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搜索文档
赵裴:非洲文化创意产业迎来“二次觉醒”
搜狐财经· 2025-09-04 23:27
行业核心观点 - 非洲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 日益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边缘地带变成重点领域 展现出更大程度的自主性 本土化和多元化特征 [1] - 非洲文化创意产业估值高达580亿美元 到2030年可能占GDP的4% 提供超过2000万个就业岗位 [3] - 产业与经济发展呈现相互促进关系 既是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和动力来源 又依赖经济整体发展和现代化进程推进 [3][4] 产业发展现状 - 尼日利亚"诺莱坞"电影产量常年位居世界前列 [1] - 科特迪瓦经济首都阿比让的电影 音乐 时尚等领域投资不断增多 产业结构日趋完善 [1] - 非洲图书市场正在积极探索增长策略 以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 [1] - 非洲大陆在音乐 电影 时尚等文化艺术领域顽强保留着本土核心元素 [3] 历史背景与变革 - 殖民地时期非洲文化长期受到西方宗主国压制 难以展现充分自主性 [2] - 欧洲国家对非洲文化保持"关注" 但伴随猎奇心理和殖民心态 进行西方意义上的现代化改造 [2] - 非洲迎来"第二次觉醒" 在追求政治自主 发展自立 联合自强的同时 更加注重树立文化自信 [3] - 非盟《2063年议程》将非洲文化复兴列为重要目标 《非洲文化复兴宪章》正式生效 [3] 发展路径与依赖 - 产业维持发展势头依赖于非洲经济整体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稳步推进 [4] - 需要非洲国家坚持独立自主 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 [4] - 需要加强非洲大陆内部协调和联合自强 拓展与其他全球南方国家的团结协作 [4] - 需要推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朝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 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4]
一张电影票如何带动北京商圈消费热|提振消费看京潮
搜狐财经· 2025-09-04 07:07
多个商圈参与活动 北京这个夏天,一张小小的电影票根正在变身"消费通行证",串联起食、住、行、游、购、娱的多元消费场景。 2025年北京仲夏电影嘉年华以千万惠民补贴撬动"票根经济"新模式,让电影与文化、商业、旅游深度融合,激发 城市消费新活力。 小小票根优惠多多 "票忘了拿了,还得拿这个去换优惠呢。"市民孙小姐刚刚走出电影院的播放厅,一摸兜又赶紧往回走。她表示, 以前电影票进场以后就随手丢了,但现在这张纸片可是一张"通行证"。她已经规划好了:看完电影,先用"票 根"去换游戏币,抓两把娃娃;再吃个凭"票根"就能打折的"漂亮饭";如果在餐厅排队就先去品牌服装店拿"票 根"换袜子;要是吃完饭还有时间,可以去尝试一下凭"票根"打到"骨折"的面部美容。"一张电影票不到50块钱, 不算美容省下的将近1000块钱,光其他的优惠,就已经回本了。"孙小姐表示。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北京仲夏电影嘉年华活动为进一步激发电影市场活力,北京市投入1000万元惠民补贴, 通过猫眼平台发放观影优惠券。市民可每日限量领取20元到30元不等的购票补贴,以及特定影片最低19.9元观影 的专属优惠。这项惠民观影活动持续至10月8日,覆盖暑期和国庆 ...
