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动化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雷赛智能(002979.SZ):上半年净利润1.19亿元 同比增长2.22%
格隆汇APP· 2025-08-27 14:52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91亿元 同比增长8.28%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9亿元 同比增长2.22%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6亿元 同比增长1.61% [1] 每股收益 - 基本每股收益0.38元 [1]
亿和控股(00838.HK)中期股东应占溢利增加5.6%至1.35亿港元
格隆汇· 2025-08-27 14:17
财务表现 - 集团整体营业额按年增加1.9%至港币30.55亿元 [1] - 经营利润按年增加6.1%至港币2.08亿元 [1] - 股东应占溢利按年增加5.6%至港币1.35亿元 [1] - 每股基本盈利按年上升6.8%至港币7.8仙 [1] - 派发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港币2.33仙 [1] 业务驱动因素 - 越南办公室自动化设备销售增加 [1] - 华南地区服务器相关销售增加 [1] - 重庆和武汉的汽车内销业务强劲增长 [1]
禾川科技:2025年半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855.44万元
证券日报· 2025-08-27 13:09
财务表现 - 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50,855.44万元 同比增长5.32%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16.23万元 [2] 经营状况 - 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但净利润呈现亏损状态 [2]
港迪技术:2025年上半年营收2.10亿元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7 12:0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2.10亿元 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41.86万元 较上年同期略有下降 [1] - 研发费用2224.47万元 同比增长21.27% [3] 业务发展 - 自动化驱动产品在多个行业取得突破性进展 智能操控系统收入持续增长且营收占比提升 [2] - 港口业务巩固市场地位 船舶和石油行业成为新增长引擎 [2] - 石油行业新增储能修井机、电动猫道等产品 凭借技术性能和质量获得客户认可 [2] - 新能源相关产品在船舶和石油行业批量应用 为拓展其他行业奠定基础 [2] - 盾构、桥机、物流等行业业务稳步推进 [2] - 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并寻找优质合作伙伴 [2] 技术研发与成果 - 掌握电机矢量控制技术、整流回馈控制技术、带负载电机动态自学习技术及多模态融合感知技术等核心技术 [2] - 智能操控系统在港口和水泥行业智能化领域处于市场领先地位 [2] - 完成690V工程型水冷变频器等9项研发阶段性工作 开发盾构机刀盘水冷变频驱动系统等新项目 [3] - HF680N系列2400kW大功率能量回馈多传动系统成功应用于900吨大型造船龙门吊 [3] - 拥有专利129项(发明专利39项)、软件著作权87项 60余项发明专利申请进入实质审查阶段 [3] - 参与制定3项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6项团体或地方标准 [3] - 荣获中国港口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二等奖及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行业奖项 [3] 公司战略 - 坚持"软硬件一体化+定制化"服务模式 通过内部挖潜和外拓市场推动业务发展 [1] -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凭借技术差异化优势构建竞争壁垒以提升盈利水平 [3]
自动化设备板块8月27日跌1.04%,迈得医疗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9.71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7 08:46
板块整体表现 - 自动化设备板块当日下跌1.04%,跑输上证指数(下跌1.76%)和深证成指(下跌1.43%)[1] - 板块内个股分化显著,涨幅最高为迈赫股份(+4.59%),跌幅最深为迈得医疗(-6.24%)[1][2] - 板块资金整体呈净流出态势,主力资金净流出9.71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出2.17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11.88亿元[2] 领涨个股特征 - 迈赫股份成交量13.41万手,成交额4.08亿元,涨幅4.59%位列板块第一[1] - 联赢激光成交额7.75亿元,成交量32.17万手,涨幅3.41%[1] - 博众精工收盘价35.70元,涨幅3.03%,成交额5.32亿元[1] - 江苏北人涨幅2.54%,成交额3.33亿元[1] 领跌个股表现 - 迈得医疗下跌6.24%,成交额2.89亿元,成交量14.47万手[2] - 智立方下跌5.78%,成交额6.45亿元,股价收于52.80元[2] - 思泰克下跌5.69%,成交额3.59亿元[2] - 田中精机下跌5.57%,成交额1.67亿元[2] 资金流向分析 - 汇川技术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65亿元(净占比2.77%),但游资净流出2.15亿元[3] - 劲拓股份主力净流入6524.24万元(净占比10.08%),散户净流出7297.79万元[3] - 博实股份主力净流入6241.83万元(净占比12.29%),游资净流出1550.45万元[3] - 光韵达主力净流入6088.71万元(净占比11.90%),散户净流出5075.16万元[3] - 协昌科技主力净流入2974.11万元(净占比27.06%),游资净流出616.19万元[3]
