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妆

搜索文档
毛利率超84%,最贵国货彩妆半年吸金近26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7 12:1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25.88亿元同比增长31.3% 净利润6.70亿元同比增长36.1% 毛利率84.2% 维持行业高位水平 [1] - 公司计划战略性地进军海外市场 通过百货商店专柜及网店双渠道布局 但面临不同肤质、审美和文化背景的挑战 [1] - 公司高端化定位显著 部分产品售价超过国际品牌如香奈儿 并依托"品牌+渠道+教育"协同体系构建业务护城河 [12][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25.88亿元同比增长31.3% 净利润6.70亿元同比增长36.1% 毛利率84.2% 较去年同期84.9%略微下降 [1] - 2021年至2023年营收从15.77亿元增长至28.86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35.3% 净利润从3.31亿元增至6.64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41.6% [12] - 2023年毛利率84.8% 净利率23.0% 显著高于珀莱雅13.82%和欧莱雅15.02% [12] 业务构成 - 彩妆业务收入14.22亿元占总收入55% 同比增长31.1% 护肤品收入10.87亿元占比42% 同比增长33.4% 增速略高于彩妆 [4] - 化妆艺术培训业务收入6730万元同比下降5.9% 公司称因主动控制招生规模所致 [4] - 香水业务收入1141万元占总收入0.4% 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13] 渠道策略 - 线下渠道收入12.24亿元同比增长26.6% 线上渠道收入12.97亿元同比增长39% 线上线下均衡发展 [5] - 截至2024年底全国409个专柜 配备超2800名美妆顾问 构成国货美妆最大专柜服务团队 [4] - 销售及分销开支11.69亿元同比增长24.8% 占总收入45.2% 其中营销推广开支超5.4亿元同比增超20% [5] 产品与定价 - 产品平均售价从163.8元下降至157元 反映市场竞争加剧带来的定价压力 [6] - 高端产品定价超越国际品牌 如小金扇粉饼11.5g售价354元 鱼子酱面膜65g售价715元 高于香奈儿同类产品 [12] 发展战略 - 创始人坚持高端化定位 直接进驻国际高端商场 2003年上海港汇恒隆广场专柜开业后9个月内保持销售冠军 [8] - 通过"品牌+渠道+教育"协同体系 教育板块累计培养超15万名专业人才 提供稳定现金流和人才输送 [9] - 2024年12月港股上市集资净额21.87亿港元 获"国货高端美妆第一股"称号 [13] 挑战与风险 - 营收和净利润增速较2024年同期明显放缓 面临高增长企业增速放缓困境 [6] - 新业务如香水尚未形成增长引擎 培训业务增长乏力 线上营销成本持续攀升 [13][14]
转需!2025服贸会“北京礼物”亮点,逛展攻略请查收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07 06:55
