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

搜索文档
杨德龙:A股本轮牛市启动背后逻辑,五路资金流入市场!宏观决定仓位,政策决定方向,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较高
搜狐财经· 2025-09-01 08:03
市场行情表现 - 上证指数突破3800点后出现震荡调整,显示慢牛长牛特征,区别于十年前快牛疯牛行情 [1] - 主要指数全线上涨:上证指数3875.53点(+0.46%),深证成指12828.95点(+1.05%),创业板指2956.37点(+2.29%),科创20指数1357.15点(+1.18%) [2] - 两市日成交量突破3万亿元,显示市场活跃度大幅提升 [1] 资金流向分析 - 五路资金持续流入市场:机构资金加仓大盘蓝筹股推动指数突破 [4] - 居民存款搬家现象显著,7月居民存款减少1万亿元,非银行存款增加2.14万亿元,主要流入券商保证金账户 [4] - 楼市资金转向股市,房地产低迷促使部分资金进入资本市场 [4] - 债市资金流出进入股市,债市下跌促使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增加股票配置 [4] - 传统行业资本从产能过剩领域转向资本市场,配置优质公司或基金 [4] - 外资上半年流入100亿美元,预计下半年进一步加大流入规模 [4] 市场估值与情绪 - 沪深300市盈率约14倍,低于历史均值水平 [5] - 新基金发行量虽回暖但仍偏低,较市场高点单日百亿水平仍有差距 [5] - 两融余额突破2.2万亿元,逼近十年前历史高点2.27万亿元 [6] - 市场分歧较大,多空观点分化明显,上涨时做多热情激发,调整时抛售压力显现 [5] 宏观经济环境 - 出口结构持续优化,对美出口占比从2018年19%下降至2024年14% [7] - 高附加值产品替代低附加值产品,上半年出口增速达7% [7]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相关产品零售销量增长超30% [7] - 全国3亿股民和7亿基民群体形成显著财富效应,提振消费信心 [7] 货币政策预期 - 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较高,可能降息25个基点 [8] - 美国联邦基准利率4.25%-4.5%,若年底再降两次将有利于经济复苏 [8] - 美元指数可能回落,人民币等非美货币有望升值 [8] - 全球央行可能跟随降息,中国央行可能继续降息降准支持经济 [8] 行业表现与投资机会 - 科技板块表现突出:人形机器人、芯片、半导体、人工智能、创新药等板块大幅上涨 [8][9] - 传统板块普遍低迷,多数处于底部盘整状态 [9] - 金融板块有所回升,包括银行、券商、保险等领域 [9] - 消费白马股估值修复机会值得关注,与居民收入增速放缓相关 [9] - 重点推荐关注领域:机器人、算力、算法、芯片、半导体、智能驾驶、创新药等科技创新板块 [9]
稳坐中国智驾头把交椅?地平线营收大涨的背后藏着什么?
虎嗅· 2025-09-01 07:16
说到辅助驾驶,有一家企业我们怎么也绕不开,没错它就是——地平线。最近地平线交出了上半年财 报,看完后只能说辅助驾驶时代真的要来了。 ...
