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韩金监院与金投协会称将为韩股市保驾护航
商务部网站· 2025-08-13 17:55
(原标题:韩金监院与金投协会称将为韩股市保驾护航) 据韩联社8月7日报道,韩金融监督院当天与金融投资协会举行了共同座谈会,听取了资本市场对最 近美国关税和韩国税制改革等事宜的看法及担忧。据悉,现场与会专家们对近期税收制度改革以及美国 关税协商对部分企业的业绩下滑表示了关切。同时表示,随着来自美国的通胀压力的增加,韩国国内股 市也将受到负面影响。金融监督院副院长徐载完表示,韩国KOSPI指数经过了长期的增长停滞期最近接 近历史新高,国内资金流向从房地产逐步转移到资本市场,将尽全力为资本市场健康可持续增长保驾护 航。金融投资协会会长徐有锡强调称,为了让股市越加活跃,最重要的是要让资金顺利流向高新产业提 高产能,业界会积极努力使更多风险资本进入其中。 ...
26岁,她买一家上市公司
投资界· 2025-08-13 09:08
并购交易核心案例 - 万疆资本以2.97亿港元收购中国新零售供应链全部股权 交易完成后公司股价两日累计涨幅达40% [3][5] - 收购分为两部分:以2.228亿港元收购75%股份(3.6亿股 每股0.6189港元) 另以7427万港元要约收购剩余25%股份(1.2亿股) [5] - 收购价较市价3.5港元折让82.32% 但较标的公司每股净资产溢价75.95% [5] - 标的公司2024财年营收5597.36万新加坡元(同比降0.15%) 净亏损78.42万新加坡元(亏损同比收窄24.39%) [5] 收购方背景 - 万疆资本为2024年7月新成立的私人投资公司 唯一董事王凯莉系新城控股实控人王振华之女 [6] - 王凯莉26岁 北大文学系毕业 拥有悉尼大学和伦敦大学学院硕士学位 2024年10月起负责公司投资评估 [4][6] - 收购方承诺维持标的公司上市地位 市场预期后续将进行资本运作或资产注入 [6] 港股并购市场动态 - 蔡文胜2024年5月以6.5亿港元收购"天后商厦" 并控股中国金融租赁和中国新经济两家港股公司 标的公司复牌后最高涨幅达10倍和687% [8][9] - 歌尔股份拟104亿港元收购米亚精密和昌宏实业 加强精密制造领域垂直整合 [9] - 中国生物制药以不超9.51亿美元收购礼新医药95.09%股权 创2024年国内创新药领域最大并购案 [9] - 2025年被视作中国资产重估之年 港股成为全球资本回流的重要窗口 市场流动性改善推动并购升温 [10]
独家洞察 | 避险资产2.0时代:黄金+比特币才是真王道!
慧甚FactSet· 2025-08-13 08:55
黄金与比特币的另类资产对比 核心观点 - 黄金作为传统避险资产具有历史稳定性,而比特币作为新兴数字资产展现出高增长潜力,两者在投资组合中可形成互补 [1][3][57] - 地缘政治风险下黄金表现稳健,比特币则呈现与传统风险资产脱钩的潜力 [17][22] - 机构对两类资产的配置兴趣并存,黄金ETF和比特币ETF均获大规模资金流入 [39][46] 历史角色与价值储存 - 黄金在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等历史阶段作为货币支柱,其价值储存功能通过金本位制得到验证 [4] - 1970年代美国财政政策不确定性时期,黄金成为对冲通胀和货币贬值的核心工具 [5][9] - 比特币自2017年机构入场后长期升值显著,但价格波动性远高于黄金(与黄金价格相关性仅0 14) [10] 避险属性差异 - 经济衰退期间黄金表现韧性,如1970年代滞胀期价格飙升,2020年疫情初期亦保持稳定 [17] - 比特币在2020年疫情恐慌中单日暴跌40%,与股市同步抛售,反映其高风险资产特征 [21] - 地缘政治风险指数(GPR)显示比特币在特定战争相关事件中与传统资产脱钩,暗示避险潜力 [22] 供应机制对比 - 比特币总量限定2100万枚,通过减半机制收紧供给,稀缺性由算法强制保障 [24] - 黄金供应具弹性,矿商可根据经济状况调整产量,中长期供应受结构性变化影响更大 [29] 机构需求动态 - 2024年全球央行黄金储备增量连续三年超1000吨,投资需求同比增长25% [39][40] - 机构持有21%已开采比特币,前三比特币ETF(IBIT FBTC GBTC)年内流入125亿美元,同期黄金ETF(GLD IAU GLDM)流入166亿美元 [46] - MicroStrategy通过股权融资189亿美元持续增持比特币,养老基金通过持股间接增加比特币敞口 [49] 技术风险与未来定位 - 比特币面临量子计算等远期技术风险,其投机属性可能长期存在 [52] - 黄金提供稳定性保障,比特币则提供技术创新敞口,组合配置可优化多元化效果 [57]
除了靠工资,我们打工人还能怎么赚钱?
