际成本低但溢价高)、性能增强(自研A系列芯片利润率高且掌控力强)、系列化分层(Pro、Max、Air区隔满足市场需求) [11] AI与市场竞争 - 苹果未将AI功能放在突出位置,AI功能推出缓慢造成用户采用差距,部分用户推迟升级;在中国市场,苹果占据约40%具备AI功能的智能手机份额,但缺乏内置"Apple Intelligence"功能,驱使用户使用豆包等第三方应用 [8] -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进入存量竞争阶段,用户换机周期延长,出货量增长乏力;高端手机市场同比增长8%,创上半年历史新高,贡献全球智能手机营收60%以上 [14] - 苹果在高端市场份额达62%,但份额有所回落;在中国市场,2025年Q2苹果出货约1010万部,市场份额15%,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位列第五;华为以1220万部出货重回中国市场第一 [15] - 苹果2025财年第三季度大中华区营收153.69亿美元,同比增长4%,中国市场有所回暖;但预计第四季度销量可能面临个位数下跌,因iPhone 16系列降价提前释放换机需求、17系列价格可能小幅上涨、竞品旗舰同期上市加剧竞争 [15][16] 未来产品规划 - 预计苹果明年推出折叠手机,2026年折叠iPhone出货量达800万-1000万台,2027年有望增长至2500万台;苹果对折叠产品研发已久,除手机外可能有平板等形态 [10] - 苹果一贯选择在市场成熟、生态完善后才入局折叠屏,一旦推出往往能迅速攫取行业利润 [10]
2个半小时发布30余款新品 追觅科技拓展家电全品类业务
中国经营报· 2025-09-05 20:50
公司业务与产品发布 - 9月4日召开全品类发布会 推出30余款新产品 涵盖扫地机器人 洗地机 冰箱 厨电 空调 电视等品类 [1] - 发布10余项全球首创技术 包括AI双刮洗机械臂洗地机 智能家居体系 冰箱保鲜技术 仿生风道引擎厨电 以及可穿戴设备 [2] - 公司计划进入无人机和汽车领域 首款超豪华纯电产品对标布加迪威龙 计划2027年亮相 已组建近千人造车团队 [2] 市场地位与业绩表现 - 2024年国内线上3000元+洗地机市场零售量份额44.7% 零售额份额41.7% 均位列第一 是唯一市场份额超40%的品牌 [1] - 2025年上半年营收规模已超2024年全年 主要得益于技术驱动的产品矩阵升级与全球化战略深化 [1] - 产品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入驻6000多家线下实体门店 累计服务家庭超3000万个 [1] 技术战略与未来规划 - 机械臂技术持续进化 应用于清洁电器和大家电品类 空调和洗烘套装借助机械臂技术优势赋能 [2] - 公司愿景是成为全球最大科技生态企业 将打造全球智造新物种 [1][3] - 强调未来竞争力取决于跨品类 跨场景 跨生态的全场景系统化技术进步 以技术为矛 以系统为盾 [3]
马斯克脑机公司Neuralink申请“心灵感应”商标,暂时被驳回
凤凰网· 2025-09-05 02:51
商标申请驳回事件 - Neuralink申请注册Telepathy和Telekinesis商标被美国专利商标局驳回 因存在待审的相同商标申请[1] - 驳回原因是科技创业公司Prophetic联合创始人Wesley Berry已于2023年5月提交Telepathy商标申请 2024年8月提交Telekinesis商标申请[1] - 美国专利商标局还指出存在已注册的Telepathy Labs商标 该公司从事交互式语音和聊天机器人技术服务[2] 公司回应与争议 - Neuralink于8月28日提交回应信 声称其Telepathy产品与Telepathy Labs不存在混淆可能性[2] - 公司在回应中未提及Berry的商标申请[2] - 美国专利商标局将根据回应内容评估商标混淆可能性[2] 相关企业背景 - Prophetic公司正在研发用于诱发清醒梦的可穿戴头戴设备[1] - 商标申请人Berry为计算机科学家兼Prophetic联合创始人 但商标申请以其个人名义提交[1] - Telepathy Labs总部位于坦帕 专注于企业级交互式语音和聊天机器人技术[2]
电子织物、仿生手臂……首个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等你打卡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02 05:36
