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种植业
icon
搜索文档
种植业板块9月19日跌0%,康农种业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入4109.73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9 08:41
种植业板块整体表现 - 种植业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下跌0.0% [1] - 上证指数报收3820.09点下跌0.3% 深证成指报收13070.86点下跌0.04% [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4109.73万元 游资资金净流入823.46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出4933.19万元 [2] 个股涨跌表现 - 康农种业领跌板块 收盘价24.78元下跌3.77% [2] - 雪榕生物涨幅最高达5.98% 收盘价6.20元 [1] - 秋乐种业下跌3.54% 神农种业下跌2.40% [2] 资金流向分析 - 雪榕生物主力净流入4999.81万元 占比13.84% [3] - 诺普信主力净流入4082.46万元 占比10.22% [3] - 新赛股份主力净流入3241.81万元 占比13.50% [3] - 宏辉果蔬主力净流入3140.47万元 占比13.67% [3] - 亚盛集团主力净流入1013.64万元 占比7.89% [3] 成交活跃度 - 神农种业成交量最高达60.96万手 成交额2.76亿元 [2] - 雪榕生物成交57.99万手 成交额3.61亿元 [1] - 新赛股份成交48.13万手 成交额2.40亿元 [1] - 亚盛集团成交41.90万手 成交额1.29亿元 [2]
山东沂南:特色农业片区化发展奏响乡村振兴“丰收曲”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19 07:48
放眼整个孙祖小米特色农业片区,小米产业向着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发展,正继续擦亮"孙祖小 米"金字招牌,描绘强镇富民新"丰"景之宏图。片区内发展6处规模化种植基地、2600亩,成立"孙祖镇 米宝宝农产品种植联合社",建立"村集体+"利益联接机制,开展小米、小米粉和米油等精深加工,提升 附加值30%,带动村集体年均增收10万元。 来到浮来山脚下的湖头镇薄店子村,在成千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印有"福""平安"字样的苹果红彤彤的 一串串挂在枝头,令人欣喜不已。 在这弥漫着果香的900亩苹果园中,有一处室内长着两颗粗壮苹果树的田间学校,这让果园的底蕴一下 子更深厚了一些。据了解,沂南县在推进田间学校建设过程中,重点选取产业基础较好、设施条件完 善、特色优势明显、示范引领作用较强的经营主体。通过新型经营主体特色产业发展的示范带动,帮助 更多周边小农户掌握新技术、新技能,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到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中。 "我们着力于老产业的新发展,通过'稳面积、强质量、强品牌、强效益'的思路,加快'产、贮、销'全产 业链协同发展,建成这家浮来红田间学校。"产业头雁于成千介绍,"技术的生命力在于应用与传播,基 于合作社长期实践,我们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14亿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
央广网· 2025-09-19 03:43
央广网北京9月19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强 调,粮食安全必须靠我们自己保证,中国人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今年,全国夏粮收购已超1亿 吨,秋粮丰收在望。"十四五"时期,我国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全方 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14亿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 眼下,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正抓住最后的窗口期,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 收。 北大荒集团七星农场的高标准农田里,稻浪翻滚、丰收在望,头顶的无人机正通过遥感技术分析水 稻成熟度,指导农户分区、分时收获,提升收割效率与粮食质量。 北大荒集团七星农场有限公司信息中心副主任李瑛:判断水稻成熟度,眼看、手摸难免存在误差。 现在,我们通过搭载多光谱或者是高光谱相机的无人机进行田间航拍,快速、无损地获取整片稻田的详 细数据,精确地判断每一块区域的最佳收割时间。 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四良"的深度融合,正把试验田里的高产转化到广阔的农田上。今年,贵州铜仁 石阡推广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成效显著,不仅创下贵州省大豆测产最高纪录,还明显提升农 户的亩均效益。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二级研究员夏忠 ...