雪球· 2025-08-13 07:17
财富积累方式 - 财富积累本质差异在于劳动赚钱与钱生钱 [3] - 钱生钱方式包括当股东、囤黄金、当债主 [6][9][10] 投资资产类别 - 股票投资赚取企业盈利增长的钱 [7] - 黄金投资赚取保值增值潜力,可对抗通胀和风险 [9] - 债券投资赚取利息收益 [11] - 三类资产对应金融投资中的股票、黄金、债券 [13] 各类资产表现 - A股历史波动大,2005年1000点买入2007年6000点卖出可赚5倍 [15] - A股6000点高位买入后长期无法回本 [17] - 当前A股处于3600点附近,为近10年高位 [19] - 黄金价格处于历史最高位 [20] - 债券市场平稳但收益率低,10年期国债利率仅1.7% [27][28] 分散投资优势 - 股票、债券、商品具有低相关性,分散投资可降低风险 [41] - 分散投资组合可避免大幅下跌,更容易回本 [49] - 历史显示三类资产轮动上涨,分散投资可捕捉轮动机会 [53] - 60%股票+30%债券+10%商品组合今年以来收益率接近10% [54] 投资策略 - 雪球三分法通过资产、市场、时机分散实现风险分散和收益多元化 [56]
滴灌投资闯关港股“21章”, “非股非债”试验胜算几何?
证券时报· 2025-08-13 05:51
上市申请与架构 - 滴灌通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冲刺港股上市 将中金香港和德意志银行添加为整体协调人 首次提交申请时保荐人及整体协调人为汇丰银行[1] - 公司拟以香港上市规则第21章登陆港股主板 成为10多年来港交所最特殊IPO申请之一[1] - 根据第21章规则 上市申请无需披露中文版本文件 只需证明投资策略合理性 内部监控有效性及利益冲突管理健全性 且无需满足常规财务指标[1] 业务模式与投资特点 - 采用"非股非债"的现金流分成型投资模式:以现金投入小微企业 按每日营收5%-15%分成直至收回投资并实现约定收益 区别于传统股权融资估值博弈和债权融资固定付息[4][5] - 已累计投资超40亿元 覆盖全国200多个城市超1万家小店 涉及餐饮 零售等多个业态[2][5] - 投资分散策略与第21章要求高度契合:规则要求单一投资占比不得超过资产净值20% 仅向专业投资者发售[2] 战略定位与发展愿景 - 滴灌投资上市标志着滴灌通3.0阶段开始 推动股权 债权之外的"现金权"投资范式进入新阶段[5] - 愿景成为"资本永动机":通过募集资金购买小微商户现金流资产 打包成标准产品卖给机构投资者 实现1元资本撬动10元资产的杠杆效应[5] - 使命是推动资本精准滴灌实体经济末梢 形成多元化市场生态[5] 市场争议与监管挑战 - "非股非债"模式面临法律定性不明确问题 缺乏清晰法律定义 权利保障机制不清晰[3][6] - 业务模式类似于银行小微企业贷款 需重点评估客户合作风险及资产质量透明度[3] - 第21章规则自2014年后因沦为借壳工具而尘封 上一次通过此路径上市为2011年的中国新经济投资[1] 行业影响与市场意义 - 若上市成功 将重启第21章制度市场关注度 为结构型投资平台开辟资本市场窗口[7] - 可丰富港股偏重地产 金融与科网的行业分布 打造另类资产平台样本[7] - 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新路径:通过资产打包平台结合资本市场退出 突破传统银行信贷 民间融资或政府贴息模式[7] 专家观点与市场预期 - 香港金融管理学院教授杨玉川认为第21章公司无主业 投资标的复杂且无需常规财务测试 风险较高[2] - 博大资本国际总裁温天纳指出商业模式需证明可持续性 具备市场扩展性和风控能力而非一次性结构创新[3] - 即使上市成功 业务模式因争议可能面临发展制约 难以大规模推广 对市场环境影响有限[8]
衢州发展: 董事会关于本次交易信息发布前公司股票价格波动情况的说明
证券之星· 2025-08-12 16:23
交易背景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方式购买先导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5.4559%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1] - 公司股票因筹划交易事项自2025年7月30日起停牌[1] 股价波动情况 - 停牌前20个交易日内公司股票收盘价从首次发布日前第21个交易日(2025年7月1日)至第1个交易日(2025年7月29日)出现显著波动[1] - 同期上证综指从3,457.75点升至3,609.71点,涨幅4.39%[1] - 剔除大盘因素影响后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达38.66%[1] - 剔除同行业板块因素影响后累计涨幅达33.93%[1] 股价上涨驱动因素 - 公司虽属房地产板块但积极推进战略转型,投资板块利润贡献度已超过地产板块[2] - 投资的中信银行H股和湘财股份A股今年以来股价取得较大涨幅[2] - 投资的浙江邦盛科技、杭州趣链科技、杭州富加镓业科技等高科技企业市场关注度显著提升[2] - 趣链科技凭借区块链领先技术及龙头地位,受益于香港稳定币概念估值攀升[2] 信息保密措施 - 交易筹划过程中已采取必要保密措施缩小内幕信息知情人员范围[2] - 严格履行依法披露前的保密义务以降低信息泄露可能性[2] - 已完成交易进程备忘录和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工作[2] - 将在股东大会前完成内幕信息知情人股票交易自查报告并及时公告[3]