禾川科技: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3816.2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7 07:5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09亿元 同比增长5.3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3816.23万元 较上年同期净亏损2919.47万元扩大30.72% [1] - 基本每股收益-0.27元/股 较上年同期-0.19元/股恶化42.11% [1]
汇川技术(300124):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长40%,人形机器人业务进展顺利
国信证券· 2025-08-27 06:08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1][3][5] 核心观点 - 公司是国内工控龙头,主业通用自动化份额持续提升,新能源汽车业务持续高增带动业绩改善[3] - 人形机器人业务2024年正式布局,零部件研发和客户沟通进展良好,有较大概率成为人形机器人领先企业[3] - 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53.17/64.47/76.44亿元,对应PE 34/28/24倍[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5.09亿元,同比增长26.73%[1]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9.68亿元,同比增长40.15%[1]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115.31亿元,同比增长18.99%;归母净利润16.46亿元,同比增长25.91%[1] - 上半年毛利率30.23%,同比下降1.54个百分点;净利率14.65%,同比上升1.38个百分点[1] - 销售费用率3.28%,同比下降1.33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4.05%,同比下降0.14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9.58%,同比上升0.48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0.25%,同比下降0.22个百分点[1] 业务结构 - 通用自动化业务收入88.07亿元,同比增长17%[2] - 通用伺服系统国内份额约32%,同比增长4.4个百分点;低压变频器产品国内份额约22%,同比增长2.4个百分点[2] - 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92.66亿元,同比增长50%[2] - 新能源乘用车电机控制器国内份额约10.1%,同比下滑0.9个百分点;电驱总成国内份额7.1%,同比增长1.2个百分点[2] - 智慧电梯收入23.06亿元,同比下滑1%[2] - 海外收入13.2亿元,同比增长39%,占营收6.4%[2] 技术进展 - 人形机器人低压高功率驱动器、无框力矩电机及关节模组从样机研究进入开发阶段,提升功率、扭矩密度和线性响应度[3] - 行星滚柱丝杠通过优化磨削和硬车工艺缩短加工时间,已完成大客户定制高性能直线模组送样[3] - 启动上肢部件开发工作,围绕上肢部件场景提供具身智能机器人场景化解决方案[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483.37亿元,同比增长30.5%[4]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53.17亿元,同比增长24.1%[4] - 预计2026年营业收入618.01亿元,同比增长27.9%;归母净利润64.47亿元,同比增长21.2%[4] - 预计2027年营业收入758.55亿元,同比增长22.7%;归母净利润76.44亿元,同比增长18.6%[4] - 2025年预计每股收益1.99元,市盈率33.8倍[4] 估值比较 - 可比公司柏楚电子2025年预计市盈率39倍,怡合达33倍,行业平均值36倍[21] - 汇川技术2025年预计市盈率34倍,低于柏楚电子但高于行业平均值[21]
弘讯科技2025年中报简析:增收不增利,公司应收账款体量较大
证券之星· 2025-08-26 23:0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4.36亿元,同比微增1.04%,但归母净利润2822.96万元同比下降21.48% [1] - 第二季度业绩显著恶化:营收2.21亿元同比下降12.82%,净利润498.58万元同比暴跌73.86% [1] - 盈利能力全面下滑:毛利率36.21%(-0.3%),净利率6.37%(-15.12%),每股收益0.07元(-22.22%) [1] 成本与费用结构 - 三费总额9881.18万元占营收比22.66%,同比增幅达25.57% [1] - 销售费用因职工薪酬支出增加上升15.82%,管理费用因办公租赁费减少下降4.77% [3][4] - 财务费用因新台币升值导致汇兑损失激增3776.07% [4] 现金流与资产质量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3元同比减少57.17%,主因本期支付职工薪酬增加 [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因短期理财到期收回增长382.1%,筹资活动现金流因偿还短期借款下降665.15% [4] - 应收账款规模达3.03亿元,占最新年报净利润比例高达475.56% [1][4] 资产负债状况 - 货币资金4.08亿元同比增长13.99%,有息负债5.16亿元下降3.62% [1] - 交易性金融资产因理财产品减少下降94.58%,其他流动资产因附买回债券减少下降49.83% [2] - 递延所得税资产因新台币升值产生汇兑损失增加28.81% [2] 业务发展与专项说明 - 子公司EEI在核聚变领域具备丰富经验:1998年起与研究所合作超导材料研究,2022年为ITER项目提供电源系统,2024年中标意大利核聚变实验项目 [5] - 预收款项因租金摊销认列收入下降63.01%,合同负债因项目确认收入下降35.77% [2] - 其他应付款因广东弘讯诉讼赔款增加35.91%,预计负债因赔款转列其他应付款下降84.47% [3]
智立方: 北京天达共和(深圳)律师事务所关于深圳市智立方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回购注销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部分限制性股票的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8-26 18:04