核心观点 -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将于2025年9月10日至14日在服贸会首钢园11号馆推出"北京礼物"京味"拾"趣专题展 活动聚焦文创、美妆、科技体验及京味文化场景化展示 旨在通过多元互动形式推广北京特色文化产品与品牌[1][22] 展区内容与品牌参与 - 展区汇聚"北京礼物"品牌下多个领域企业 包括文创、美妆、潮玩等 京味时代带来搪瓷缸、冰箱贴、盖章本等产品 并为京味国画家马海方开发特色文创[3][4] - 吉兔坊展示兔爷产品 唐人坊展示绢人娃娃 量子之歌推出系列盲盒 吉祥大戏院呈现京剧主题文创 北京邮政展示特色产品包括"蛇墩墩"[4] - 美妆品牌专区以"京妆趣集"为主题 涵盖同仁堂健康、甄然、昭贵等7家被授予"北京礼物"的品牌 绮纹、玲玲工坊及吉祥大戏院展示首饰精品[7] - 北京画院展示齐白石特色文创 一得阁推出文创墨汁 展区还设置神秘彩蛋区域 内含纪念大会观礼服务包同款产品[7] 场景化展示设计 - 展区首次采用200平米超大面积场景化展示 包含胡同四合院场景和京味商业街区场景 通过大门、对联、小门楼及曲折墙面再现北京胡同风貌[10][11] - 商业街区场景复刻北京历史文化街区店面门头 集中展示京味时代、福人福地、唐人坊等品牌 营造特色街区游览体验[12] - 细节设计突出京味元素 包括墙上花蔓、复刻门牌(标有16、19、25等数字象征品牌建设历程)及北京风情绘画墙[15] 互动体验与科技应用 - 设置特色打卡区域如"花草堂"景区、胡同下象棋场景、老公交站牌及京味时代打造的130多款搪瓷缸主题墙[16] - 科技体验项目包括际华首文的AI旅拍机器、北京邮政的个性化定制冰箱贴机器及唐人坊的AI技术3D打印人像定制[18] - 展期安排4大品牌主题日活动:京妆华服日(结合古诗词、汉服)、京味文化鉴赏日、非遗国潮体验日(含非遗表演和集章换赠品)及文创福利日[19][20] - 角色NPC身着时代服装互动 吉祥大戏院设置戏台场景供观众体验戏曲身段[20] 展会服务与促销 - 中国工商银行推出消费满减优惠:满50元减5元、满200元减20元 中国银行现场办理离境退税服务[22] - 展区位于首钢园11号馆 从西南登录厅向北200米即可到达 活动为期5天(9月10日-14日)[22]
RED CHAMBER朱栈:给“纯净彩妆”一个可验证的答案
FBeauty未来迹· 2025-09-06 06:03
行业背景与问题 - 纯净美妆市场概念模糊 国际品牌退出中国 部分品牌缺乏成分检测报告支撑 消费者对"不含防腐剂"和"植物配方"存在困惑 [3] 品牌突破性进展 - RED CHAMBER朱栈发布《纯净之美》绿宝书及游弋系列轻密精华粉底液 提出"可验证科学体系与可感知肌肤体验"的纯净彩妆定义 [5] - 获得近亿元融资 由水羊股份领投 解百消费基金跟投 在美妆行业资本收紧背景下凸显市场认可度 [5][30] 纯净彩妆科学体系 - 构建以皮肤生理机制为起点 成分毒理数据为边界 绿色化学为路径 功效验证为标准的系统性框架 [6] - 提出"护肤-彩妆-生活方式"三维模型 纳入皮肤屏障"砖墙结构"等生物机制 剔除2000+高风险争议原料 [6] - 通过体外细胞模型与28天人体实验实现安全与妆效双重验证 对接COSMOS/NATRUE/EWG国际标准 [7] - 牵头制定T/SHRH062-2024《纯净彩妆通用要求指南》 建立可追溯/碳标签/非动物实验本土规范 [7] 绿宝书学术价值 - 包含五章节架构:皮肤科学基础→成分真相→科学研究→实证论文→产品应用 形成完整支撑体系 [9] - 收录两篇核心论文 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和人体双盲对照验证天然彩妆在屏障修复/炎症缓解/持妆稳定方面的优势 [10][11] - 基于3000+中国女性肤质数据调整评估指标 强化舒缓成分与保湿效果要求 实现国际标准本土化适配 [13] 产品技术突破 - 轻密精华粉底液采用高浓度中国莲精粹作为基底 替代传统水或乳化剂 具备屏障修复与持续保湿功效 [17] - 添加依克多因与红没药醇复合舒缓体系 针对玫瑰痤疮/脂溢性皮炎等敏感状况设计 [17] - 运用0.3微米氨基酸包裹矿物色粉技术 粉体细度为普通粉底液1/4 相当于婴儿脸颊绒毛直径1/5至1/20 [18] - 通过TLS液态晶钻科技重构光反射 HYBRID FLEX™植物成膜技术实现"呼吸持妆"效果 [17] 临床实证数据 - 32名敏感肌受试者28天测试显示:经皮水分流失量下降15.26% 角质层水分含量上升21.86% [21] - 皮肤屏障厚度上升14.46% 面部泛红区域面积下降31.40% 证实彩妆具备养肤功效 [21] - 