民银资本购买本金总额为 1050万美元的证券
智通财经· 2025-08-12 10:58
公司投资活动 - 民银资本全资附属公司民银投资(香港)于2024年10月15日认购证券 总认购金额300万美元(约2354.91万港元) 总代价300万美元(约2354.91万港元) [1] - 民银投资(香港)于2025年8月12日在场外交易市场购买证券 本金总额1050万美元(约8242.19万港元) 总代价约1067.29万美元(约8377.91万港元) [1] 资金规模 - 两次投资活动涉及总金额达1350万美元(约1.06亿港元) [1] - 场外交易购买溢价约17.29万美元(约135.72万港元) 溢价率1.65% [1]
民银资本(01141)购买本金总额为 1050万美元的证券
智通财经网· 2025-08-12 10:56
公司投资活动 - 民银资本全资附属公司民银投资(香港)认购发行人发行的证券,总认购金额为300万美元(相当于约2354.91万港元),总代价为300万美元(相当于约2354.91万港元),不包括交易成本 [1] - 民银投资(香港)于场外交易市场购买本金总额为1050万美元(相当于约8242.19万港元)的证券,总代价为约1067.29万美元(相当于约8377.91万港元) [1]
北京金融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获“AAA”评级
搜狐财经· 2025-08-12 06:30
评级结果 - 北京金融街投资集团2025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获中诚信国际AAA评级 [1] - 评级肯定公司股东支持强劲 自持物业优越 融资渠道畅通等优势 [1] 公司背景 - 公司前身为1996年北京市西城区政府批准成立的北京金融街建设集团 [2] - 2010年产权无偿划转至西城区国资委 同年12月更名为现名 [2] - 2017年资产重组后金融街资本运营集团成为控股股东 [2] 业务概况 - 业务涵盖政府重点工程 房地产开发 金融 物业经营与管理 教育 医疗健康等多领域 [2] - 业务覆盖范围达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等近20个省市 [2]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57.77亿元 同比增长34.04% [2] - 收入增长主要源于房地产业务结算项目规模增加及保险业务收入增长 [2] 风险关注 - 房地产行业风险对经营及信用状况产生影响 [1] - 保险业务面临潜在压力 [1] - 运营及盈利能力有待提升 [1]
AIC基金密集成立 各地“首投”项目相继落地 专家建议进一步推动AIC助力科创投资
新华网· 2025-08-12 06:07
AIC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现状 - 南粤基金集团与广州产业投资控股集团 建信金融资产投资签署基金合伙协议 落地增城首只AIC股权投资试点基金[1] - 天津海河高新千帆企航玖号股权投资基金完成注册 首期规模6亿元[1] - 北京亦庄千帆企航股权投资基金完成工商注册 首期规模10亿元 使经开区AIC基金总数达6只 合计规模310亿元[2] 地区基金规模数据 - 天津五家AIC完成基金布局 意向合作规模总计300亿元[2] - 深圳签署11只股权投资基金合作意向协议 意向落地基金规模570亿元[2] - 宁波已建及拟组建基金9只 合计总规模175亿元[2] 项目投资进展 - 青岛融汇芯科企航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完成首投 投向国产智能座舱芯片项目[3] - 南京市创新投资集团携手工银金融资产投资向中国经济信息社战略投资1.3亿元[3] - 湖北长江千帆企航股权投资基金完成首单1亿元投资 投向芯擎科技智能芯片研发[3] 行业意义与发展方向 - AIC基金显示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加速 填补传统金融工具对早期硬科技领域的覆盖空白[4] - 具备市场化运作 专业化管理 政策性引导优势 支持原创技术孵化和投早投小投硬[4] - 需健全投贷联动机制 加强绩效评估和风险容忍机制建设 完善退出机制与资本循环路径[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