港股异动 | 橙天嘉禾(01132)再涨超25% 暑期档票房超去年同档期 机构称大盘观影需求有望持续
智通财经网· 2025-09-04 06:33
公司股价表现 - 橙天嘉禾股价再涨超25% 截至发稿涨24.72%至0.111港元 成交额412.12万港元 [1] 公司财务业绩 - 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收益约3.63亿港元 同比减少2% [2] - 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由2024年亏损8100万港元扭转为2025年溢利1.367亿港元 [2] - 每股盈利4.88港仙 [2] 电影行业表现 - 2025年暑期档电影总票房119.66亿元 同比增长2.76% [1] - 暑期档观影人次3.21亿 同比增长12.75% [1] - 国产影片票房占比76.21% 超过去年同档期 [1] - 2025年度中国电影总票房突破400亿元 其中国内市场总票房392.3亿元 [1] - 国内市场观影人次超9.09亿 均超去年同期 [1] - 中国电影海外市场票房折合人民币超7.7亿元 创下多年新高 [1] 行业前景展望 - 7月中下旬以来观影需求随影片上映出现明显改善 [2] - 部分影片的票房及IP衍生业务或具长尾效应 [2] - 大盘观影需求亦有望持续 [2] - 国庆档影片已陆续定档 多部热门IP进口片有望于4Q25引进 [2] - 或对全年票房形成一定支撑 [2]
橙天嘉禾再涨超25% 暑期档票房超去年同档期 机构称大盘观影需求有望持续
智通财经· 2025-09-04 06:30
公司股价表现 - 橙天嘉禾股价单日上涨24.72%至0.111港元 成交额412.12万港元 [1] 行业票房数据 - 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119.66亿元 同比增长2.76% 观影人次3.21亿 同比增长12.75% [1] - 国产影片票房占比76.21% 超去年同期水平 [1] - 2025年度总票房突破400亿元 其中国内票房392.3亿元 观影人次超9.09亿 [1] - 海外市场票房达7.7亿元 创多年新高 [1] 公司财务表现 - 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收益3.63亿港元 同比减少2% [2] - 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1.367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亏损8100万港元实现扭亏 [2] - 每股盈利4.88港仙 [2] 行业前景展望 - 7月中下旬起观影需求明显改善 部分影片票房及IP衍生业务具长尾效应 [2] - 国庆档影片陆续定档 多部热门IP进口片有望第四季度引进 [2]
暑期档硝烟尽散,国庆档摩拳擦掌
36氪· 2025-09-03 23:54
2025年暑期档票房表现 - 暑期档总票房119.66亿元 同比增长2.76% 观影人次3.21亿 同比增长12.75% [1] - 国产影片票房份额达76.21% 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1] - 头部影片《南京照相馆》以28.9亿元成为票房冠军 《浪浪山小妖怪》14.55亿元 《捕风追影》8.79亿元 《长安的荔枝》6.78亿元 《侏罗纪世界:重生》进入前列名单 [1][5][7] 影片票房分级表现 - 5亿票房为市场准入门槛 多部影片未能突破此关口 《罗小黑战记2》4.92亿元 《酱园弄·悬案》3.7亿元 《东极岛》3.86亿元 [3] - 10亿票房为突破关口 《捕风追影》16天收获8.79亿元 猫眼预测最终票房11-12亿元 或成近五年华语动作片标杆 [5] - 15亿票房为行业天花板 《南京照相馆》28.9亿元突破天花板 《浪浪山小妖怪》14.55亿元预计周末前突破15亿 [7] 内容质量与市场反应 - 口碑成为核心驱动力 过度依赖明星阵容的《酱园弄·悬案》和质量未达标的《东极岛》均未达5亿门槛 [3] - 进口片表现不佳 《超人》《神奇4侠:初露锋芒》因内容与中国观众审美脱节导致票房惨淡 [5] - 情感共鸣成为高票房关键因素 《南京照相馆》通过群像视角引发观众强烈共鸣 《浪浪山小妖怪》以普通人奋斗主题实现破圈传播 [7] 国庆档前景展望 - 《刺杀小说家2》为国庆档头部种子 猫眼想看人数29.1万人次 物料播放量和微博话题阅读量持续领跑 [10] - 《熊猫计划2》凭借前作3亿元票房基础及多元收入开发续作 但前作豆瓣评分5.5暴露剧情老套问题 [10] - 动画电影呈现冷热分化 《猪猪侠·一只老猪的逆袭》居想看榜前列 《红孩儿火焰山之王》面临认知度不足 《三国的星空第一部》获历史爱好者关注但存在陪跑风险 [12][13] 行业发展趋势 - 电影市场转向成熟理性 影片需以品质为基石配以精准宣发 盲目追捧IP和明星的模式失效 [7] - 档期红利效应减弱 除春节档外其他档期难以形成爆发性增长 片方对定档持谨慎态度 [15] - 暑期档24部动画电影收获29.76亿元票房 为国庆档动画市场奠定基础但需平衡IP红利与创新突破 [12][15]