本次回购注销的批准与授权 - 公司于2022年12月22日召开第一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相关议案独立董事发表明确同意意见 [4] - 公司于2022年12月23日至2023年1月2日对激励对象名单进行内部公示未收到任何异议 [5] - 公司于2023年1月9日召开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激励计划相关议案并披露内幕信息自查报告 [6] - 公司于2023年1月13日召开第一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调整激励对象名单及授予数量并完成首次授予 [6] - 公司于2023年9月28日召开第一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首次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及调整回购价格和数量 [7] - 公司于2023年10月16日召开2023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批准首次回购注销事项并于2023年12月20日完成股份注销 [7] - 公司于2024年1月8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调整预留部分限制性股票授予数量及价格 [8] - 公司于2024年4月22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审议第一个解除限售期条件未成就暨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 [9] - 公司于2024年5月20日召开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批准上述回购注销事项 [9] - 公司于2024年8月27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 [10] - 公司于2024年9月19日召开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批准回购注销事项 [10] - 公司于2025年4月17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 [10] - 公司于2025年5月19日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批准回购注销事项 [11] - 公司于2025年8月25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本次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 [11] 本次回购注销的具体情况 - 回购注销原因为4名激励对象因离职不再具备激励资格根据激励计划草案规定需回购注销其已获授但尚未解除限售的限制性股票 [12][13] - 回购数量经多次权益分派调整后由初始20000股增至42091股回购价格由308元/股调整为15174元/股 [13] - 回购资金全部来源于公司自有资金 [13] 法律结论 - 本次回购注销已取得现阶段必要的批准与授权符合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及激励计划草案相关规定 [11][14] - 本次回购注销事项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并需办理股份注销登记程序及减资程序履行法定程序及信息披露义务 [14]
智立方: 董事会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16:57
董事会会议审议情况 - 第二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于2025年8月25日以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应出席董事7人,实际出席7人,会议召集和召开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规定 [1] - 董事会审议并通过《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认为报告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真实准确完整反映公司2025年半年度经营情况,财务报告已获第二届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 [1] - 董事会审议并通过《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确认募集资金存放、使用、管理及披露符合监管规定,无违规情形,该议案已获第二届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 [2]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调整 - 因4名激励对象离职不具备资格,公司决定回购注销其已获授但尚未解除限售的限制性股票,该议案已获第二届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 [3] - 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将导致公司注册资本和股本总数变更,需相应修订《公司章程》并废止《监事会议事规则》,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将行使监事会职权 [3][4] - 该议案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同时授权董事会办理相关工商变更登记事宜 [3][4] 公司治理制度修订 - 为提升规范运作水平和完善治理结构,公司全面梳理并修订制定多项治理制度,包括《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独立董事工作制度》等10项制度 [4][5]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管理制度》已获第二届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其余9项制度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4][5] - 公司决定于2025年9月12日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相关议案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