南农晨读 | 低空经济飞起来
南方农村报· 2025-09-19 01:34
文玩玉米市场 - 作为寻常作物的玉米如今能卖到几千甚至上万元一根[2][3] - 文玩玉米的兴起刷新了大众对农产品的认知并为乡村发展带来新机遇[4][5] - 热潮背后的门道与风险仍需理性看待[5] 鲜食玉米产业 - 广东湛江自1998年起规模化种植甜玉米目前全市鲜食玉米年种植面积约70万亩次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位居全省首位[16][17] - 全国鲜食玉米种植面积突破2500万亩年消费量达750亿穗[18] - 产业面临种质资源挖掘不足生产资源约束趋紧自然灾害与病虫害加重等多重挑战[19] 茶树施肥指导 - 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发布2025年秋冬茶树提单产科学施肥指导意见以指导生产者优化茶园养分管理[10][11] - 促进茶产业提质增效[12][13] 无废城市建设 - 云浮市以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废弃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危险废物五大类固废治理为核心全力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29][30] - 云浮市提前完成28项建设指标和54项体系建设任务建成8个重点项目和61个无废细胞[31][32] 畜牧业培训 - 媒体赋能广东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训第三期吸引30多万人在线参与学习[23][24] - 前两期创造超百万人在线学习的浓厚氛围[23] 古树保护 - 一家四代接力守护古树广东推动全民守护古树名木[6] - 徐益成是惠州市国有罗浮山林场资源管护股林业工程师在此工作了28年是物种宝库罗浮山的守护人[7][8] 天气预警 - 20日清远和珠三角中北部市县有暴雨局部大暴雨粤西市县有雷阵雨局部暴雨其余市县多云到阴天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36][37] - 最高气温粤西大部市县31~34℃其余市县27~30℃[37] - 需注意海上渔船回港避风海上风电石油平台作业人员撤离海洋牧场加固等措施[38][39]
715.6公斤!河套小麦再次刷新内蒙古春小麦亩产纪录
内蒙古日报· 2025-09-19 01:30
小麦单产表现 - 杭锦后旗小麦亩产量达715.6公斤 较去年最高亩产705.8公斤高出9.8公斤 刷新内蒙古春小麦亩产纪录 [1] - 乌拉特前旗千亩示范片1203亩平均亩产687.58公斤 杭锦后旗万亩示范片13006亩平均亩产561.46公斤 实现水浇地大面积单产新突破 [2] 高产技术体系 - 高产示范田实施有机肥还田技术 依托1000余头奶牛养殖优势持续提升土壤肥力 [1] - 采用轮作倒茬 选用优质良种 引入大型联合农机整地 应用水肥一体化精准调控和两改三配套绿色增效技术 [1] - 实施"一喷三防"绿色防控核心技术 构建全方位技术支撑体系挖掘增产潜力 [1] 产业发展模式 - 高产示范田由根虎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经营 流转土地2000余亩中300亩用于小麦种植 [1] - "良田 良种 良机 良技"协同发力模式获实践证实 自治区将系统梳理高产模式并加大技术推广力度 [2]
高标准农田怎么建怎么管——来自黑龙江北大荒集团的调查
新浪财经· 2025-09-19 00:03
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展 - 黑龙江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近1.2亿亩居全国首位 粮食总产量达1600.34亿斤占全国11.3%连续15年全国第一 [1] - 北大荒集团2024年底建成高标准农田3138万亩占永久基本农田比例超80% [1] - 七星农场项目总长12.64公里覆盖3个管理区近300户农户 采取"中间机耕路+两侧格田"模式提升农田规整度 [1] 农田改造技术方案 - 水田区进行格田化改造 旱田区实施侵蚀沟治理 田块整治工程投资占比达31.82% [2] - 