暑期档:120亿票房动画撑起28%,电影公司忙着转型做IP运营商
36氪· 2025-09-03 08:39
暑期档票房表现 - 2025年暑期档票房119.66亿元 略高于去年同期的116.43亿元 但较2023年历史高点206.20亿元下降42% [1] - 抛开疫情三年特殊时期 该成绩在过去十年排名倒数第二 显示电影市场整体下行压力显著 [1] 动画电影市场表现 - 暑期档动画电影票房32.74亿元 占整体票房27.4% 创历史新高 远高于长期不足15%的占比 [4] - 国产动画电影表现突出 18部作品产出票房24.38亿元 占比74.5% 较去年大增近19亿元 [6] - 进口动画电影13部产出票房7.99亿元 较去年同期直接腰斩 占比降至24.4% [6] - 全年国产动画电影破亿作品达6部 创历史最好成绩 进口动画仅4部破亿 为近10年最低水平 [8] 头部动画作品表现 - 《浪浪山小妖怪》创造国产二维动画票房新纪录 预测票房16.22亿元 预计位列中国动画影史第五名 [6] - 《罗小黑战记2》豆瓣评分8.7分 预测票房5.16亿元 [6] - 《名侦探柯南:独眼的残像》票房3.98亿元 创造该系列中国大陆市场最好成绩 [6] - 《聊斋:兰若寺》票房2.43亿元不及预期 为追光动画自2019年以来最差成绩 [6] 产业模式转型 - 动画电影与"谷子经济"、IP授权等新兴商业模式深度绑定 推动电影产业从单一票房依赖向全产业链转型 [3] - 光线传媒开启从"高端内容提供商"向"IP创造者和运营商"战略转型 IP运营业务成为新增长点 [12] - 万达电影通过"1+2+5"战略打造"超级娱乐空间" 实现影院场景创新升级和收入多元化 [14] 衍生业务发展 - 光线传媒《哪吒之魔童闹海》衍生品销售额或达上千亿元 带来GDP增量超2000亿元 [10] - 光线上半年电影及相关衍生业务收入31.0亿元 同比暴增218.54% 毛利率达80.03% [11] - 万达电影暑期档IP衍生品销售总额1.06亿元 同比大增94% [17] - 上影元与40余家知名企业达成合作 推出《浪浪山小妖怪》IP衍生产品SKU达800余个 [20] 公司业绩表现 - 万达电影上半年商品、餐饮销售收入8.63亿元 毛利率高达73.42% 远高于观影收入4.91%的毛利 [18] - 万达电影扣非净利润4.8亿元 同比暴增455.35% [18] - 中文在线IP衍生开发产品业务收入2.37亿元 同比增长46.43% 毛利率41.87% [25] - 上影元上半年营业收入4006.34万元 同比减少37.5% 净利润1309.76万元 同比减少38.1% [23]
好评中国丨“暑期经济”火热 折射中国经济澎湃活力
环球网· 2025-09-03 08:28
暑期消费市场表现 - 暑期文旅市场活力四射 热门IP带动乐园经济火热 消费场景持续焕新[1] - 暑期档电影总票房突破116亿元 观影人次超3亿 超去年同期成绩[1] - 夜间经济成为消费新动能 浙江推动停车费分段减免及夜间打车优惠 江苏优化夜间消费服务[1] 经济数据与政策支持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660536亿元 同比增长5.3%[2] - 多地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 通过文旅融合优化消费供给 释放消费潜力[1][2] - 投资银行纷纷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反映经济活力与韧性[2] 新业态与消费趋势 - 新业态释放活力 个性化场景激活消费新动能 如定制、体验、智能、时尚等新型消费[1][3] - 多样化民生需求显现 涵盖冰镇饮品、防晒神器及避暑度假产品与服务[2] - 新技术与新模式创造便捷有趣消费场景 强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引领作用[3]
上海电影:邬鹤萍辞去公司财务总监职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3 03:34
