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设备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杭州永创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的回购报告书
上海证券报· 2025-04-11 20:19
回购方案概述 - 回购金额范围:不低于2000万元且不超过3000万元 [2] - 回购价格上限:不超过15元/股,且不高于董事会决议前30个交易日股票均价的150% [3] - 回购方式: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实施 [4] - 回购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3个月内 [5] 回购目的与资金来源 - 回购目的: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增强投资者信心并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8][9] - 资金来源:自有资金及自筹资金 [8][15] 回购实施细节 - 回购股份种类:人民币普通股A股 [9] - 回购实施条件:若回购金额达上限/下限或董事会决议终止,则提前届满 [10] - 回购期间限制:重大事项披露期及监管规定的其他情形不得回购 [10][11] 财务影响分析 - 回购资金占比:上限3000万元分别占公司总资产0.39%、净资产1.17%、流动资产0.57%(截至2024年9月30日未经审计数据) [15] - 股权结构影响:回购后股权分布仍符合上市条件,不影响控制权 [15] 股东及管理层动态 - 股东减持计划:董事、监事、高管及控股股东未来6个月无减持计划 [5][16] - 历史交易情况:实际控制人一致行动人(杭州康创投资)在决议前6个月内增持股份 [16] 回购后续安排 - 股份用途期限:若36个月内未用于激励计划,未使用股份将注销 [17] - 债权人保护:注销未使用股份时将履行债权人通知程序 [18] - 授权事项:董事会授权管理层全权办理回购相关事宜,包括方案调整、账户开立等 [19][20] 其他事项 - 专用账户开立:已在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开立回购专用账户(B882308267) [22] - 信息披露安排:将根据实施进展及时公告 [23]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瞄准碎片化、密集人流消费场景 一轻发布“行星环”无人饮品站
北京商报· 2025-03-31 12:38
公司科技创新布局 - 公司未来将以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双碳"技术为支撑,聚焦新材料、大消费、信息服务三大方向,赋能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并培育新消费增长点 [1] 六大科技创新成果 - 大豪科技轻工行业智能工厂一体化解决方案助力服装纺织行业数字化升级 [5] - 科技集团AI+数字印包工厂用AI"超级大脑"重构生产流程 [5] - 兴汉网际AI智算一体机实现算力精度与效率突破 [5] - 一轻院"行星环"无人饮品站通过柔性制造技术重塑新零售消费场景 [5] - 玻璃院溴化镧晶体应用于中国卫星深空探测 [5] - 达博公司高性能键合金丝成功应用于车用半导体封装领域 [5] 无人饮品站市场数据与定位 - 2023年中国自动售货设备保有量超124万台,无人零售用户达2.7亿人,行业交易额预计超2万亿 [5] - "行星环"无人饮品站以"科技赋能+品质升级"切入市场,覆盖果汁、咖啡、茶饮、气泡水四大品类,采用现磨现萃工艺并拥有百款配方储备 [5][6] 无人饮品站运营模式 - 支持智能触控交互系统及线上小程序多重点单,增强用户交互体验 [6] - 适配学校、医院、写字楼、景区等人流量大的碎片化消费场景 [6] - 每日自动清洁杀菌并配备人工标准化巡检以确保安全 [6] 战略合作动态 - 兴汉网际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围绕网络安全和AI智算推出联合解决方案 [6] - 一轻日化携手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探索AI赋能合成生物技术在人参多肽护肤活性物质开发中的应用 [6] 发布会影响力 - 吸引政府部门、高校院所、行业协会、市属国企及产业链合作伙伴等200余位嘉宾出席 [6]
张瑜:久战不输就是赢——十句话极简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一瑜中的· 2025-03-05 16:08
基调:强调"动态调整"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外部环境描述篇幅大幅增加,字数从去年的40字增至149字,更关注外部环境对贸易、科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市场预期的冲击[2] - 政策取向更强调相机抉择,提出"根据形势变化动态调整政策,把握政策取向,讲求时机力度"[2] - 动态调整包括货币政策适时降准降息、资本市场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投资领域强化项目储备和要素保障、房地产领域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等[2] - 财政政策可能加码,如2023年增发国债、2024年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等[2] 增长:更务实的名义增长预期 - 2024年GDP实际增速目标为5%左右,符合预期[4] - 根据赤字率和赤字额倒算的名义GDP增速预期为4.9%左右,低于去年的7.4%[4] - 2024年名义GDP增速为4.2%,增长预期更加务实但仍高于名义增速,可能需要进一步调整供求关系[4] 改革:财政金融领域或有诸多推进 - 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一词出现40多次,是重要关键词[5] - 财政领域细化了9件具体改革内容,包括零基预算改革、部分品目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严控财政供养人员规模等[5] - 部分表述为首次提及,如零基预算改革、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意味着这些领域今年将有实质性进展[5] 财政:发债规模增加,但收入增长存忧 - 2025年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11.8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2.9万亿元[6] - 债务组成包括1.3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5000亿特别国债、5.66万亿赤字和4.4万亿专项债[6] - 预计收入端对财政支出形成掣肘,政府性收入增速假设为-10%-0.7%,两本账支出增速在3.4%-5.1%之间[6]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增速0.1%,其中税收增速3.7%,非税增速-14.2%[6] - 政府性基金收入预期增速0.7%,但取决于卖地情况能否好转[6] 消费:"以旧换新"增加多少消费 - 以旧换新政策对社零的额外拉动约3000亿,有望拉动社零增速回升至4.1%左右[7] - 两个角度估算补贴乘数,取均值按2倍计算[7][8] - 角度一:2024年1500亿消费补贴的乘数可能在1.6倍左右[7] - 角度二:汽车领域补贴乘数在2.4倍[8] 产业:亮点在消费供给增加与设备智能化 - 消费领域强调增加供给以促进消费,包括放宽准入、减少限制、优化监管等方面[9] - 制造领域强调发展智能设备,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等新一代智能终端[9] - 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9] 投资:重点或在乘数能否扩大 - 2025年财政资金用于投资约5.33万亿,略低于2024年[11] - 2024年财政资金撬动投资乘数为1.48,属于偏低水平[11] - 支持政府投资乘数扩大的积极表述包括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强化超长期贷款等配套融资等[12] 地产:"控量稳价"思路下积极去库存 - 稳楼市思路延续"控量稳价",而非量价齐增[13] - 积极表述包括优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等[13] - 住宅未售现房去化周期达5.76个月,为2011年以来新高[13] 民生:亮点或在生育支持 - 继续提高医保和养老金补贴标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14] - 今年或将有更多生育支持政策,包括发放育儿补贴、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等[14] 能耗:目标有所提高 - 202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15] - 2024年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增长4.2%,非化石能源占比提高1.8个百分点[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