秦玉秋承包田由70块小池田合并为10块大池田 亩产突破1400斤 年节省机耕费人工费近万元 [3] - 军川农场通过格田/道路/涵洞/排水沟改造 有效种植面积扩大 雷玉清承包地增加4.8亩耕种面积 [3] 智慧农业技术应用 - 二九〇农场部署物联网设备与智能数控灌排系统 实现一体化闸门与超声波水位计精准控制 [3] - 军川农场515.8亩试验田配备物联网虫情测报灯/田间气象站/孢子捕捉仪等智能设备 [3] - 七星农场建立百亩/千亩/万亩三级智慧农业示范区 实现农业生产精准化智能化向无人化转型 [3] 数字化管理平台 - 建三江分公司开发"数字三江一体化云平台" 集成智能叶龄诊断/智慧施肥灌溉/气象预报/灾害预警功能 [3] - 平台每10分钟传回土壤含水率/氮磷钾含量实时监测数据 替代传统"摸土看天"模式 [3] - 全环节智能管控系统覆盖耕种管收流程 实现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 [3] 项目投资与工程实施 - 宝泉岭农场投资4632万元建设2万亩高标准农田 完成田块平整3369亩及沟道护砌10.119公里 [4] - 普阳农场建立每周灌排设施检查/每月田间道路巡查制度 每年3月1日至11月30日为固定巡视期 [4] - 北大荒集团建立集团/分公司/农牧场三级管护体系 确保管护工作有主体/人员/资金/标准/监督/考核 [5]
改良盐碱地 葡萄大丰收
人民日报· 2025-09-18 22:32
(责编:赵欣悦、袁勃) 团队成员在葡萄园现场检测葡萄的糖度。 今年以来,长期致力于盐碱地改良利用的中国农业大学胡树文教授团队与当地合作,在敦煌市七里镇建 立高品质葡萄示范区。团队采用"土壤底施改良"与"叶面喷施营养"的双路径技术方案,改良盐碱地、提 升葡萄品质。土壤综合改良后生产的葡萄品种"红地球"上色早、色度均匀,上市时间比对照种植区提前 了7至10天,糖度提升15%以上。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19日 14 版) 盐碱地改良后的葡萄品种"红地球"喜获丰收。 甘肃敦煌市盛产葡萄,土壤盐碱化制约着当地葡萄品质的提升。 ...
高标准农田怎么建怎么管
经济日报· 2025-09-18 22:12
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 - 黑龙江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近1.2亿亩居全国首位 粮食总产量达1600.34亿斤占全国11.3% 连续15年全国第一 [1] - 北大荒集团2024年底建成高标准农田3138万亩占永久基本农田68.98% 2024年计划新建101万亩总投资24.02亿元 [2] - 七星农场通过格田改造提高有效插植面积3%-4% 实现亩增产15-21公斤 [2] 农田改造技术模式 - 采取"中间机耕路 两侧为格田 四周为水渠"改造模式 田块整治工程投资占比达31.82% [2][3] - 水田区进行格田化改造 旱田区进行侵蚀沟治理 优先开展田块整治和灌排体系建设 [3] - 小田变大田后农机作业效率提升 七星农场种植户年节省机耕费人工费近万元 插秧进度提前 [4] 产能提升效果 - 军川农场种植户通过改造增加4.8亩有效耕种面积 年度增收4800元 [4] - 二九〇农场通过智能灌溉系统亩产提升约30斤 [5] - 七星农场配备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系统2320套 辅助直行插秧面积超80% 亩节约灌溉用水30立方米以上 亩平均增产25公斤以上 [7] 智慧农业应用 - 二九〇农场使用物联网设备连通智能化数控灌排系统 农户通过手机APP实现自动灌溉 [5] - 军川农场试验田配备物联网虫情测报灯 田间气象站 孢子捕捉仪等设备 实时传回作物生长数据 [6] - 建三江分公司建立"数字三江一体化云平台" 实现农业大数据可视化监测和科学诊断 传感器每10分钟传回一次数据 [8] 管护机制建设 - 宝泉岭农场每500亩农田配备1名专职管护员 已培训管护人员85人次 [10] - 普阳农场实施网格化管护机制 每周检查灌排设施 每月检查田间道路 每季检查农田防护 [10] - 建立集团 分公司 农牧场 管理区 作业站五级管理体系 确保工程设施得到定期维护 [11] 综合效益体现 - 农田从低洼易涝地变为高产稳产田 土地承包从"没人要"变为"抢不着" [2][5] - 建三江分公司累计开展水旱田耕种管收全场景智能农机作业2300万亩 [7] - 种植户实现单人管理355亩水田 从"摸土看天"转变为动手指远程监控 [9]