公司人事变动 - 财务总监邬鹤萍辞职 离任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1] - 辞职自董事会收到报告之日起生效 不会对正常经营产生影响 [1] - 总经理将代行财务总监职责直至新财务总监到任 [1] 公司财务概况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100%来自电影行业 [1] - 当前公司市值为143亿元 [1] 行业相关动态 - 长久物流财务总监靳婷辞职 [2] - 安孚科技聘任刘剑波为财务总监 [2] - 广誉远聘任任岩为财务总监 [2]
反思暑期档没意义
虎嗅· 2025-09-02 11:43
暑期档票房表现 - 2025年暑期档票房119.7亿元,与2024年基本持平,但远低于2023年的203亿元 [1] - 观影人次仅3.2亿,较6年前减少近2亿,为近10年最冷清暑期档之一 [1] - 档期内有8部豆瓣8分以上新片上映,多数热门影片评分超7分,涵盖主旋律、合家欢、动作犯罪等多类型 [1] 观影人群结构变化 - 2025年暑期档主力观影人群为25-34岁群体(90后),20-24岁大学生及青少年占比不足20%,其中中学生占比可忽略 [4] - 与2019年对比:2019年主力为20-29岁人群,其中20-24岁占比最高;当前主力人群年龄较2019年增长5岁 [4] - 20岁以下青少年观众占比从2019年超10%降至2025年约5%,年轻新观众流入显著减少 [4][5] - 2023年已出现年轻观众占比下滑趋势,25-34岁观众占比提升 [6] 头部影片用户画像对比 - 2025年暑期档头部影片青少年占比普遍低于5%(如《浪浪山》2.1%、《长安的荔枝》2.4%) [6] - 2019年同期头部影片青少年占比显著更高(如《哪吒1》15.7%、《蜘蛛侠2》19.9%) [6] - 2023年过渡期影片《孤注一掷》《消失的她》青少年占比仍超10%,但已低于历史水平 [7] 行业内部挑战 - 2020年后疫情导致影院供给能力下降,片荒问题突出,观众踩雷概率上升 [8] - 票补减少及影院涨价导致票价昂贵,年轻观众认为影院观影性价比低 [9] - 00后成长阶段缺乏影院消费习惯培养,与90后形成明显体验差异 [9] 外部竞争环境 - 线上短内容(短剧、短视频)快速发展,成为日常娱乐必需品 [9] - 53.6%观众选择倍速观看短剧,00后群体倍速观看比例达63.7% [9] - 短视频文化导致观众耐心下降,习惯跳过非主线剧情 [10] 内容创作趋势变革 - 大导演(陈可辛、管虎)、大IP(《碟中谍》《超人》)、高口碑影片均出现票房不及预期案例 [12] - 逆势爆款影片共同特点:切中大众情绪(如民族自豪、社会问题、女性焦虑) [13] - 情绪电影通过引发社会议题讨论突破算法圈层,形成社交货币属性 [14][15] - 案例:《消失的她》凭借女性情绪话题实现票房逆跌,最终收获35亿元;《浪浪山》以职场共鸣推动国产2D动画票房纪录 [15][17] 票房收益结构分化 - 粉丝电影(如《东极岛》《酱园弄》)在质量不足时票房上限约3-4亿元 [20] - 影迷向高质量影片(如《戏台》《罗小黑2》)票房区间约5-6亿元 [20] - 高成本电影需通过预算管理及多元变现实现盈利 [20] 行业发展方向 - 创作需聚焦大众情绪洞察,为普通观众提供"与我相关"的观影理由 [21] - 从单向传播转向双向共情,建立与观众的情感连接 [21][22]
多项“电影+”举措激发文旅市场消费活力 电影市场“第二引擎”正在被激活
央视网· 2025-09-02 03:57
暑期档票房表现 - 2025年暑期档电影票房达119.66亿元 同比增长2.76% [1] - 观影人次3.21亿 同比增长12.75% [1] 票价与消费补贴 - 平均票价降至37.2元 低于去年同期的40.9元 [2] - 浙江省发放电影消费券超3680万元 创近年新高 [5] - 浙江省8月上半月票房2.75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85.81% [5] 电影+文旅联动 - 各地开展"跟着电影去旅行""跟着电影品美食"等联动活动 [6] - 电影票根可享受餐饮游玩等多重优惠 [6] - 电影新业态激活文旅市场消费活力 [6] 衍生品与跨界合作 - 《浪浪山小妖怪》与超30家品牌合作 上映首日周边销售额破700万元 [8] - 《浪浪山小妖怪》盲盒产品出售超300万只 [8] - 《罗小黑战记2》盲盒预售2秒售罄 快闪店10天客流量超15万人 [8] - 暑期档电影衍生品收入同比增长120% [11]