地平线机器人-W(9660.HK)中报量价齐升营收猛增 67%,剑指HSD千万套量产新“征程”
财富在线· 2025-09-01 04:44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5.67亿元,同比增长67.6% [1] - 毛利润10.24亿元,综合毛利率65.4% [1] - 研发支出23亿元,同比增长62%,增速低于营收增长 [1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储备161亿元,流动性充足 [10] 产品出货表现 - 上半年产品解决方案出货量198万套,同比翻倍增长 [1] - 中高阶产品解决方案出货量98万套,激增6倍,占总出货量49.5% [1] - 中高阶产品贡献产品及解决方案业务超80%收入 [1] - 汽车产品及解决方案平均售价达去年同期1.7倍,产品单价上涨70% [1] - 征程家族累计出货量突破1000万套,成为国内首家突破千万交付量的智驾科技企业 [2] 市场份额与行业地位 - 在中国车企中保持基础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市场份额45.8% [2] - 整体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市场份额32.4% [2] - 稳居"智驾一哥"地位 [2] 新产品与战略布局 - 征程6E正式开启量产交付,首批量产车型包括埃安霸王龙、名爵MG4、荣威M7 DMH以及奇瑞等多品牌热门车型 [1] - 征程6作为国内唯一满足全阶辅助驾驶量产需求的系列计算方案 [1] - 计划5年内达成地平线城区辅助驾驶系统方案(HSD)千万级量产 [5] - HSD已获得多家整车企业定点,覆盖十余款车型 [7] - 全球首款搭载地平线HSD+征程6P的车型星途ET5正式亮相,将于11月上市 [7] 市场趋势与行业前景 - 搭载中高阶辅助驾驶功能车辆占所有智能汽车销量比重从2024年底20%上升至2025年上半年32.4% [5] - 在中国每售出10辆车,超过6辆配备辅助驾驶功能,其中超过2辆具备中高阶辅助驾驶功能 [5] - 预计到2030年,中国智驾市场规模总额以49.4%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至4070亿元 [7] - 搭载城区NOA的车型价格区间将进一步下探至15万元级别 [7] 研发投入与技术优势 - 持续投入先进算法和软件研发,推进"软硬一体"战略 [9] - HSD通过一段式端到端架构带来"体验类人、用户信任"的体验,被称为"中国版FSD" [7] - 业务规模和"软硬一体"战略是公司最大的"护城河" [9] 机构认可与投资价值 - 获得瑞银、中信里昂、大和、大华继显、美银证券等投资机构"买入"评级 [11] - 纳入富时全球指数中国大盘股、MSCI中国指数成分股等国际权威指数 [11] - 获得众多知名投资机构及产业资本认可,包括大众集团、上汽集团、广汽资本、长城汽车、奇瑞汽车、一汽集团、比亚迪、宁德时代等车企资本及产业链企业,以及五源资本、高瓴资本、云锋基金、嘉实投资等财务机构 [10]
杨德龙:本轮牛市启动的背后逻辑
新浪基金· 2025-09-01 03:04
市场行情特征 - 市场连续突破3600点、3700点、3800点整数关口,日成交量突破3万亿元 [1] - 行情在3800点后出现调整,被定性为慢牛长久行情,预计持续两到三年,区别于十年前快速短暂的行情 [1][4] - 市场处于牛市初期,沪深300市盈率约为14.5倍,低于历史平均水平 [3] 资金流入驱动因素 - 机构资金加仓,特别是险资加仓大盘蓝筹股,带动指数突破箱体震荡上沿 [1] - 居民存款搬家,7月份居民存款减少1.1万亿元,而非银行存款(券商保证金)增加2.14万亿元,显示约2万亿元资金转移至资本市场 [1] - 楼市资金流入,因房地产市场低迷,资金从楼市转向股市 [2] - 债市资金流入,债市下跌促使投资者增加股票配置比例 [2] - 传统行业资金流入,产能过剩行业资本通过买入优质公司或基金实现转型 [2] - 外资流入,上半年外资流入A股达100亿美元,预计下半年规模进一步加大 [3] 市场结构与投资者行为 - 两融余额快速增长,突破2.2万亿元,逼近十年前历史高点2.27万亿元 [4] - 新基金发行量回暖,但远低于市场高点时单日上百亿的发行规模 [3] - 投资者对行情分歧较大,导致市场呈现上涨快、调整时反复震荡的格局 [3] 宏观经济与政策环境 - 政策利好提振经济复苏预期,监管层表态支持资本市场良好势头 [1][7] - 美联储预计9月降息25个基点,12月可能再次降息,开启降息周期 [7] - 中国央行可能跟随降息降准以支持经济复苏 [7] - 出口结构优化,对美出口占比从2018年19%降至2024年14%,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替代低附加值产品,上半年出口增速达7% [6] - 国内经济现复苏迹象,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推动相关产品增长30%多 [6] 行业表现与投资机会 - 本轮牛市属于科技牛,机器人、芯片、半导体、人工智能、创新药等科技板块大幅上涨 [8][9] - 传统行业普遍面临产能过剩,表现低迷,投资机会减少 [8] - 未来持续增长行业主要集中在消费、金融和科技三大领域,科技板块今年表现尤其突出 [9] - 随着行情深化,滞涨的传统消费白马股可能迎来估值修复机会 [9]
大客户订单大降,知行科技上半年营收同比暴跌42.47%至3.66亿元
巨潮资讯· 2025-09-01 02:4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365.99百万元,同比下降42.47% [2] - 毛利为17.07百万元,同比下降61.93%,毛利率为4.67%(2024年同期:7.05%) [2] - 除税前亏损177.86百万元,同比扩大80.39%(2024年同期:98.60百万元) [2] - 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177.88百万元,同比扩大80.38%(2024年同期:98.61百万元) [2] - 销售成本中存货为339.37百万元(2024年同期:567.44百万元),存货减值拨备4.05百万元(2024年同期:0.27百万元) [2] 业务运营 - 报告期内交付组合驾驶辅助解决方案及产品116,000套,同比增长20.8% [3] - 主营业务收入327.5百万元(占比89.48%),同比下降46.6%(2024年同期:613.26百万元) [4] - 组合驾驶辅助域控制器收入294.40百万元,同比下降50.76%(2024年同期:597.94百万元) [4] - 自研iDC系列域控制器收入74.38百万元,同比增长115.66%(2024年同期:34.49百万元) [5] - 智能前视摄像头收入33.09百万元,同比增长115.99%(2024年同期:15.32百万元) [5] 成本结构 - 研发开支156.53百万元,同比增加57.15%(2024年同期:99.59百万元) [3] - 行政开支31.37百万元,同比增加35.19%(2024年同期:23.20百万元) [3] - 销售开支10.47百万元,同比下降9.35%(2024年同期:11.55百万元) [3] 资产负债 - 长期银行借款256.33百万元(2024年末:170.17百万元),以账面值29.96百万元土地使用权抵押 [2] - 借款利率与LPR挂钩,按季付息,本金于2026年6月至2033年11月分期偿还 [2]
国务院人工智能+行动意见出炉,阿里持续投入AI建设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9-01 01:44
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周涨跌幅0.84% 创业板指周涨跌幅7.74% 沪深300周涨跌幅2.71% 中证1000周涨跌幅1.03% [1][2] - 恒生科技周涨跌幅0.47% 纳斯达克指数周涨跌幅-0.19% [1][2] - 人工智能指数周涨跌幅15.06% 传媒指数周涨跌幅0.94% 恒生互联网科技业周涨跌幅-0.37% 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50指数周涨跌幅-1.52% [1][2] 人工智能政策 - 国务院提出到2027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超70% 到2030年普及率超90% 到2035年全面步入智能经济阶段 [3][5] - 政策强调AI推广需减少就业冲击 重点支持创造新岗位的创新 [3][5] 企业财报与投入 - 阿里巴巴2026财年Q1营收2476.52亿元同比增长2% 剔除已出售业务后同比增长10% 净利润423.82亿元同比增长76% [3][11] - 