全国科普月活动启动 - 首个全国科普月于9月启动 主题为"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 由中国科协联合34家单位共同部署 [1] - 主场活动在中国科技馆和国家科技传播中心举行 各地将举办特色科普活动推动科学氛围 [1][8] 前沿科技成果展示 - 中国科技馆"科创筑基·科普惠民"展集中展示30余个科研团队成果 包括首台套创新展品 [5] - 4D打印磁性响应机器人夹爪可实现柔性夹取 智能仿生手臂帮助残障人士精准控制动作 [3] - 电子织物技术将发电 发光 储能 传感等功能集成于柔性纤维 使普通衣物变为智能电子产品 [5][6][8] 抗战科学家专题展览 -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举办抗战科学家专题展 分为服务战场 保障民生 学脉传承三部分 [10][11] - 科学家沈鸿带10架机器和7名工人赴延安 其工业母机生产134套设备支撑兵工事业 [11] - 冶金专家叶渚沛创办冶炼厂 年产精铜500吨为子弹炮弹制造提供材料基础 [13] - 心理学家周先庚建立军事心理学实验室 为选拔飞行员和战士提供心理学支持 [15] - 延长油田1939-1946年间产出3100多吨原油 保障边区军民用油需求 [17]
Apple与Masimo专利战重开,医疗器械出海需高度警惕
36氪· 2025-09-01 02:12
专利纠纷始末 - Masimo于2020年1月起诉Apple侵犯其光电容积脉搏波技术专利 涉及血氧和心率监测方法 [3] - Apple于2020年9月向美国专利商标局申请判决Masimo专利无效 [3] - 2023年4月法院驳回Masimo请求 陪审团以6:1比例支持Apple [3] - Masimo在2021年6月向ITC扩大诉讼范围 涵盖具备血氧监测功能的Apple Watch 6 [5] - ITC于2023年10月裁定Apple侵权 对相关Apple Watch发出进口禁令 [8] - Apple在2023年底暂停美国市场销售Apple Watch 9及Ultra 2 并关闭老款血氧功能 [8] 技术人才争夺 - Apple在2013年接触Masimo后挖走其子公司Cercacor首席技术官Marcelo Lamego [1][2] - Lamego在Masimo工作期间获批7项专利 并访问机密技术信息 [2] - Apple另挖走Masimo首席医疗官及约20名员工 [2] - Lamego在Apple任职期间被要求申请十余项传感器与算法专利 [2] 功能发布与规避措施 - Apple Watch 6于2020年9月首次搭载血氧监测功能 [3] - 2024年Apple通过软件更新将算法转移至配对iPhone 实现功能规避 [8] -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放行软件更新后的Apple Watch [1][8] - Masimo起诉CBP越权 要求维持ITC禁令并申请临时限制令 [9] 企业背景与产品竞争 - Masimo成立于1989年 2007年上市 是全球体征监测领域龙头企业 [1] - Masimo在2022年发布W1可穿戴设备 Apple反诉其抄袭设计 [6] - Apple针对W1的诉讼于2024年10月获陪审团胜诉 获250美元赔偿 [8] - Masimo在ITC诉讼中提交可穿戴设备设计图纸证明行业参与度 [5][6] 对国内行业影响 - 专利战暂不影响国内市场 因Masimo专利未在中国内地生效 [10] - 国内企业出海需关注专利风险 需进行技术规避或专利布局 [10][11] - 医疗器械注册仅审查安全有效性 不涉及专利侵权调查 [11] - 建议出海企业制作FTO报告 证明侵权非主观性并降低赔偿额 [12] 专利风险应对策略 - 需进行全面专利检索 针对权利要求进行设计规避 [11][12] - 可通过IPR模式在美国提出多方复审使专利无效 [12] - 可寻求交叉许可或专利授权许可应对侵权风险 [12] - 企业应在产品立项阶段布局专利形成反向约束 [13]
Connect大会日程公布,Meta首款消费级智能眼镜真要来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8-31 10:58