为亚洲肌肤定制四款色调:蕊粉(粉调白皙)/芽白(黄调白皙)/柔麦(黄调自然)/苔釉(橄榄色调) [21] 标准建设与行业影响 - 形成三位一体矩阵:2024年5月牵头发布国内首个纯净彩妆团体标准 联合8家头部企业规范全生命周期要求 [26] - 2024年4月发布《纯净彩妆行业白皮书》 联合凯度/天猫TMIC解析600份消费者数据 提出成分精简等三大趋势 [26] - 2025年9月绿宝书将标准升级为"三维核心科学体系" 通过实证数据强化学术说服力 [26] 市场表现与资本认可 - 2024年全年线上交易额同比增长92.79% 明星产品多用膏在天猫官方旗舰店月销量突破20万笔 [27] - 精华级多用棒上线即登抖音保湿口红榜Top1 印证科研转化策略成功 [27] - 近亿元融资将用于搭建彩妆功效数字化检测体系与深化皮肤微生态研究 [30] 品牌生态构建 - 形成"标准制定-科研转化-产品落地-价值共鸣"完整生态 在资本遇冷背景下具示范意义 [25] - 官宣青年演员于适为品牌代言人 通过"让美净于肌 真于肤 久于时"理念实现情感共鸣 [28] - 定位"纯净科技+地球智造" 以科研韧性与用户洞察构建长期主义竞争力 [31]
从百雀羚到可复美:这份榜单体现品牌“真实存在感”
FBeauty未来迹· 2025-09-06 06:03
市场总体表现 - 2025年中国美妆市场消费者触及数达54.7亿次,同比增长7.6% [7] - 城镇人口4.57亿中88%(约4亿人)购买美妆产品,人均年购买频次13.6次 [3][7] - 行业从流量时代转向留量时代,消费者更注重精准选择和产品价值 [10] 护肤品类竞争格局 - 消费者首选品牌TOP3为百雀羚、巴黎欧莱雅、韩束,本土品牌占TOP10中六席(自然堂/珀莱雅/欧诗漫等) [12] - 欧诗漫凭借敏感肌美白细分赛道定位实现CRP同比大幅增长 [12] - 增长力品牌呈现两大路径:自然堂/百雀羚通过渠道下沉扩大覆盖,颐莲以玻尿酸喷雾大单品策略跻身线上化妆水销售前三 [13] 专业护肤赛道特征 - 薇诺娜、颐莲占据首选榜前两位,国际品牌丝塔芙/雅漾凭敏感肌专研产品跻身前五 [14] - 可复美通过医用敷料技术占领术后修复场景,瑷尔博士以微生态平衡技术切入油痘肌市场 [15] - 本土品牌凭借医美场景适配能力实现强势增长 [15] 彩妆品类突破路径 - 卡姿兰、柏瑞美位列消费者首选榜前二,超越YSL/巴黎欧莱雅等国际品牌 [16] - 增长力品牌采用单品类极致专业化策略:三姿堂以极细眉笔为核心,柏瑞美凭借12小时定妆喷雾实现CRP显著增长 [17] - 方里通过轻薄高遮瑕粉饼建立品类-品牌强关联 [17] 头发清洁品类创新方向 - 传统品牌海飞丝/清扬/飘柔稳居首选榜前三 [18] - 增长力品牌聚焦三大创新方向:蜂花主打头皮健康防脱,浅香专注精细分区修护,欧莱雅强化香氛体验 [18][19] - 消费需求从基础清洁升级为功能+体验双重满足 [19] 未来增长机遇领域 - 细分人群挖掘:袋鼠妈妈凭借孕期无添加定位跻身母婴护肤蓝海市场 [20] - 技术场景融合:AI定制配方与生物发酵技术提升产品精准度,可复美将医用敷料技术转化为日常护肤 [21] - 体验升级:头皮预洗流程创新结合香氛SPA体验,可持续包装设计存在先发优势机遇 [21]
外资“青睐”上海 企业转型谋新求变
国际金融报· 2025-09-05 20:53
上海消费市场吸引力 - 上海成为国际品牌战略投入必选项 吸引364家首店于1月至5月入驻 其中全球及亚洲首店达10家 高能级首店占比突破20% [1][2]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月至6月达8260.4亿元 同比增长1.7% 2024年全年1.79万亿元保持全国城市首位 [5][8] - 70余家国际消费品牌中国总部扎根上海 形成近千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强磁场 [8] 品牌战略举措与投资 - 宜家中国启用全新品牌定位"家给生活更多" 投入1.6亿元人民币于2026财年推出超150款低价产品 [2] - 英格卡购物中心在沪推出共享办公空间Hej!Workshop 采用长短租结合模式服务企业团队 [3] - 太古可口可乐苏州新厂及大湾区生产基地明年投产 郑州扩容重建项目投资不低于9亿元 10月投入运营 [6] 行业增长数据与预测 - 中国香水市场2024年规模达249亿元 预计2028年突破339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8% 全球市场维持4%-6%增长 [6] - 雅诗兰黛集团2025下半财年在中国大陆市场份额提升 预计实现有机销售额增长及两位数营业利润率 [3][4] 企业转型与创新 - 肯德基在上海推出20平方米"炸鸡兄弟"子品牌 专注外卖与自提实现降本增效 [5] - 上海推出"首发上海3.0版"首创白名单通关模式 已有14家跨国品牌2万多款新品申请进入 [8] - 对亚洲及以上级别首店奖励100万元 高规格首发活动给予最高100万元补贴 [8] 本土品牌发展机遇 - 上海集聚197家中华老字号与上千国际品牌 形成独特生态 [8] - 建议加大本土高端品牌培育力度 通过政策扶持与创新推动走向国际市场 [9]
上美股份(02145.HK):主品牌抖音龙头地位稳固多品牌多品类布局日益完善
格隆汇· 2025-09-05 13:26
核心观点 - 主品牌韩束在抖音美妆领域龙头地位稳固 2023年和2024年连续登顶抖音美妆TOP1 2024年前8个月每月保持第一 [1] - 韩束在多电商平台实现协同发展 上半年在天猫、唯品会、拼多多、快手等平台GMV均实现20%以上快速增长 [1] - 公司通过大众高性价比定位和极度扩展策略覆盖多品类 配合高效执行力支撑主品牌发展 [1] 多品牌发展态势 - 中高端婴童品牌一页上半年收入同比高增147% 收入占比提升至9.6% 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2] - 一页品牌从婴童护肤扩展至0-18岁全年龄段功效护肤 预计未来三年收入复合增速达60% [2] - 8月中旬推出中高端专业彩妆品牌NAN beauty 采用"顶级彩妆师+顶级电商操盘手+美妆上市公司"合作模式 [2] 公司战略与机制 - 多品牌多品类布局日益完善 通过内部充分授权和结果导向机制 结合对外开放合作心态推动新品牌孵化 [2] - 公司对新品牌采用科学开放态度 为产品、渠道和供应链赋能提供良好基础 [2] 财务预测 - 调整2025-2027年每股收益预测至2.78元、3.55元和4.37元(原预测为2.71元、3.42元和4.19元) [2] - 参考可比公司给予2025年34倍PE 目标价103.21港币(汇率1人民币=1.09港币) [2]
半年吸金25亿 “毛戈平”IP能否复制到海外?丨美妆财报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03:5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25.88亿元 同比增长31.3% 净利润6.70亿元 同比增长36.1% [1] - 净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增速 展现较强盈利质量 [1] - 2021年至2023年营收从15.77亿元增长至28.86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达35.3% 净利润从3.31亿元增至6.64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41.6% [9] - 2023年毛利率高达84.8% 净利率23.0% 远超珀莱雅13.82%和欧莱雅15.02% [9] - 2024年上半年营收20亿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41%至约5亿元 [9] 业务板块分析 - 彩妆板块收入14.22亿元 占总收入55% 同比增长31.1% [2] - 护肤品板块收入10.87亿元 占比提升至42% 同比增长33.4% 增速跑赢彩妆 [3] - 化妆艺术培训业务收入6730万元 同比下降5.9% 