阿里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八个季度三位数同比增长 AI+云资本支出386亿元同比增长220% [3][11] - 英伟达2026财年Q2营收467亿美元同比增长56% 数据中心业务贡献411亿美元 non-GAAP毛利率72.7% [6] - 美团Q2营收918.4亿元同比增长11.7% 经调整净利润14.9亿元 即时零售日订单量峰值突破1.5亿单 MAU突破5亿 [10] 技术突破与产品 - OpenAI发布GPT-Realtime语音模型 定价较前代降低20% 微软发布自研MAI-1和MAI-Voice-1模型 [4] - DeepSeek-V3.1适配华为昇腾芯片 字节推出OmniHuman-1.5视频生成模型 [5] - 华为云发布CloudVeo智能驾驶云服务 聚焦更智能/更安全/更可靠三大要素 [7] - 苹果将于9月10日发布iPhone17系列(含Air新机型) 并升级Apple Watch及AirPods Pro3产品线 [12] 半导体产业 - 台积电2nm制程将于2025年Q4扩大量产 每片晶圆报价约3万美元 苹果/AMD/高通/联发科/博通/英特尔已导入量产 [6] - 英特尔完成与软银及美国政府的投资协议 近期无需为芯片代工业务引入外部投资者 [6] 电商与零售 - Temu在墨西哥市场流量份额达15.98% 超越Mercado Libre与Amazon位居第一 [8][9] - 淘宝MAU受闪购带动显著增长 阿里云业务增速达26% [11] - 美团海外业务Keeta计划10月在巴西上线 目标覆盖100座城市并注册10万名骑手 [10] 文娱产业 - 2025年电影暑期档票房达110.02亿元 《南京照相馆》以27.48亿元居票房榜首 [13] - 国产影片海外市场票房达7.38亿元 全年总票房383.28亿元 国产片市场份额89.20% [13] - 8月共166款国产游戏与7款进口游戏获版号 包括腾讯《卡厄思梦境》、B站《嘟嘟脸恶作剧》等 [14]
四维图新:公司基于地平线J6B的下一代辅助驾驶系统订单已正式进入客户行泊一体量产项目的联合研发阶段
证券时报网· 2025-09-01 01:05
公司业务进展 - 四维图新基于地平线J6B的下一代辅助驾驶系统订单已正式进入客户行泊一体量产项目的联合研发阶段 [1] - 该订单预计在2026年第二季度实现量产 [1] - 该订单为新增订单 [1]
元戎启行CEO周光:幼年期的VLA智驾,强于巅峰期的端到端
经济观察网· 2025-08-31 01:05
产品发布与技术架构 - 元戎启行发布新一代辅助驾驶平台DeepRoute IO 2.0 搭载自研VLA模型 融合视觉感知、语义理解与动作决策三大能力 [2] - VLA模型通过强化学习实现进化 区别于端到端架构的模仿学习 使机器理解行为背后的原因 [2] - 公司策略兼顾激光雷达与纯视觉版本 VLA平台同时支持两种方案以适应不同客户需求 [6] 技术转型动因与行业趋势 - 技术转型直接动因为2024年6月深圳福田保税区场景 测试车因无法理解"车辆左转不受灯控"文字指示导致交通中断 [3] - 行业逐步触及端到端系统性能瓶颈 理想汽车预测VLA可将事故里程提升至人类驾驶10倍(600万公里/次事故)[4] - 行业兴起VLA研发热潮 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等企业均进行相关布局 [7] 商业化进展与规模挑战 - 公司已获得超10款车型定点合作 实现近10万辆具备城市领航辅助系统的量产车型交付 涵盖SUV/MPV/越野车等多车型 [3] - 交付量达10万辆级别后问题被放大 早期千台万台阶段问题概率低 但规模扩大后面临更严格市场监督 [3] 技术优势与创新方向 - VLA模型核心训练目标为防御性驾驶 使AI具备风险敬畏之心 在盲区等场景主动进行预防性预判 [5] - 系统突破视觉遮蔽限制 实现对空间关系理解与推理 而非依赖"穿墙透物" [4] - 技术可复用于机器人/无人驾驶等多移动场景 支持室内外环境泛化应用 [7] 发展前景与技术局限 - VLA模型处于早期幼年期 当前评分仅6分(满分10分) 仍无法实现全无人驾驶且缺乏完全推理能力 [8] - 技术上限远高于端到端方案 "下限超过端到端方案上限" 需新一代高算力芯片支持潜力释放 [8] - 通过实际用户体验而非技术概念灌输推广产品 持续优化复杂场景应对能力 [8]
地平线机器人(9660.HK):2025H1营收超预期产品解决方案量价双升