即将发布的新产品 - Meta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将于北京时间9月18日发表主题演讲 分享AI智能眼镜的最新进展 [1] - 公司计划发布一款代号为Hypernova的新型智能眼镜 配备平视显示器(HUD) 重量约为70克 预计售价约800美元 [6] - 该设备可通过sEMG神经腕带进行手势控制 显示器用于展示时间 天气 通知 照片取景预览 导航 实时语音字幕与翻译及Meta AI的文本回复 [6] 开发者生态建设 - 大会将包含多场关于新开发者工具包的会议 暗示公司将发布智能眼镜的软件开发工具包(SDK) [3] - 主讲人Lansing Lee的职业信息显示其工作涉及将应用程序引入Ray-Ban Meta等AI眼镜 [3] - 公司已接触第三方开发者 特别是生成式AI领域开发者 为HUD眼镜构建实验性应用 [4] 技术规格与功能 - 新产品较Ray-Ban Meta的50克增加至70克 因配备显示屏 [6] - SDK可能采用两种形式:类似亚马逊Alexa Skills的服务器端SDK 或为计算能力更强的设备设计的本地运行SDK [7] - 开放平台是公司吸引开发者 丰富内容 吸引消费者的核心战略 [7] 行业影响与市场前景 - 新产品硬件形式 软硬结合及操作方式可能为行业带来新共识和标准 推动端侧设备与AI生态产业发展 [8] - 目前AR眼镜应用变现场景有限 用户积累和开发者生态形成仍需漫长过程 产业链投资重点关注光波导和MicroLED等新技术方向 [8] - 此次发布是公司在智能眼镜市场的重要尝试 可能为未来推出真正的增强现实(AR)眼镜铺平道路 [3][9]
苹果状告OPPO高管窃密,离职前夜打包63份文件U盘带走
36氪· 2025-08-24 09:00
事件概述 - 苹果公司向加州北区联邦法院提起诉讼,指控前Apple Watch传感器系统华裔架构师Chen Shi系统性窃取核心商业机密,并跳槽至OPPO,将信息用于可穿戴设备开发[3] - 这是又一起苹果技术机密被窃取的事件[2][4] 涉事人员及行为细节 - Chen Shi于2020年1月至2025年6月担任Apple Watch团队传感器系统架构师,月薪高达2.8万美元,深度参与心率监测PPG、心电图ECG及体温传感等高度机密研发[6] - Chen Shi谎称回中国照顾年迈父母且不打算找新工作,隐瞒已接受OPPO职位,违反保密和知识产权协议[7] - 在离职倒计时阶段,Chen Shi秘密与同事进行数十场一对一会议,了解光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心电图传感器等实时研发动态[8] - 离职前三天深夜,Chen Shi从受保护的Box文件夹下载63份文件,包括Apple Watch Ultra 3代芯片设计图、FDA认证ECG算法流程及下一代非侵入式血糖监测路线图,并于出发前一天将文件转移至U盘[8] - 下载文件前,Chen Shi搜索"如何清除MacBook"及"有人能查看我是否打开过共享驱动器上的文件吗"[10] - 离开苹果后,Chen Shi加入OPPO在美国硅谷的研究中心,该中心以OPPO和InnoPeak品牌运营[11] - Chen Shi在OPPO领导传感技术团队,并在赴任前明确告知OPPO健康副总裁Zijing Zeng正在收集内部信息并计划共享,后者未作合规性质疑[12] 技术机密重要性 - 健康传感技术是Apple Watch过去七年建立市场统治力的基石,自2018年推出FDA认证ECG功能后,成功将智能手表从时尚配件转型为医疗级健康干预工具[14][15] - 2024年数据显示,搭载多重生物传感器的Series 9机型贡献苹果可穿戴部门62%营收[16] - 传感技术算法壁垒由数百名工程师经数万小时临床验证建立,仅优化腕部压力补偿算法就耗费37个月迭代周期[17] - 技术泄露将直接压缩竞争者研发成本与时间[17] OPPO技术相似性 - OPPO在2020年推出首款OPPO Watch时仅具备基础计步功能,但2023年通过收购硅谷初创InnoPeak Technology并建立美国研发中心后,健康追踪精度骤增[19] - 2025年春季泄露的Oppo Health 3.0原型机视频显示,其血氧监测曲线与Apple Watch高度相似,误差率控制在1.2%以内,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的3.5%[19] - 苹果通过Chen Shi归还的公司iPhone发现其与OPPO高管通讯记录残留,明确提及"PPG动态校准方案"移交路径[19] 法律行动及历史案例 - 苹果请求颁发禁令,禁止Chen Shi和OPPO将苹果机密健康传感器和其他技术纳入竞争产品[12] - 过去五年苹果累计发起17起员工跳槽诉讼,仅3例进入刑事程序,均涉及中国企业[20] - 2022年苹果电动汽车项目三名前工程师因向中国某车企泄露自动驾驶代码被判处有期徒刑,成为首例涉商业秘密跨国引渡案[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