高标准农田怎么建怎么管 ——来自黑龙江北大荒集团的调查
经济日报· 2025-09-18 21:58
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 - 黑龙江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近1.2亿亩居全国首位 粮食总产量达1600.34亿斤占全国11.3% 连续15年全国第一 [1] - 北大荒集团2024年底建成高标准农田3138万亩 占永久基本农田面积68.98% 2024年计划新建101万亩 总投资24.02亿元 [2] - 七星农场通过格田改造提高有效插植面积3%-4% 实现亩增产15-21公斤 [2] 农田改造技术模式 - 采取"中间机耕路 两侧格田 四周水渠"改造模式 田块整治工程投资占比达31.82% [2][3] - 水田区进行格田化改造 旱田区实施侵蚀沟治理 优先开展田块整治和灌排体系建设 [3] - 小田变大田后农机作业效率提升 七星农场种植户年节省机耕费人工费近万元 插秧进度提前 [4] 智慧农业技术应用 - 二九〇农场通过智能灌溉系统实现亩产提升约30斤 农户通过手机APP远程控制灌溉 [5] - 军川农场515.8亩试验田部署物联网虫情测报灯 田间气象站等设备 实时传回作物生长数据 [6] - 七星农场配备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系统2320套 辅助直行插秧面积超80% 安装220个叶龄智能监测点 [7] 数字化管理平台 - 建三江分公司建立"数字三江一体化云平台" 集成智能叶龄诊断 智慧施肥灌溉 灾害预警等功能 [8] - 平台每10分钟采集一次土壤含水率 氮磷钾含量等数据 实现农业大数据可视化监测 [8] - 累计开展水旱田耕种管收全场景智能农机作业2300万亩 覆盖5G通信和天空地一体化技术 [7] 管护机制创新 - 宝泉岭农场执行"平直实瘦适"管护标准 每500亩配备1名专职管护员 已培训85人次 [10] - 普阳农场实施网格化管护 每周检查灌排设施 每月巡查田间道路 每季维护农田防护工程 [10] - 建立五级管理体系覆盖集团至作业站 明确管护标准 资金使用范围和监督考核机制 [11] 经济效益体现 - 军川农场种植户通过改造增加4.8亩有效耕种面积 年度增收4800元 [4] - 七星农场亩节约灌溉用水30立方米以上 亩平均增产25公斤以上 [7] - 农田从低洼易涝地变为高产稳产田 土地承包从"没人要"变为"抢不着" [5]
济宁邹城“片区化打造”,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齐鲁晚报· 2025-09-18 16:24
通讯员冯贵雨王广鹏 资金的问题,联建村的党支部书记带头,每人投资入股30万元,很快筹集了150万元的启动资金,实现了抱团 发展、众人拾柴火焰高效果。 目前,张楼片区共发展木耳种植120余亩,建有木耳种植大棚40座、菌包厂1座,总经济收入达到500万元,同 比增长60%。邹城市石墙镇张楼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厚兵满意地说:"联建之后,光木耳这一项, 我们就增加了近20万元的集体收入。" 顺应片区打造,邹城市通过"跨村联建",成立片区党委14个,片区内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实现5700余万元,带动 近3000名村民家门口就业,平均增收6200元。 孟子故里,邹鲁圣地,"片区打造"如火如荼,乡村振兴硕果累累。走进邹城市东部山区的城前镇"农文旅融 合型"片区,放眼望去:十里漂流河、百年古村落、千亩绿茶园,纵横交错,相映生辉,把整个片区装扮成 了"休闲放松"的栖息地,"养眼洗肺"的后花园,每年吸引游客6.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00万元的国家 AAA级景区。 2023年以来,邹城市打通山地丘陵乡村振兴"整齐划一"受自然条件制约不便推进,靠单个村庄"零敲碎打、 各自为战"又形不成合力的"卡点"。把区位相临、道路相通、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