格隆汇· 2025-08-30 23:24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15.67亿元 同比增长67.64% [1][2] - 归母净利润亏损52.33亿元 同比扩大1.35亿元 [1][2] - Non-GAAP净利润亏损13.33亿元 同比扩大5.29亿元 [1][2] - 毛利率65.36% 同比下降13.68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率17.37% 管理费用率19.60% 研发费用率146.80% 财务费用率10.86% [2] 业务发展 - 汽车产品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50% [2] - 车载级征程系列处理器硬件出货量198万套 同比翻倍增长 [3] - 支持高速公路辅助驾驶功能的处理器出货量98万套 占总出货量49.5% [3] - 累计获得近400款新车型定点 其中具备高速公路辅助驾驶功能的定点车型超100款 [3] - 2025H1超过15款搭载公司中高阶辅助驾驶解决方案的车型量产上市 [3] 海外拓展 - 获得两家日本车企在中国以外市场的车型定点 [4] - 预计全生命周期出货量超750万套 [4] - 国内9家合资车企的30款车型定点采用公司解决方案 [4] - 与大众集团合作后 产品国际化布局持续拓展 [4] 行业趋势 - 智驾平权趋势下消费者对中高阶辅助驾驶功能认可度提升 [3] - 征程6系列产品推动高速公路辅助驾驶处理器出货量达2024H1的6倍 [3] - 基于征程6B处理器打造的新一代基础辅助驾驶解决方案HorizonMono获得国际认可 [4]
地平线机器人 | 2025H1:营收超预期 产品解决方案量价双升【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08-29 15:39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收15.67亿元,同比增长67.64%,主要受征程6处理器硬件出货量快速增长驱动,汽车产品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50% [2][3] - 2025H1归母净利润亏损52.33亿元,同比扩大1.35亿元;Non-GAAP净利润亏损13.33亿元,同比扩大5.29亿元 [2][3] - 2025H1毛利率为65.36%,同比下降13.68个百分点,其中汽车产品解决方案业务毛利率为45.6%,同比提升3.9个百分点,整体毛利率下降因产品解决方案出货量快速增长 [3] - 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7.37%/19.60%/146.80%/10.86%,同比变化-3.86/-6.41/-5.10/+11.69个百分点,收入增长驱动费用率整体下行,财务费用率提升因加大理财产品投资导致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减少 [3] 业务进展 - 2025H1车载级征程系列处理器硬件出货量达198万套,同比增长翻倍,其中支持高速公路辅助驾驶功能的处理器出货量达98万套,占总出货量的49.5%,为2024H1的6倍,主要由征程6系列产品推动 [4] - 截至2025H1累计获得近400款新车型定点,其中具备高速公路辅助驾驶及以上功能的定点车型超过100款,2025H1超过15款搭载公司中高阶辅助驾驶解决方案的车型量产上市 [4] - 通过基于征程6B处理器的新一代基础辅助驾驶解决方案Horizon Mono,获得两家日本车企在中国以外市场的车型定点,预计全生命周期出货量超过750万套 [5] - 国内共有9家合资车企的30款车型定点采用公司解决方案,包括大众汽车和日本最大汽车集团,部分车型从2025年底开始量产 [5] 市场定位与前景 - 公司是国产智驾方案龙头,具备软硬结合的全栈技术能力,覆盖L2到L4级智能驾驶芯片方案及主流高级辅助驾驶到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组合 [6]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38.9亿元、58.7亿元、83.5亿元,同比增长63.2%、50.7%、42.4% [6][8] - 按照2025年8月28日收盘价9.11港元,对应2025-2027年PS分别为30倍、20倍、14倍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