公司主动控制招生规模提升服务质量 [3] - 香水业务收入1141万元 占总收入0.4% 推出"国韵凝香"和"闻道东方"等高端系列但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11] 渠道战略布局 - 线下渠道收入12.24亿元 同比增长26.6% 线上渠道收入12.97亿元 同比增长39% [4] - 全国409个专柜 配备超过2800名专业美妆顾问 构成国货美妆最大专柜服务团队 [4] - 超过九成专柜设立于中档及中高档商业项目 包括武汉SKP、成都SKP及杭州大厦 [10] - 销售及分销开支同比增加24.8%至11.69亿元 占总收入45.2% 其中营销推广开支超5.4亿元 同比增速超20% [5] 产品定位与定价 - 产品平均售价从163.8元下降至157元 反映市场竞争加剧带来的定价压力 [5] - 高端化定位显著 小金扇粉饼11.5g售价354元 鱼子酱面膜65g售价715元 香奈儿同类产品50g售价670元 [10] - 坚持高端定位 直接进驻国际高端商场 2003年上海港汇恒隆广场专柜开业后9个月内保持销售冠军 [7] 海外扩张战略 - 准备战略性地进军海外市场 建设百货商店专柜及网店双渠道 [1] - 海外市场面临不同肤质、审美和文化背景的挑战 "东方骨相化妆法"输出成为全球化战略关键考验 [1] 创始人与品牌发展 - 创始人毛戈平因电视剧《武则天》化妆造型获得专业认可 1995年与妻子汪立群共同创立品牌 [7] - 毛戈平主导产品研发与品牌建设 汪立群负责美妆教育业务管理与战略规划 [7] - 化妆培训业务累计培养超过15万名专业人才 课程年更新率30% 2025年课改优化率达80% [8] 资本市场历程 - 2024年12月10日登陆港股成为"国货高端美妆第一股" 集资净额21.87亿港元 [10] - 经历五次递表 2024年1月撤回上交所申请 三个月后转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9] - 独特"品牌+渠道+教育"协同模式构筑业务护城河 成为冲击资本市场核心叙事 [8]
半年吸金25亿 “毛戈平”IP能否复制到海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03:50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25.88亿元同比增长31.3% 净利润6.70亿元同比增长36.1% 并战略性地进军海外市场建设百货商店专柜及网店双渠道 [1] - 公司高端化定位显著 2023年毛利率84.8% 净利率23.0% 远超行业竞争对手 产品定价达到国际水平 [10][11] - 公司面临增长动能减弱挑战 包括香水新业务未达预期 培训业务下滑 线上营销成本攀升 需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1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25.88亿元同比增长31.3% 净利润6.70亿元同比增长36.1% 净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增速 [1][2] - 2021年至2023年营收从15.77亿元增长至28.86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35.3% 净利润从3.31亿元增至6.64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41.6% [10] - 2024年上半年营收20亿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41%至约5亿元 [10] 业务构成 - 彩妆板块收入14.22亿元占总收入55% 同比增长31.1% [2] - 护肤品板块收入10.87亿元占比42% 同比增长33.4% 增速略优于彩妆 [3] - 化妆艺术培训业务收入6730万元同比下降5.9% 公司主动控制招生规模提升服务质量 [3] - 香水业务收入1141万元占总收入0.4% 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12] 渠道结构 - 线下渠道收入12.24亿元同比增长26.6% 线上渠道收入12.97亿元同比增长39% [4] - 截至2024年底全国409个专柜配备超过2800名专业美妆顾问 构成国货美妆最大专柜服务团队 [4] - 超过九成专柜设立于中档及中高档商业项目 包括武汉SKP 成都SKP及杭州大厦 [11] 成本与定价 - 销售及分销开支同比增加24.8%达11.69亿元 占总收入45.2% 其中营销及推广开支超过5.4亿元同比增速超20% [5] - 产品平均售价从163.8元下降至157元 反映市场竞争加剧带来的定价压力 [5] 战略发展 - 公司坚持高端化定位 直接进驻国际高端商场 2003年在上海港汇恒隆广场设首个专柜并保持销售冠军 [8] - 通过"品牌+渠道+教育"协同体系构建三大主营板块 教育体系累计培养超过15万名专业人才 [9] - 2024年12月登陆港股成为"国货高端美妆第一股" 集资净额21.87亿港元 [11] 行业地位 - 在胡润中国彩妆品牌TOP50榜单中位列第一 超越卡姿兰 花西子等竞争对手 [2] - 产品定价达到国际水平 小金扇粉饼11.5g售价354元 鱼子酱面膜65g售价715元 高于香奈儿同类产品 [11]
逸仙电商Q2净亏损1950万陷”增长难” 美股跌5.48%
中国经济网· 2025-09-05 03:01
股价表现 - 逸仙电商9月4日美股收报8.79美元 单日跌幅5.48% [1] 行业竞争态势 - 2025年上半年贝泰妮 逸仙电商 华熙生物均面临增长困境 [1] 财务业绩 - 第二季度营收10.9亿元 同比增长36.8% [1] - 净亏损1950万元 同比大幅收窄77.2% [1] - 非GAAP净利润1150万元 实现扭亏为盈(上年同期亏损7490万元)[1] - 毛利率从76.7%提升至78.3% 增长1.6个百分点 [1] - 销售推广费用同比增长超过30% [1]
“小魔方”撬动全球大市场
消费日报网· 2025-09-05 02:40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品牌聚焦青少年彩妆赛道,采用"全球化起步,以产品力破圈"的特色路径 [1] - 海外市场覆盖法国、日本、美国等30余个国家,海外售价比国内高30% [6] - 已注册19项全球顶级域名,完成17个品类的知识产权布局 [6] 产品创新与技术 - 研发经典款彩妆膏实现"全脸调色"功能,通过10项自主研发膏状配方支持打底、腮红、眼影及唇色调配 [3] - 产品经历超过1万次混合测试确保色彩稳定性 [3] - 采用微气孔持妆膜技术实现8小时持久妆效,包装使用100%可回收日本TX-100s材质 [5] 市场表现与用户反馈 - 用户调研显示超绝大部分消费者在3种以上场景使用产品 [3] - 与米兰时尚博主合作视频获19.8万点赞、近3万收藏,远超行业平均互动量 [4] - 成为日本Vantan美妆学院(59年历史)唯一合作中国品牌,出现在其LOGO墙上 [6] 品牌理念与文化价值 - 确立"0酒精、0矿物油、0滑石粉"安全标准,坚持使用全食品级色垫 [2] - 通过东方美学"留白"理念强调原生之美,产品被拉丁语女团用于调配浓艳色彩 [4][5] - 推出敏感肌适用三原色艺术调色系列,包装设计兼具便携性、多功能性及装饰性 [5][6] 营销与渠道策略 - 通过国际化背景KOL进行真实产品体验营销,替代高营销投入模式 [4] - 与蒙牛每日鲜语开展跨界合作,推出樱花粉彩妆膏联名产品 [4] - 计划在CBD及社区开设艺术体验服务店,并与高校合作开展美育培养 [6] 行业趋势与竞争 - 美妆行业正经历从产品输出向价值引领的转型,强调个性化需求满足 [4][6] - 品牌通过AI色彩检测技术强化个性化标签,推出企业及个人定制业务 [6] - 当前国货出海从性价比优势转向掌握定价权的发展阶段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